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文 | 喬伊

就連我自己都難想象,一個月前我還在和朋友讨論孩子未來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這個極其深奧的話題。但一個月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那天中午,我和朋友圈裡一大票種菜的朋友一樣,開始和“團”到了蔥姜蒜的鄰居讨論如何種蔥,把大蒜頭栽下去可能收獲不了大蒜頭,而隻能收獲蒜苗。以及用養多肉的土來種,又或者是從小區的花壇裡去挖一盆平時種草的土來種,成長的收益哪個更高這樣的話題。

是的,在因為全城抗疫而導緻的物流暫時困難面前,我和一個月前争論的同一批人,幾乎同時抛開了所有關于理科還是文科的争論,并進而得出了一個結論——學農業最實用。

這是很多人在歲月靜好的日子裡可能永遠無法觸及到的問題,也就是“生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不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科學技術怎樣進步,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于,先吃飽再談其他的。

如果你覺得我這樣的描述過于粗鄙,其實也可以換個描述的方式。比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物質決定意識。

參透了這些,其實就解決了一個我們經常被“教育”,但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而這個思維邏輯,讓我不得不想起了馬斯克。

如果你深入研究,你就會發現馬斯克絕不隻是一個單純的造車之人。如果說,這世上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幹的都是廚子的活,研究菜單,從供應鍊上買菜,然後給我們炒出一盆盆或家用、或性能、或智能的汽車。那麼馬斯克,則是一個農家樂的老闆。他不僅炒菜,連菜都是自家地裡種的;就連雞,都是自家院裡跑的走地雞。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如果你認為我的描述過于接地氣,也可以歸結的高大上一些,那就是他常說的——第一性原理。

按照馬斯克自己的話來說:“我認為存在将事情縮減至其根本實質……你必須能夠把那些問題‘煮沸’才能從裡面找出那些最基本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菜不夠,自己種,晶片不夠自己産。用中國的老古話來說: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你看,這就是馬斯克解決問題的邏輯,直指問題的核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沒晶片,自己造

之前已經說過了,汽車廠商的菜都來自供應鍊,而一旦供應鍊出現了問題,哪怕隻是一個環節,都可能造成整段垮掉的局面。比如,從兩年前開始,汽車工業陷入了一個漫長的“缺芯”時間段。

畢竟,汽車想要智能化,就要提升算力,要提升算力,就必須要用功率更高,運算速度更快的晶片。從目前來看,汽車産業所缺的晶片不是一類,也不是哪幾類,而是幾乎所有。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這樣的晶片荒究竟造成了怎樣困難的局面呢?簡單來說,能高價購得晶片的車企,必然漲價。而連花錢都不能滿足生産的,則必然簡配。畢竟,截至到目前,在一年的時間内晶片的價格已經暴漲了100多倍。

那麼,特斯拉是否受到了晶片荒的影響了呢?顯然,隻要身在局中,則必然無法逃離開這樣的問題,但總要想個辦法來解決。是以,馬斯克在他的自留地裡,開始栽下屬于他的“菜”了。

其實,智能電動車在智能領域能做的,就是軟體與硬體兩個方面。因而,在軟體方面,特斯拉在最缺芯的時段,通過OTA調整了汽車的系統,通過算法優化釋放算力,以實作車輛功能性的相對完整。而更重要的是,特斯拉開始如我們種蔥蒜一樣,開始鼓搗起自己的晶片。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去年8月,特斯拉在帕羅奧圖總部召開了AI日活動。在這場釋出會上,特斯拉推出了Dojo D1人工智能訓練計算機晶片。D1晶片采用分布式結構和7納米工藝,搭載500億個半導體、354個訓練節點,僅内部的電路就長達17.7公裡,實作了超強算力和超高帶寬。通過25個晶片為一組進行光刻的模式,Dojo D1晶片可實作群接口速度為36TB/s,晶片群算力9PFLOPS(0.9億億次)。

這個算力怎麼了解呢?2021第57版世界TOP500超級計算機排名中,日本的“富嶽”超級計算機以442Pflop/s的算力位列第一。而如果Dojo D1真的被做出來了,那麼它就将超越“富嶽”成為算力第一。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這就是“第一性原理”最直覺的應用場景。就如同我們每天澆水、施肥、等待着蔥發芽,蒜長出蒜苗一樣。一旦D1晶片真正“長成”,它就會成為特斯拉炒出的每一盤菜的“調味”靈魂。

