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内容簡介

療愈金錢罪惡感,見證真實改變。或者,你想要掙更多的錢,卻總是挫敗;越沒錢,越省錢,内心制造出更大的匮乏感,像巨大的黑洞吞噬了你的創造力、冒險精神和活力……

或者,你已經擁有了不少财富,卻沒有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壓抑而不自由……

每個人都渴望邁向财富自由。但是,内心深處不正确的财富心理,卻往往障礙我們得到它。

你的财富心理,是在阻礙你擁抱财富和自由,還是幫助你獲得财富和自由?

在與金錢的關系中,你是被耗盡了還是被滋養了?

奧南朵的财富心理課,将幫助你轉化内心的匮乏感,找到愛與信任,在艱難負重的生命裡,收獲由内而外的富足人生。

薦語

《對财富說是》是一本講财富的書,更是一本講人生的書,她揭示的,不僅僅是金錢的秘密,更是我們生命的密碼。

大家好,我是書森,歡迎來到今天的讀書會。你是不是認為隻有那些拼命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賺到很多的錢;你是不是覺得賺再多的錢也不夠多,也無法讓你擁有足夠多的安全感;你是不是和一些人一樣很愛錢,但總覺得談錢并不是那麼的高尚,錢有點肮髒,并不是那麼道德……

這其實是因為,你還沒了解金錢和成功背後的秘密。

成功、财富和自由背後真的有秘密嗎?是的,今天「森财之道」要介紹的這本《對财富說是》将告訴您:真的有秘密。并且這是一個被反複驗證的秘密——

金錢是在靠近你還是遠離你,取決于你的選擇

很多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付出了很多精心的努力,結果隻能得到一點點錢,得到的錢留不住,來了就走了;或者有個機會能掙到很多的錢,但是因為恐懼,這個機會溜走了;有的人得到錢很容易,但是來得容易走得也容易;有的人雖然有一定的财富,但是很累,犧牲了自己陪伴家人、孩子的時間,非常不自由。

這都是因為他們和金錢的關系出現了問題。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通常,我們傾向于把錢當成一種固定的财富,是我們可以擁有、可以控制的東西。但是金錢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它可以是銀行的貨币,可以投資在房地産上,可以是某種商品,可以是金條,或者是你的事業……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不管是哪種形式,它的價值是不斷改變的。

不管是一根金條還是一棟房子,或者是一張債券、一張紙鈔,它的價值都會随着時間發生改變。比如10元錢的紙鈔,現在能買到跟10年後能買到的東西肯定不一樣。是以如果你覺得錢是固定的,就是要緊緊抱着這些錢,要留住它,那你肯定會失去它。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是以,作者要說的第一個概念就是,金錢是能量。因為金錢的價值是不斷改變的,這是一種運動,任何運動的事物就是能量。把錢當成能量,它就會真正流動起來,它來了它走了,有時多有時少——這就是錢的本質,它不是固定的東西。

錢是一種能量,是一種流動的能量。就像水,水是需要流動的,水不流動就是死水;就像身體裡的血液,如果沒有流動就變成血栓。如果我們試着要掌控錢,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很小。

是什麼在制約你擁有金錢

其實賺錢并不難,錢不過是一種能量。有很多可以賺錢的機會,你也擁有賺錢的能力,智慧、創意、能量,這些你都有。但,是什麼真正地阻礙了财富的到來?我們是如何限制自己,如何破壞自己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話大家都熟悉,很多人都信奉它,認為必須非常努力非常辛苦才能賺到很多錢。如果你也相信這句話,代表對你而言,賺錢非常有壓力,你經常感覺很累、很疲憊。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如果你抱持着“我一定要犧牲、一定要掙紮、一定要很努力,才可以賺到很多錢”,你是不會看見這些輕松賺大錢的好機會的。你會像盲人一樣,看不到腳下散落一地的珠寶,即使踩到了,也會當作石頭踢開。

另外,如果你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因為擁有過多的金錢受過苦,你就會在無意識中承接他們的關于金錢的态度,認為“有錢是危險的”。

有些人,他們對錢會産生羞恥感,當然這是很微妙很細膩的感覺。如果你的無意識有這樣的念頭,你也會限制自己。在意識層面,你很想賺錢,賺很多錢,但在無意識層面,你會破壞這一切。

記住:無意識比意識更有力量。當無意識裡對錢有羞恥感、有罪惡感,即使你賺到錢也不會讓自己去享受金錢。對你來說,把錢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容易。

通常知識分子的家庭,靈性的家庭,或者是道德價值感比較高的家庭,這些家庭會有一種無意識的信念,認為錢是比較低下的,是會讓人羞恥的。出身于這些家庭的人,更可能對錢抱持這種無意識态度。

還有一種人,對錢特别謹慎,他害怕失去錢,害怕錢不夠用,他牢牢地抓住錢,希望錢永遠不要離開。顯然這是一種希望,一個夢想。錢是流動的能量,它會來也會走。如果你太想控制錢,你對錢就會産生一種無意識的焦慮和恐懼。這也是限制。

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恐懼,這很自然。但如果我們把恐懼變成一種習慣,那就不自然了,會讓你無法實作自己的目标,讓你人生的格局越來越窄。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成功者總是能夠與恐懼和平相處。就像一個拳擊手,如果他想要上台去拳擊,如果他真的想要當一個拳擊手,他必須要允許這個可能性發生,那就是被人打昏。否則,他永遠也不能上場與人戰鬥。

這就好像醫學上“帶病生存”的理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是無法治愈的。但如果你能配合醫生的治療,接受終生服藥,接下來的生活也能保持比較好的品質。恐懼也是這樣,好像天要下雨一樣,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前帶傘。

記住:成功者,他允許最壞的結果發生。

與父母和解,與金錢連接配接

接受父母如實的樣貌,對父母說“是”,把對父母的愛從盲目的、忠誠的轉化為光明的、理性的,這也就意味着你真的從小孩成長為大人。

想象自己對父親和母親說:“我有點像你。”這句話能夠讓你釋放。

一旦你能夠接受自己在無意識中和父母是多麼相像的事實,你就可以憑着意識去選擇清理:哪些保留,哪些收進角落,哪些丢棄。

不要對抗或者判斷,你隻需要承認這個事實:“原來我這麼像我的父親”“原來我這麼像我的母親”。

療愈你和金錢的關系,創造由内而外的富足《對财富說是》第1講

當你對這一點有了意識,改變就已經發生了。你開始差別自我與父母。同樣的,你也會擁有跟父母完全不同的财務狀況。

多數情況下,一個人與金錢的關系代表他跟母親的關系。我們有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這是我們生命的根源。如果我們拒絕父母,無法接受父母,也就代表我們無法接受自己,我們就會削弱自己,讓自己變得軟弱。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當然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要看到,父母已經給了我們他們所能給出的一切。

我們不一定要愛自己的父母,因為有的父母确實很難與之建立起愛的連接配接,也不需要對父母的品格或者性格說“是”。但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為什麼成為那個樣子,認同他們是父母,認同他們給予我們生命這個事實。

當你對這個事實有了意識,改變就會發生。你就有可能做出一些完全不一樣的事情,一些你從來不會去做的事情。這不是一種反應,而是一種尋找真我的過程,你會去找你跟父母之間的差別,成為獨一無二的你。

以上就是今天讀書會中關于《對财富說是》的第一部分:原生家庭和父母給我們的金錢觀帶來的影響的全部内容。

下一期的「森财之道」中,我們将繼續為您講述關于《對财富說是》的下半部分:作為我們自己,要如何通過建構自己内在的信心、勇氣,去實作由内而外的富足。

好了,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