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最進階的成長是發現本我的過程,通過本我來掌控和引領自己身心

作者:青苗随筆
人最進階的成長是發現本我的過程,通過本我來掌控和引領自己身心

《道德經》中講:“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争。”做人的最高境界便是如水一般,滋潤世間萬物而不争名利。

厚道,亦是如此,它有着博大的胸襟,笨拙的智慧,以及深藏的遠見。人這一輩子,要行厚道,積厚德,養厚福。

心靜如水,歲月如畫,美到極緻人無言,情到深處人不語。悟透了人生,蒼白了語言,悟透了幸福,幸福即當下。

人生知止而樂。“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欲成災;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 天道忌盈,業不求滿。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不生内變,必招外憂。人生在世,做人不必苛求,做事不必完美,享樂不可享盡。為人做事懂得适可而止,對别人是一種寬容,對自己是一種餘地。

“生活是一場經過,所有風景皆在途中。真正熱愛生活的人,總能在其中收獲驚喜。因為心中自有風景,自然處處皆有風景。”

所謂心中風景,無非是内心充盈,隻有充盈充實,就會看到世間所有的美好,那陽光是燦爛的,那人的笑臉原來是如此迷人,那一山一水,那一橋一木,顯得如此詩情畫意。

真正的富有,不再是有着充足的金錢,金錢買不來内心的充盈,買不來讓人心安的友情,更買不來一生的摯愛。

心若充盈,人生充盈,眼中有着無限美好的風景,他是快樂的,是滿足的,是自傲的,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與失,也不再因為無聊空虛而落落寡歡。

心若充盈,人生才有富有,即使你隻是一個乞丐,流浪漢,隻要心滿足了,充實了,那麼再怎麼一無所有,你也是快樂富有的。

人和人共處,靠的是真心實意,而不是套路!做人,不必太自以為是,算計他人的人,最後算計的是自身。 你若心計深,必有些人生疏你,你若玩套路,必有些人提防你。

和人相處,最忌利用他人的真心實意。 有些人真心實意對你,一定在你的身上有很大的期望,有些人交心給你,一定内心面裝着你。 你若把人利用,傷了人心,丢失信賴,便沒有了情感。

不必套路!倘若确實刁難,是好朋友定會将你相幫。 不必算計!你若确實必須,真情感必會上下離不了。 隻要是失了誠摯的心,諸事玩心眼兒,久了必會令人棄絕。

别玩心眼兒,别耍手段,人會有萬算,比不上老天爺一算!心地善良做人,才可以令人賞析,安穩辦事,才可以有些人器重。 而一味貪便宜,耍招數,最終終究會摧毀為人,不可于人。 做人,要想他人真心實意待你,就需要先保證以誠相待!

人生在世,何必一籌莫展,錢财隻是身外之物,夠花就行,充盈心靈才是正途,以知識為武裝,以朋友為支撐的力量,以愛情為心中支柱,快樂地生活着。

古人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但凡成功者,多數是從小事做起。

無論是“塔”的高度,還是“裘”的厚度,都是在沉下去後潛心積累而成。隻有平時做事認真精細,戒掉自己的負面情緒幹擾,在規劃大業時才能精益求精,成就不凡人生。

看那些常常抱怨的人,都是對自己的現狀感到厭煩,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甚至也看不起自己,因為覺得自卑是個小人物而感到微不足道。

進而終日發牢騷,不停地抱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僅僅為了維持生活而勞動,找不到心流的狀态,更談不上以後有什麼大的夢想。很多事情敷衍塞責,内心總想着得到更加體面的工作和收入。

可惜,要告訴他們的是:抱着這樣的态度,他們在任何崗位上都不會有所作為。連一個普通的工作都做不好的人,還想謀求自我發展、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實作理想,根本就是個笑話。

歲月之美,皆從靜中覓,人生之味,皆從淡中品,歲月無靜不美,人生無淡不真,淡是人生的本味,靜是歲月的語言,讀懂了幸福,無淡不歡,讀懂了歲月,無靜不美。

平淡的時光,流淌着樸素的美,演繹着最真的夢,擁抱平凡,觸摸生命的純粹,安于平淡,守護最真的幸福。

幸福的人,甘于平淡,無懼孤獨,不羨繁華,不慕虛榮。幸福是一杯白水,是一縷清風,極淡,極輕,無滋無味,卻惬意無窮。

讀懂了幸福,幸福俯首皆是,它流淌在安靜的時光裡,潛伏在平淡的歲月中,沉默是它的語言,平淡是它的味道,安靜是它的姿态。

幸福的滋味,适合深埋心底,說出去就變了味。幸福的人,活在自己的心上,痛苦的人,活在别人的眼裡。

活在自己的心上,世界變得純粹而美好,孤獨中流淌着詩意,平淡中洋溢着幸福,沒有勾心鬥角,沒有虛僞造作,隻有樸實的生活,純粹的美好,簡單的快樂。

簡單創造着快樂,平淡營造着幸福,安靜醞釀着詩意,不必定義幸福,不必糾結過往,不必執迷于結果,不必執着于意義,走出思想的牢籠,目睹幸福的真容。

作家李尚龍曾說:“再好的朋友,也經不起你過分的直白。說話的時候拐個彎,别把自己的口無遮攔當作大氣,這隻是幼稚而已。”

