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作者:捌鬥藏書閣

前言

在1952年,一個美麗的28歲中國女孩,跟随她的82歲法國戀人離開了祖國的懷抱,要去往法國結婚。這個女孩雖然說和戀人年齡差距十分的懸殊,但是在臉上卻挂滿了笑容,明顯對這段感情感到十分的滿意。隻是女孩在登上離開中國的船時,沒有一個人前來送她,明顯她的這段婚姻并沒有得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支援。但是女孩沒有任何的不悅,還是緊緊地握着身邊老男友的手,憧憬着未來的生活。這個女孩到底是誰?為何她心甘情願地要嫁給一個比自己大整整54歲的男人?而她身邊的男友究竟有着怎樣的魅力,能讓一個可以做自己孫女的小女孩對他死心塌地?他們的愛情故事後來又以一個怎樣的結局收場,後來這個女孩有沒有為自己當初堅決嫁給這個老男友而感到後悔?

視訊連結:https://www.ixigua.com/i7088303489860043301/

貝熙業:她是我朋友的女兒,從小體弱多病

在1924年的時候,吳佩孚的本家吳明遠家裡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這個女孩子生在亂世,卻因為家庭非常顯赫,是以自小都生活的無憂無慮,父親更是把女兒視作掌上明珠,是以給她取名為吳似丹,意為讓她永遠都像丹陽一般明媚熱情。

然而在事實上,吳似丹後來對人生的态度,也極大地表現出了對社會的熱愛,和對愛情的執着。吳似丹因為出生高貴,是以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些知識讓她有一顆高貴的心,從來都不通過外表來評判一個人的高低貴賤,而是用自己善良的心來觀察别人,也善于推己及人地關心别人。

唯一讓吳似丹的生活有遺憾的是,她自幼身體非常的虛弱,因為患有先天性的肺病,是以吳似丹并不能像同齡的女孩子一樣,做太多的戶外活動。父親見女兒身體病弱,對女兒非常的心疼,他不惜花費重金,為女兒找尋各地的名醫,來給女兒治病。

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新舊交替的階段,是以西醫應用并不是很廣泛,即便吳家有錢,但是請來的醫生大多隻能對吳似丹的病情起到緩解的作用,并不能夠徹底根治吳似丹的肺病。父親看着女兒吳似丹病弱的樣子,心裡感到十分焦急,就想到了用西醫來給女兒治病,可是他又不放心把女兒的身體交給不熟悉的醫生,就在自己的朋友中想找一個能夠給女兒看病的好大夫。

父親當時隻是想着讓心愛的女兒快點好起來,壓根不會想到,這個最後被他請來的醫生,會成為女兒吳似丹一生最愛的男人,并且為了這段愛情,吳似丹後來會放下自己的一切。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吳似丹和她的法國男友

父親想到的給女兒做醫生的最佳人選,是自己的好朋友貝熙業,貝熙業當時已經是一個過了知天命之年的老人,他雖然說是法國人,卻早在1914年就帶着妻子和兩個女兒來到了中國,不幸的是,貝熙業的妻子在來到中國後不久,便因為重病永遠離開了人世。

貝熙業心裡非常的傷心,從此再也沒有想要續弦的意思,就一個人再中國一面行醫,一面照顧兩個女兒。貝熙業曾經獲得過醫學博士學位,醫術精湛的他靠着豐厚的收入,在中國建起了自己的别墅貝家花園。貝熙業這些年過的很是寂寞,但是聽說好友吳明遠要他去給吳似丹看病時,他還是熱心地願意去幫忙。

當時的吳似丹不過隻有四五歲,見到貝熙業後,隻覺得這個慈祥的老人很是盡責,他不僅給吳似丹開了藥方,還以朋友的身份住進了吳家公館,來幫助吳似丹早日康複。

貝熙業告訴吳似丹,她的病雖然說是先天性的,但是并不是無法治愈,隻是治愈的過程并不能全靠藥物,更多要靠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保持愉悅的心情。

貝熙業暫時放下了自己很多的工作,經常代替吳似丹的父母來陪伴吳似丹做遊戲,讓吳似丹盡快鼓起勇氣加強鍛煉,進而使身體得到恢複。吳似丹雖然說是富家小姐,但是平時很少見到父親,身邊的下人對她一向是讨好的谄媚,而并不是平等的友誼。

她的内心十分的孤獨,現在貝熙業來了,自然是把他當成了自己唯一的知己,和一個年長的大朋友。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法國醫生貝熙業

