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無常。
娛樂圈看似風光熱鬧,然而這熱鬧背後,有許多人都在苦苦掙紮。
他們也許飽受疾病折磨,也許被一場意外帶走。
前一秒還在談笑風生,後一秒就天人永隔。
1 鄧麗君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
可惜,就是這樣一位世界級的女歌手,卻在異國他鄉因哮喘病發作而身亡,年僅42歲。
鄧麗君一生雖然短暫,但卻無比輝煌。
鄧麗君出生在台灣省的一個六口之家,父母在連生了三個兒子之後,終于迎來了一位千金。
年紀小,又是家裡唯一的女兒,鄧麗君頗受家人寵愛。
也許正是這樣的家庭氛圍,使得溫柔和自信這兩個詞貫穿了鄧麗君的一生。
尤其是父親鄧樞,特别寵愛這個嗓音甜甜的女兒。
鄧家的日子雖然清貧,但好在家人和睦,父親每天幹完活,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小女兒自娛自樂。
14歲時,學校不允許鄧麗君出去參加演出,認為這樣會敗壞學校的名聲。
父親無法了解這樣的校規,找學校理論,但學校不予理睬。
父親一怒之下給女兒退了學。
就這樣,年僅14歲的鄧麗君稀裡糊塗地就成了職業歌手。
鄧麗君的嗓音甜美,曲風獨特,很快就打響了知名度。
與名氣一同到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愛慕。
最著名的要數林振發。
林振發愛屋及烏,沉溺于鄧麗君的歌聲,進而喜歡她這個人。
據說,他曾連續45天包場,隻為讓鄧麗君盡情施展歌喉。
他是最懂她的。
鄧麗君也曾放話“非林振發不嫁”。
可是造化弄人,三十多歲的林振發因心髒病去世。
鄧麗君終是沒能等到那個夢中的婚禮。
林振發離開後,鄧麗君又遇到了新加坡商人朱堅。
1972年,朱堅乘飛機前往香港看望鄧麗君。
鄧麗君滿心歡喜地等待着,等來的卻是朱堅遭遇空難不幸身亡的消息。
這一時期,鄧麗君正好前往日本發展。
跟許多著名的日本巨星都傳過绯聞,但卻沒有一次是真的。
再後來,由于護照風波,傷心欲絕的鄧麗君決定前往美國散心。
在美國,她遇見了第三位戀人——成龍。
彼時的成龍還是影壇新人,一個人在好萊塢打拼。
鄧麗君已經是享譽華人世界的女歌手了。
在異國他鄉,有着相同夢想的兩個人惺惺相惜,互相靠近取暖,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但是,比起女友,成龍更喜歡跟兄弟們待在一起。
他希望鄧麗君能和自己的兄弟們打成一片。
但鄧麗君不喜歡那樣的氛圍。
慢慢地,兩人的沖突越來越多,最終以分手收場。
分手之後,成龍轉身娶了大美女林鳳嬌。
而鄧麗君,也邂逅了“亞洲糖王”郭鶴年的長子郭孔丞。
兩人一度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地步。
在決定結婚之前,鄧麗君去拜訪郭孔丞的家人。
他的奶奶明确表示,要想嫁給郭孔丞,鄧麗君婚後需放棄演藝事業,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并且要與所有的男性友人斬斷往來。
鄧麗君震驚于這樣不合理的要求,據理力争,然而,男友打着孝順的名義,讓她服從。
鄧麗君心寒至極,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她放棄了嫁入所謂豪門的機會,當然也放棄了和郭孔丞的感情。
此後,鄧麗君與比她小15歲的法國攝影師保羅相戀。
雖然這段戀情被議論紛紛,但鄧麗君不在乎。
可誰也沒想到,在她與保羅相戀的第五個年頭,她竟然會因哮喘病發作而突發身亡。
1995年,在泰國清邁的一棟酒店裡,鄧麗君因長期感冒未愈再加上支氣管炎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
她不得不求助于酒店從業人員,從業人員立刻叫來救護車。
但由于交通堵塞,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等送到醫院時,醫生已經無力回天了。
就這樣,華語樂壇的巨星鄧麗君,在一聲聲“媽媽”的呼喚聲中,永遠離開了。
鄧麗君雖然離開,但她的影響卻是久遠的。
時至今日,無論何時何地,隻要鄧麗君的歌聲流出,全球的華人都會安靜下來。
2,洛桑
1995年,年僅27歲的喜劇演員洛桑因車禍離世。
新聞一出,輿論嘩然。
比起難過,大家更多的情緒是:不相信。
那是天才洛桑啊,隻有27歲,才華橫溢,剛剛在喜劇界嶄露頭角,他還沒來得及登上春晚,他還沒來得及成家,怎麼可能出事?!
