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教育者手記|張洪紅:“90後”新教師培養手記

齊魯晚報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鄉村教育者手記”,為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

以下是沂源縣悅莊鎮沂河園幼稚園園長張洪紅的教育手記:

那是2020年的暑假,我們幼稚園錄用了四名新教師。她們四個都是“90後”,年輕、工作經驗少。這讓我忍不住擔憂:她們看上去非常青澀,有些看起來還是個孩子,真的能夠勝任幼兒教師這一崗位嗎?我還是盡己所能,在有限的時間内開展了短暫的崗前教育訓練,期望盡快幫他們熟悉工作。

在教育訓練中,我重點從師德方面入手,通過一些師德案例讓老師們正視自己将要從事的職業,讓她們知道,自己将要面對的是一群懵懂無知的孩子,熱愛幼兒、尊重幼兒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我對老師們說,可能你們現在沒有幼兒教師的工作經驗,也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你必須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因為工作經驗可以慢慢積累,專業知識也可以不斷學習,而喜歡孩子、愛孩子卻是我們工作的首要目标和要求。

教育訓練之後,我又和老師們簽訂了師德承諾書。明确了自己需要遵守的職業道德要求後,這些年輕的老師們就在老教師的引領下正式走上了幼兒教師的工作崗位。

鄉村教育者手記|張洪紅:“90後”新教師培養手記

每年暑假後剛開學的幾天,是幼稚園最忙碌的一段時間,這不單是因為開學期間各項工作全面開展,更多的原因是小班的幼兒們剛剛入園,對幼稚園生活非常不适應。這期間,園内幾乎到處都有小班寶寶的身影,老遠就會聽到她們的哭鬧聲。這時候,我通常會讓幼稚園其他班級的老師利用空閑時間到小班幫忙,而作為園長我也不例外。而且今年入職的兩名新教師也被配置設定到小班,我也是以更加關注小班新生入園的情況,時不時地到小班了解孩子們和新教師适應工作的情況。

通過觀察,我發現兩名新入職的老師由于缺乏帶孩子的經驗,面對剛剛入園的孩子,有些手忙腳亂。小二班的小張老師一上午就抱着一個哭鬧不止的小男孩,老是哄不好,之後我就看到她就開始急躁了,抱着孩子走來走去,這時候不僅兼顧不到其他的孩子,同時自己還累的滿頭大汗。半天過後,小張自己非常疲憊,而配班的董教師也面露疲色。看到這樣的情況,我認為需要跟兩名新教師進行溝通交流。讓她們知道如何去引導和照顧這些剛剛入園的孩子們。

于是就利用中午孩子被家長接回家的空閑,找小班的幾名老師進行談話。我首先讓新老師說說自己今天中午照顧小班孩子的做法和感受。小張老師說:“我們班的尚宇總是哭鬧,老是讓我抱着他不下來,我光顧了抱着他啦。一上午累得胳膊都擡不起來了,其他的孩子也沒大顧上,簡直看不過來。”

聽了小張老師的述說之後,我先引導其他的幾位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

老教師董老師說:“可以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利用好玩的玩具、找他熟悉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孩子暫時忘記哭鬧。”

宋嬌老師說:“我們可以嘗試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為什麼哭鬧,然後順着孩子想法去勸解孩子。”

我接着說 ,對呀,我們可以和孩子好好交流,拉近距離。比如,你認識我嗎?我是小張老師,你看,我抱了你好一會了,老師有點累了,怎麼辦呢?通過這樣的一些語言,讓孩子感到你就是他的好朋友,讓孩子喜歡和你在一起,這時候他就會慢慢聽你說話,信任你。通過這種方式先讓孩子不再哭鬧,然後再試着引導孩子去找小夥伴玩玩具、做遊戲等等。

鄉村教育者手記|張洪紅:“90後”新教師培養手記

之後我又跟老師們總結了一些如何應對小班幼兒的一些好方法:蹲下來和孩子們交流;微笑着面對孩子們;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給不哭不鬧的孩子發小獎勵;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玩玩具,還可以給孩子們表演小魔術等。

我們短暫的溝通交流之後,我又單獨找兩位老師進行了談話,首先,我肯定了她們的一些做法,如:能夠耐心的去哄勸孩子,不怕髒不怕累等。然後指出她們表現欠缺的地方和必須禁止的一些行為,如:大聲呵斥孩子、生氣不管孩子等。

