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策劃/編輯:雅韻 責編:yellow&Fanny

稽核:李雲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很多時候它的變化也預示着身體出現問題。

皮膚科中比較常見的顔色變化當屬變紅,比如痤瘡、過敏、皮炎等等。

但除了紅色外,還有這些皮膚顔色變化也不容忽視~

身體變黃

有些同學經常會疑惑,為什麼一個勁地塗抹美白精華,還是每天膚色蠟黃、面如菜色?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生活習慣沒做好

我們人體内的自由基種類繁多,并且是會源源不斷産生的。

生活中你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小細節,比如防曬沒做好、熬夜、壓力等等,都會加速氧自由基增多和失衡。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當氧自由基失衡過剩時,會造成細胞損傷,當這種損傷超過機體修複能力時,會導緻機體和皮膚加速衰老,出現皮膚松弛、缺少彈性、膚色暗沉、皺紋、色斑等衰老迹象,導緻皮膚問題越來越多。

想要有效改善,一定要做好防曬,養成良好作息,還可以選擇一些含有VC、酸類、煙酰胺、熊果苷等成分的抗氧化護膚品。

(近期有想入手vc的小夥伴可以康康希川科顔的vc次抛喲~)

橘子炫多了

如果是短期内皮膚突然發黃(通常是手掌部位最先被注意到),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吃了太多柑橘、南瓜、木瓜、胡蘿蔔等果蔬。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此類果蔬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如果短期内過量食用,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過高,就會沉積在皮膚角質層和粘膜部位,進而出現黃皮膚。

不過不用擔心,隻要停止攝入含有胡蘿蔔素的食物,一至兩周皮膚顔色就會恢複正常,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

黃疸[dǎn]

如果是以下這種發黃,那你就要注意啦!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鞏膜、皮膚、粘膜均出現黃染,有可能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的血液膽紅素濃度升高所緻的常見症狀,稱之為“黃疸”。其本身并不是一種疾病,是疾病進展過程中的一個表現。

成人黃疸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可能是肝髒本身的病,也可能是膽管的疾病。

出現黃疸千萬不要擅自服藥,需接受全面的醫療評估以确定其原因,再對症治療。

身體變白

說完了黃,咱來說說白。可能有同學會有疑問,變白不是好事嗎?

NONO!這些可能并不是你們想要的變白。

白癜風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圖源:tsu.tw

白癜風是由于黑素細胞破壞或黑素合成障礙導緻的局限性或泛發性色素脫失斑,與遺傳、免疫、神經、分泌及代謝功能等有關。

患了白癜風後,應盡可能争取早期治療,通過堅持規範治療,可以很好地控制和緩解,達到臨床治愈的效果。

白色糠疹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如果是白斑表面有細小皮屑,可能是白色糠疹(單純糠疹)。

這是一種病因不清的慢性鱗屑性皮膚病,比較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好發于面部,偶有輕微癢感。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殊用藥,做好防曬可自行消退。

雷諾現象

古早小說裡常常為了營造小白花女主的脆弱,出現類似「指尖凍到發白」的描寫。但當網絡照進現實,很有可能是某些系統疾病的征兆。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若是你的手指或足趾會出現蒼白、紫绀、發紅的現象,遇到寒冷刺激或情緒應激會誘發和加重,那麼有可能是雷諾現象。

繼發性雷諾現象有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和血管壓迫綜合征、感染、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等引起。若是出現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身體變黑

沒做好防曬

常見的變黑大多是由于沒做好防曬。一定要記住,想要好皮膚,防曬第一位!

發炎後色沉

除了紫外線,發炎刺激也容易引起和促進色沉。發炎期間,黑色素細胞受到刺激後異常增生活躍,導緻大量黑色素顆粒沉積。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改善方法一般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加速黑色素代謝分解。常見成分有VC類、酸類、煙酰胺類、熊果苷類等。若是比較頑固,可以借助醫美手段來輔助。

黑棘皮

如果是脖子一圈黑黑的,那麼就需注意了,可能是有“糖尿病頸圈”之稱的黑棘皮病。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黑棘皮病又叫黑角化病,是一種以皮膚色素增生、角化過度、天鵝絨樣增生至疣狀改變為特征的皮膚病。

同時它和代謝紊亂、高脂血症、高血壓、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症等密切相關。

是以,當身上出現黑色棘皮時,可以将這些作為自我檢視的征兆,建議盡快找醫生檢查。

身體變綠

磕到了(不是cp,也不是瓜子)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變綠”當屬磕磕碰碰産生的淤青,其實就是皮下毛細血管破裂,一般情況下無需在意,一周左右會自行消退。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蒙古斑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蒙古斑也稱之為先天性真皮黑素細胞增多症,是新生兒中比較常見的色素性病變。

這種胎記表面平坦、光滑,為灰藍色或青色類圓形的斑。

通常會在出生後的第1-2年裡消退,到6-10歲時,絕大多數患者的病變都已消失,是以一般不需要進行治療。

身體變藍

聽上去很玄幻,像是阿凡達打破次元壁,但确實真實存在。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對鏡自查!皮膚顔色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這種讓人化身阿凡達的疾病其實是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産生的原因主要是遺傳因素或吸收毒性化合物,如過量使用部分麻醉劑、口服藥;食用含過量亞硝酸鹽的食物;過量接觸毒性化學品等等。

是以這并不是什麼變身藍精靈,而是中毒的表現。如果出現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看完了以上這些五顔六色的皮膚表現,有些對上号的同學可能要慌了。

在這裡提醒下大家,疾病診斷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事,千萬不要擅自診斷、随意用藥。

發現皮膚症狀異常後應第一時間去正規醫院就醫,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

動動手指點個在看+分享吧~

大家還遇到過什麼顔色的皮膚表現呢?歡迎留言區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