但事實就是事實。
随着官方發出通報,大家才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洛桑是藏族人,1968年出生在四川康定。
藏族人擅長唱歌跳舞,洛桑當然也不例外。
除了唱歌跳舞外,從小接觸的大自然也成了他的老師。
風聲,雨聲,鳥叫,蟲鳴,他對聲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聽到耳朵的最終都能從他嘴裡原模原樣地跑出來。
洛桑有天賦,又熱愛唱歌跳舞,一心想走藝術道路。
這在村子裡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村民們雖然經常被洛桑逗得哈哈大笑,可還是覺得他應該好好學習文化課。
但洛桑的父母卻很支援他。
他們相信洛桑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13歲時,洛桑參加了中央民族大學的招生考試。被破格錄取。
經過五年的專業學習,洛桑一畢業就成了團裡的領舞,風光無限。
然而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洛桑愛上了喝酒。
喝酒讓他身材發福,他再也不能擔任領舞了。
團裡的上司不忍心放棄他這棵好苗子,便将他調到團裡的說唱組。
洛桑沒有學過相聲和獨幕喜劇,剛開始隻能做一些打雜的活。
這種情況下,他喝酒喝得更兇了。
而且在說唱組,他還遇見了一個酒友,他就是郭德綱。
郭德綱看出洛桑是個喜劇天才,教他說相聲,還把他帶到曲藝之鄉天津,想和他搭檔。
洛桑卻拒絕了,他還是想回北京。
回到北京後,洛桑遇到了改變自己一生的人——尹博林。
這并不是兩人第一次見面,早在文工團,博林便建議洛桑潛心學習相聲,以後一定會有所成就。
但當時洛桑心浮氣躁,根本沒聽進去。
重新回到北京,他決定拜博林為師,博林非常高興,正式收洛桑為徒。
博林知道,洛桑的模仿天賦非常高,為他量身打造了一檔節目——《洛桑學藝》。
這個節目一經推出就受到觀衆喜愛,洛桑和博林也紅遍大江南北。
之後,他們更是受到《曲苑雜壇》節目組的邀請,讓全國觀衆都記住了他們。
洛桑成了最火的喜劇人,他把父母接到北京,同自己一起生活。
1995年,在一個飯局上,洛桑又喝了不少酒,周圍的人擔心他喝酒開不了車,要送他回去。
但洛桑不想掃了其他人的興,堅持要自己開車回家,并與他們約定下一次飯局。
沒想到,這一去,他就再也沒有回來。
洛桑在路上出了車禍,當場身亡。
在家等待的父母等來的不是兒子開門的身影,而是兒子死亡的消息。
年僅27歲的洛桑就這樣離開了,留下錯愕的人們。
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屬于他的時代還沒到來就戛然而止。
洛桑的悲劇再一次驚醒世人: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3,張雨生
同樣因為車禍離開的還有張雨生。
1966年,張雨生出生在台灣的澎湖縣,出生的時候剛好下了一場大雨,是以父母便為他取名“雨生”。
張雨生是家中長子,衆多兄弟姐妹中,他跟妹妹張玉仙的關系最好。
因為妹妹跟他一樣,都特别熱愛音樂。他倆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尤其妹妹活潑開朗,跟他的性格恰好相反。
張雨生上大二的時候,全家準備去海邊遊玩。
但由于學校有活動,張雨生無法跟家人同去。
在電話裡,張雨生還跟妹妹開玩笑說讓妹妹替他多玩玩。
沒想到,這竟成了他們兄妹間的最後一次通話。
妹妹張玉仙在海邊玩耍時,不小心跌進海水裡,等打撈上來,已經是奄奄一息了。
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又因為給她主治的醫生操作不當,張玉仙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5歲。
妹妹的去世對張雨生的打擊幾乎是緻命的。
從悲傷中恢複過來之後,他決定要完成妹妹的歌手夢。
1988年,張雨生憑借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橫掃歌壇。
随後推出的《大海》更是把他推上了頂級歌手的寶座。
許多人都說,《大海》是張雨生寫給妹妹張玉仙的。
完成了妹妹做歌手的夢想後,張雨生慢慢地隐居幕後。
