天天看點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作者:十點讀書圖書旗艦店

你有沒有發現?

同樣是看到他人的付出,有的人喜歡說一句“辛苦了”,有的人卻對此無動于衷。

同樣是收獲他人的好意,有的人願意說一句“謝謝你”,有的人卻認為理所應當。

面對棘手的難題,有的人能夠安慰他人、處理糾紛,有的人隻會抱怨、一味推脫。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處事方式,不一樣的結果呈現。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則往往是以下這三種人: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圍爐夜話》中有這麼一句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指的是即使不是親身經曆,但依然能看到他人的辛勞,體諒他人的付出,這樣的人,往往具有同理心。

朋友小李第一次獨自帶娃時,直言自己快累死了。

當他給出差的媳婦兒打電話訴苦時,對方來了句:“你也知道累啊,這就是我平常每天的工作。”

剛有孩子時,雙方父母都不在身邊,妻子就承擔起了帶孩子的任務。

一天下來,忙到渾身散架,卻被小李吐槽:“能比上班還累,我很羨慕你呢。”

等到自己帶娃,才知道妻子平時有多累。

後來再看到妻子帶娃,他要麼主動幫忙,要麼寬慰妻子:“辛苦老婆了。”

相比于視若無睹,一句“辛苦了”是對妻子付出的看見和重視。

妻子感受到愛和尊重,也會給丈夫更多的寬容和體諒。

設身處地地體諒别人,不僅是一種溫柔,也是一種教養。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曾講過一個故事。

她在中東旅行的途中,和考古學家馬克斯相約同遊沙漠。

一次,因為車在一個地方停留了太久,他們被陷入了沙坑裡,動彈不了。

馬斯克和司機,想盡了各種方式把車子拖出沙坑。

但沙漠的的高溫卻令人焦躁無比,馬斯克和司機不免都急得汗流浃背。

自知幫不上什麼忙的阿加莎,則拿着水和毛巾安靜地站在車子旁,時不時給忙碌的二人遞上水、擦擦汗,說一句“這麼熱的天,可真是辛苦二位了”。

這讓馬斯克和司機焦急的心,也漸漸安靜下來,合力将車子駛出了塌陷的沙坑。

後來,馬克斯回憶說:

“在那幾個小時裡,阿加莎完全沒抱怨。

既沒有說什麼都是你不好,也沒有說什麼我們不該停在這兒。

而她展現出的耐心和了解,也讓我原本自責的心有所寬慰。”

看到他人的付出,有些人選擇置若罔聞,有些人選擇抱怨連天。

全然不顧那些正在努力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情。

而有同理心的人,卻能夠将心比心,一句“辛苦了”,既對别人的付出表示了肯定,也把話說到了他人的心坎上。

心理學上有個“南風效應”,就告訴我們:

冷漠的态度,隻能把人越推越遠;舒服的言行,才能把心逐漸拉進。

成年人的世界,做事不争對錯,說話讓人舒服。

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上,把自己的善意放在嘴上,才能讓一段關系走得長遠。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阿明剛帶團隊時,經常遭到下屬的怨怼。

團隊有了成績,他占為己有;工作出了差錯,他立馬甩鍋。

這讓大家夥非常煩他。

而團隊中另一個同僚阿勇,則為人靠譜、有事能抗。

不管遇到什麼事兒,都能和顔悅色,先以一句“辛苦了”肯定同僚的努力,再講改善方法。

他帶出來的人進步飛速;他對接的工作,結果也總是超出預期。

最後,阿勇被老闆升職,阿明卻原地不動。

常常把“辛苦了”放在嘴邊,雖是一件小事,但卻展現出了一個人辦事靠譜、包容寬厚的品格。

職場中,一個為人靠譜、出事能抗的人,便是一個值得被托付的人。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熱播劇《相逢時節》裡的簡宏成,便是這樣一個人。

他在得知因姐姐經營不善,而導緻自家公司虧損後,沒有指責,也沒有發火。

反而帶着安慰的口吻說:“姐,這些年,真的是辛苦你了,接下來的事情,我來幫你處理吧。”

這既寬慰了姐姐的心,也讓手下的員工重拾了幹勁兒。

後來,他接過了簡氏的爛攤子,清理了各種爛賬,雖然困難、艱辛,但終于把父親留下的基業再次推上了正軌。

作家蘇岑曾說:

“能扛事兒的人,即使在心情最糟糕的時候,仍會按時吃飯,早睡早起,自律如昔。”

我卻覺得,能扛事兒的人,即使在心情最糟糕的時候,仍會照顧到他人的情緒,顧及到大局的利益。

他們不會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也不會把精力浪費在互相扯皮上。

相反,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弄清事情的原委,厘清他人的付出,着手解決的辦法。

這樣的人,既有終局者的思維,也有成長型的思維。

有他們在,團隊更和氣;有他們在,辦事更放心。

要知道,人這一輩子,能抗住多大的事兒,就能成就多大的事兒。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前兩天,有段隔離住戶怒怼志願者的視訊刷爆網絡。

視訊中,一位業主因志願者上門發放物資時,沒有“按門鈴”,而是“拍門”而火冒三丈。

指着志願者的鼻子罵對方沒有禮貌。

志願者也十分委屈,說自己是志願者,隻是想發放物資。

住戶卻繼續高聲:“沒有人讓你做志願者,也沒有人叫你為我服務。”

一時令很多網友直呼辛酸。

在面對他人的好意時,我們即使不能說聲“感謝”,也應該道一聲“辛苦了”。

這世上沒有理所應當的付出,與其一味放大他人的瑕疵,不如多想想他們的好。

畢竟,人貴知恩,貴在感恩。

同樣是隔離期間,志願者們忙進忙出,為小區居民送菜,給樓道消毒,還要在小區口站崗輪值。

這讓一位老奶奶十分感動。

就每天起來後,站在窗戶根兒,跟大家夥喊話:

“在外面站崗,你們辛苦了!”

這讓志願者們臉上多了些笑容,還隔空和奶奶合影留念。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一句簡單的“辛苦了”,既是發自心底的感激,也是心與心之間真誠的靠近。

生活中,懂感恩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他們不僅會為自己積攢好運,還能吸引更多願意幫助他們的人。

因為人性如此,誰都願意幫助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而不是靠近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人活着,懂感恩是一種高貴的品行,更是一種難得的修養。

因為他們知道:

“世間一切乃衆緣合和,衆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

凡事感念别人一份付出,别人也會心裡舒坦;

遇事牢記别人一份功勞,别人也會将你擡得更高。

懂感恩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吸引貴人,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人生。

喜歡把“辛苦了”挂在嘴邊的,往往是這三種人

豐子恺曾說:

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當你習慣于把他人的不易裝入眼簾,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共情。

當你習慣于把他們的辛苦放入心間,心之所向之地,皆是感恩。

當你習慣于把“辛苦了”挂在嘴邊,你的生活裡,必将多了些擔當。

文末點亮【在看】,願你能愛這個世界,也能被這個世界所愛。

作者 | 納豆,我在彈指間環遊地球,個人公衆号:四五頁(dreaminggirls3)

圖檔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