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日娜在《人世間》中扮演周家母親一角,可謂是整個劇中的頂梁柱。
與薩日娜老當益壯的演藝曆程相比,她的夫妻潘軍的演藝生涯,卻似乎與她走了一條相反的人生軌迹。
薩日娜老公名叫潘軍。
叫潘軍的人太多,薩日娜的老公名叫的潘軍,不是作家潘軍,不是央視電影頻道主持人潘軍,也不是歌手潘軍。
難以置信的是,薩日娜的老公潘軍,在25歲之前,絕對比薩日娜知名。
薩日娜的後來的老公潘軍,在11歲時,就參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就是上影廠1977年拍攝的電影《大刀記》。
潘軍生于1966年,薩日娜生于1968年,薩日娜小她丈夫兩歲。
潘軍在《大刀記》中亮相的時候,才11歲。很少有人在這個年齡段上,得到這麼好的機緣,能在一部電影裡,扮演戲份還是挺重的兒童角色。
而且潘軍在《大刀記》中分别扮演了父親的童年與兒子這兩個角色。
潘軍是煙台人,自國小習過平劇,《大刀記》當年拍攝時,主要在故事的發生地德州拍攝,潘軍自小得到的平劇的科班訓練,給了他脫穎而出的機緣。
少年梁永生
《大刀記》裡,潘軍先是扮演男主人公梁永生童年一角,在鏡頭裡,年幼的潘軍着重強調了人物的怒目圓睜、嫉惡如仇的抗争精神,為此,劇中在化妝造型上,突出了他的濃厚的眉毛、堅毅的嘴唇、燃燒的目光,而之前潘軍自國小過平劇,對于這一份角色的内心展現,可謂是信手拈來。
潘軍在電影中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基本走了《閃閃的紅星》中的潘冬子那一類小英雄的形象造型之路。
随着劇情的發展,潘軍扮演的梁永生的成人角色由楊在葆接棒,而潘軍則扮演了楊在葆所演的成人梁永生的兒子一角志勇。
志勇
電影對志勇的形象設計,還是拉開了與少年梁永生的差距。
潘軍扮演的少年梁永生濃眉大眼,而他扮演的志勇則眉毛稀疏,形體上也比較瘦弱,看不見少年梁永生的那種血氣方剛的個性,整體來說,是一個看起來面色有一些蒼白的農村娃兒。
志勇
可以說,潘軍的演藝起點還是挺高的,他分飾的父與子,在外形上拉開了差距,并不覺得是由他一個人所演的。
潘軍的觸電的經曆,使他堅定了從藝之路。
後來,西影廠演員劇團招聘演員,潘軍便報名參考,進入了西影廠。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各大電影制片廠正在大興土木,招兵買馬,準備大幹一場,每家電影廠,都直接從國中生、高中生裡招聘演員,充實自家的演員隊伍。
李鳳緒
像李鳳緒也在是1976年,報考了西影廠演員劇團,經過兩年學習,成為西影廠的演員,進而順風順水地走上影壇。
潘軍基本上也走的是這一條從影之路。
之後,潘軍就在西影廠的一系列影片中參演一些小角色。
1983年,潘軍在西影廠拍攝的電影《六斤縣長》中扮演公社裡的一位從業人員小王。電影裡說他才十九歲,而當時的潘軍虛齡才18歲。
《六斤縣長》劇照
此時的薩日娜還在標頭她的家鄉上中學,對她的前景還沒有任何一點展望。
標頭與西安,相隔遙遠,他們那時候自然無人知曉對方,但似乎有一雙冥冥之手,在遙控地操縱着他們,而操縱的動因,是他們在不同方位的各自努力。
《六斤縣長》劇照
此時,潘軍與《大刀記》裡的形象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大刀記》裡,他扮演的是一個少年小英雄虎虎生風的形象,但随着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向白面書生的定調進化。
在《六斤縣長》裡,他寥寥無幾的幾個鏡頭,就表現出一個乳臭未幹的青年人形象,那時候開始流行相貌粗犷的男子漢風格,像周裡京那樣的,走到極端就是賈宏聲那種式樣的,潘軍這種清秀型的男演員,越來越不受電影市場待見了。
《六斤縣長》劇照
同一年,潘軍再次在西影廠的電影《望穿秋水》中出演一名思念祖國的海外僑胞的青年時代。
《望穿秋水》劇照
這個電影也是當時跟風《廬山戀》的那一類電影。
潘軍扮演角色的青年時代,去報考黃埔軍校,與他的好友分别在國共兩黨的軍隊中,走了不一樣的人生曆程。在電影所表現的年代,海外僑胞思念祖國,回到大陸,與當年的好友終于相見,大體情節可以說是走了一條俗套化的通行套路。
《望穿秋水》劇照
潘軍在劇中扮演那一個儒雅的青年軍官角色,名叫史伯言。鏡頭裡,他依然未脫稚氣。
1984年,潘軍在根據路遙小說改編的轟動一時的電影《人生》中扮演角色。
《人生》劇照
這部電影裡的所有的風光都被男主角的扮演者周裡京搶去,其他男性角色,遮蔽在周裡京為代表的男演員铿锵有力的外形光影之下,幾乎難以讓人覺察。
《人生》劇照
潘軍在《人生》中扮演一個開拖拉機的農村青年,甚至連角色的名字都沒有,他在片中起的作用,就是為高加林傳傳話,捎捎信,表達一點群衆的心聲,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整個戲分,也不過兩場,而且還大部分鏡頭都是側面鏡頭。
《人生》劇照
在電影的鏡語裡,潘軍出演的角色,是為了襯托周裡京的,是以潘軍在電影裡,是一個地道地道的打醬油的角色。
《人生》劇照
按照這樣的勢頭,何時能找到自己的奮飛的天空?
