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走進托爾金的奇妙人生和他的幻想國度

作者:文彙網

視訊:《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

讀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走進托爾金的奇妙人生和他的幻想國度

《霍比特人》是英國文豪、天才的語言學家J.R.R.托爾金的著名小說,語言鮮活生動、風格大氣磅礴、情節跌宕起伏。它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在史詩般的神話時空中經曆的一場激動人心、去而複返的冒險,它以豐厚學識、高超叙事技巧、對傳說典故民俗的熟悉化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風靡了大半個世紀,魅力經久不衰,與稍後出版的《魔戒》一起,開啟了當代奇幻作品的先河,也重新定義了現代神話。

由托爾金基金會指定的中國大陸唯一托爾金出品方世紀文景出版的新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堪稱《霍比特人》的終極收藏版,完備而精美。它不僅以細緻周密的詳細注釋大大擴充了《霍比特人》小說原文本,更使之成為一部托爾金人生與創作的百科奇典。用《華盛頓郵報》的話說:它不僅迷人,而且有用,它讓《霍比特人》成了一本“托爾金手冊”。

本書注釋者為托學專家、托爾金核心研究者、兩獲神話創造學會獎的道格拉斯·A.安德森。他深入爬梳故事文本細節,以嚴謹細膩的考據、見微知著的功力,讓讀者同時見到了兩個世界。一邊是托爾金出版于1937年的生動故事,洞府中的霍比特人比爾博踏上意外之旅,開啟冒險人生。他在山底洞穴撿到足以改變世界的戒指,與同伴一起面對龍的怒火和邪惡的侵襲,在怯弱與勇氣間掙紮……一邊是鋪展于故事之外的托爾金的創作世界:《霍比特人》的版本是如何變遷的;甘道夫的原型是誰;托爾金是如何與北方文學“互相唱和”的;他的美學風格受到誰的影響;他的語言天賦和創造語言的狂熱如何表現在小說創作中;他對外語譯本插畫的默默吐槽,他的偏愛,他的友情……小說正文前40多頁超大資訊量長序和後60多頁别具一格的附錄,令此書成了貨真價實的《霍比特人》冷知識寶藏。

《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全書收入150多幅全球各地的知名插畫家為《霍比特人》創作的相關插畫、近300個詳細注釋。詳注本既有完整無缺的故事,又附帶資深學者對故事幾乎是逐字逐句的評注,為小說閱讀者額外增添了很多有助于了解文本、了解《霍比特人》創作出版史、了解托爾金的幻想國度和他的人生的高密度、高可信度的資訊。一本書涵蓋這部小說的誕生與演變,無數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也讓讀者看到一個全面、立體的作家托爾金、學者托爾金。

《霍比特人》帶讀者進入中洲世界的大門,見到豐饒大地與多元種族;而《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則通過走進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世界,深入中洲締造者的創作中心。

讀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走進托爾金的奇妙人生和他的幻想國度

《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

[英]J.R.R.托爾金 著

[美]道格拉斯·A.安德森 注釋

吳剛 黃麗媛 譯

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關閱讀:

1920年起,托爾金開始為孩子們寫作,他假借“聖誕老爸”的名義,給自己的孩子們寫了圖文并茂的信,信中描述了各種發生在北極的事情——這些信一寫就是很多年,最後成了一個系列。早期的信函非常簡單,但到了1925年左右,這些信函變得越來越長,情節也越來越複雜,托爾金情不自禁地圍繞着聖誕老爸這個角色,以及居住在北極地區的小精靈、小矮人和北極熊,開拓了一套神話體系。這些書信的選集在1976年以《聖誕老爸書信集》(The Father Christmas Letters)為題出版,由貝利·托爾金(Baillie Tolkien)編輯。1999年,經過大量内容擴充,又以《聖誕老爸的來信》(Letters from Father Christmas)為題重新問世。

1924年前後,托爾金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有的時候,還會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在這些早期作品中,有一篇《奧格戈》(“The Orgog”)講的是一個奇妙的生物在奇異國度的曆險,但沒有寫完。另一部短篇小說《羅弗蘭登》(Roverandom),據說是在1925年9月即興創作、講給孩子們聽的,但直到1927年聖誕節前後才最終成文,并于1998年在托爾金身後出版。至于1982年以摹本形式出版的繪本《幸福先生》(Mr. Bliss),據邁克爾·托爾金的暑期日記所言,創作于1928年,不過存世的唯一一份手稿似乎來自1930年代初。

1928年左右,托爾金開始創作一組題為“賓波灣的傳說與歌謠”(Tales and Songs of Bimble Bay)的詩歌,圍繞一座虛構的海濱小鎮賓波灣展開。托爾金為這個系列共寫了六首詩,本書收錄了其中三首。最早的一版《哈莫農夫賈爾斯》(Farmer Giles of Ham)大概也是在1920 年代末成型,正好是他開始創作《霍比特人》之前。

讀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走進托爾金的奇妙人生和他的幻想國度

韋恩·G.哈蒙德在《究竟是誰的〈魔戒〉?》(“Whose Lord of the Rings Is It, Anyway?”)一文中,對托爾金創作的兒童讀物進行了極為出色的評論:

