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海樹:戰“疫”一線的定“海”神針

作者:美麗上饒

三月沐風,空山凝雲。本是春意盎然的季節,但南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破了這份春日的祥和。3月中旬英雄城南昌因疫情嚴峻需要支援時,婺源縣人民醫院科教科副主任、主治醫師方海樹第一時間響應号召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與婺源100名醫護人員星夜馳援南昌,投身疫情防控的一線。

方海樹:戰“疫”一線的定“海”神針

到達南昌已是深夜,盡管大家舟車勞頓,但疫情就是指令,生命重于泰山。身為副領隊的方海樹立即組織隊伍鞏固複習穿脫防護服、核酸采樣等流程,根據安排帶領隊員迅速投入到緊張的采樣工作中。

方海樹:戰“疫”一線的定“海”神針

“你好,請張開嘴……”“請戴好口罩,安心在家裡等待疫情結束,一切有黨和政府……”這樣的話,方海樹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安撫過多少人。在采樣點,他不但對于有需要幫助的隊員總是一句簡單的“我來吧”就頂上,還主動充當采樣主力為團隊分擔任務,進家入戶為老年人、孕産婦等不友善走動的群體采樣。每一次他總是憨笑着說“我是入黨積極分子,也算是一名黨員了,多做點,沒什麼……”。

核酸檢測是給群衆的“定心丸”,采樣工作并不複雜,卻容不得半點馬虎。從高新區到經開區,再到紅谷灘;從低風險區,到管控區,再到封控區,常常是深夜受命,破曉出發,又奮戰至垂暮。方海樹每天都會像這樣徒步10餘公裡對婺源援昌醫療隊的各個采樣點進行巡查,確定大家都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順利的完成各項工作,正如出發前對同僚講的:“我把你們帶出來,一定會不落一人的安全把你們帶回家。”

作為距離病毒最近的人之一,每次采樣都要做好三級防護,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整天,也讓平常很多簡單的事情都變得不再簡單,不能喝水、不能擦汗、不能上廁所,時間久了還會有缺氧的感覺。雖然一切都很困難,但他與他的團隊依然為了大家能摘了口罩在藍天白雲下自由呼吸而堅守着。那受檢者的一聲聲感謝,便是對他們的最好的肯定。

防疫工作充滿了突發性和不确定性,作為領隊的他,要做好上傳下達,與時間賽跑,争分奪秒。晚上,在所有隊員歸隊作好當日工作總結後,他還要進行整理分析,并等待着第二天的工作布置,深夜乃至淩晨經常被電話驚醒,失眠是他的常态。他在安排好隊員工作的同時,還要關注每一位隊員的身體、心理狀态,督促隊員嚴格執行核酸采集流程及院感防控規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曆經15個日夜,34萬餘人份的核酸采樣、醫護人員零感染是他們向黨和政府交上的答卷。

方海樹:戰“疫”一線的定“海”神針

在完成援昌任務按防疫要求隔離修整剛剛結束,他又接到了對婺源縣封控區上戶核酸采樣任務。方海樹立即帶領21名隊員投入到婺源的疫情防控一線,順利完成了800餘戶2000餘人次封控區最後一次的核酸采樣工作。他自豪的說:“從一個“戰場”走向另一個“戰場”,不變的是身為醫護人員的使命與擔當,不變的是共産黨員的初心與使命。”文:萬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