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線居委書記丨暈倒的“大白”書記找到了!記浦東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委書記趙子正

作者:新民網

最近,一則視訊在網上流傳,居委書記将行動不便的居民從6樓背到1樓,送上轉運車;沒吃午飯、穿着悶熱的“大白”服的他突然暈倒。他倒地後,其他居委幹部想上去攙扶,因為還沒消殺,他本能地拒絕了。

幾經周折,昨天,記者終于聯系到這位昏倒的“大白”書記——浦東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委書記趙子正。

連線居委書記丨暈倒的“大白”書記找到了!記浦東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委書記趙子正

圖說:浦東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委書記趙子正 受訪者供圖(下同)

和“小夥伴”一起戰鬥

“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其他‘小夥伴’和我并肩戰鬥到現在,一個都沒有少,隊伍越來越壯大。”趙子正當了5年的“小巷總理”,這場戰“疫”是最艱苦的一仗。

趙子正38歲,個頭1.8米左右、身體強壯。在梅園三村居民區,有近兩千戶居民,不少小區是沒有電梯的老公房。幾天前,家住浦東大道的一位阿姨被确診為陽性病例,她的丈夫檢測結果也出現異樣。他們一家3口,夫妻倆和女兒一起住,但大爺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阿姨和女兒商量下來,希望一家人一起被轉運,互相有個照應。但大爺一開始卻不同意。

“我和居委幹部上門給他做工作,大爺的家人也在旁勸說,他的外孫還從外地打電話來勸他。我向他保證,居委絕不會一送了之,無論有什麼需要都會随時關心、盡力滿足需求。”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勸說,大爺終于同意轉運。這時,120的轉運車已經在樓下等候,但車上隻有一名司機,沒有醫護人員幫忙搬運,擔架上的帶子壞了無法固定,老公房樓梯狹窄,無法用擔架把人擡下來。

連線居委書記丨暈倒的“大白”書記找到了!記浦東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委書記趙子正

圖說:梅園三村居委抗疫隊伍越來越壯大

昏倒後居民紛紛“投喂”

“沒事,還是我自己上吧。”于是,全身“大白”防護的趙子正戴好兩層口罩、防護面罩等,也給大爺“武裝到位”、嚴格防護,背着大爺往下走。大爺身高近1.8米左右,體重不比趙子正輕多少。趙子正背着大爺,其他居委幹部在後面幫忙托一把。盡管如此,他還是累得氣喘籲籲,不得不中途停下來休息了一會。“口罩太熱了,我能摘下來透口氣嗎?”那天天氣有點熱,穿着防護服的大爺也出汗了。周圍的居委幹部趕緊勸阻,請他無論如何堅持一會。

近15分鐘後,下午3時25分,大爺終于被背下樓、送上了車。當時外面太陽很大,趙子正的“大白”服全都濕透了,中午忙得沒顧上吃飯,突然腿一軟就倒下了,他順手抓住旁邊的一根杆子,但還是沒撐住。周圍的居委幹部看到了趕緊上來扶他,他卻本能地攔住他們,“先别碰我,我還沒有消殺。”周圍人趕緊拿過消毒水消殺後,再把他扶了起來。

事後,有社工遺憾地說:“當時忘記給趙書記拍張照了。”這時有人想起來,那個地方對面有探頭,便把這段視訊調了出來。這段視訊在小區群等傳開後,不少居民紛紛給趙書記“投喂”,表達對書記的慰問。

連線居委書記丨暈倒的“大白”書記找到了!記浦東陸家嘴街道梅園三村居委書記趙子正

圖說:女社工孫琦受傷仍堅持工作

大家都是“哄人高手”

趙子正說,其實自己隻是做了應該做的分内事。疫情發生後,居委幹部、物業、居民志願者隊伍大家齊心協力,沒有“躺平”,而是堅持“戰鬥”。12名居委幹部裡,8位女性、4位男性,其中好幾位是年輕媽媽,但大家都在居委打地鋪“白+黑”工作,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女社工孫琦騎黃魚車給居民發菜時不慎摔下來,尾椎骨扭傷,但硬是背着腰托堅持工作,女兒才幾個月。居委幹部陳程腿受過傷還沒完全好,這段時間因為東奔西跑忙碌、瘸得更厲害了,連妻子陽性感染進了方艙也沒空回家看看。

“一天晚上,大家都忙完了,各自在辦公室裡和家人視訊聊天。我偶然經過時發現,他們都是‘哄人高手’,集體‘說謊’。明明連中飯都沒吃,告訴孩子,‘媽媽今天吃了很多好吃的,你在家要乖乖的,好好吃飯’;明明白天受了委屈大哭過一場,告訴父母‘一切都好,不用擔心’;明明腳一瘸一拐,告訴妻子‘沒啥事,都好了’……”看到這幕場景,趙子正的眼眶濕潤了。

但讓趙子正欣慰的是,早在3月18日,居委就意識到這輪戰“疫”的嚴峻,和志願者等未雨綢缪,成立了疫情防控組、物資保障組、就醫小組、巡邏小組等。在政府發放“大禮包”前,居委和陸家嘴慈善超市對接,為居民提供平價菜、米、油等生活必需品,由于物資保障比較充足,老百姓的心态也比較穩定。

“此次疫情中,194名志願者是挖掘出的‘寶藏’,其中近120名是年輕人,他們當中有律師、雙報到黨員、應屆大學畢業生、在讀研究所學生等,主動承擔了掃碼志願者、維持秩序、團購、物資發放、配藥、日常巡邏等工作。”趙子正說,疫情過後,希望将這些寶貴的優秀志願者資源,充實到未來的社群治理中,孕育出上海新型鄰裡關系,讓這座城市更加充滿人情味。

新民晚報記者 宋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