潘軍覺得在西影廠難以再這樣打醬油下去,他決定急流勇退,另覓他道,求學深造,為此,于1985年報考藝術院校,而上海戲劇學院成了他的一個選擇目标。
而同時,比他小兩歲的薩日娜也把她的選擇目标,瞄準了上海戲劇學院,這樣,便使得他們的人生軌迹有了一次命中注定的交集。
于是,在電影廠裡打拼了數年的潘軍,重歸學院體系,正好遇上18歲走入上海戲劇學院的薩日娜,這也是他們為什麼都是85屆校友卻會有兩歲差距的原因。
大學第一年,薩日娜對潘軍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小白臉,當時,潘軍遇到最難堪的是,他因為眼睛近視,未能被學院錄取,隻能成為學院的旁聽生。
大學第一年的薩日娜
而在另一份資料上則顯示,潘軍是西影廠送到上海戲劇學院的進修生。
不管怎麼說,這意味着,他的畢業問題懸而未決,有的課程還對他設定禁區,在同一期的同學中,他的地位十足有一些尴尬。
但潘軍有一分自信,就是他畢竟在進入學院前,有過一般演員很少有的演藝經曆,這一點能夠幫助他,挑戰各種不期而遇的困難。
大學第一年拍攝的藝術照
而薩日娜也對潘軍頗有好感,一點沒有歧視之意,還主動幫助他,和他合作出演獨幕喜劇。
一來二去,感情萌生。潘軍與薩日娜的這一份感情也在學院裡瓜熟蒂落。
值得的一提的是,潘軍進入學院後,過去的從影經曆,依舊餘勇可賈。1986年,長影廠拍攝電影《難忘的中學時光》,他在影片中扮演綽号叫“小老頭”的中學生,也是一個背景牆角色。
《難忘的中學時光》中的潘軍
這部電影裡最具靓眼效應的是伍宇娟,她在這部影片裡一鳴驚人,從此開啟了她的高光得耀眼的星光時代。
《難忘的中學時光》中的伍宇娟
潘軍在片中也沒有多少戲份,拍完片子,回到學院,他還得與薩日娜繼續在他們還沒有發光的時空裡,坐看那一撥同齡的演員,率先登場影視圈,攪得當年的明星天空五光十色。
《難忘的中學時光》中的潘軍
薩日娜還要忍受時光的漫長的煎熬,等待她的時代的到來。
1989年,潘軍與薩日娜順利地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本來薩日娜有留校的機會,但是她想靠近標頭的家近一點,于是選擇了北京,配置設定至全總文工團,而潘軍則配置設定至總政話劇團。
最初的時候,潘軍出演的勢頭挺猛,但他有一個缺陷,就是他的白淨、圓臉、清秀型的臉盤,已經不适應當時唯醜、唯糙的男演員選擇取向,那一陣,正是賈宏聲那樣的六親不認風格的演員大行其道時期,潘軍的演藝窘況是不言而喻的。
非常典型的是19997年,潘軍在上影廠拍攝的電影《笑傲雲天》中扮演兒子,而扮演他父親的演員肖榮生卻是他大學的同學,但是因為骨骼粗大,愣是比潘軍的戲路要廣,也更為知名。
《笑傲雲天》中的潘軍
當時,潘軍主演的一些影視作品有,1996年與薩日娜在二集電視劇《午夜有軌電車》中扮演一對戀人。
《午夜有軌電車》劇照
同年在電視劇《法官譚彥》中出演男主角。
《法官譚彥》劇照
薩日娜畢業之後,戲路也難以打開,因為她的這種銀盤大臉型的面容特點,也不受當時的影視流行風的歡迎,直到1995年,她在《牛玉琴的樹》中,扮演偏遠地區的農村婦女,找到了她的獨擅勝場的表演空間,從此後續發力,在拼底蘊的演藝界,找到了當年出道的女演員無力勝任的新的演藝天地。
薩日娜與潘軍的演藝經曆,帶有某種戲劇性的對應性。潘軍少年成名,但成年之後,他的形象造型,卻錯過了流行的奶油小生時代,而落伍于影視時尚,薩日娜初出道卻入門無方,有六年找不到一個合适的角色,但是她憑着自己的外形特點,厚積薄發,在中老年角色的天空裡,找到了用武之地。
薩日娜一直稱道潘軍在她的身邊,給予了她大力的支援。現在看來,潘軍與薩日娜在演藝圈裡穩定的婚姻關系,并不多見,但他們演藝生藝的逆生長的對應性,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折射出他們生活中的互補關系,這應該是他們的婚姻家庭堅如磐石的原因吧。
相關連結:
電影《大刀記》大量删改原著情節,但添了一個機率近乎為零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