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的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技巧!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着憐憫心,敢于承擔義務的,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

為了能達到這些任性的目标,父母需要學習人性的方法。光有愛是不夠的,觀察力也不足以勝任。

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并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内容,它可以幫助父母把期望的目标轉變成為每天的實踐。”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是美國作家海姆·G·吉諾特所着,是一本介紹與孩子實作真正有效溝通方法的書,告知家長愛是需要技巧的。

如果說在父母與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麼經典著作的話,那麼,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諾特博士的這本著作——它徹底改變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在這個領域,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的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技巧!

作者講了很多案例。其中有一個案例是講大衛和他爸爸的。

大衛爸爸買了一堆菜急忙趕回家打開門後,發現8歲的大衛怒氣沖沖的。

他們具體對話是這樣的。

大衛爸爸“我看到一個生氣的男孩。事實上,我看到了一個非常生氣的男孩”。

大衛:我很生氣。事實上,我非常生氣。

大衛爸爸:為什麼?

大衛:我想你。我從學校回家後,你從來都不在家裡。

大衛爸爸:我很高興你告訴了我,現在我知道了,你希望從學校回家後我在家裡。

大衛爸爸最後的回答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是以,改正,必須從現在開始!知道如何改變孩子的情緒,承認孩子的情緒和抱怨,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想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抱怨很不公平,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現在要牢記這樣做是沒有用的,這樣做遇到脾氣不好的孩子會帶來争吵,遇到脾氣好的孩子會讓他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沒有地方釋放。

父母的同情是孩子情感上的急救藥,孩子需要你的了解與适當的表達,而不是從大人的角度冷冰冰的看這個問題。

通常,面對我們的孩子,父母給出的往往是說教和批評。這就是父母與孩子産生怨恨和距離的根源。那麼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我們與孩子正确的溝通方式就蘊含在這段對話中——父母應該學會把孩子像顧客一樣對待。

當我們用這種視角去看待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時,相信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

簡單來說,父母與孩子溝通應該做到以下這三點,分别是尊重、了解和共鳴。

尊重,就是我們要把孩子當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如果父母從心态上有所改變,那麼一定會從行為上展現出來。

比如,尊重孩子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先表示了解孩子的感受,再對孩子提出建議或者意見;當孩子犯錯或者闖禍的時候,往往會以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納孩子。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的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技巧!

溝通針對的是孩子的感受。

溝通的三步走:1)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2)表達出我們的了解與同情;3)适時地提出我們的建議與看法。

我們設身處地體會他們的感情,然後适當的表達出來,讓孩子明白我們了解他的感受,被了解後孩子就不會那麼孤單與痛苦,情緒會慢慢的平複,正在做的不良的行為也開始變得猶豫或者停止。

想想我們會尋找知己,希望被夫妻、被朋友了解,就能夠體會到它的重要性。

現在聯考要來了,我們會這樣安慰孩子:這種事情算啥呀,以後比這難的事情多了去了。等你經曆多了你就明白了。

但是,孩子沒有經曆過,對他來講這就是有生以來最大的事。

無論如何,他很難明白你說的那些。不止是聯考,很多事情,我們都會說出類似的話。這也是我們的父母曾經說過的話。

我們看一個例子:

埃裡克,9歲,怒氣沖天地回到家裡,他的班級本來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他的父親如果按照早先的習慣,會這樣說:天氣不好,你哭有啥用,以後有玩的時候。又不是我讓下雨的,你發那麼大火幹什麼?

但是這次這位父親沒有這樣說,他心裡想:兒子對錯過了野餐反應很強烈,他非常失望,用怒氣向我表現他的這種失望。我應該可以幫助他,隻要對他的感受表示了解和尊重。于是他對埃裡克說:你看上去很失望。

埃裡克:我當然很失望。

父親:你已經準備好了一切,該死的雨卻下個不停。

埃裡克:是的,正是這樣。

這時,出現了短暫的沉默,然後埃裡克說:不過,可以以後出去玩。然後下午的其他時間,他情緒慢慢好轉,做别的事情去了。

孩子處于強烈的感情中時,他們還不太知道該如何控制,如何表達,這個時候他們也聽不進去任何的話,不會接受任何的意見,更别說批評了。

如果孩子有什麼不良行為,上來就一頓劈頭蓋臉的指責,甚至挨了闆子,或許暫時壓制住了。

但很多時候,孩子會心懷憤怒,過不了多久就會再犯,或者給你找點别的事情,作為對你的報複。

就算以暴制暴後,最終孩子沒有走上斜路,慢慢學會了反思明辨是非,長大後也挺好很有出息又挺孝順。

但如果換種方式孩子是不是會有更好的性格,更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組織上司能力,更有前途呢?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的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技巧!

和孩子産生共鳴。

共鳴就是父母不僅能夠了解孩子,而且還能夠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感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的情緒流動到父母的身上。

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應該就會非常順暢了。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父母如何讓孩子更有責任感以及如何向孩子傳遞正确的價值觀。其實,父母也很想和孩子好好溝通,可是現在的孩子,哪個不是熊孩子?

任憑父母如何努力地與孩子溝通,孩子就是不聽話,最終父母隻能使出殺手锏——要求服從,強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來行事。

但是這樣一來呢,孩子的叛逆心理就會越來越重,最後可能會适得其反。事實上,教育孩子絕不能夠采取強硬的态度。那麼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

家裡有熊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其實啊,讓孩子聽話的最好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一旦孩子有了責任感,很多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可能就會迎刃而解了。

世界各地的父母其實都在尋找讓孩子更有責任感的方法。

在許多家庭裡,父母都認為培養孩子的獨立勞動能力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奏效的,比如做飯,洗碗或是收拾屋子等等。

可事實上呢,這些日常瑣事并沒有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産生什麼積極的影響,反而還導緻了許多争吵,給孩子和父母都帶來了苦惱和憤怒。

越來越多的例子表明,這可能并不是一個好方法。

那真正有效的方式又是什麼呢?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自主性強的孩子精神上往往是自立的。在他們長大成人後,也能夠更好地選擇自己的伴侶和工作。

孩子究竟能學到多少父母希望孩子學會的東西,其實取決于孩子内心對父母情感的反應。通常,孩子們會更願意親近他們喜歡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模仿他們,而這些被他們學習對象的價值觀也會融入到孩子身上,内化為孩子自己價值觀的一部分。

如果父母能夠處理好上面提到的兩個方面問題,就已經非常優秀了。可是,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的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技巧!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的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技巧!

當孩子感到苦惱、害怕、困惑或者有痛苦的情緒時,當孩子有一些不良行為時,當孩子日常交流中表露出苦惱與無助時,不要匆匆給出評價和意見。

先了解孩子的感受,表達出我們的了解與同情,再适時與孩子探讨,發現問題所在,給出我們的建議或看法。

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

他們發現自己說出來的話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對他們說過的,發現他們正用一種自己也不喜歡的語氣跟孩子說話,他們原本沒打算這樣的。

在溝通中發生這種不幸,常常不是因為缺乏愛心,而是缺乏對孩子的了解;不是因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識。

點個「在看」,做個有技巧的父母。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