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涵解》:人人都說要“做自己”,為什麼行動起來這麼難?

作者:小新與書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前,讓我們先來想象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運動員在練習走平衡木,旁邊圍着一圈觀衆,不停出聲提醒——“向左一點! ”“偏了偏了,向右向右!”

你覺得他應該堅持按照自己的判斷走呢,還是按觀衆的意見走?

你一定會說,當然按自己的判斷了,平衡木上的情況,有誰看得比他更清楚呢?

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是那個糊塗的“運動員”,常常因外界的聲音搖擺不定,忽視自己真實的想法,甚至迷失了自我。

在《涵解:無畏真實》中,作者趙涵鼓勵我們做一顆“牛油果”,“擁有堅定的核心,不管外界如何風雨飄搖,我自巋然不動。”

《涵解》:人人都說要“做自己”,為什麼行動起來這麼難?

打開《涵解》,你會被這位勇敢、真誠的女性打動,從校園霸淩、疾病纏身,到艱難求學、為愛“私奔”,再到如今的女性情感覺識達人,她用真實經曆告訴我們:要擺脫内外的枷鎖,活出自我。

不做無心的“洋蔥”,做核心堅定的“牛油果”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一對父子去賣驢,一開始,兩人牽着驢走,路人說,“真傻!有驢不騎。”

于是,父親讓兒子騎上了驢,又有路人又說,“這個兒子真不孝!”

可當兒子換父親騎時,路人又說,“這個父親真不心疼兒子!”

無奈之下,兩個人都騎上了驢,沒想到,路人見了,直說兩人狠心,“一頭驢載兩個人,太可憐了!”

發現了嗎?不管你做什麼、怎麼做,身邊一定會有不認可的聲音——

早結婚,他們說“影響職業生涯”,晚結婚,他們說“年紀大不好找了”;

全職在家,他們說“會跟社會脫軌”,做職場媽媽,他們說“孩子要自己帶最好”;

穿得普通了,他們說“要注重外貌形象”,穿得漂亮了,他們說“一看就是心思不在學習/工作上”。

... ...

太在意他人的想法,一定會非常辛苦,正如趙涵在書中寫的:“如果你每時每刻都要小心翼翼、謹慎地估計對方怎麼看,害怕被别人讨厭、嫌棄,那麼你終究會活得像一個無心的洋蔥。”

相比于“别人覺得你應該如何”,“你覺得自己應該如何”才更重要。當一個人像牛油果一樣有堅定的核心時,他就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并堅定不移地為之奮鬥。

《涵解》:人人都說要“做自己”,為什麼行動起來這麼難?

十年前,趙涵在回家路上遭遇車禍,導緻寰樞椎半脫位,不得不卧床很長時間。在床上的那些日子,她開始思考自己30歲之前的人生,開始像對待第二次生命般,堅韌、勇敢、獨立地去生活。

不由得想起毛姆的那句話:“世界上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做自己,才無愧人生。

兩個症結,阻礙我們“做自己”

你也許會說,“做自己”這件事,知易行難,需要太多勇氣。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不敢做自己?

第一個原因,是自我認同度低。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如果總是從養育者和周遭環境中得到負面回報,就會慢慢形成類似“我是不好的”這種低自我認知。

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一直被打壓,他将很難尊重自我,而是努力迎合别人。

我有個朋友小J,在大家看來,她優秀、上進,性格也很好,可她自己卻很自卑。原來,她有一個嚴苛的父親,總拿她跟别人比較,比成績、比性格、比家務能力,她一點點改正,想讨父親欣賞,後者卻依舊嫌棄她,“你怎麼不像别的女孩那樣會打扮呢?”

你看,把自己塑造成别人心中的完美模樣,是一條永無止盡的道路。你越走得越遠,越看不清終點在哪裡。

《涵解》:人人都說要“做自己”,為什麼行動起來這麼難?