。貝熙業在陪伴吳似丹的同時,自己的内心也得到了治愈,從前他自己一直生活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中,現在認識了吳似丹之後,雖然在年齡上她比自己的女兒都要小,但是卻讓貝熙業切實感受到了快樂,也戀上了和吳似丹這個小朋友玩耍的感覺。

因為當時的吳似丹還太小,是以在吳似丹病情好轉之後,貝熙業便離開了吳公館。貝熙業走了之後,吳似丹心裡還覺得若有所失,不過當時因為她還年幼,是以一轉眼便又投入了自己的生活,隻是在心裡永遠都記得當年曾經有一個慈愛的醫生貝熙業不僅治好了她的病,也成為了她最好的朋友。

吳似丹雖然說身體比一般女孩子虛弱一點,但是在學習上一向也是十分上進,尤其是對于美術有着極大的興趣。吳似丹家裡藏書衆多,她卻偏偏喜歡關于美術的書籍,每次一捧着關于美術的典籍,總是覺得愛不釋手,甚至于要廢寝忘食地把書上的圖案一一臨摹。

吳似丹心裡喜歡畫畫,但是她的身體卻不允許她過長時間地練習,因為練習的時間過久,是以導緻她的肺病再一次的發作。

父親見女兒又一次犯病,心裡非常的擔心,就趕緊聯系當年曾經給女兒吳似丹治病的貝熙業醫生,希望貝熙業能再次幫女兒治病。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吳似丹和貝熙業相戀

貝熙業聽說吳似丹犯病,心裡也是非常的焦急,是以便很快來到了吳家公館,這時的貝熙業已經是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雖然說這些年為人治病,得到了想要的名譽和錢财,卻因為始終是孑然一身,不免有着常人難以了解的鳏夫的寂寞。

吳似丹也已經不再是幼稚無知的女童,而是成了一個年方二八的漂亮姑娘,雖然尚在病中,并沒有施粉黛,依然像一朵玉蘭花一樣的清麗。

貝熙業不免對吳似丹産生了一陣憐惜,在為吳似丹開了藥方後,兩個人又開始像從前一樣長談,這時的吳似丹畢竟已經接近成年,是以思想上也更加的成熟,在和貝熙業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貝熙業不僅是一個出色的醫生,而且心地非常善良,有着一顆博愛天下的心,這一點和自己是非常相似的。

吳似丹同時也和貝熙業說了自己喜歡畫畫的事,貝熙業對于吳似丹的夢想,自然是非常的支援,還親自指導她應該怎樣調色,怎樣取景,又該怎樣找到作畫的靈感。

吳似丹在養病的過程中,畫技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同時她心裡對貝熙業也更加的尊重和喜愛,覺得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醫生,而且也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和老師,他教自己如何去學習各種知識,怎樣去看待中國和法國的文化藝術間的差異,并且怎樣去畫出世界人民都喜歡的優秀畫作。

吳似丹:我要和你一起留在這裡

吳似丹在貝熙業的照顧下,不僅身體恢複了健康,而且還學會了怎樣正确作畫,心裡對貝熙業是十分的崇敬和尊重,貝熙業知道吳似丹喜歡畫畫,就勸說吳似丹的父親送吳似丹去輔仁大學學習美術,父親本來就疼愛吳似丹,再加上這一次是貝熙業提出來的,自然是答應了吳似丹的請求。

吳似丹在去到輔仁大學學習後,漸漸有了更大的理想,她想讓自己的畫作走向世界,讓世界上的人民都認可中國的繪畫藝術。吳似丹這時雖然說和貝熙業見面的次數少了,但是她的心裡一直把貝熙業當成自己的摯友,經常給貝熙業寫信來分享自己的學習情況。

貝熙業也鼓勵她要好好學習,争取在美術上早日可以學有所成。吳似丹在輔仁大學的時候,因為長相漂亮,再加上學習優異,敏感的她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最有光澤的年華,但是她并不願意像傳統的女性那樣,一生隻能嫁給父母指定的男人。

她渴望擁有真正讓自己開心快樂的愛情,而不是淪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

她心裡下定決心,既然出來讀書,就一定要讀出一點名堂,讓自己将來擁有新時代女性的生活,愛自己所愛的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也能在美術的天地裡自由施展自己的才華,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美術,并且喜歡自己的美術作品,成為藝術的信徒。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吳似丹和貝熙業坐船

