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物博士用“科學方式”做創投,旗下新冠疫苗公司營收185億美元

作者:創業邦
生物博士用“科學方式”做創投,旗下新冠疫苗公司營收185億美元

作者 | 吳中雪

編輯 | 信 陵

頭圖 | 攝圖網

1985年,23歲的美國在讀博士努巴爾•阿費揚(NoubarAfeyan)在華盛頓的一次會議上偶遇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分享了30多年前與小夥伴在矽谷創業的故事。年輕人被深深打動,并堅定了創業的決心。

這位老先生就是惠普(HP)聯合創始人戴維·帕卡德(David Packard),而這位年輕的亞美尼亞難民後代在多次創業嘗試之後,在2000年創辦了風投機構Flagship Ventures(後改名FlagshipPioneering,以下簡稱“FP”),專注生物醫藥(Biotech)投資。

Flagship Pioneering的意思是“拓荒号”旗艦。用這個名稱來描述FP的使命和如今的地位簡直是太貼切了。

20多年來,FP的影響力早已超越Biotech同行,跻身全球最優秀的風投之列。它開創了一種與衆不同的投資模式 ——孵化式創業,發起和培育了100多家生命科學公司,包括如日中天的新冠疫苗公司Moderna。FP旗下基金的退出率(衡量基金業績的一個主要名額)高達50%。

此前,我們在《千億疫苗巨星背後大佬眼中的未來:人類将進入“數字生物學”世紀?》一文中分享了阿費揚眼中的生物技術行業的未來。今天我們為您解析FP的孵化模式,以及明星公司Moderna的誕生過程。

生物博士用“科學方式”做創投,旗下新冠疫苗公司營收185億美元

孵化模式:從假設問題開始

與傳統的風投機構不同,FP主要是基于内部開發的知識産權,建立并孵化初創公司,對外投資隻占很小一部分。公司的口号是:我們追求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并建立生物平台公司。

用阿費揚自己的話來說,FP的使命是在“無人占領”的領域進行創新。他追求的不是對現有技術的疊代,而是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場景提供解決方案。

為此,阿費揚建立了一種創立新公司的頭腦風暴模式,FP孵化的公司幾乎都是從一個假設性問題開始的,并遵循一套嚴格的制度去做,簡而言之,從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想法開始,找到真正有優勢的創意,然後繼續前進。

具體來說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1、假設探索(Explorations)

在這一階段,FP内部會提出各種類型的種子假設,探索“如果……怎麼辦?”的問題,并允許假設通過變化和選擇演變,在内部進行頭腦風暴。阿費揚表示,這些“風險假設”純粹是想象的産物,并不受限于是否有現有的科學證據或資料支援。

當然,FP也會尋求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專家網絡,來幫助分析這些假設的優缺點,并進行修正,确定是否有一些可能是突破性的東西出來。

光是這樣的探索,FP每年會進行80到100次。當然大量風險假設在這個階段就會被pass掉,隻有少部分才有機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2、科學驗證(ProtoCos)

經過前期的探索,有價值的假設會設立原型公司或者叫“ProtoCos”,FP會組織一支創始團隊來測試科學概念,也會為項目申請知識産權。與傳統的創業創新模式不同的一點是,FP設定了止損期限,ProtoCos通常會保留一年,在此期間會投入約100萬美元,如果一年内花光100萬美元還是驗證不了概念,那麼項目就會停止。FP每年會發起8-10 個ProtoCos。

3、新公司成立(NewCos)

如果創意在實驗室中得到了驗證,FP就會以其為基礎設立一家有着新名字的全資子公司,并至少為其出資2,000萬美元。每個新公司都會專注于開發一個專有平台,也會招募董事會、首席執行官,搭建一個完整的上司團隊。這樣的新公司FP每年會組建6到8個。

4、成長型公司(GrowthCos)

随着公司自身的成長,FP會引入外部投資者,也會建立廣泛的合作夥伴關系,推動公司更好地向前發展,并以上市為目标。自 2013 年以來,FP的 GrowthCos 中有 25 家完成了 IPO。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孵化模式下,FP在這些初創公司IPO時通常仍擁有其50%左右的股份。

二十多年來,阿費揚已經通過這種孵化模式協助創辦了大約70家公司,其中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的Denali Therapeutics(市值63億美元)、生産用于疾病檢測和治療的蛋白質測量工具的Quanterix公司(市值21億美元),以及利用紅細胞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Rubius公司(市值13億美元)。

或許正是這種看似簡單的紀律,確定其後續的科學工作有一套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通過層層篩選,也確定把錢花在刀刃上,大大提高了其投資回報率。

生物博士用“科學方式”做創投,旗下新冠疫苗公司營收185億美元

一個案例:新冠疫苗明星公司Moderna

無疑,FP最著名的案例就是Moderna,因為新冠mRNA疫苗而一舉成名。

阿費揚是Moderna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此前有媒體曾問阿費揚,開始創辦Moderna的時候,是否設想過它會成為一家影響力如此之大的公司。阿費揚的回答很幹脆:當然沒有。

“我們想到的是,我們很可能擁有下一代生物技術,以及身體能夠自行制造所需的藥物,這是以前從未夢想過的東西。”

事實上,Moderna的孵化過程,也是以假設問題開始。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可以制造一個代碼分子,當它被引入人體時,它是否可以制造出我們想要的任何藥物?