趙涵在書中說,“做完整的人,不等于做一個完美的人。因為‘完美’是‘破滅’的鄰居,而‘完美’是指探索各種可能,不自我設限、壓抑自己的潛能。”

第二個原因,是從衆心理。

總是看到網上有人在問:30歲了,辭職考研,可以嗎?類似的還有學畫畫、學攝影、學書法等等。

我們常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然而,很多人卻猶猶豫豫,不願開始,因為這不符合“社會時鐘”:别人都在老老實實上班、晉升、退休,我跟大家不一樣,真的可以嗎?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的安全感,來自于跟别人做一樣的事情。

确實,大家都在走的路,或許寬敞、安全、穩妥。然而,這條路一定适合你嗎?

當你發現不合适時,與其壓抑自己内心的想法,得過且過,不如對自己負責,勇敢轉向,走出自己的道路。

三招破除心魔,活出真實自我

在《涵解》中,趙涵将過去的自己比喻成一隻被麻繩五花大綁的螃蟹,她說,要想給自己“松綁”,必須思考如何打破那些舊有模式和自己的習慣。

1. 不再為别人的期待而活

趙涵提到,她曾經太想去讨好他人,乃至于總會放下一些自己的底線,故意去迎合他人。“這種感覺就像川劇變臉,那個真實的自己永遠躲在了面具之後。我在切換自己面具的過程中,不停地消耗着自己的能量。”

剛開始嘗試自媒體時,她覺得自己年齡、外貌都沒有優勢,母親告訴她沒關系,“就當自娛自樂吧。” 于是,她拍了第一條視訊。這位不加濾鏡的、真實的“涵涵姐”打動了大家,讓她從10個粉絲慢慢收獲了600多萬抖音關注——有時候,最好的“人設”,就是自己。

《涵解》:人人都說要“做自己”,為什麼行動起來這麼難?

《無聲告白》作者伍绮詩曾說,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自己。

人生隻有一次,不要為别人期待而活,要為自己而活。

2. 主動建立内在評價系統

武志紅曾講過這樣一個案例:31歲的Anne是某電信公司的大客戶經理,漂亮又能幹,然而相愛丈夫的丈夫卻背叛了她,提出離婚。她痛苦萬分,自殺兩次,都被親友救了下來。

當她去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時,心理咨詢師發現,她的工作生活總是以他人為中心,而非以自我為中心,于是給她留了作業:列舉一個“願望清單”,并規定好完成期限。

吃頓海鮮、去趟酒吧、和上司吵一架... ... 願望雖簡單,卻發自内心。當這些願望逐一完成時,Anne神清氣爽,如獲新生。因為,她漸漸擺脫了外在評價系統,建立起了内在評價系統。

通過一些小的“實踐”,你也能邁出“成為自己”的第一步!

3. 最重要的一點:無條件地愛自己

《涵解》中,有一句話特别觸動我:“把生命照看好,把靈魂安頓好,設定好自己的樂觀機制,這便是人生的好狀态。”

是啊,要“把生命照看好”,雖然它可能不完美,可能不夠成功,卻是我們最珍貴的東西。我們要常常回頭看看,受傷時輕聲安撫,不輕易否定自己,進步時給自己點個“贊”,鼓勵自己再向前一步。

《涵解》:人人都說要“做自己”,為什麼行動起來這麼難?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給别人的愛也是畸形的;隻有當他學會愛自己時,才能推己及人,将這份愛傳遞和給予他人。

我很喜歡的穿搭部落客@是你的Chris姐 曾說,“自信的建立是從内心開始覺醒的,認為我就是最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不能等身邊的人來認可你,贊美你。”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追星星,卻忘了,自己也是一顆閃着迷人光芒的小星星。

在《涵解:無畏真實》中,我看到了一位堅強、勇敢、樂觀的女性,她經曆了困難甚至是坎坷,卻活出了如今光彩動人的模樣,她笑着對你說:别害怕,做自己!

涵解:無畏真實 知識情感類達人Caroline涵涵姐作品 ¥34.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