總有一些人,仗着關系好,随意調侃他人,不知分寸。然而,直爽并不等于直言,心直口快并不等于口無遮攔。話不說滿,才能讓人相處舒服。

許多時候,我們一邊想着過那種簡簡單單的生活,快快樂樂地活着,又一邊不停地奮力拼搏,不願自己一生平波無瀾,不願一輩子一事無成。

在奮力拼搏的征程上,卻又對未知的人生充滿着恐懼和擔憂。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把未來想象得實在太美了,卻又因為能力太差,實力不夠,才會在跌跌撞撞中、負重前行,始終沒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與人相處,溝通交流必不可少,說話看似是小事,卻考驗着一個人的智慧和情商。會說話的人,不一定能言善辯,卻一定懂得把握分寸,既不輕易對人兜底,也不故意傷人顔面、讓人下不來台。

反之,不會說話的人則常常口無遮攔,不管對面是誰都是想到什麼說什麼,自己十分享受那種侃侃而談的感覺,殊不知那些未經考慮的言論會給自己招惹來麻煩。古人雲: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做人,一定不能管不住自己的嘴。伴随着年齡的增大,每個人身處的環境也在變複雜,說話辦事盡量謹慎些,才不至于在外人跟前落下口實。仔細觀察生活裡形形色色的人,你會發現越是有頭腦的人,越沉得住氣。

在跟周圍人相處的時候,他們往往話比較少,既不喜歡對别人談及自己的家務事,也不會和别人聚在一起說是非。閑言碎語越少,心越靜,日子過得越自在舒服,這是一種領悟,也是一種境界。

一個人真正的聰明,是學會“沉默寡言”。不喋喋不休,也不胡聊瞎扯,尊重自己的同時尊重别人,活出了體面也減少了糾紛。

學會提防人心,别輕易吐露隐私。人與人相處,要真心換真心,但你一定要明白,有些人對你主動并不是因為欣賞你。

他們之是以靠近你,純粹是為了打探你的隐私,一方面是好奇心在作祟,另一方面是他們想要摸清楚你的底細。

你的收入、家庭、乃至你的感情和你過去經曆的一切事,他們會假裝熱情頻頻打聽,你若輕信了他們,可能會給自己惹來大麻煩。

那些不安好心的人,會把你的隐私四處傳播,尤其是發生在你身上的那些不體面的事情,他們更是會添油加醋肆意宣揚。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損壞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要别人也在背後議論你、吐槽你、嘲諷你,讓所有人知曉你不光彩的事情。

勸你,今後一定不要輕易對别人說自己的隐私或秘密了,不管對方表現得再體諒關心你,你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别讓旁人知曉你的底細,于你而言是一種自我保護,學着提防人心,你的處境才會好。學會躲避是非,别随便論人長短。多嘴多舌之人,最喜歡聚在一起談論别人的是非。

誰家有什麼事情,他就要打聽,也不管從别處聽來的風言風語是真是假,就急不可耐地要對和他一樣八卦的人講。愛在背後議論别人,既顯得他很沒修養,也顯得他沒頭腦。

頻繁說人是非,總有一天會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裡,到時候被人家揭穿了,丢臉是小事,遇上厲害的人家還會和他“算賬”。做人,别老給自己惹事,你多說别人一句對你沒有任何好處,何必呢?

不管是别人的家務事,還是别人跟旁人的沖突糾紛,那都和你沒關系,盡量少打聽少參與。

有關注别人的時間和精力,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努力掙錢才是正經事,别總想着要去抹黑誰,那樣的行為隻會讓你越來越掉價。

學會自愛自強,别逢人抱怨訴苦。有一種人,自己日子過不好就滿滿的負能量,逮着誰就開會吐槽抱怨。

自己掙不到錢,就向别人哭訴日子過得緊巴巴;自己感情生活不理想,就老說當初瞎了眼。

愛傾訴、愛逢人訴苦,會讓别人覺得你無能且消極,久而久之别人不光會厭惡你,還會在背後輕視你的為人。

你要明白,過日子這種事誰都幫不了你,與其跟别人浪費口舌,不如靜下心來想想對策。

眼下能做什麼,能不能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好好掙錢?這些事情才是你該去考慮去參悟的。

别老想着要讓旁人給予你心靈上的支援,旁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人家沒義務一遍遍聽你那些毫無意義的宣洩。

你要讓自己學會堅強,要靠着自己去消化人生的各種遭遇,越不好走的路越要咬牙堅持,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人生是一種曆練,也是一種成長。到了一定的年齡你就會漸漸懂得:一個人最進階的活法不是喋喋不休嘩衆取寵,而是懂得在必要的時候學會閉嘴。

沉默寡言,不是不懂表達、不會表達,而是選擇把許多事情裝進心裡,不給别人留下把柄,不讓自己卷入是非。少說話,是一種清醒,管住自己的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一個有教養的人,自有一種刻在骨子裡的善良。他能時時考慮别人的處境和感受,守住與人交往的界限,讓人感到踏實,安全,溫暖。

“鳥随鸾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和有教養的人相處,日熏月陶之中,能提升修養,優化品質,讓我們變得更好。層次越高,越是能容人容事;層次越低,越是得理不饒人。尊重每一個人,别輕易看不起和低估任何人。

你看到的可能是一點點,而别人其實早已看清你,隻是考慮要不要傷害你。有人說人品好的人,往往懂得尊重别人,即使他已經很成功了,你怎麼看?

