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縣解讀」永川 推進老城有機更新 打造幸福“家園城市”

作者:區縣解讀
「區縣解讀」永川 推進老城有機更新 打造幸福“家園城市”

讓老城區更有煙火氣、書香味、歲月感

  2019年到2021年,永川累計投入資金10.5億元,改造老舊小區330個、37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2萬戶、9.8萬人,不僅使那些已在時代變遷中漸失光彩的老舊小區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更激發了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極大熱情。

  永川新啟動實施的老城有機更新三年行動,将準确把握老城居民對城市更新、産業更新、綠色發展、文脈傳承的新要求,加強對老城曆史建築、自然景觀、人文環境的保護利用,從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産兩個次元,打造成為生活之家、幸福之園的“家園城市”,讓老城區更有煙火氣、書香味、歲月感。

  近日,永川區中山路街道昌州社群居委會二樓會議室,來自區住房城鄉建委、設計機關、施工機關、監理機關的10多名技術負責人,在會議室裡交流了一個下午,最後一次讨論修改萬金路小環線改造項目設計方案。

  “萬金路小環線是我們實施北山片區老城更新的先期工程,昌州社群居委會辦公樓改造又是這個先期工程的第一個項目。”永川區住房城鄉建委城建科負責人介紹,啟動萬金路小環線項目,标志着永川新的老城有機更新三年行動全面啟動、“家園城市”版老城更新方案正式實施。

  3年改造了330個老舊小區

  永川是重慶市首批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區縣之一,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永川創造總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

  如充分尊重民意。在改造前期,采取實地查勘走訪居民、召開小區業主代表會、業主院壩會等方式,梳理、分類、彙總改造意見建議,變政府要改為群衆想改,充分調動居民積極性和能動性,實作共同商議、共同實施、共同監督,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實作共商共建共享。

  如推行“菜單”服務。圍繞居民呼聲最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對照改造範圍和指導标準,由業主委員會(或選派代表)按照小區居民的改造需求自行勾選項目,然後按照“一點一方案”要求聘請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制定專項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

  如着眼長效管理。改造完成後,根據各小區規模、管理現狀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在征求居民意願基礎上,為改造後的小區量身制定物業管理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小區引入專業物業服務企業管理,解決改造後的長效管理問題。

  位于玉屏北路37号石油彙碧苑小區便是如此。石油彙碧苑小區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擁有26棟住宅、辦公建築,原屬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氣礦的職工家屬小區,是典型的企業職工小區。老年居民占比大、基礎配套設施老舊是該小區存在的突出問題。

  2021年5月,永川區投資1280萬元對石油彙碧苑小區進行了一系列改造提升:一是基礎設施改造,對小區内破損路面進行修複、移動通信架空線入地規整;二是更新公共服務,整治小區内綠化、照明環境,建設小區内适老設施、無障礙設施、體育健身設施、文化休閑設施;三是健全小區服務功能,在小區3、4、7棟建設養老食堂、康養中心、老年活動中心,并建設慢行步道,形成養老休閑中心區域,解決了小區老年居民的日常需求。

  小區的巨大變化使石油彙碧苑小區的居民興奮不已。“改造後的小區真好看,特别是這個康養中心,确實很實用,我們住在這裡特别安心。”永川石油路彙碧苑小區居民宋德秀看着改造後的小區臉上止不住的笑意。

「區縣解讀」永川 推進老城有機更新 打造幸福“家園城市”

△改造後的石油彙碧苑慢行步道煥然一新

  2020年至2021年,永川還延伸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拓展實施鎮域街區整治提升。除中心城區四個街道外的19個鎮街行政駐地場鎮,聚焦“五大件六小件”實施整治提升,總投資達1.36億元,共計新改建16個市民公園和廣場,提檔更新鎮街人行道路、店招店牌、排水管網、文化節點等項目,改造面積約199萬平方米。

  “五大件”即公園廣場、迎賓幹道、農貿市場、公共停車場、公共廁所5項場鎮公共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六小件”是指場鎮主要街區6個方面的補齊完善、整治提升,包括道路鋪裝、店招店牌、底層樓體、入口環境、文化節點、街區秩序等要素。

  爛泥凼變成打卡地

  在前3年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永川針對各小區及周邊的實際情況,大體按照1.0版、2.0版、3.0版3種思路進行分類實施改造。

  1.0版就是補齊設施短闆,包括完善道路、綠化、消防、照明、電梯、雨棚、防盜網等基本生活設施;2.0版就是更新公共服務,包括提升停車場、休閑廣場、晾曬場、健身運動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或場所的品質;3.0版就是升華精神需求,包括完善康養中心、社群食堂、兒童活動中心、社群活動中心、黨群服務中心“五大件”,營造全适齡友好社群。

  在這些項目中,三河彙碧片區城市修複項目是一個特例。

  三河彙碧片區城市修複項目位于永川老城核心區,既是永川古“昌州八景”之首,又是永川城市誕生的發源地,因三河彙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具有極其特殊的曆史人文價值。