最後,我又鼓勵她們:今天是第一天,你們表現的已經不錯了,相信通過我們的今天的研讨分享,大家會越來越有經驗的。

接下來的幾天,我就發現兩位新老師就想法設法地和孩子們去溝通、努力去融入孩子們中間,下班後也不忘和老教師們請教一些代班經驗,工作也越發熟練。

這天中午,我突然聽到一陣孩子的哭聲,急忙跑到外面,發現哭聲是從小一班寝室裡發出的,我到裡面就發現小張老師正在大聲呵斥她的女兒孟藝馨,原因是小藝馨午睡不睡覺老想找媽媽。看到這裡,我就讓藝馨老師趕緊去哄勸小藝馨,我将張老師叫到辦公室。

小張老師告訴我,她女兒老是去找她,她一着急就像在家一樣大聲訓斥孩子。我和她說,不管是對自己的孩子還是對幼稚園的孩子,都不能大聲地去呵斥她,特别是面對全體小朋友的情況下更要注意。

我提醒她剛才犯了兩個錯誤:一是沒有顧及到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孩子找媽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應該和孩子去講道理,讓她知道,媽媽是在工作,不是在自己的家裡。如果其他小朋友都像她一樣找媽媽怎麼辦,要去争取孩子的了解。二是呵斥孩子的行為本身就是不對的,特别是面對全班孩子,這樣不僅傷害自己孩子的自尊,同時也讓其他孩子産生恐懼心理。是以,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覺得是教訓自己的孩子,就應該毫無顧忌地去傷害她。你想想自己今後應該怎樣做?

聽了我的話,小張不好意思地說:“哎,在家兇她習慣了,還以為在家裡呢?”我接着說:“你對自己孩子的态度就不對啊,你想想,如果讓其他家長知道了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覺得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都這樣,對其他孩子那得什麼樣啊?”

小張聽了連連點頭表示認同。接着,我就如何和幼兒溝通與她進行了探讨,肯定了這幾天她對其他孩子的表現。同時我也和她說,期待她今後更好的表現。

這天,我又到小班巡班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副場景:熱鬧的小班活動室内,董老師在組織一部分孩子們玩玩具;而另一邊,高高瘦瘦的小張老師,懷裡雖然依舊抱着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但身邊還圍着好幾個孩子,孩子們的小手都還不約而同的拽着張老師的衣服。而張老師不知是因為勞累還是炎熱,臉上都冒出了一層汗珠。但她卻顧不得擦汗休息,依舊和顔悅色地跟懷裡的小男孩說着什麼,偶爾還用另一隻手去撫摸面前其他的孩子。

看到小張老師忙碌的身影,我的心裡踏實了很多,我一直擔憂的心忽然平靜了下來,在這一刻我明顯體會到:這些新老師沒有被困難吓倒,而是努力的去克服困難,積極地去學習如何和孩子們交流、溝通,雖然一開始經驗不足、也有些表現欠缺的地方,但是卻能夠客服急躁的心情耐下心來去哄着,去抱着,去安撫着那些離開親人身邊、苦惱的孩子們。對于剛剛入職的她們而言,能夠有這樣的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而且,通過與班主任董老師了解,小張老師這幾天都是這樣懷裡抱着手裡牽着,有時水都顧不上喝一口。

鄉村教育者手記|張洪紅:“90後”新教師培養手記

随後,我又組織小班老師開展了幾次經驗交流分享活動,讓老師們通過交流不斷的積累經驗,找到一些好的方法,讓新老師和幼兒盡快度過适應期。

現在,很多孩子來園都喜歡找小張老師,特别是小尚宇,來園時總哭鬧着不讓媽媽走,一看到小張老師,就伸出小手說:“老師,抱抱我。”每到這時,小張老師總會毫不猶豫地抱起沉甸甸的小尚宇。開學的那些日子,小張老師一下瘦了5斤,她卻從沒有過一句抱怨。

看到小張老師這樣的表現,我也由衷的為她高興,她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相信帶着積極的工作心态和認真的學習态度,她的表現會越來越好。

而經過那一段時間的考驗和觀察,我也看到了幾位新入職老師的努力和付出,這讓我對新老師們的質疑态度也改變了很多,原來的各種擔心随着老師們越來越好的表現也逐漸減少。然後我又通過各種形式,幫助新老師快速成長。除了組織各種教育訓練學習、教研活動、技能展示之外,我還通過結對幫扶的形式,讓新老教師結對子,形成幫扶小組,通過指導觀摩課、環境創設、聽評課等形式不斷提高新教師的專業素養。我還組織教師定期開展階段性反思活動,不斷反思自己近期的表現,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找準整改方向,促進教師自我提升。

在整個過程中,我見證着這些新老師們的成長:從面對孩子時的手足無措到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從一開始對幼教工作一無所知到逐漸熟悉的工作流程,從對教學活動一竅不通到能夠順利執教公開課。我對她們也越來越有信心。我深知,新老師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驗的積累和自身的努力。隻有經曆日積月累,幹錘百煉,才能“百煉成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