懂得尊重别人是一個人教養的最大展現,真正擁有好人品的人将尊重看作是一種平等,與人相處時不仰望也不俯瞰。

層次低的人往往自私且目光短淺,自以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别人;而層次越高的人,越明白尊重意味着價值、人格和修養。

尊重别人,是一個人合群的最好方式。懂得尊重代表一個人的教養和品質,也代表着他能否在交際圈中長久生存,生活中大多數人不合群的原因是他們喜歡随意評價别人。

隻要對某件事或者某個人感到不滿意,就會不分場合地發表言論,以至于在群體中漸漸地變成了一個人。

真正合群的人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在一個群體裡遇到欣賞的人,便把他當作未來可以同行的朋友。

遇到不喜歡的人,也願意努力嘗試着去了解,無論自己能力有多強也都會把别人考慮在内,放下自己的身份來尊重身邊的人與事。

正如康德所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但我可以盡可能的去了解。”

合适的圈子裡從來不是一群完全相同的人,而是每個人都可以互相接納對方的觀念,并且從對方的世界中學習到自己沒有的那部分。

前段時間在貼吧上看到關于“合群到底有多重要?”的問題,在我看來,真正的合群是一種不輕易給人添堵的品德,更是一種坦誠、包容和欣賞他人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總是試圖與他人站在對立位置,或者總是用自己的标準來要求别人,那麼即便他不停地更換群體,也依舊沒有合群的希望。

如果一個人時刻為對方着想,不擡高自己為難他人,那麼他不僅能夠合群,而且到哪裡都會獲得尊重。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三觀。尊重其實是一種平等,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

遇到三觀不同的人,懂得尊重和接受,顯示的是我們的胸襟、智慧和包容,而這些也恰恰決定了生命中所有關系的品質。

生活中由于三觀不合而無法相處的例子屢見不鮮,無論是伴侶還是朋友,究其本質無非是不尊重對方的三觀而引發争執。

大學期間由于自己和舍友的處世觀念格格不入,我一度變得尤為頹廢,内心一次次地被打擊得體無完膚,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

直到某天我從圖書館帶回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舍友對我嗤之以鼻道:“如果人不開心還不能抱怨,那他活着又有什麼意義。”

那個時候我才明白,生命中的一些人注定不能成為朋友,不是因為彼此的興趣愛好不同,而是因為對方根本不懂得如何尊重你的三觀,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魯迅曾說:“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我慢慢地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确,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三觀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并且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了解世間萬物,而當我們習慣站在别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對方也會在我們需要之時給予幫助。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求同存異的過程,尊重别人的不同之處,别人才會尊重自己獨特的地方。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夫妻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是所有樸實的人生道理就像滾滾黃沙中的黃金,不會因為黃沙的存在而消失。

生活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是尊重和了解,當一個人收到這個禮物時會感到幸福,自豪感也會得以增進。

而饋贈這個禮物的人也會收獲同樣的幸福和充實,因為他在尊重和了解他人的時候,自己的精神境界會變得更為崇高,人格會變得更為健全。

作家楚布拉德說:“如果一個人在種下遮蔭樹時明确知道自己絕不會在這些樹下乘涼,那麼他在發現人生意義方面就至少有了一個開端。”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雖然我們無法保證所有的思維和習慣都是正确的。但是當我們選擇用諒解和尊重來面對他人的習慣時,其實就已經栽下了供人乘涼的大樹。

對别人的生活方式強加指責之詞的人,肩上始終背負着沉重的包袱,而當我們用廣闊的心靈去包容别人的舉止,用善良的心靈去感悟别人的行為,用寬容的胸襟去善待别人的言行,如此是否也獲得了些許生命之中的美好情感呢?

尊重别人,是一個人的教養。懂得換位思考,顧及别人感受,才會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援。生活好似一條五彩斑斓的河。

這條河裡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而充滿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歡歌,是以讓我們把尊重待人的善良融合到這條美麗的生命之河中去吧!