當時國内的時局是十分複雜的,不等吳似丹從學校畢業,就因為抗日戰争的爆發,很多的平民百姓在戰争無情的炮火下,淪落成了沿街乞讨的乞丐,他們連基本的吃飯問題都無從解決,甚至還要拖着疲憊和病弱的身體,照顧自家的老人和孩子。

吳似丹從小養尊處優,自然不知道貧苦是何物,但是如今因為戰争愈演愈烈,所有黎民百姓的痛苦都落在了她的眼睛裡。吳似丹看到成千上萬的同胞們受苦,心裡感到久久不能平靜,她此時恨自己是女兒身,不能上陣殺敵,保家衛國,隻能在夜裡偷偷為國事歎息。

吳似丹的憂國之痛,無法同身邊的同齡人講,因為在别人看來,自己不過是一個身體虛弱的嬌小姐,要是自己提到報國,不免有人會覺得自己并不切合實際,就隻能把自己心裡對國家的深情和對百姓的同情,寫成了一封長信,寄給了自己的好友貝熙業,希望貝熙業能夠給她一些合理的建議,來排解心中的憂愁。

讓吳似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法國老朋友貝熙業,雖然說是外國人,但是在國難當頭之際,給中國人民做的,并不比中國的愛國人士做的少。

貝熙業盡管和中國的人民血統不一樣,但是他在中國生活了很多年,心裡早已經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此時見到日本鬼子肆意屠殺我們中華民族的平民,心裡感到十分的憤慨。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貝熙業和吳似丹

貝熙業對中國人民的幫助,并不是僅僅停留在思想上的同情,而是用實際行動來溫暖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的貝家花園本來是他的私人别墅,但是如今為了讓中國流浪的老百姓有一個栖身之所,就把屋子騰出來給自己收留的老百姓住。

不僅如此,貝熙業知道這些百姓因為長時間的流浪,是以不免也有一些疾病,就親自給他們治病,來幫助他們恢複健康。貝熙業為中國人民做的這些事,在吳似丹知道以後,心裡覺得非常的感動,沒想到自己從小就崇拜的貝熙業醫生,不僅是一個學識淵博,醫術超群的醫生,而且還有着極其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願意幫助今天處于危難中的中國。

吳似丹被貝熙業的善良打動了,她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在這個時候再對國人的苦難袖手旁觀,就毅然來到了貝熙業的貝家花園。

此時的貝家花園,已經不再是吳似丹記憶中的樣子,不再是那樣的靜谧和安甯,而是住滿了來自各地的中國難民。

吳似丹見到貝熙業後,不由得對眼前的老人刮目相看,貝熙業的善良讓她決定自己也要留在貝家花園,和貝熙業一起并肩戰鬥,要一起保護和照顧貝熙業收留的這些難民。

開始的時候,貝熙業對于吳似丹的決定是拒絕的,因為他知道吳似丹從小生活條件優越,怕她吃不了苦,但是吳似丹堅持要留下,他也隻能是同意了。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貝家花園遺址

吳似丹在貝家花園期間,發現貝熙業這些日子為了照顧難民,明顯蒼老了許多,此時的貝熙業本來也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連日的操勞下,顯得更加憔悴。吳似丹心疼貝熙業,就一面自學護理學,一面給予貝熙業一些生活上的照顧,盡量分擔貝熙業的壓力。

吳似丹發現,自己以前并沒有完全了解到貝熙業的優點,他不僅有着要醫好天下病人的雄心壯志,更期盼中國也能夠早點打敗日本侵略者。

貝熙業除了收留難民外,還給予我們的抗日隊伍很多的幫助,他不顧自身的危險,曾經利用自己外國人的身份,給我們的八路軍運送藥品,而我黨的很多上司人也接受過貝熙業的治療,和貝熙業有着深厚的友誼。

吳似丹在知道了這一切之後,再聯想到自己一直以來得到的貝熙業的照顧,感到貝熙業雖然和自己年齡相差整整54歲,但是他和自己的靈魂完全是一樣的,都是有着一顆金子般的心,想要讓天下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吳似丹在貝熙業身邊,雖然幫忙照顧病人的過程很累,但是她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這種感覺是從前從未有過的,也是讓她十分依戀的,她開始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要以一個合法的身份,永遠站在貝熙業的身邊,并且和他一起與病魔戰鬥,與黑暗戰鬥。

