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日記|舞台上的大家閨秀變身小區的“大白團長”
“藝”起戰疫|文藝工作者抗疫日記·昆劇演員餘彬:舞台上的“大家閨秀”變身小區的“大白團長”
講述者:昆劇演員餘彬
過去這段時間,上海站在了防疫抗疫的風口浪尖。2022年3月17日,我所居住的小區開始進行網格化管理,我第一時間參與到志願者隊伍中,迄今,已經一個多月了。
從舞台上的大家閨秀,轉身間,我已然成為大白、小橘、小藍、小團長等等角色,用“百變”身份來積極響應抗疫。
——掃樓竟然聽到樓道裡傳來了昆劇的聲音
志願者工作,大家其實都知道,也都能看到,比如掃樓敲門通知、發放抗原,幫助居民操作健康雲、核酸碼,協助核酸檢測、維持秩序等等。做志願者辛不辛苦,參加過的心裡都知道。但在辛苦的同時,也會有很多開心的事情,有幸福的小确幸。
印象特别深的,我意外收到一位小朋友親手畫的畫作,還有人會在無接觸的紙盒上寫上“加油”,簡單兩個字有時候就足以讓人淚目。
最意外的是那次我掃樓掃到28樓,竟然聽到樓道裡傳來了昆劇的聲音!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志願者體驗,我還真沒想到我的鄰居也是一枚“昆蟲”。
那天,我靜靜地在屋外聽她在家裡唱【玉簪記·琴挑】,那一刻,我的心裡覺得美極了。
昆劇,真的是非常療愈的一種方式,讓 “蛤蜊炖蛋”的日子也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了!
——為小區保潔和物業人員組織了一次捐款
這段日子,小區的保安、保潔等物業人員也封控在小區裡不能回家,是以我們特意組織了一次捐款,為他們購買了折疊床和生活必需品,平時我也會多關心、問候一下他們,看有什麼可以支援和幫忙的。真的特别感謝他們的付出,特别辛苦。
——當了一回“小團長”,盯團單盯到失眠是常态
這段時間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快遞和外賣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是以小區就開始有組織地幫忙團購,于是我也成為了小團長。
小團長的職責很瑣碎,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我需要去尋找合适、安全的來源,并且做到貨到消毒,然後才是去分批分發。
說到團購,其實故事很多,有開心的,也有辛酸落淚的。盯團單盯到失眠是常态,沒看到東西送到心就一直是懸着的;為了遏制串樓團、黑心團,被不了解的人怼到淚奔……但是隻要新的一天開始,一切就都是陽光燦爛的。
好幾次,我都是沒吃早餐又開動幹活了,我的動力就是樓裡那些需要幫助的老人、小孩們,他們的滿意,就是對我的付出最好的回報。
——兒子最近都叫我“大白媽媽”
也有抱歉的時刻,特别是對我那6歲的兒子。我兒子最近都叫我“大白媽媽”,他常會問我,“為什麼我睜開眼睛你就不在,又要做大白了,都不知道陪我”。
好不容易在家了,我因為要盯着團購群沒時間理他,他又要抱怨,“你老是看手機也不知道看看我”。
雖然說對兒子真的很抱歉,在他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我都沒能好好陪他,不過我覺得他最近真的是長大了,我回家他會說,“媽媽你累嗎,我給你倒杯水”。那一刻,真的好暖好暖。
關于志願者的趣事還有很多,也很有意義,心有春光,向春而行,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祝願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們“藝”起守“滬”,上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