尊重别人其實是求同存異。我不一定贊成你的觀點,但會為你的優秀的一面鼓掌。一個懂得去尊重别人的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易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吉兇。隻有謙卦是“六爻皆吉”,每一爻都是吉利。謙卦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什麼樣的障礙,隻要懂得謙虛禮讓,放低姿态,懂得委屈求全,凡事都能化解。

謙虛和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它會讓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幫助,在成長的時候得到扶持,在成功的時候得到支援。

願你我在成長努力間,無論失意與得志,都能秉持謙虛的态度,奮勇向前,獲得更好的明天。

一個人,隻有積極進取,才能使生命蓬勃向上。然而,如果過分在意得失,過分在意名和利,則會将人生逼上絕路。

俗語說:“求名之心過盛必作僞,利欲之心過剩則偏執。”工作,但求精益求精,對他人有益,服務社會,進而磨煉我們自己的意志,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物質享受。

工作的實質,就是如此。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得到的名号和超出勞動報酬的獎勵,全是虛的,不可太過執着。否則,容易迷失自我。

楊绛說:“人生,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你的年齡應該成為你生命的勳章,而不是傷感的理由。”

無論在人生的什麼階段,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願望,或許是夢,或許是願望,我們都在用生命踐行,在人生中用一輩子的時間完成。

或許不為禅風雅韻,不為風花雪月,不為風光旖旎,但是,一定的為了尊重生命,尊重自己的感受。

當我們擁有一段素簡時光的時候,你會發現平常的素淡,與夢裡念的心願是那麼的契合,無憂無慮,無災無難,我們被平安守護,冷暖之間,雖然有點無奈,但是也是心甘情願,是渴望的心安。

這簡單中的況味,不是傷感,不是遺憾,而是你懂得了生活的滋味,用自己切身的感受,在時光流轉,季節更替中,書寫出自己不一樣的人生,這也是生命洞明世事,在歲月的素箋上留下的最美箴言 。

素箋生花,簡單也是一種美的感受。作家陸蘇說:“炊煙窈窕,空氣微甜,草木生香,白米黑炭,鐵鍋柴竈,方桌長凳。簡單的生活,貴重的安甯。”

在溫柔的時光裡,将心窗打開,放下負累,抛開怨言與負能量的雜念。讓陽光照進心裡,讓生命的自由感受到溫暖,在灑落希望的季節,盡情享受生命的美麗,描繪自然的畫卷。

讓歲月的暖香,充溢在簡單生活中,一粥一飯,都是歲月最珍貴的贈予。相約溫暖,守候陽光,讓我們在歲月紅塵中,以一份明淨清甯的心境,感恩生活,熱愛生命,執着這一份平淡。

進而懂得善待自己,想要就要付出,不要想着不勞而獲,有時候閑着也是害了自己。珍惜時光,不要說來日方長,人生哪有那麼多時間讓你浪費?珍惜眼前,才不至于以後後悔。

珍惜擁有,擾攘的塵世,面對繁華三千,常常讓我們忘記擁有的才是最好的,而心猿意馬,這山望着那山高,隻能讓自己疲憊。

活得太累,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心裡太煩,是因為内心太過繁雜。常常,我們也需要讓心靜一靜,簡單生活,清理内心,煙火人間,柴米油鹽間的安甯,就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林語堂說:“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别人的戲劇裡充當着配角。”

盡管世事滄桑,内心平靜,初心依舊,情懷依然,這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盡管人生颠簸流離,似乎生命漂泊着居無定所,其實,腳步踏實,信念堅定,就是對生命的無限尊敬。

盡管歲月滄桑了我們的容顔,依舊能微笑面對,在現實中不卑不亢,不慌不忙地活着,這也是對對歲月的敬畏。

“風月從今别一川。離緒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氈。”不是所有的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所有的得到,都代表着圓滿,得失随緣,自在随心。

一個人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有足夠的氣度,去年對得失成敗,用寬容的心去容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的生命值得尊重。

你的人生路,你自己走;你生活中的事情,你自己做。每個人的人生甘苦,都是自己的,每個人的生活滋味,别人不懂。

榮華富貴,屈辱不公,這都是你個人的擁有,不要苛求别人與你一起享受或承擔,其實,責任義務都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你的成功與失敗,跟别人無關。

你的苦,必須自己忍受;你的甜,也是自己享受。你的生活與别人無關。是以,該承受的承受,該享受的享受,一個人要有感受生活的能力,才能經受人生中的風吹雨打。

忙碌的生活,各行其事,不要在意别人看法;奔波的人生,各自為生,不要羨慕别人,妒忌别人。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就是精彩!

滄桑過後,你就知道應該做什麼了。海明威《老人與海》:“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當你經受了住了現在的磨難,你就會都變成一個很容易開心的人,應是明白了:難過的日子都過了,剩下的都是好日子。

生命短暫,人生時間寶貴,不要浪費時間,活在長籲短歎裡。活出自己的風采,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但是,也一定要記住,尊重自己的感受。

生活,從來沒有完美二字,隻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從來沒有統一的模式,也沒有容易二字,有的時候,把日子過好;沒錢的詩行,把心情過好。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别人的風光背後有多少努力和艱辛你不知道,你的感受,别人也不會感同身受。

生活,是過給自己感受的,不是給别人看的,别讓感覺錯位,眼睛總是盯着别人的風景,就會錯過自己的美。

有些人表面風光,生活卻不開心;而有些人日子過得雖窮,但卻面帶笑容,這就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差別,一種生活對應不同的态度。

