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群接龍2萬多号,留言投訴2千多條。不發貨、沒客服、不退款,少數收到的也說是發黴爛果,太氣人了。”

4月19日,家住浦東新區耀華路的王女士向澎湃品質報告投訴平台反映,4月9日晚,她在微信“群接龍”小程式參與一個名為“上海應急保障物資”的限時團購活動,由“上海滬昭農特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滬昭”)發起,提供水果、蔬菜、家庭用品等多種組合套餐,并稱“所有物資雲南發貨”。王女士看到有上萬人團購,便接龍購買了10斤沃柑和10斤香蕉,一共170元。

超過約定發貨時間後,4月17日,王女士送出了退款申請,但客服從未“冒泡”,不回複消息,也不處理退款。

她的情況并非個例。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已結束的接龍頁面下方有2700餘條留言,絕大多數都在“聲讨”商家不發貨、不退款等問題。有少部分人回報收到了貨,但香蕉“爛得不成樣子”,沃柑發黴,“真的品質爛”。活動頁面顯示,該接龍共計21577人參與,所涉及金額超過300萬,其中沃柑的訂單金額就超過80萬元。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上海應急保障物資”群接龍團購頁面

而成為衆矢之的“上海滬昭”反稱其也是受害者。其法定代表人尹和斌19日晚稱,所有物資在13日就運抵上海,但此前承諾負責配送的上海金國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國供應鍊”)要求加價,且後續派送緩慢。同時,生鮮也沒按承諾放進冷庫,連日暴曬在室外。

尹和斌稱,此次團購實際上共有4萬餘單,現在仍有2.8萬餘單未配送,“但好多産品已經全部爛了”。他們将在20日決定是否繼續派送。如果不送,就開始處理退款事宜。“退款最多1-2天到賬,了解大家的着急,但也請給我們一點時間。”他說。

4月19日晚和20日上午,澎湃新聞多次緻電“金國供應鍊”,但均無人接聽。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上海滬昭”法定代表人尹和斌提供的物資照片

21577人參與群接龍,涉及金額超過300萬

封控的日子裡,小區居民群格外熱鬧。4月9日晚,王女士所在群裡有人丢了一個團購活動接龍連結,名為“上海應急保障物資”。發起人為“上海滬昭農特産開發有限公司”。頭像下方有黃色團長的辨別,首頁面顯示通過了實名認證。

澎湃新聞從王女士提供的接龍頁面看到,該團購提供水果、蔬菜、家庭用品等多種組合套餐,如10斤沃柑88元、5斤芒果103元、22斤生鮮套餐188元等,隻有概念圖,沒有實拍圖展示。活動頁上方的配圖用紅色大字注明,“所有物資雲南發貨,下單到配送4-6天,介意勿拍。”還有一行小字寫着,“下單後不退款不換貨,請慎重拍!!!”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王女士的下單資訊

王女士表示,此前她很少參加接龍團購。疫情封控後,家中水果所剩無幾,電商平台搶購屢試屢敗,當看到有這個團購有上萬号下單,就沒有質疑,直接接龍購買了10斤沃柑和10斤香蕉,一共170元。“價格是比疫情前要貴一點,但我想保供物資應該到貨比較快。”

該接龍活動于4月12日中午截止,超過10萬人浏覽過該頁面,共有21577人參加接龍,所涉及金額超過300萬,其中沃柑的訂單金額就超過80萬元。

一周飛逝而過,訂單卻毫無動靜。4月17日,王女士擔心生鮮水果腐爛,便送出了退款申請,但客服直接“人間蒸發”,從不回複消息,也不處理退款。

與此同時,她發現,在該活動頁面下方,已有2000餘條留言,絕大多數人直指同樣的問題。有人詢問,“有人退款成功了嗎?”還有人寫道,“保障物資,10号下單,指望這個早就餓死了。開通了退款,我16号申請的,卻又不處理申請退款的訂單。”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該接龍活動下方的部分留言

也有少數留言稱已經收到了貨,但品質不盡如人意。有人回報,”送來的水果已經發黴腐爛了。”有人說,“我感覺買到的不是沃柑,而且分量完全不對。”還有人憤憤地表示,“今天剛收到貨,缺斤少兩,買了兩個西瓜和香蕉,西瓜直接失蹤,香蕉全部爛光,已報警。”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商家頁面和群接龍客服均不回複

19日下午,王女士點開了頁面底部“群接龍客服”的綠色辨別,試圖聯系群接龍客戶經理投訴。進入對話框之前,客服頁面上有紅色文字提醒,“該客服号近期多次被投訴,請仔細核實方發送的連結、二維碼,在溝通中保護個人隐私和财産安全。”同樣無人應答。

随後,王女士撥通了騰訊微信的客服熱線。官方客服表示,“群接龍”小程式隻是一個第三方平台。她所付的177元已經進入名為“廣西尚食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賬戶,退款事宜均需要接龍發起人及平台方處理。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廣西尚食科技有限公司”是“群接龍”小程式及公号的認證主體。該公司還認證擁有“群接龍頻道”“發現群接龍”等多個公衆号。