吳似丹:我這輩子隻愛他一個人

吳似丹在和貝熙業在日積月累的相處中,漸漸産生出了情愫,她決定要嫁給貝熙業,因為貝熙業有着其他男人不具備的高尚的人品和精湛的醫術。

貝熙業雖然說心裡一直都很喜歡吳似丹,但是他心裡從來沒有把吳似丹當作自己的戀人,因為吳似丹和他的年齡整整相差54歲,是以在吳似丹向他表露了心迹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他覺得自己如今已經是一個将近耄耋之年的老人,而吳似丹還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年輕姑娘,吳似丹應該去找一個年齡相仿的人生伴侶,而不是把感情投入在自己身上。

可是讓貝熙業沒有想到的是,吳似丹對他的愛慕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她已經做了決定,今生非貝熙業不嫁。

貝熙業見吳似丹如此堅決,就不免也有一些動搖,可是這件事畢竟關系重大,他還是征求了自己兩個女兒的意見,貝熙業的兩個女兒,之前也對吳似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吳似丹雖然和自己的父親年齡差距懸殊,卻有着同樣的信仰和兼濟天下的情懷,是以也沒有表示反對。

就這樣,吳似丹便和一個比自己爸爸年齡都要大的老醫生貝熙業談起了戀愛,後來還公開帶貝熙業回到家中見了自己的父母。

父親雖然說向來寵愛吳似丹,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女兒帶回家的男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好友貝熙業,不消說父親對吳似丹的戀情并不支援,甚至被驚得差點暈了過去。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吳似丹和兒子

吳似丹此時心裡已經決定了嫁給貝熙業,是以不管外界有多少聲音不支援她,她都沒有改變自己的初心,還是繼續在和貝熙業交往着,她發現相比于年輕的男人,貝熙業最大的魅力在于他有奉獻精神,而且這種博愛已經跨越了國界,他雖然說身體衰老不堪,卻從來沒有停止為世界人民謀利益。

因為家人一直不同意,是以吳似丹和貝熙業一直沒有舉行婚禮,直到解放之後,吳似丹讀到了我們新中國的婚姻法,知道隻要兩個人相愛,無論年齡差多麼懸殊,都可以實行登記結婚,吳似丹才和貝熙業在1952年領取了結婚證。

當她把結婚證拿給家人時,他們實在不知道該喜還是悲,沒想到女兒吳似丹會對一個可以當她爺爺年齡的老醫生,愛的如此深情。

吳似丹在那一年隻有28歲,而她的新婚丈夫貝熙業已經是82歲高齡,貝熙業在解放後,因為在抗戰時期的貢獻,是以受到了大陸上司人的重視,他們真誠地希望貝熙業可以留下來,為新中國的醫療事業作貢獻。

但是貝熙業這個心懷天下的醫生,見中國如今已經恢複了和平,他覺得自己當年在抗戰時隻是做了一些國際友人該做的事,是以就選擇離開了中國,帶着自己的愛妻吳似丹準備啟程回到法國。

1952年名門閨秀嫁給法國八旬老醫生,大半輩子守寡,稱自己不後悔

圖 貝熙業和兒子

吳似丹在跟随丈夫貝熙業去到法國後,她一面照顧丈夫的生活,一面也學習法語和法國文化,力求盡快融入丈夫的國家。吳似丹後來為丈夫貝熙業生下了一個可愛的男孩,貝熙業暮年得子,心裡十分的高興,就給兒子取名叫路易。

有了孩子之後,兩個人的感情更加的親密無間,隻是吳似丹悲傷地發現,丈夫雖然說一生醫好了無數的病人,此時明顯一天比一天虛弱了,雖然吳似丹在嫁給貝熙業時就知道這個事實,奈何她還是無法想象失去丈夫後的生活。

在吳似丹嫁給丈夫的第八年,90歲高齡的貝熙業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留給吳似丹的是無盡的痛苦和思念。

吳似丹在丈夫去世後,心裡萬念俱灰,可是想到自己還有一個3歲的兒子,她隻能選擇振作,在吳似丹的培養下,兒子路易後來成功考上了當地的醫科大學,後來也和當年的貝熙業一樣,成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醫生。

吳似丹當時在丈夫去世時雖然隻有30多歲,但是她心裡隻愛貝熙業一個人,是以說在貝熙業去世後,再也沒有想過再婚,直到54年後,89歲高齡的吳似丹永遠離開了人世,和她一生最愛的丈夫下葬在了一起。

他們的愛情雖然說在當初沒有得到世俗的祝福,但是時光卻證明了他們的真愛不含任何雜質,純粹出于兩個靈魂的彼此欣賞,最終他們的愛情也得到了後人的肯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