人這輩子,貴在知足常樂,生活,不要求完美,過得簡單明了,開心快樂就好!未來的路,因為尊重自己的感覺,定會越走越寬敞,漸行漸美好。在這個薄情的世界裡,我們也要深情的活着,不管有沒有陽光,也要守心自暖。

無論世界怎樣變幻,心不能沒有方向,即便世事難料,心也不能迷茫。既然來這世界,就安住在這個世界。花木青草香,跟我們一起修行,也是四季不絕的風景。心越豐富,人生越美好。

始終相信,快樂多過憂傷,美好多過艱辛。陽光多過風雨,未來盡是華彩。總有一刻,生活瑣碎惹心緒難平,想來那些壞情緒都是對生活的辜負。

如何能修得心境平和境随心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心靈需要在生活中無數次打磨,萬般隐忍,逐漸沉澱。

人生需要放空自己,心靈也有承重的極限,是以輕裝前行才是首選。清晨的喧嘩,世俗寒暄,而我隻與我的清顔小字推杯換盞,案箋相待,不亦樂乎,悠哉快哉。

想來如果沒有小字充實人生,滋養心靈,恐怕靈魂早已枯萎,詩酒年華也無法為其着色,錦繡流年空渡,紙上落下的一筆一劃都是心靈的腳印,是一條心路在起起落落,悲喜憂歡的世俗中零零碎碎的感覺和記錄。

日子淡到極緻,頭腦空空,光陰寂靜,日程按部就班,煙火紅塵重複着一日三餐。我端坐于光陰一角,冷眼觀望,除了來來往往趕路的身影,一切物件都安于靜止。

人們把世界打造得流光溢彩,世界承載着人們的夢想飛翔。光陰無時無刻不在飛馳,世事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季節日漸蒼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早起沒有陽光,也不陰沉。突然覺得有很多事情要做,得安排得滿滿當當,都是喜歡的事,有意義的事,是心靈的寄托,是前行的動力。

人生,總要愛着點什麼,才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此刻霜花未結,箋不成書,待那香風散盡,可許我在零落的深秋,走一走看一看,那遍地的落葉何止是落葉,像極我凋零的心。

那枝上凝霜的菊朵,抱香枝上,何曾畏懼過西風的載剪。草已幹枯看似毫無生命迹象,根卻深埋于土壤之下,期待來年枯枝發新芽。

總喜歡去草木間走走,花枝間轉轉,又許是欽佩草木精神和風骨,讓自己能修一顆草木之心。任何時候,都甘願與小字纏綿,突然寫了一句,來生我若為蝶,你可願伴我花前月下。

明明知道人生無常,我卻總有非分之想,那山長水遠的世間,心若無境,案若無書,如何讓靈魂擺渡。

夜色臨池,月上西樓,華燈初上,有雨敲窗台。回過神來,心上漫過寂寥,太過孤獨有時也需要一點喧嚣來證明世界是鮮活的。

燈火是夜的天堂,是誰贈我滿天星光,月華是細碎的思量,洩漏心的秘密,我臉頰绯紅,偷偷寫下的一箋心迹無處可藏。

心有萬般不舍,難以割舍這煙火紅塵,午夜時分若無睡意,不如讓心靈起舞。寫一行花容漸瘦,畫一幅秋水伊人,誰是你的星辰大海,誰在午夜踏月而來,那一簾幽幽夢境裡,誰在起舞弄清影,誰在,閑行獨自吟。

陶淵明曾經感歎:“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已經過去的一切,不可以重來,但是未來是可以補救的,一個人走入了迷途,并沒有什麼關系,隻要今天的選擇是正确的,就對了。

不可重來的一生,有多少人在違心地活着,隻懂得前行,卻從來沒有考慮過退路。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真君子以退為進。如果方向不對,停止就是前進;如果誤入歧途,退縮就是希望。

自古以來,強中更有強中手,不管你多厲害,都不能和天下所有的人對抗。學會低頭,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是以,那些有大智慧的人,懂得“退隐”,總會在某些時候,做回自己,成全自己。

屠格涅夫曾說過:生活中,而不會寬容他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寬容的。但是誰能說是不需要寬容的呢?

成年人世界,能夠讓你我都舒服,才是最大的魅力。越是優秀的人,就越能夠寬容待人。越是能寬容的人,就越能受到你我的喜愛。

古人說:“高處不勝寒;恐驚天上人。”一個人的位置很高了,那麼他遇到的寒流會更猛一些,并且他的言語,會驚動到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很容易成為衆矢之的。

要懂得,龍有逆鱗,觸之必怒。人要往高處走這是欲望,也是做人的鬥志。但是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應該及時讓位了。否則,觸動了龍的鱗片,自己一定會傷痕累累。

自古以來,就有“主動讓賢”的說法。把重要的位置讓出來,自己成為别人的引路人,反而展現了自己的寬厚仁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沒有人會去攻擊一個對自己沒有威脅的人。這是讓位的智慧所在。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身體健康,沒病沒災才是最大的不動産。頗有感觸,正因為生活很苦,你才更要調整好身體,不能讓自己打趴下。

生活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人這輩子,工作是做不完的,錢是掙不完的,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滿足無限的欲望。