  随着時間的推移,三河彙碧片區建築風貌斑駁老舊、牆皮脫落、私搭亂建、管道淤塞,公共環境雜亂,城市基礎設施缺失嚴重,“髒、亂、差”現象非常突出。

「區縣解讀」永川 推進老城有機更新 打造幸福“家園城市”

△小朋友們在三河彙碧特色文化廣場愉快地玩耍

  2019年7月,永川按照“成片打造、完整社群、生态修複、城市修補”的理念,啟動三河彙碧片區城市有機更新和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其主要做法是:

  打造公共空間。拆除違章建築23410平方米,取締違章占道經營323戶,拆除危舊房屋240戶,梳理城市空間功能,建立親水休閑廣場、特色文化商業建築。

  完善基礎設施。對街區内的老舊建築進行修繕加強;完善片區道路、管網、路燈等配套基礎設施修複建設和公共環境綜合整治。

  推進水體整治。對玉屏河、跳蹬河、臨江河實施河道黑臭水體治理和兩岸生态景觀修複,重制“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挖掘曆史文化。挖掘傳承特色文化,對永川曆史文化的梳理,采用适當的藝術表達方式,集中呈現“源”文化、“水”文化、“城”文化,讓三河彙碧成為永川的文化記憶,成為永川人民思源溯古,尋覓鄉愁的心靈安放地和精神家園。

  培育特色商業。通過核心區2000餘平方米的建立特色文化商業建築,引入新業态,帶動和引領周邊雜貨小店經營的同步提檔更新,改善三河彙碧片區的商業業态。

  這個項目總投資2.8億元,2021年1月項目竣工後,再現了永川發祥之地的繁榮盛景,成為集餐飲、購物、展演、體驗為一體的時尚、休閑、文化、娛樂中心。

  目前,這個街區共建成玉屏書院、城市展廳、年代小館、永川古城牆遺址等各類景觀和網紅打卡站點30餘處,月接待遊客流量2萬餘人,三河彙碧從昔日的爛泥凼已然變成市民休閑遊玩的打卡地。

  打造生活之家、幸福之園的“家園城市”

  “我們新實施的老城有機更新三年行動,就是在借鑒三河彙碧項目基礎上打造的城市更新新版本。”永川區住房城鄉建委城建科負責人說,“我們現已編制完成了《永川區城市有機更新策劃及營造指導》,新版本将聚焦城市存量空間資源提質增效,從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産兩個次元,打造生活之家、幸福之園的‘家園城市’,讓老城區更有煙火氣、書香味、歲月感。”

  根據方案,永川“家園城市”主要由五大家園構成:一是山清水秀的美麗家園,通過打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公園城市,讓綠色更具特色,讓永川更加生态。二是全齡友好的溫馨家園。通過打造全齡友好的居住環境、便捷通暢的15分鐘社群生活圈,讓孩子開心成長,讓老人舒心長壽。三是“回得去”的鄉愁家園。通過場景再現可感覺、可觸達的曆史畫卷,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四是創業興業的夢想家園。通過塑造共創空間,讓全民基本就業,讓産業創新激活。五是全城守護的平安家園。通過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與公共空間,讓健康更有保障,讓出行更加安全。

  根據老城現有的生态基底,結合城市空間結構,永川确定将“一核、三片”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區域:“一核”就是三河彙碧—北山核心區;“三片”就是英井路片區、勝利路片區、肖家沖片區。

  其實施路徑是以小區、街角、裡巷、傳統老店、濱河步道等為重點,實施“7個100”專項行動,推動老城區功能内涵整體提升:一是改造100個老舊小區,重點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建構全齡友好社群為抓手,推進老城小區煥發新美;二是塑造100個城市街角,重點以實施樂活街角、景觀裝飾、主題獨幕喜劇、休憩座椅為抓手,增添老城舒适宜居之美;三是展現100處城市記憶,重點以實施社群故事館、曆史輕展廳、孝親微公園為抓手,展現老城曆史文脈之美;四是打造100個社群微客廳,重點以建構15分鐘社群生活圈、家園服務綜合體為抓手,打造老城和諧幸福之美;五是實施100公裡城市慢道,重點打造跳蹬河、勝利河、玉屏河、臨江河4條線型景觀公園,實施濱河綠道、人行道提升工程,展現老城生态綠化之美;六是活化100個特色商業,重點以提振推廣永川餐飲、特産等特色曆史老店為抓手,展現老城商業飲食文化之美;七是提升100處創業裡巷,重點以打造三河彙碧、同文裡、龍王巷、棗園路、石油路等商業街區為抓手,煥發老城創業活力之美。

  下一步,永川區将持續聚焦城市存量空間資源提質增效,準确把握老城居民對城市更新、産業更新、綠色發展、文脈傳承的新要求,以老舊小區改造為重點,促進産業回歸、消費回流,帶動老城經濟煥發新活力,繪就一幅永川幸福美麗“家園城市”的嶄新畫卷。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