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不了路的400多萬輛汽車:保安變身臨時代駕,地庫成“溜車聖地”

上不了路的400多萬輛汽車:保安變身臨時代駕,地庫成“溜車聖地”

作者|畢然

編輯|傲敦

買車近兩年以來,陳秦第一次超過20天沒有開車。過去一年多時間,他每天下班到家都習慣性把充電槍插在車上,待非高峰時段為車輛充電,早上7:30時可以90%的電量出發。

居家20多天裡,充電槍還是在老地方,不過陳秦隻在4月8日打開過一次車輛控制APP。為了恢複正常出行後“第一時間沖出去”,陳秦按照車友群中的建議,把充電門檻值從90%改為80%,保證車輛續航裡程在295km。一直到今天,他再沒打開過APP。

人車同被困住的這段時間裡,不是所有人都像陳秦一樣“幸運”。幾天後的4月12日,他的鄰居鄭迦在業主群求助,發現自家燃油車電瓶沒電已無法啟動,有啟動電瓶但不會搭線。一時間,有鄰居支招,也有人表示可以幫忙,還有人建議說暫時不用管,待徹底解封後尋求救援,“否則時間長又沒電了”。

疫情好轉後,上海一部分人可以像陳秦一樣,開上車門、坐進去、踩上一腳就可以出門上班,但他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會像鄰居一樣,想開車必須先打電話尋找救援。

小區居民花式“溜車”

過去近一個月,上海的大小馬路人車稀少,紅綠燈處幾乎沒有排隊等待狀況。按照上海最新規定,除疫情防控、生活保障、城市運作、應急處置、緊急就醫等需要的除外,其餘機動車均不允許上道路行駛。

這意味着絕大多數車輛都被困在家中。上海市警察局微信平台警民直通車上海的資料顯示,2021年上海機動車保有量達500萬輛,其中汽車443萬輛,新能源汽車達63.5萬輛。

在上海工作超過十年的陳秦,早已習慣早晚高峰擁堵,如今居家辦公的确省了不少通勤時間,但他發現有車不能開的人們又有了新麻煩。

因為車庫封閉,陳秦和他的鄰居沒有辦法接觸到自家車輛,油車車主擔心車輛電瓶沒電,已經有人請保安幫忙不定期着車。陳秦回憶稱,4月9日,同小區李朗擔心車輛因長時間靜置電瓶虧電,在業主群内問保安隊長李強能否去車庫幫忙發動一下車輛。

那段時間,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找保安隊長幫忙,是以除了日常巡邏外,李強又多了一項工作:為燃油車車主們着車。

和陳秦相比,居住在30公裡外徐家彙地區的朋友肖穎的情況要好一些。雖然她的車也在自家窗戶下停了20多天,但車位在地面,家人可以借由做核酸時啟動一會車。鄰居們互相學習,選擇不定期讓車輛引擎工作幾分鐘,以盡量杜絕小電瓶虧電的可能。

住在臨港的李飛情況更樂觀,他所居住的小區允許居民駕駛車輛在小區内适當行駛,于是每周他都會開車在小區内轉一轉。

不過,“也有人忙着搶菜忘了自家車”。李飛回憶說,幾天前鄰居有急事要外出,出門前才發現車輛無法啟動,原因是小電瓶虧電,最後沒辦法找救援搭電才走的,“浪費了不少時間”。

為了防止小電瓶虧電,隻要有機會,上海車主們就在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車不定期的“動”起來。李飛覺得,大家一方面是為了出行自由後“即刻出發”,但更擔心的是疫情期間突然要用車。

小電瓶“保衛戰”

小電瓶雖小,一旦沒電有可能誤大事。小電瓶是車輛低壓電器系統,負責為整車低壓系統供電,例如啟動車輛、車門開關、車燈等,一旦小電瓶電量耗盡,車輛啟動系統沒有能量來源自然無法啟動。日常使用過程中,車輛發動機啟動後,可以為小電瓶充電保證其正常使用。

北京市汽車修理總公司總工程師魏俊強告訴騰訊汽車,正常情況下兩年内的較新車輛靜置一個月左右不會出現問題,但較老的車輛在首次啟動時可能會面臨電瓶沒電的問題,三四年以上的車輛問題可能更明顯。

魏俊強解釋說,如果環境溫度在5-10度時,兩年以上的老車靜置一個月啟動就會比較困難,15度以上,時間會延長到45-60天左右。工程師趙飛給出的時間相對更短——燃油車小電瓶隻能堅持20-30天,之後就會虧電,啟動需要搭電。

不同動力車型,有不同應對方法。陳秦所在的上海車友群早早就有人咨詢了“小電瓶虧電”問題,官方客服稱“充電槍一直插着能夠保證小電瓶不虧電”。

“大電池有電小電瓶就沒事。”工程師李龍表示,純電動汽車有DC-DC 變換器,可以從動力電池(高壓電氣系統)給小電瓶(低壓電氣系統)進行補電,正常情況下隻要動力電池有電,小電瓶就不會虧電。