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隻有健康地活着才能享受一切,是以大家在打拼生活的同時也要懂得保重身體,很多時候,很多人拼命打工是因為肩上的擔子太重,但你知道嗎,正因如此,你才更應該學會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健康,不要因為工作傷了身體,這樣反而增加了負擔。

照顧好自己吧,艱難前行的中年人,人的心可以很脆弱,也能很堅強。身體卻能承受住每次對它的虧待,也許有一天就會爆發。好好對自己,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才是對家人負責!越是困難,越要堅強,隻是堅強的前提是活着。

人到中年,健康已經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把身體照顧好,就是是一種責任。貧窮與富貴,就是生大病的差距,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是誰走在前面,隻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生活就是如此,永遠充滿了意外。人需要有拼勁,但無論怎麼拼,都在在照顧好自己身體的前提下,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命是你行走于世的前提條件。

認真吃好每一餐飯,睡好每一個覺,就是最好的養生。家人健康平安才是最好的,錢慢慢掙,隻有你好了,你才有能力和機會去守護你想呵護的人。

生活規律,人生才有序,唯有當下安好,才有未來美好!人這輩子,工作是做不完的,錢是掙不完的,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滿足無限的欲望。生活規律,人生才有序,唯有當下安好,才有未來美好!

人生短暫,健康的身體是生存的本錢,幸福的首要條件在于健康,隻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全的精神,是以說,健康快樂最值錢。人這輩子,工作是做不完的,錢是掙不完的,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滿足無限的欲望。

當身體向你發出警報時,千萬不能忽視,重視你的健康,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你的家人。隻有你好了,你才有能力和機會去守護你想呵護的人。

生活規律,人生才有序;唯有當下安好,才有未來美好!人活世上,身體最重要,也是第一位,平時工作生活一定要多加注意!

愛護自己的身體,千萬不能透支身體,因為透支身體等于慢性自殺。就像文中所例,有理想,有抱負,這些都需要有好的身體作為支撐,再者說,我們的身體并不單單屬于我們一個人,因為還有家人,親人,上有老,下有小,是以,如平時身體哪裡有不适,請盡快就醫。

生命隻有一次,願我們在前行的路上愛惜自己的身體,認真吃飯,好好睡覺。個人觀點一半是生活所迫不停地加班應酬,另一半是放縱的欲望比如離不開的手機等等,導緻了我們早早失去健康甚至失去了僅有一次得生命。

真的非常對,健康才是王道,我覺得所有人都懂,但為了生活都迫不得已。這幾天我的城市生病了,希望快點結束好起來,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努力奮鬥的同時别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活着是最好的饋贈。未雨綢缪,在有能力時做好一切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打算。

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保護好健康,生活規律,人生才有序,唯有當下安好,才有未來美好,保持健康,才是我們生命中的重中之重,人隻有健康的活着,才有健康的未來可期,願我們都平平安安,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注意保養,多多鍛煉,努力賺錢,買夠保險,其餘的我們就說了不算了。認真吃好每一餐飯,睡好每一個覺,就是最好的養生。

加強鍛煉,身體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哪敢停下腳步,人過于追求外在事物,忘記了初心,忘記了自己已經擁有的是最好的,或許吧,每個人都每個人需要拼搏的理由。

人要惜福、人要存福報、人都是有因果的,你的健康不僅屬于你一個人,同樣屬于關心你的父母、夫妻和子女。

其實有的事還是要考慮清楚比較好,如果沒有存款,沒有被動收入,真的不要那麼大膽,生活規律,人生才有序,唯有當下安好,才有未來美好!

說得真好,當心靈趨于平靜時,精神便得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點,把理性升華到最高點,你會體會到,平安是幸,健康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降低生活标準,降低生活期許。不會死人。拼命追求高标準生活品質,生活配套設施,拿命做交換,最終丢掉性命,也丢掉了一家老小。

人生遇到的困難數不勝數,唯有不斷強大自己,才能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在某一天收獲自己想要的,世界也會對你和顔悅色。

強大自己即勤鍛煉身體,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才有能力追求更好的生活。每天規律的作息,不熬夜,不吃垃圾食品,運動健身,是一個人最大的财富。

可是現在的人往往忽略了健康,導緻疾病越來越趨向年輕化。生病,影響了生活不說,還把自己辛辛苦苦地給了醫生,何必呢?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隻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成為最好的赢家。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是以聖人,做了好事并不自以為了不起,不居功,成功了而不自居,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欲望。

一般人做好事,多少有點想要炫耀、自以為了不起、想要邀功、想要好名聲等等心思。但是道德高尚的聖人并不會這樣,根本原因在于聖人沒有私心。

一般人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的私心讓他們無法全心全意地奉獻,即使表面上看做了無私幫助他人的舉動,但内心裡還是有為私的念頭。是以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因為看不到回報,最後就放棄了。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是鐵打的事實,我們人生的成就,它不是大風刮來的,也不是搶來的,更不是投機取巧而來的,

