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作者:泰林說

1967年10月21日,地中海慵懶的陽光之下,以色列1958年從英國人手裡買來的驅逐艦埃拉特号耀武揚威地在埃及塞德港外瞎溜達。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看看地圖就知道,以色列和埃及挺近的,中東戰争就是以色列和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領土争端。

這時候,正好是以色列打赢了第三次中東戰争之後。以色列通過他們的間諜沃爾夫岡·洛茨把埃及人的軍事基地和部署搞得明明白白的。是以,這仗打起來就格外順手。

六月五号開打,六月10号就結束了。是以,這次戰争也叫六日戰争。

結束的原因是埃及,叙利亞,約旦被以色列打得潰不成軍。支援埃及的蘇聯人讓美國人逼迫以色列停火。以色列占優勢的情況下,美國人當然不願意。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借口也相當光明正大,是埃及總統納賽爾先封鎖了以色列向紅海的唯一出海口蒂朗海峽,還驅逐了駐西奈半島的聯合國軍隊,是以,除非承認以色列通過這次戰争打下來的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等六萬五千平方千米的土地。否則免談。

美國人的打算挺好的,紅海東岸就是西奈半島,以色列把西奈半島都占領了,這下不僅蒂朗海峽問題迎刃而解,蘇伊士運河也能說得上話了,多好。

沒辦法,蘇聯人隻好做埃及總統納賽爾的工作,納賽爾一開始沒答應,好歹埃及和叙利亞接收了蘇聯1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約旦的軍隊也是英國顧問給教育訓練的精銳之師,就這麼認輸?

但是後來确實打不下去了,納賽爾隻好宣布停火,以色列大獲全勝。

阿拉伯的軍隊,唯一有亮點的,隻能說是一位當年38歲的指揮員,他頭戴方格頭巾,率領那支著名的暴風部隊,在以色列人的背後展開遊擊戰争,讓以色列人不得不推遲了進攻的時間。他,就是巴勒斯坦人民的英雄,亞西爾·阿拉法特。

西奈半島是埃及的固有領土,埃及當然想收回。是以,雖然第三次中東戰争停戰了。但是埃及和以色列開始了以埃及想收回西奈半島為目的的埃以消耗戰争。

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件事,就是發生在埃以消耗戰争期間。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以色列的埃拉特巡洋艦敢單槍匹馬到塞德港外溜達,當然要承擔挑釁帶來的後果。

這艘巡洋艦,本來的名字叫熱心号。是英國人1944年造出來的。打完了二戰,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争,賣給了以色列,改名叫埃拉特号。

别覺得英國人占便宜了。第二次中東戰争的結果是英法失去了對中東地區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是美國人和蘇聯人。

埃拉特是以色列最南端的港口城市,面向亞喀巴灣,通過蒂朗海峽與紅海相連,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度假的旅遊勝地。

以色列人用埃拉特來命名這艘驅逐艦,對他當然寄予厚望。這艘艦也屢立戰功,是以色列海軍的驕傲。

埃及人也有驅逐艦,在第三次中東戰争中,埃及和叙利亞各種軍艦的數量比以色列人多得多。

但是以色列人在戰争一開始就把兩國的空軍徹底摧毀,沒了空中優勢的埃及叙利亞海軍,被主動出擊勇敢作戰的以色列海軍打的沒了脾氣。

埃拉特号在地中海上縱橫馳騁,擊沉了多艘阿拉伯國家的軍艦。被以色列軍方驕傲地稱為中東第一艦!

是以,埃拉特号上的以色列海軍官兵,把在埃及塞德港外的例行巡邏,簡直當成了埃及海濱一日遊。一邊有條不紊地巡邏,一邊享受着地中海宜人的氣候和風光。

反正你埃及人的空軍早就完了,海軍也别我們堵在港口裡不敢出來!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接下來,埃拉特号,就被“蚊子”叮了足以緻命的一口。

下午17時30分,埃拉特号溜達到了塞德港外13海裡(約24千米)。

埃及海軍的偵察雷達發現了他。大家打了十幾年了,雷達兵一眼就認出了是埃拉特号!