他本身性格腼腆,成為歌手,更大的動力是來自妹妹。
在轉型做制作人後,他一手挖掘提拔了張惠妹。
本來幕後工作做得風生水起,沒想到一場災難正悄悄降臨。
1997年10月,由于疲勞駕駛,張雨生在路上發生車禍。
在送到醫院緊急搶救了24天後,張雨生不幸離世。
張雨生的去世,最傷心的是他的父母。
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個女兒,如今連大兒子也失去了。
他們強忍悲痛,将兒子安葬在老家黎山,和女兒放在一起。又籌錢在旁邊建了一座民宿,為孩子們守墓。
除了父母外,還有一個人也悲痛不已,那就是他的女友黃惠玲。
黃惠玲本來是張雨生的助理,兩人日久生情。
但張雨生是大歌星,為了他的事業,黃惠玲主動辭職去外國上大學。
兩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沒想到張雨生卻不在了。
張雨生的去世對黃惠玲打擊很大,她買下張雨生生前的住所,一住就是十年。
黃惠玲甚至說,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會嫁人。
還是在張雨生家人的勸說下,她才慢慢走出傷痛,和一個普通人結婚生子。
張雨生的離開也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千萬不要疲勞駕駛。
4,鄧鳴賀
說到天妒英才,最讓人覺得惋惜的,或許就是鄧鳴賀了。
離世時年僅8歲。
2012年,鄧鳴賀登上春晚舞台。
一句“小孩小孩你别饞”讓全國觀衆記住了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
春晚之後,鄧鳴賀爆紅。
随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商演,演出,代言,小小的年紀,不停地輾轉于各個城市。
2013年,鄧鳴賀第二次登上春晚,這次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妹妹鄧鳴璐。
一首《剪花花》讓觀衆記住了這對仿佛自帶喜氣的年畫娃娃。
但沒有人知道,那個時候的鄧鳴賀,已經連續發燒一個多月了。
鳴賀年紀小,他并不知道這次發燒意味着什麼。父母也沒有往最壞處去想,隻以為是普通的發燒。
況且當時,春晚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彩排階段,小鳴賀強忍着身體的不适,出色完成了演出。
就在春晚結束不到一個月時,某天,小鳴賀正在與妹妹玩耍,突然一下子暈倒在沙發上。
父母這才急了,連忙把他送到醫院。
醫生檢查完,說孩子可能是白血病,讓父母做好心理準備。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父母都不敢相信。
可事實就是事實,年僅六歲的小鳴賀不得不住院治療。
好在他生性樂觀,即使化療的時候再痛苦,也咬牙忍着。
所幸,經過五次化療,小鳴賀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醫生建議讓小鳴賀在家休養一段時間。
他的父母答應了。
可是,沒過多久,父母覺得小鳴賀身體已經康複,出去活動應該也沒事。
于是就為他接了不少商演。
小鳴賀又回到了不斷演出,不斷輾轉于各個城市之間的生活。
2015年的某天,小鳴賀正在彩排時突然暈倒。
被送到醫院,醫生告知父母,是他的病情複發了。
這次,小鳴賀沒有那麼幸運了,病魔帶走了他。
離開那天,距離他9歲的生日僅差兩個月。
鄧鳴賀離開後,他的父母受到質疑。
大家都覺得,是他的父母過于貪财,給小鳴賀接了太多的活,是以才導緻他過度疲勞的。
對此,他的父母沒有做過任何解釋。
隻是,曾經跟着哥哥一起到處演出的妹妹鄧鳴璐,在哥哥去世,父母遭到質疑後,漸漸地消失在了熒幕之中。
也許是她的父母終于意識到了,比起掙錢,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童年更重要。
娛樂圈還有很多英年早逝的例子,隻能說,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願這樣的悲劇再也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