它是靠我們不辭辛苦的努力,和日夜堅持的積累堆積的,成就,久而久之就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最終就成就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們從懵懂無知的年齡開始,就已經為人生埋下了伏筆,也為以後人生的路程埋下了種子,待日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生活中,很多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沒有堅持到底的原因,自然而然的就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生活,是根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的,更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都想活成自己希望的模樣,其實根源就在于能否對待好當下,

把眼前該做的事當做日常習慣一樣日複一日,并不厭其煩的堅持,最終你就會沉澱自己,得到生活的饋贈。

俗話說積土成山,滴水成海,水滴石穿,從我們每日的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就長成了參天大樹,

人與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你是否去堅持,有的人沉的下心來,有的人沉不下心來,把目前的每件小事做好,經過時間的積累過後,完成的許多小事情就彙成了大海,就累積成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人生的成就,就是把我們日常的點點滴滴積累起來,把許多小小事情認真的完成,最後就成了急流,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 了,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成就,就是從我們每天的小事做起,它最終會滴水成海,積土成山。

如果辦成了一件好事,把功勞記到自己身上,就會驕傲起來,以至于擅作主張,甚至導緻品德的下滑等等。想要避免這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消除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完全為他人着想。雖然人不可能完全消除欲望,但每消除一點,就有一點的收獲。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是以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即便做了好事,成全了他人,有功勞也不放在心裡。救了人,随之也就放下了。他們本身沒什麼欲望,不居功,不驕傲。這就是聖人所為。

大多數人,做了一點好事,就喜歡把自己的功勞挂在嘴邊,甚至誇大自己的功勞,鞠躬驕傲。這其實很不好,将心比心想想,我們都願意别人記住自己的功勞,卻很少記住他人的功勞,那麼他人也會如此。

是以,不如做完就做完了,不再去想,想多了隻會給自己造成負擔,甚至看到他人已經忘記自己的功勞反而多出了一些怨恨,這都是我們成長的障礙,是以放下,沒有私心欲望才是解放自己!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寫道:“我以為,最美的日子,當是晨起侍花,閑來煮茶,陽光下打盹,細雨中漫步,夜燈下讀書,在這清淺時光裡,一手煙火一手詩意,任窗外花開花落,雲來雲往,自是餘味無盡,萬般惬意。”

其實,心中美好,不過是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個人最好的狀态,無非就是既有思想的高地,又沾點煙火氣。

生活的美好,不過是手執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也許,春夏秋冬,柴米油鹽,詩酒茶花,都是因為懂得和心情,才有了詩意與溫暖,清歡與幸福的感覺。

無論曾經我們經曆了什麼,那也需要相信未來都會好起來,你現在做的一切是有意義的,人生無常,雖不能永遠,則都有其内在的聯系與規律,可以感觸,可以觸摸,也可以期望與擁有。

是以說,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念,我們的生活會崩潰的,你要相信,人間從來不缺少溫暖。

但凡任何事情,都會有自己的規律,又開始,便會都有一個結束,與其惴惴不安,慌張恐懼和彷徨焦慮,不如停下來仔細觀照一下自己的生活,用最美的心情迎接最美的時光。

其實所有事物,皆不神秘,都會有一個唯一的真相,那就是最後都歸于一個目的:删繁就簡,生活安然,歲月無恙,好好活着!

莎士比亞曾說:“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很多人往往都是如此,因為取得了一點小成就而驕傲自滿,得意忘形,守着過往的成就原地踏步,最終得不償失。

其實,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從來都不會因為一點小成就而驕傲自滿,反而,他們始終保持着一種謙卑的态度。

當你把姿态放得足夠低的時候,就能輕易看到自己的缺點,看清你跟别人之間的距離,進而,更好地前進。

凡事都要以大局為重,為未來長遠計;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要讓“一顆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更不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壞了大事,丢了前程。

得理要饒人,理直氣要和;因為得理時讓一讓,給人留條路,也顯示出了自己的大格局;無理時讓一讓,給己留條退路,才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表現,切忌死要面子活受罪。古人雲:留有餘!

憤怒時讓一讓,讓情緒平複,利于把心情恢複,把心态保持好,才能保持清醒;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忍一忍,也許會有更好的事情發生,或許會有好運降臨。 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心平氣和”。

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心平氣和!在朋友面前 讓一讓,這是了解和寬容,會讓友情更穩固;在家人面前 讓一讓,這是真愛和珍愛,會讓家庭更和睦;在同僚面前 讓一讓,這是包容和從容,會讓工作更輕松。正所謂:低頭不見擡頭見,讓人三分吃飽飯。

對有些人,不一定就要針鋒相對,和諧就好;有些事,不一定就得據理力争,以和為貴。你若有理,不需要争;你若無理,沒有臉争。正所謂:得理要饒人,無理會慚愧。

讓一讓,讓你的生活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讓你的人生多了份看得見的美好。會讓,你才是赢家;讓了,你就是智者!能忍為高,善讓為智;此之謂“能屈能伸,是大丈夫;能大能小,方能成龍”。

會讓,你才是赢家;讓了,你就是智者!守正待時,修煉内功,疫情新常态下,經濟下行,壓力倍增,是以每個人都很焦慮。可是,你知道嗎?焦慮,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價值的情緒,也是最害人的東西。是以我們要“有則加免,無則警惕”,以利于行!

