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媽媽去哪了……

爸爸媽媽去哪了……

“我要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去哪了?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寶貝不哭,爸爸媽媽一會就來接你回家……”王思楊在抗疫休息間隙,與70多歲的嶽父正在進行視訊溝通,看着剛滿三歲牙牙學語的寶貝女兒呼喚着爸爸媽媽的情景,他開心地笑了,笑着笑着他卻關掉了視訊,眼裡噙滿的淚水已經悄悄外溢滑出!

爸爸媽媽去哪了……

王思楊,中共黨員,是佳木斯湯原縣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包扶香蘭鎮紅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爸爸媽媽去哪了……

人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抗疫戰鬥面前,他是勇敢沖鋒的戰士,而在三歲的小女兒面前,他卻是一位慈愛的“保姆”父親,孩子最喜歡和他黏在一起。然而,疫情就是指令,3月27日他接到抗擊疫情通知後,立即請示局上司配置設定工作,妻子孫紅玉也馬上向縣紅十字會報到,請求機關上司配置設定抗疫崗位,倆人把孩子托付給了70多歲的老人家看管照料。按照上司的工作安排,王思楊被抽調到12345抗疫熱線參與事件的資料錄入工作,12345熱線每天要接四、五百個電話,他按時段完成錄入資料後,積極的幫助市民出謀劃策解決一些急難問題,并抽時間去參加志願者工作,幫助局包保防控小區的居民購買生活用品,與其他同僚一起給小區居民送菜、送藥。夜已深沉,“援湯”物資卸車缺人手,他拖着疲憊的身體來到縣體育場卸菜、分菜、整理“愛心蔬菜包”,沒有硝煙的戰場,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的妻子孫紅玉也是白天黑夜堅守在小區卡點,無聲地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夫妻倆互相視訊關心的時間都很少。

爸爸媽媽去哪了……

“我要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去哪了……”,孩子的哭鬧撕扯着夫妻倆人的心,但卻阻擋不了夫妻倆人“抗疫必勝”的決心,他們用自己各自的實際行動,執着地書寫着共産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爸爸媽媽去哪了……

文/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