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斯拉交出一份逆天财報,投資者卻擔心它成為下一個奈飛?

特斯拉交出一份逆天财報,投資者卻擔心它成為下一個奈飛?

就連那些不看好特斯拉的分析師也對該公司一季度的表現給予了肯定。

周四(4月21日),特斯拉(TSLA)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報,營收和利潤均超出預期。财報顯示,特斯拉當季總營收為188億美元,同比激增81%,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水準,高于華爾街預計的180億美元,每股收益達到創紀錄的3.22美元,高于預期的2.26美元;營業利潤也達到了創紀錄的36億美元,高于預期的26億美元左右。

周四盤中,特斯拉一度上漲12%,收盤時漲幅因大盤下跌收窄至3.2%,報1008.78美元。

在釋出一季度财報的同時,特斯拉還公布了接下來的業績指引。馬斯克電話會議上說:“2022年汽車産量将比2021年增長50%,我們仍對此充滿信心,甚至有可能實作60%的增長。”

在特斯拉上海工廠3月底因疫情關閉、複工後情況依然不穩定之際,馬斯克的這一表态可能有助于安撫擔心産量的投資者。按照馬斯克給出的50%-60%區間中點55%的産量增幅計算,2022年特斯拉将傳遞約145萬輛汽車,接近華爾街的預期。

特斯拉交出一份逆天财報,投資者卻擔心它成為下一個奈飛?

1

華爾街大呼意外,看跌人士也紛紛上調目标價

一季度特斯拉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達到創紀錄的32.9%,而分析師原本預計通脹壓力将導緻這一業務的利潤會較去年四季度的29%左右出現下滑。

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師皮埃爾·費拉居(Pierre Ferragu)說:“雖然通脹導緻原材料價格上漲,但特斯拉汽車業務的毛利率依然上升了,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費拉居對特斯拉的評級為“買入”,目标價1580美元。

成本下降和汽車平均售價上升是汽車業務毛利率意外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季度特斯拉每輛車的制造成本有所下降,原因之一是該公司購買電池和原材材使用的是長期合同,可以延緩現貨價格飙升帶來的影響,另一個原因是一季度出貨的汽車中約有一半配備的是不含成本較高的鎳或钴的磷酸鐵電池。

此外,過去一年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平均價格漲幅在20%以上。伯恩斯坦(Bernstein)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部分Model Y的售價漲幅達30%。

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對特斯拉的評級也為“買入”,目标價1400美元。艾夫斯稱,在殘酷的供應鍊背景下,特斯拉逆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木頭姐”凱西·伍德(Cathy Wood)旗下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繼續看漲特斯拉,認為該公司股價将在2026年達到4600美元。

就連并不看漲特斯拉的分析師也對該公司的表現給予了肯定,其中一些分析師還上調了目标價。

Cowen分析師傑弗裡·奧斯本(Jeffrey Osborne)也特斯拉業務執行得非常好,他說:“雖然供應鍊面臨阻力,但特斯拉仍稱今年産量至少能增長50%。”奧斯本不是特斯拉多頭,他給出的評級為“持有”,目标價為790美元,他認為特斯拉的毛利潤率可能已經見頂,是以從目前的估值水準來看該股的吸引力不大。

給出“賣出”評級的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瑞恩·布林克曼(Ryan Brinkman)稱贊特斯拉業績表現強勁,但他認為原因之一是監管積分銷售收入超出預期。一季度特斯拉的這部分額外收入為6.79億美元,高于華爾街預計的3.12億美元。但布林克曼把目标價從330美元上調到了395美元。

另一位給出“賣出”評級的分析師是花旗(Citigroup)的伊泰·米凱利(Itay Michaeli),他和奧斯本一樣對特斯拉一季度的業績和管理層的執行能力表示贊賞,但由于估值問題,他對該股仍持謹慎态度。不過他也把目标價從313美元上調到了375美元。

2

諸多“副業”可能讓馬斯克分心,特斯拉會成為下一個奈飛嗎?