調整心态,擺正位置,守正待時,向内求,向外施,修煉内功,以順應趨勢,再乘風破浪。古人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做足準備,以防範于未然!

面對身邊當下的營商環境、市場現狀、人才土壤和人心信心,結合國際大形勢以及自身的條件,做一個相對真切一些的了解,以知己知彼,才能與時俱進、百戰不殆。

調整心态,擺正位置,守正待時,修煉内功,以順應趨勢!走在大街上,雖然人來人往,但看着空蕩的寫字樓、退租的商場、關掉的門店、停在路邊小區裡很久不動的汽車 ,房貸車貸,還有飛漲的油價及多年不見漲的收入等,我感到信心不足,感到自己就處在焦慮不安之中;由于看不到未來,越是渴望未來的那種感覺,太過難受和困惑。

有很多事,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難道就這麼躺平下去嗎?如何才能改變現狀,重獲希望?改變,從心開始,從當下做起;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環境,那我們就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積極尋找新的出路。

夜裡睡不着,刷着短視訊,看着那些還在努力抓住流量,努力奮鬥的人,是欽佩,是希望,但也有一種啟發。改變,從提高自己的認知開始,從實踐出發,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努力把他做到最好,明天才會更美好。

改變,從提高自己的認知開始,從實踐出發,做自己擅長的事!認清現實,從需求出發。讀懂人性,探索人心,認清現實并尊重事實,一切都從實際出發,從當下的需求出發,做自己該做的事,滿足人們當下的需求,才能走出陰影,突破自我。

還記得有人說:那些教你賺錢的人,都是想賺你的錢。因為滿足需求的,才是市場;因為亂象太多,盲從的人也太多了‍;是以我們要認識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才是最好的選擇!

改變,從順應大勢開始,從小事着手;探索需求,發現市場,然後全力以赴;我相信隻要我們站在風口上,就一定能夠順風啟航,飛向理想彼岸,靜待栀子花開。

人生,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這世上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因果都是有原因的,這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生所得到的什麼都是自身行為的結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是公道的,社會也是公平的。

人生有汗水就會有收獲,有付出就會有回報。自己不努力,不奮鬥,誰也給不了你所需要的生活,做人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此,才能做一個自強的人,一個嚴于自律的人,成為一個勇于奮鬥,積極進取的人。

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多差别,有些差别是無法改變的現實,就不要在意,更不要去埋怨,比如,人智商上的差距;父母财富上的差距,有的孩子生下來父母就留下了億萬财富等。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并不是這些,而是自身的勤奮和自律上,人生能夠取得成功,收獲幸福靠的并不一定是高智商,也不是萬貫家财,而有要有自強不息的堅韌品質。

隻要是一個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這是人之常情,隻是有的人追求理想和目标不切實際,好高骛遠,心比天高。隻是有的人,追求理想,怕苦怕累,不想付出,還想收獲,急功近利,做人最需要的是要有好的品德,有好的悟性。

品質是做人的本質和基礎,悟性是做人的智慧,有了悟性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當追求什麼?做些什麼?成就什麼?這才是人生最需要的東西,人有勤奮就能進取,人有了悟性就能做好自己。

商品經濟社會,燈紅酒綠,誘惑多多,面對物欲,不少人對金錢的欲望難以自控,人人都想賺錢,人人都想獲利。不錯,賺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錢并不是人生最終目标,做人還需要有精神追求,還需要有精神上的享受,這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之是以沒有走好人生之路,就是物欲太重,腦子被錢财迷住了,成了金錢的奴隸。有的人為了錢,為了利而不擇手段,損人利己,最終進上了邪路,既可悲,也後悔。

做人要有悟性,沒有悟性的人看到的就是眼前的利益;沒有悟性,人的站位就不高,思路就不開闊,就會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的主見;盲目與人攀比,做不好自己,如此做人,就會失去自我,失去美好的人生。

人的悟性從哪裡來?從生活中來;從實踐中來;從學習和思考中出來。這個社會很複雜,人心很浮躁,其實,隻要你做一個學習的人,思考的人,樂于悟道的人,這個社會也不複雜,而且很簡單,做人隻要記住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并能積極去實踐 ,也就抓住了人生之根本。

樹有根,水有源,人有宗。萬事不離其宗。做人做事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人生的重點,抓住了靈魂之處。萬事萬物能生存下來,都有它的理由,都有其内在原因,樹靠根發,人靠心發,做人要内心強大,要心存善良,有了如此寬闊之心,如此強進的動力,就能不斷地悟道,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瓜果長得好,靠的是有良好的種子;一個人有福報,靠的是厚德之心,做人要悟道,就是悟厚德之道,這個真的很重要。

而且,當一個人總是沉浸在自以為是的幻想中時,就很容易變得盲目自大,害人而不自知,被人欺騙也不願承認。謙卑,是一種難得的人生智慧。

共勉!

作者: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