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姓氏與族譜文化是何關系,你知道嗎?你的族譜是從哪一代傳下來的

作者:族譜網全媒體号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姓氏文化與家譜文化已經伴随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發展。對于現代人來講,姓氏文化與家譜文化在新時代有了新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視它們原本的意義。難麼,姓氏與家譜文化,到底是什麼關系呢?

姓氏與家譜,誕生與發展

我們先說姓氏

大家對姓氏文化肯定不陌生,不少朋友甚至能區分出早期姓氏文化與現代姓氏文化的分别。

現在常講的姓氏,在幾千年前,其實是分開的。其中,“姓”先出現,研究者推測,大緻時間為距今1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中期,當時是母權制社會。每個氏族的全體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老祖母,他們是以母系血緣為紐帶聯結在一起。

姓氏與族譜文化是何關系,你知道嗎?你的族譜是從哪一代傳下來的

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約5500年至4000年前的時間段,母系氏族社會為父系氏族社會所取代,大陸遠古人類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之後有了“氏”的出現。

再說族譜(家譜)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聊到過族譜的誕生和發展。

族譜的形式,從最早的口傳到結繩再到甲骨文,青銅器銘文,皮質,竹簡,石碑,石塔,絹布,神軸,紙質,再到如今的電子族譜。時間上,橫跨了數千年。

而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家譜,是“兒氏”甲骨,上面記載一個家族十一代十四個人的名字。

姓氏與族譜文化是何關系,你知道嗎?你的族譜是從哪一代傳下來的

家譜由最初的官修到唐宋,尤其是宋後的私修盛行,也使得譜牒由原來皇室宗親、達官顯貴才能擁有的專屬傳記,變成了記錄百姓家族發展的重要資料。

姓氏和家譜向來密不可分

清代張澍曾在《姓氏尋源·序》中談到:“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人有姓氏,血脈不會紊亂;家有譜諜,宗親才能凝聚。

姓氏與族譜文化是何關系,你知道嗎?你的族譜是從哪一代傳下來的

姓氏是家譜得以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姓氏的産生、演變和傳承是家譜的重要内容,家譜就是姓氏繁衍續存的重要載體。姓氏出現在前,家譜出現在後;姓氏區分個體,家譜記載世系。

姓氏是家譜之本,家譜因姓氏而生

談到中華文化,我們會說上下五千年。有人說封建王朝算在一起,統共也不過二千餘年。但中華文化,在更早的先秦時代就已有萌芽。

就像開頭所講的,姓氏文化的出現,甚至在距今上萬年以前。

姓氏與族譜文化是何關系,你知道嗎?你的族譜是從哪一代傳下來的

大量姓氏的産生是在夏商至秦漢這一曆史階段,至今也有三四千年。随着大量姓氏的産生和世系的延續,以及姓氏家族繁衍帶來的人口激增,家譜也随之産生和發展。

家譜在命名時,通常是在“家譜”之前,冠以姓氏。封建社會、動亂與和平交替,也有了“亂世藏金,盛世修譜”的說法。随着姓氏所含資訊的增加,家譜所記載的内容也随之增加,續修的家譜通常比始修家譜增加了很多内容和篇章。

曆史上,姓氏級别的不同,也決定了家譜的叫法不同,如皇帝姓氏的家譜稱帝系、玉牒,記載諸侯姓氏的家譜成世本,記載普通姓氏的家譜稱家譜或宗譜等。

家譜理順了各姓氏家族的縱橫脈絡

作為姓氏文化的表現形式,家譜記錄了家族的曆史,聯結起了以血脈關系為紐帶而繁衍生息的人們。各姓氏家族内部的血緣關系,必須十厘清楚,這種組織才能夠延續和傳承。即使他們的家族分裂成了橫向許多新家族,在家譜裡面各新家族之間的血脈關系也必須理順。

姓氏與族譜文化是何關系,你知道嗎?你的族譜是從哪一代傳下來的

姓氏在家譜裡排序,從奠基始祖或始遷祖開始,依次排列世系順序,始祖及始祖母是誰?他們有幾個兒子,名字是什麼?他們的妻子又是誰?又各有幾個兒子?不分政治地位,不分富貴貧賤,入譜的姓氏、生卒、婚姻及子孫後代等,縱向一代續一代,中華姓氏幾千年來,就這樣以垂直方式在各自的家譜裡理順并記載了下來。

姓氏文化和譜牒文化,不僅是數千年中華文明的積累之一,更是後人尋根問祖,追本溯源的好幫手。

世界四大古國的文明,隻有中華文明未曾斷續,綿延至今。如同東方網所說,一是因為我們向來重視曆史,重視傳承與文化;二是我們崇敬祖先勝過宗教;三是千百年的宗法制度和文化帶給了我們歸屬感和凝聚力。’

各位的姓氏和譜牒又有哪些源流分支呢?不妨留言講講哦~

關注→【族譜網全媒體号】←,檢視更多姓氏|族譜|宗祠|傳統文化文章,

尋根查譜,公衆号或百度搜尋【族譜網】,認準我們的頭像标志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