除了核心的汽車業務,特斯拉還在開展一系列由汽車業務帶來的資金支援的其他業務,該公司正在成為一個“副業之王”。

看漲特斯拉的人認為擁有其他業務是一件好事,但看跌人士則持懷疑态度。《巴倫周刊》認為,隻要特斯拉的核心業務保持健康發展,這兩種看法誰對誰錯對股價的影響并沒有那麼大,不過如果馬斯克把更多資金和時間投向“副業”就說不準了。

馬斯克近期宣布計劃專門為自動駕駛技術制造一款新車——Robotaxi機器人計程車,這似乎與特斯拉目前的自動駕駛計劃背道而馳,因為該公司一直專注于通過現有車輛配置的硬體實作完全自動駕駛能力。此外,馬斯克還在開發Optimus人形機器人項目。

馬斯克甚至在特斯拉去年四季度财報電話會議上說:“富有洞察力或善于傾聽的人會明白,Optimus的價值最終将超過汽車業務和自動駕駛業務。”

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副業”讓馬斯克偏離了他本應專注的事情,在特斯拉應該開發一款低價新車型的時候卻專注于機器人計程車是在犯錯。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托尼·薩克納吉(Toni Sacconagi)稱,特斯拉隻靠Model 3和Model Y兩款價格較低的車型來推動年銷量增長50%的做法是在冒險,如果特斯拉沒能盡早推出新款價格較低的電動汽車,就給了競争對手追趕特斯拉的機會。

福特、通用和大衆都在争奪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特斯拉目前在該市場的市占率超過80%。但特斯拉在歐洲和中國的市占率要比美國市場低很多,原因有二,首先,歐洲和中國市場有更多的電動車車型待售;其次,特斯拉目前的生産能力還不夠,比如說一輛Model Y可能需要九個月的時間才能傳遞。

其他公司正在努力追趕,福特和通用計劃在目前十年的中期到來前每年銷售數百萬輛電動汽車,大衆的電動汽車銷量也在擴大,今年一季度大衆電動汽車在全球的銷量約為10萬輛,特斯拉為31萬輛。

流媒體巨頭奈飛(NFLX)股價近日因競争加劇、使用者流失出現暴跌。派拉蒙環球、迪士尼、 Hulu和亞馬遜等進軍流媒體市場後,奈飛的增長開始放慢。有分析人士認為激烈的競争這給特斯拉敲響了警鐘,因為特斯拉所在市場的競争也非常激烈。

GLJ Research分析師戈登·約翰遜(Gordon Johnson)認為特斯拉和奈飛有相似之處。他認為,随着增長放緩,特斯拉的估值将大幅下降。約翰遜一直對特斯拉持懷疑态度,他給出的目标價僅為67美元。

約翰遜周四在研報中寫道:“和奈飛一樣,特斯拉也過了高速增長的階段。他認為,由于供應鍊問題會給特斯拉的産量帶來限制,今年二季度該公司的營收将環比持平或下降。

Global X ETFs研究主管佩德羅·帕蘭德拉尼(Pedro Palandrani)說:“随着電動汽車在新車銷售中的滲透放緩,所有汽車公司都将不得不争奪市場佔有率,不是每家公司都能赢。”他建議投資者對沖特斯拉可能面臨的奈飛那樣的風險,相比持有一隻股票,持有一籃子電動汽車股更安全。

文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郭力群

編輯 | 彭韌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

【巴倫封面2022合輯】優惠倒計時9天

【巴倫封面2022合輯】現已全新上線,合輯包含《巴倫周刊》12個月封面文章的中文翻譯數字版,全年至少50篇文章。文章内容涵蓋宏觀趨勢預測、市場熱點解讀,公司價值分析等,是巴倫重磅的精華内容,每周你都能擷取最新的投資指南和投資邏輯。

【巴倫封面2022合輯】原價600元,現在嘗鮮價隻需要420元,5月1日将恢複原價,優惠僅在最後9天。購買了合輯的讀者,我們還将贈送您價值1600元的《巴倫周刊》英文版12個月數字訂閱權,暢享英文原版原汁原味的文章。請點選下方圖檔直接購買。

特斯拉交出一份逆天财報,投資者卻擔心它成為下一個奈飛?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