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杉中國再出手時尚領域,還是盯緊了“網紅”品牌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4月21日,紅杉中國宣布A輪領投法國獨立設計師品牌DESTREE 。

本輪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 ,歌手碧昂斯、蕾哈娜、演員傑西卡.阿爾巴以及模特吉賽爾.邦辰等演藝界名人跟投。

具體融資金額未被披露。DESTREE稱将把所得資金用于加強人才招聘和數字原生營銷,以支援品牌在巴黎、紐約的零售營運和在中國、日本市場的擴張。

紅杉中國投資合夥人張宇在紅杉中國向界面時尚發來的聲明中表示:“我們最初注意到DESTREE是因為她們的設計有藝術感和辨識度,很早建立自己的DNA在這個激烈競争的領域非常重要。我們非常高興陪伴品牌未來成長,借助我們在全球和本土市場的資源幫助她們實作抱負。”

紅杉中國再出手時尚領域,還是盯緊了“網紅”品牌

DESTREE成立于2016年,兩位創始人Géraldine Guyot和Laetitia Lumbroso分别負責設計和營運,融資完成後仍然持有品牌的大部分股權。

Geraldine Guyot畢業于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近期與LVMH集團首席執行官Bernard Arnault之子Alexandre Arnault的婚姻受到關注。Laetitia Lumbroso此前曾在紀梵希和迪奧工作,有超過10年的時尚行業經驗。

和許多近年走紅的小衆品牌類似,DESTREE也是憑借配飾起家。Alvar和Ettore是兩款代表性手袋,簡約線條搭配圓環形金屬裝飾,極具辨識度。Helena Bordon和Kelly Rutherford等名人的穿戴街拍為這兩款手袋帶來知名度。

紅杉中國再出手時尚領域,還是盯緊了“網紅”品牌

如今圓環形狀裝飾已經成為DESTREE的品牌辨別。Albert和Gunther等新款手袋上使用編織工藝圓環裝飾,新拓展的珠寶配飾和成衣等品類中也常見該元素。

和By Far以及Manu Atelier等小衆品牌相比,DESTREE定價稍高,入門款手袋售價520歐元(約合人民币3623元),仍屬于輕奢價位。

DESTREE尚未在中國開設官方銷售點,但在4月20日開設小紅書賬号,這是其在中國的首個社交媒體官方賬号。目前品牌約有60%的銷售額來自DTC(Direct-To-Consumer,即面向消費者直營)管道。手袋是銷售最好的品類,随後是珠寶配飾、成衣和帽飾。

根據界面時尚獲得的品牌介紹檔案,DESTREE目前線上下和日本的坂急百貨、三越伊勢丹,法國的老佛爺百貨、莎瑪麗丹以及美國Nordstrom、Saks Fifth Avenue等知名零售商合作,線上則以官網電商和第三方平台作為銷售管道。

界面時尚曾多次對小衆品牌的發展軌迹進行報道。這些品牌以接受度較高且更容易控制成本的配飾起家,通常擁有數款在社交媒體上受捧的産品,銷售管道以線上電商為主、線下百貨和買手店為輔。

紅杉中國再出手時尚領域,還是盯緊了“網紅”品牌

借着獨特的款式和定位輕奢的價格,小衆時尚品牌迎來銷售爆發期的時間正在縮短。

但如今這個市場的競争卻比以往更為激烈,若後續創意和營銷手段無法跟上,便會迅速掉隊。而Coach和Michael Kors等輕奢品牌依然有着市場影響力,其品牌效應正是如今許多小衆品牌需要卻缺失的。

這也解釋為何DESTREE在手袋領域獲得成功後,會選擇加碼成衣。對時尚品牌而言,成衣受趨勢影響更為明顯,用料和做工的要求也會推升生産成本。

但如果成衣做得好,則能反過來塑造更鮮明的品牌形象。

最典型的案例是普拉達,成功的成衣設計為其營造先鋒知識分子形象,而這也成為其手袋配飾産品的賣點。

此次獲得紅杉中國投資,意味着DESTREE将加速在産品、營銷和銷售管道等領域的拓展。進入中國市場自然也成為無法繞過的部分。根據《女裝日報》,Geraldine Guyot計劃在2023年開設中國首個官方銷售點。

紅杉中國再出手時尚領域,還是盯緊了“網紅”品牌

作為投資方的紅杉中國則正在加碼時尚行業。

2021年1月和6月,紅杉中國分别宣布投資法國設計師品牌Ami和加拿大奢侈品電商Ssense。而在過去三個月内,紅杉中國則對南韓潮流品牌We11done和美國運動時尚品牌STARTER進行投資。

紅杉中國此前早已多次投資過服飾品牌,但從近期案例來看,投資目标往高端化轉向的信号十分明顯。

2021年,紅杉中國邀請曾是《Vogue服飾與美容》前主編的張宇加入,後者在高端時尚領域的經驗和資源有助于推動紅杉中國的投資布局。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高端品牌通常難以像大衆品牌和美妝品牌那樣在銷售額上實作爆發式的高速增長。其中的複雜性在于,高端服飾不是生活必須品,其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來自于設計、工藝和情感共鳴。

而這種共鳴難有标準定義,潮流趨勢的變化也會影響消費者。這意味着,品牌的營運能力通常需要高于設計能力,今日對投資人和對消費者講的故事在未來并不一定有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