部分新能源車企也注意到了車主們的擔憂,蔚來在3月30日推送保養小貼士中提示使用者,車輛長期停放期間動力電池可為小電池充電。事實上,不僅是純電動汽車,隻要是具有DC-DC變換器的車輛,都可以實作為小電瓶補電的功能。岚圖汽車表示,其車型(增程車型)在動力電池電量高于20%的情況下可以為小電瓶智能補電。

相比新能源車車主“躺平”,燃油車車主想讓小電瓶正常工作會略顯複雜,也會更加焦慮。如上述車主那樣,多數人會想辦法讓車“動”起來,不過對目前絕大多數身居上海的車主來說行駛一下段距離也難以實作,即便是10分鐘着車也并非易事。

不過,工程師李雷告訴騰訊汽車,除了人車接觸啟動車外,燃油車車主可以嘗試利用車輛遠端啟動功能。如果燃油車有遠端啟動功能,發動機啟動後會給小電池充電,啟動空調也可以啟動發動機。

“車主可以通過遠端啟動功能來避免小電瓶虧電,但前提還是得小電瓶有電能支撐發動機啟動,否則也是無效方法。”李雷提醒說,無論自行啟動還是遠端啟動,啟動車輛為小電瓶充電需要保證10-20分鐘時間,否則反而是消耗小電瓶的電量。魏俊強認為,居家車主們也不必過度焦慮,“因為即便電瓶虧電,也不會對車輛造成損壞”。

約38萬車主保險将到期

一年12個月,眼看着一個月沒開車,車輛保險會不會延期?陳秦的車還有兩個月就要續保,他覺得,車險是車輛道路行駛中出現問題後的保障,理應适當順延;肖穎和李飛雖然還有半年時間,但也希望車險能延後。李飛說,小區群裡有本月到期的車主,他們更“希望車險能适當延後”。

一位保險行業從業人員向騰訊汽車透露,上海地區車險4月到期的車主約為38萬,而這些人無論是否能開車上路,保險大都正常完成續保,“不繳納交強險的車輛無法上路,在政策未明之前,大家不會選擇斷保”。

事實上,車險延期并不是沒有先例可循。最近十五年内,大陸車險也出現過延期或費用減免,一次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另一次則是兩年前湖北武漢疫情之後。

熊貓保險科技聯合創始人彭钊介紹說,此前車險中并沒有就延長責任進行規定,而是在财産險中進行的約定,屬于非車險的擴充責任。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道路交通施行的是單雙号限行,從籌備期到結束大概有3個月時間。

“保險保的是車輛行駛的險,車不能上路了,保險費用适當減免也在情理之中。”彭钊介紹稱,按照當時規定,于2008年11月1日起在北京辦理交強險續保的手續時,保險公司将根據該車輛在奧運交通限行期間實際停駛天數,減免部分交強險保費。

據北京晚報報道,當時北京市保監局的介紹稱每輛單雙号限行的車輛大概減免一個月交強險保費。

兩年前的3月4日,湖北省保險行業協會出台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湖北地區車輛保險期限自動延長的實施細則》,對受疫情影響的湖北地區機動車輛保險期限給予延長。對2020年1月23日至疫情防控結束前有效的機動車交強險和商業車險保單的保險期限進行延長。保單延長時間以政府公告的疫情防控期為準,全省統一。

武漢車主杜霞告訴騰訊汽車,當時她的車險被順延了大概三個月。據她了解,部分貸款購車的朋友車貸利率也有所降低,有一些特殊的政策。

“有了奧運會和武漢的先例,上海這次車險有效期延長或适當減免保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彭钊認為,對保司來說,雖然延長保險從表面上來看保費是少了,但相應事故也少,實際出險率、理賠金額等也同步減少,由于車主路權的喪失保司适當延長一些責任也是理所應當。

截至目前,針對車險是否會延期,上海相關部門并沒有官方消息。不過,業内人士王強認為,如今的上海與當年武漢的情況又有所不同,上海要複雜很多。

“因為各個地區不一樣,有的地庫都封了,有的可以小區内行駛。有的封了兩周,有的封了一個多月。”王強認為,從保險來說,如何界定“車輛停駛時間”将是一個難題,“停駛區域不可能按行政區甚至按小區劃分,而且現在也沒有公告或檔案證明說所有車主都不允許開車上路,沒有證據沒辦法舉證是強行不允許上路”。

彭钊提醒車主,車主可檢視下購買車險的具體條款,若有道路救援等附加險的話,解封後如果發現車輛出現類似電瓶沒電、輪胎沒氣等無法上路行駛的情況,可以打電話給保險公司申請道路救援,“不用管車輛是因為放太久沒電沒氣了還是行駛中沒電沒氣了,直接打救援電話就行,保險公司都會管,不會界定出現問題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