當然,馬斯克也不是唯一領悟它的人。比如中國家用電器女王董明珠就曾用一句铿锵有力的廣告詞,來高度概括了這個種地的行為——掌握核心科技。

沒锂礦,自己挖

制造晶片隻是馬斯克這個“老農”,踐行第一性原理的一個應用場景。但作為一個原理,本就應該适用于所有場景。

目前,汽車工業面臨一個尴尬的局面,作為汽車工業發展的幾乎可以确定的下一個方向,新能源智能汽車無疑是目前所有廠商都在積極投身的領域。與此同時,電動智能汽車的生産與制造幾乎遭遇了重要、核心原材料、元器件短缺的巨大瓶頸。除了晶片價格的不斷暴漲之外,锂電池的原材料,同樣在不斷上漲。

以碳酸锂原料的售價為例:去年1月,碳酸锂的原材料報價為5萬元/噸,到了今年的1月,價格上漲到了30萬元/噸。而截至剛剛過去的3月,其價格已經上漲到了38萬元/噸。

這樣的原材料漲幅,對于那些有更大市場規模傳統能源車業務的老牌車企的新能源車之路來說,影響可能并沒有預期的大。因為他們的業務更為多元,可以有更大的資金挪用餘地,來保證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生産與制造。而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則無疑雪上加霜。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幾乎所有的新勢力都在晶片與電池原材料的漲價浪潮中開始繃不住了(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補貼的退坡),紛紛開始漲價。首先,你不能責怪他們漲價,畢竟特斯拉也是從前年開始才實作盈利,而這些銷量加起來還趕不上特斯拉的新造車品牌,至今仍然處于虧損擴張的狀态下,想要頂住成本上漲的壓力,投資人第一個不同意。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盡管特斯拉也漲價了,但擁有自留地,喜歡自己種菜的老農馬斯克,怎麼可能把命脈交在别人手裡。而相較于還停留在研發層面,拿到材料搞開發的晶片制造業務端,這個老農早就把目光投在了來年春耕的種子上,就等着壓茬播種了。

本月上旬,馬斯克在網際網路上宣稱,将可能會直接大規模地涉足锂礦開采和精煉業務。簡單了解就是,特斯拉要成為一家礦業公司,去開礦了。

早在2020年,馬斯克就已經動起了這個腦筋。當年,馬斯克在收購一家锂礦公司的交易失敗後,獲得了在内華達州開采锂礦的權利。同年,特斯拉與Piedmont Lithium簽署協定,後者将通過北卡羅萊納州的6号锂輝石精礦向特斯拉供應精礦,合同期5年。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一年之後的2021年,特斯拉在德克薩斯州建立了氫氧化锂精煉廠。按照計劃,不出意外的話這家工廠将于今年底正式投産,并每年為特斯拉提供8000噸的氫氧化锂。同樣在今年的四季度,特斯拉與澳洲锂礦商Core Lithium合作的業務也将啟動,并計劃于明年,開始向特斯拉提供原材料。

你看,一條完整的産業鍊即将成型。

當然,你也不會為馬斯克的這個決策而感到意外,畢竟連載人火箭都造了(順便提一句,就在4月8日,Space X公司已經成功的把三名富豪送入國際空間站),地球上還有什麼事情能攔住他?

沒蔥蒜自己種,沒锂礦自己挖

用馬斯克的話來說,“地球上的元素本身并不缺乏,但提取、提煉的速度卻很慢”。而依托第一性原理的思維邏輯,馬斯克抓住了擷取生産資料,擺脫企業命脈被人掌握的最好方法——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

按照汽車工業傳統的上、下遊産業鍊運作邏輯來講,特斯拉萬事不求人的企業做派,并不利于産業鍊的完整。但,特斯拉隻有一個。

其實,我相信能夠讀懂、了解第一性原理的人遠不止馬斯克一人。但真正敢于抛開所有,抓住每一個核心點去鋪展自己業務範圍的人,目前除了那些資金雄厚,業務廣泛的傳統大造車集團外,可能也隻有馬斯克了。

可能産業鍊不歡迎他,但壯大起來的特斯拉,同樣也擺脫了産業鍊工序不穩定,價格不穩定的桎梏。就如同種起了菜,養起了雞,吃上了蛋的人而言,對于快遞、物流、跑腿的需求,顯然就不那麼大了,更完全無需懼怕跑腿小哥們的坐地起價了。

這樣的變化,對特斯拉的發展來說,無疑是好事。更進一步來想,如果未來供應鍊是以而發生改變,并進而變得對更多汽車品牌都更為友好,也算是馬斯克這個老農,從多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耘過程中,為所有車企總結出了一些樸素,但真的很有用的科學道理了。

如果你實在做不了如馬斯克這樣宏大的布局,但又想要踐行“第一性原理”,為自己的生活增加更多的主動性。那就去種菜、團菜吧,畢竟,先把自己喂飽,才能想到明天究竟要如何不辜負自己。

寫到這裡,必須停筆。因為剛收到消息,我的菜也已經到了小區門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