迄今為止,托爾金的兒童文學作品之意義,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他以它們為機會(或者說借口),來嘗試其他的叙事方式,而非他在寫作神話作品時所用的莊重的散文體或詩體。在兒童讀物中,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在言辭和情節上表現得幽默俏皮,甚至童心未泯。譬如,一個紅頭發名叫“胡蘿蔔”的男孩在布谷鳥鐘裡的奇妙冒險,或者名叫“比爾·糊牆”的大壞蛋及其死對頭“前路少校”,這些都不是為了嚴肅端莊的中洲傳奇所創作的。而且,就托爾金并未将這些故事付諸文字—即使成文的篇幅也不長這一點來看,他甚至不打算把這些故事留給後人。……《幸福先生》中有對社會的諷喻,并且(據我們所知)是托爾金唯一的一次繪本嘗試,這本書中文字和圖畫各據半壁江山。在《聖誕老爸書信集》中,他則盡情發揮自己的彩繪、素描、書法和語言天分。《羅弗蘭登》最初的創作契機,不過是為了安慰丢失心愛玩具的小邁克爾·托爾金,再加上邁克爾和哥哥約翰都在暴風雨中吓得不輕……《哈莫農夫賈爾斯》的緣起也非常單純,就是托爾金一家人在牛津鄉間玩的一個遊戲,由于很符合托爾金愛好文字遊戲和地名的趣味,遂被擴充成短篇出版。(《加拿大C.S.劉易斯雜志》[Canadian C.S. Lewis Journal],2000年春季刊,第62頁)

《霍比特人》是所有這些托氏創作元素的第一部集大成者——有詩歌(《霍比特人》中一共有15首詩,外加9則謎語)、繪畫、他的虛構神話中的人物和地點(埃爾隆德、黑森林、死靈法師索隆)、他創作兒童文學時通俗簡明的風格,以及從他的中古語言和文學專業知識中信手拈來的趣味。這些東西融彙在一起,在《霍比特人》中絢爛綻放,并且也将在日後的《魔戒》中大放異彩。

讀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走進托爾金的奇妙人生和他的幻想國度

托爾金本人聲稱,《霍比特人》脫胎于他“爛熟于心”的史詩、神話和童話故事。我們可以曆數其中一些源頭:史詩《貝奧武甫》,安德魯·朗和格林兄弟整理編纂的童話集,還有E. H.納奇布爾—休格森、拉迪亞德·吉蔔林、威廉·莫裡斯和喬治·麥克唐納的作品,特别是麥克唐納的《公主與地精》(The Princess and the Goblin,1872)及其續篇《公主與柯蒂》(The Princess and Curdie,1883)。托爾金唯一承認的,算是有意為之的影響,來自他自己的“精靈寶鑽”傳奇。另一個鮮為人知的靈感來源,則是E.A.威克-史密斯(E.A.Wyke-Smith,全名愛德華·奧古斯丁·威克-史密斯[Edward Augustine Wyke-Smith],1871-1935)的童書《斯納格人的奇妙世界》(The Marvellous Land of Snergs,1927)。這是關于一個名叫戈爾博的斯納格人的冒險故事。斯納格人是一個“隻比一般的桌子高那麼一點兒,但肩膀寬闊、力氣也很大的族群”。

斯納格人的世界“與世隔絕”,那裡有一處專為孩子們所建的聚落,他們被從虐待成性或是粗心大意的家長身邊帶走後,就在那裡生活。故事的主角是兩個名叫喬和西爾維娅的孩子,他們和戈爾博一起前往陌生的國度冒險。一路上,他們遇到了不少麻煩又古怪的人物,比如那個痛改前非、戒吃小孩而改吃素的食人魔葛利索,以及雖然陰險狡詐,卻做得一手好菜的女巫梅爾德倫婆婆。

托爾金在1955 年緻W.H.奧登的信中承認,《斯納格人的奇妙世界》“可能是下意識的靈感來源之一!但是僅就霍比特人而言,别的再也沒有了”(《書信集》,信件163 号)。然而從這一陳述中,很難看出托爾金曾對這本書有多推崇。在他的著名演講《論仙境奇譚》(“On Fairy-Stories”)草稿中,托爾金寫道:“我要說,我和我的孩子們對E.A.威克-史密斯的《斯納格人的奇妙世界》這本書都非常喜愛,至少,我們都對故事中的斯納格人以及戈爾博這個角色鐘愛有加,他是笨伯中的寶石,逃亡冒險時難能可貴的夥伴。”

讀書|《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走進托爾金的奇妙人生和他的幻想國度

《斯納格人的奇妙世界》一書輕松幽默的筆調,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霍比特人》的行文風格,下文的摘錄可以為證:

(斯納格人)熱愛宴飲,他們的宴會都露天舉辦,長桌首尾相接,到街角還要拐上幾拐。這麼做絕對是有必要的,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會應邀——準确地說,是奉命赴宴,因為宴會都是國王舉辦的,盡管赴宴的人得自帶食物酒水,然後全部堆在一處,大家一起享用。不過由于要發的請柬實在是太多了,這幾年的做法也稍有變化;現在,人人都對國王的邀請名單心知肚明,隻有那些在特定場合不受大家待見的家夥,才會收到“請勿出席”的請柬。有時候人們實在是想不出舉辦宴會的理由了,就得由王室總管履行職責,絞盡腦汁地找出一個宴飲歡聚的理由來,比如說,今天是某人的生日。還有一次,他們因為那天沒有人過生日而大肆慶祝了一番。(《斯納格人的奇妙世界》,第10頁)

這兩本書在主題和少數事件上,還有更多相似之處。《斯納格人的奇妙世界》是一本讨人喜歡的書,即使抛開它與托爾金的聯系,喜歡《霍比特人》的讀者也會讀得津津有味。

——摘自《霍比特人:插圖詳注本》序言

編輯:蔣楚婷

素材來源:世紀文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