圍繞着這個假設,阿費揚和團隊提出了很多問題,并圍繞着這些問題進行探索。阿費揚把這個過程比喻為考古,隻不過挖掘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除了阿費揚,這裡得提一下Moderna背後的幾位傳奇科學家,Derrick Rossi、Timothy Springer、Robert Langer和Ken Chien,Derrick Rossi是幹細胞生物學家,Timothy Springer是哈佛醫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藥理學的教授,Robert Langer是生物學家,Ken Chien為哈佛幹細胞研究所首席教授。正是他們的敏銳判斷,讓mRNA技術的潛力得以被挖掘。

2010年Moderna正式成立。據了解,Moderna這一名字的構想來源于Derrick Rossi,意為“Modified RNA”的縮寫。

2011年,阿費揚為Moderna挖來了一位出色的掌舵者——Stephane Bancel,後者彼時在法國一家知名診斷公司任職。Stephane Bancel自稱自己是一個偏執的樂觀主義者,也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才有了後來Moderna 42天設計出新冠疫苗及後來的一系列奇迹。

2012年12月,Moderna正式對外曝光,同時從FP内部獲得超過400萬美元的融資。在此之前,FP向Moderna投入了超過1100萬美元,後者一直以“隐形”的狀态營運。

2018年Moderna以超過6億美元的募資金額,創造了彼時生物技術行業IPO最大募資紀錄。

憑借新冠mRNA疫苗,Moderna 2021年營收高達185億美元,跻身全球藥企總營收top20,并和輝瑞等一起入選2022年《時代周刊》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公司。

生物博士用“科學方式”做創投,旗下新冠疫苗公司營收185億美元

FP的啟示

198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生化工程拿到博士學位後,阿費揚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PerSeptive Biosystems,很不幸第一次創業正好趕上1987年美國股市崩盤,那個時候幾乎所有的創業活動都停止了。

阿費揚堅持了下來,想要看一看自己能否可以創辦一家公司,幸運的是他獲得了大約3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PerSeptive Biosystems在1992年成功上市,1998年被分析儀器巨頭珀金埃爾默收購。

在十年創業過程中,阿費揚說自己犯了創業教科書上的每一個錯誤,也讓他有機會及早了解創業公司“混亂、動蕩”的世界。

創立FP對他來說,是制度創新的實驗,是對科學創業的探索。

在阿費揚看來,FP獨特的模式将科學創造力、技術獨創性、企業家精神、上司力、專業的資本管理和龐大的專家網絡,融彙在一個單一機構中。阿費揚是公司的主要創始人,也是資助者和所有者,通過為被孵化項目提供其生态系統的所有資源,來為他們的長期成功負責,并建立真正有影響力的公司。

“如果我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系統地這樣做,那将是對傳統智慧的一種蔑視。傳統智慧認為Moderna這樣的公司重複出現的幾率很低,但我們可以生成一個引擎,它可以生産出可能是 Moderna 或 10 倍于Moderna的公司,或者是Moderna十分之一的公司。”

除了制度上創新外,FP還有一支多達六七百人的團隊,這恐怕比絕大多數機構的團隊都要大的多,而且裡面還有非常多的産業專業人員,比如去年還拉來了FDA前任局長Stephen Hahn,他現在擔任FP旗下Harbinger Health公司 的CEO;外圍也有一些密切合作的政府機構和學校,這讓其在産學研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優勢。

不過,這背後也離不開美國政府、學校、投資機構之間形成的良性互動和循環。在此就不展開了。

當然,無論投資還是創業都會有失敗。FP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近日FP孵化的微生物組療法明星公司Kaleido Therapeutics由于臨床試驗受挫、虧損嚴重,宣告破産。

在阿費揚看來,失敗不可避免。“我們使用‘pioneering’這個詞的原因,就是我們跳入了未知之河,并試圖把它們變成現實,這種跳躍不可避免地會讓你跳到沒有價值的地方。”

去年6月,阿費揚為他的一隻新基金籌集到了34億美元。有了這筆新資金,FP将會繼續加大對人類治療、農業和營養領域的投資。

在阿費揚的辦公桌上放着一個牌子,上面寫了一句話:“trust your crazy ideas.”(相信你的瘋狂想法),那張辦公桌他已經使用二十多年了。

“這是一個有趣的文字遊戲,因為相信是堅持足夠長的時間,使瘋狂的想法被證明實際上具有變革性。如果你不相信,那麼你就不會有耐心堅持,你會立即轉向一個更安全的想法。”

期待阿費揚和FP給世界帶來更多創新和驚喜。

參考資料:

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videos/2021-08-19/the-david-rubenstein-show-moderna-chairman-noubar-afeyan-video

2.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moderna-biotech-flagship-pioneering-noubar-afeyan-51634199301

3.https://www.forbeschina.com/billionaires/58322

4.https://hbr.org/podcast/2021/09/the-innovation-system-behind-modernas-covid-19-vaccine

5.https://www.flagshippioneer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