工商資訊顯示,廣西尚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8月19日,注冊地位于南甯市青秀區,法定代表人為廖才添,實際控制人吳培彬。經營範圍(含許可項目)包括網際網路資訊服務、電視劇制作、企業管理咨詢、農副産品銷售、新鮮水果零售等。

涉事企業法定代表人:物流出現問題,退款需時間

4月19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點開與群接龍發起人“上海滬昭”的聊天頁面,自動彈出商家留言,“從昨天起都在大批量的配送,但是不确定具體哪個時間配送到你所在的小區,如果實在等不了,可以申請退款,留意退款管道的開通。萬分感謝。”

記者多次撥打頁面上方的電話,均無人接聽,留言也無人回複。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記者加入維權群後,有消費者在群裡發出收到的爛芒果及猕猴桃,也有人上傳視訊說還不錯

當晚,澎湃新聞記者加入一個針對此次團購的微信維權群。一位家住江橋鎮的購買者稱,他有幾個闵行區的接龍團購群,有人收到貨了,也有很多人回報沒收到。一張群聊截圖顯示,有人淩晨收到了猕猴桃,但紙箱部分已被潰爛汁水泡軟。她在群裡質問客服,“這樣的東西還送來啊?都臭了!”

20日上午,有其他消費者陸續加入維權群。有人發出爛芒果照片,也有生鮮套餐購買者發視訊稱,“還是挺不錯的”。

上述家住江橋鎮的購買者還單獨給記者發來了幾張生鮮組合套餐的照片。泡沫箱上顯示,該套餐由”上海滬昭”與“昭通銘哲農特産品開發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記者掃描包裝上的2個二維碼,其中叫“昭通印象”的小程式已無法打開,另一個跳轉至名為“昭品入滬”的微信公衆号。

該賬戶簡介寫道,根據相關政策,為進一步推進“昭品入滬”工作,上海滬昭農特産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在上海市闵行區注冊成立,并取得昭通市人民政府駐杭州招商聯絡處授權“昭品入滬”唯一合作企業,專注昭通農特産品在上海市的銷售。

工商資訊顯示,上海滬昭農特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尹和斌。而昭通銘哲農特産品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08月27日,注冊地位于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法定代表人同樣為尹和斌。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一位消費者提供的生鮮組合外包裝照片

19日深夜,記者以未收到貨的消費者身份聯系上了尹和斌。

他告訴記者,4月12号,他們從上海回到雲南。決定開團之前,經輾轉介紹,找到了位于上海闵行區的“上海金國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對方承諾多少訂單都能配送,每單收取12元。基于此,他們在團購頁面定下了4至6天的送達時間。工商資訊顯示,“金國供應鍊”成立于2014年11月25日,注冊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區劍川路,法定代表人為許國文。

尹和斌說,13日,這批團購物資運抵上海,共有4萬餘單,價值400多萬。但此時“金國供應鍊”以訂單太多太散,運力不夠為由拒絕派送,否則就加價。

“漲就漲呗,沒有辦法。後來和他們商量,先送再談物流價格。”尹和斌稱,在物流公司放了三天後,也就是從4月16日開始,物資才緩慢配送出去。與此同時,有志願者發現,生鮮并未按照約定放進冷庫,而是直接放在倉庫之外連日暴曬,“這是最讓人生氣的地方。水果蔬菜悶在箱子裡曬,很快就會變質腐爛”。

對于有消費者回報沒有收到西瓜的情況,尹和斌稱,西瓜和芒果因多日滞放出現了明顯的品質問題,是以19日開始全都沒有派送。至于為何背景客服不回複,也不處理退款,他解釋,有一部分消費者申請退款,後來發現在派送中,又要求客服取消退款,給背景處理帶來了很大麻煩。由于大量生鮮狀态不佳,他們将在20日商讨決定是否繼續派送。如果不送,就立刻着手處理退款事宜。

他在電話裡也給記者簡單介紹了退款方案:如果收到貨且有品質問題,可以在退款頁面上傳圖檔,根據實際情況做部分賠償或全款退還。若沒有收到貨,可以直接退款。“退款的人太多了,一天肯定處理不完。不過,隻要處理好了,最多1-2天就能到賬。”他說。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上海滬昭”法定代表人尹和斌擷取物流運輸照片

尹和斌說,截至4月19日晚,此批團購已經派送了一萬餘單,仍有2.8萬餘單擺在物流公司,預計虧損300多萬。 “好多産品已經全部爛了,吃不了了,”他歎了口氣,“我了解你們需要物資迫切的心情,這是我們第一次做團購,沒有經驗,中間确實出現了種種狀況,有好多時候真的很無奈。”

但尹和斌強調,公司不會為了這點利益就跑路,“該退的一定會退,希望大家多給我們一點時間”。

20日上午9時許,有消費者轉發“昭通印象”從業人員在另一個團購群裡公告,其稱“我們決定不在(再)配送,對不起大家”。

穩價保供|萬人團購被指不發貨不退款,銷售方自稱也是受害者

“昭通印象”從業人員在另一個團購群裡發出停送公告

為了求證尹和斌的說法,4月19日晚和20日上午,澎湃新聞多次緻電“金國供應鍊”,但均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