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李自成的大順軍打不過滿清軍隊?

作者:遊樂秀川

第一,李自成低估了遼東軍門的胃口。大清開出的價碼是王爵,而且吳三桂有目共睹,先投降的幾個老夥計:洪承疇、尚可喜、祖大壽(及其家人),都在大清領了官。你别管這個官真實的含金量是多少,問就是三順王世襲罔替。

李自成給吳三桂開的爵位是侯爵。劉宗敏一身戰功,也不過是侯爵。實際上對于永昌皇帝而言,他開的侯爵大機率是真心實意的。吳三桂領了這個侯爵如果不反,這輩子混個遼東地頭蛇沒問題。但是人沒有前後眼,你回到明末怎麼跟吳三桂溝通,告訴吳大腦頭,将來清朝一定削藩? 而且有朱棣珠玉在前,怎麼也不可能出現康熙那樣暴躁削藩的局面。(然而就是出現了)

第二,軍隊是越勝利越強大的。李自成起兵不是一年兩年,是崇祯二年就開始搞事情了。幾乎頭十年一直沒什麼作為,一直到後金殲滅兩波明軍,李自成殲滅一波明軍,孫傳庭獨木難支。這時李自成才有底氣建設基地,而且李自成消滅孫傳庭後幾乎就是中國北方除吳三桂之外最強勢力。連續多次戰勝對手,李自成憑什麼給你一個吳三桂王爵? 就憑吳三桂那幾萬關甯軍? 也是看在吳三桂守着山海關,怕他投敵。否則根本不需要多考慮,直接出兵殲滅,吳三桂什麼風浪都翻不起來。

李自成雖然殲滅了很多明軍,但是比較起後金,人家是老牌反賊。薩爾浒之戰後一直壓着明軍打,除開毛文龍時期被搞得焦頭爛額,奴兒哈隻時期内政巨大失誤,後金人吃人。此外基本沒有什麼大缺點,對明軍擁有極強的心理優勢。

李自成打後金軍,實際上誰也不服誰。對于李自成而言,北京丢失,劉宗敏陣亡,那都不算事。之前李自成數萬大軍被打到隻有十八騎逃竄,照樣可以拉出新的大軍。

李自成傳檄文和招降明朝忠臣,都是非常自信的。一句話:米脂平民,能有今日,天命所歸。

不要說丢失北京,就是關中、河南、河北全部丢失。李自成一樣可以下湖南、江西、突入貴州兩廣,圖謀東山再起。當地明軍? 在李自成眼裡和空氣能差多少?

李自成不是大意戰死,完全可以走嶽州、長沙、永州、我老家、轉去江西養老地,走靈渠下到兩廣。這些地方在明末早就是人口過載了,大把流民等着闖王到來打土豪分田地。而且當地有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李自成可以更快的拿到火炮,甚至澳門的葡萄牙火槍隊。

而張獻忠所在的四川也不是明朝能随便啃下來的。把守關中的張獻忠,手下有李定國孫可望,修城堡可以擋半年以上。

清軍就是打掉南明朝廷,他也啃不動擁有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的李自成。甚至李自成隻有湖南、江西,也不是清軍能打的。因為這時多爾衮錯誤的釋出了剃發令。曆史上南明朝廷不敢北伐不等于張獻忠、李自成不敢北伐。河南、湖北、山西、陝西,任何一家隻要義軍撥亂反正,李自成立刻就能生龍活虎。這時的李自成已經取士三四年了,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了。

說白了。清軍入關是必然,但是奪得天下是徹頭徹尾的偶然。李自成被明軍追打十幾年,最慘的時候身邊隻有幾十兄弟,他沒事。打開封被射中面龐,隻瞎了眼睛(十七世紀的衛生手術水準能活下來,簡直不是天意,是神仙附體級别的)。然而他和清軍打了一年,軍隊折損大半,手下名義上還有老營二萬多,雜兵家屬近乎十萬人。然後探查地形被地方民團打死……

張獻忠,被洪承疇招降、被左良玉毒打、被四川明軍圍困。怎麼都不死,丢湖南、丢江西、丢關中,活蹦亂跳。跟清軍打,自己去前線視察,隔着河被射死了……

李成棟,當漢奸的時候從江南一路殺到廣東,戰無不勝,撥亂反正後迅速戰敗死亡。

鄭芝龍,海上霸王;和其他海盜打、和荷蘭人打、不管多大場面都安之若素。結果主動投降滿清,被砍頭……

滿清得國堪比金手指開挂。

你單看每一個漢族豪傑,都是赫赫有名的那種,怎麼看都覺得有機會搞出一番事業。碰到大清就莫名其妙死亡,而且是死的非常幹脆,堪稱恰到好處。李自成一死,侄兒李過與三弟李自敬就為誰當老大拖延時間,導緻沒有拿下湖南江西。張獻忠一死,李定國和孫可望無法排出大西軍誰該當一把手,最終導緻倆人反目成仇。鄭芝龍投降,朱成功帶不走全部海軍,隻能龜縮在沿海等發育。

單看大清崛起的曆程,作為一個十七世紀的人會怎麼想?

天命昭昭啊這是。

老天爺鐵了心要讓滿人當皇帝啊……

為什麼李自成的大順軍打不過滿清軍隊?
為什麼李自成的大順軍打不過滿清軍隊?
為什麼李自成的大順軍打不過滿清軍隊?
為什麼李自成的大順軍打不過滿清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