埃及的蚊子級飛彈艇上立刻一陣手忙腳亂。

說蚊子級飛彈艇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說起大陸從蘇聯引進的魚雷快艇,大家就應該很熟悉了。

在1965年八六海戰中,擊沉了章江号和劍門号獵潛艇的我人民海軍魚雷艇,就是從蘇聯引進的P6級魚雷快艇。

二戰中的蘇聯紅海軍雖然也屢立戰功,但在蘇聯三軍中,總體力量上偏弱。戰後,海軍送出了發展計劃。

但是這項計劃被砍了一半還多。

最終确定了海軍以“空,淺,快”為發展目标,原因隻有一個,缺錢。

其中的快,就是指快艇。

當然,一開始是以魚雷快艇為主。但是朱科夫元帥不是用面包換人的計劃,把搞飛彈研究的那些德國相關人員吸引到蘇聯去了嗎?

這事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當年是英國首相丘吉爾提醒斯大林注意德國人的飛彈技術。而中東這邊的亂象,也是因為英國人把巴勒斯坦分成了巴勒斯坦和外約旦,然後又支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這個地方建國。以色列建國第二天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争。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183P快艇

蘇聯的飛彈技術慢慢發展起來,蚊子級飛彈快艇,就是把P6級魚雷快艇的魚雷發射管給拆了,然後把最新研制的反艦飛彈“冥河”的發射架給裝上了。

是以,蚊子級飛彈快艇的滿載排水量,就從原來的66噸,變成了現在的75噸。

當時埃及的兩艘飛彈快艇正在蘇伊士運河的北口附近巡邏。

埃拉特号的位置,有點偏西,目标雷達被港口擋住了,是以,這兩艘快艇還得開出蘇伊士運河河口,跑到海角的東面去。

好在,當時的埃拉特号上,不知道是把雷達關了,還是根本就沒有配置火控雷達和制導雷達波段的接收裝置。

總之,埃及飛彈快艇兵們忙着占據發射陣地,确定飛彈自動制導起始點的時候,埃拉特号上,還處在今天天氣不錯哈哈哈的狀态下。

埃拉特号在度假,埃及飛彈艇邊開赴陣地邊謀劃。還好埃拉特号始終在冥河飛彈的射程範圍内。

接通飛彈自動駕駛儀中的陀螺,校準。

槭樹火控系統輸入目标各項資料。

發射!

冥河反艦飛彈在蘇聯人這邊叫做P-15,個頭挺大的,是專門用來實作小艇打大艦的目的。

樣子和現在咱們所熟悉的飛彈不太一樣,更像是一架胖乎乎的無人機。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當然,你說他更像顆安了後掠翼的炸彈,也行。

個頭大,發射時的動靜也挺大,看起來也挺熱鬧,火光沖天的樣子。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這家夥,看起來要把發射他的飛彈艇也點着的架勢。

一枚冥河反艦飛彈拖着巨大的火光,一路火化帶閃電地就撲向遠處的埃拉特号。

剛起飛這一段,冥河反艦飛彈依據氣壓式高度表給的資料,爬升到135米的高度。然後依靠飛彈上的自動駕駛儀,依靠慣性飛行逐漸爬升。

到達距目标12千米時,制導雷達打開,自動尋找最強的雷達回波。

也就是說,冥河反艦飛彈是那種發射了可以不管的飛彈。

再看埃拉特号上的雷達兵,終于在雷達上發現了三百米高空有個點,一閃而過,接着又消失了。

再看到他時,已經是埃拉特号上的士兵用肉眼看到一架胖乎乎的“小飛機”向埃拉特号撲過來。

這和以色列士兵心目中的飛彈相去甚遠,是以,全艦官兵一時都愣住了:這是個啥?

這個階段的飛彈是按慣性飛行,根本不會拐彎,這是埃拉特号上的官兵用艦炮截擊飛彈的最後機會。

以色列士兵也拉響了戰鬥警報。

六門四十毫米火炮一起對準了這架小飛機。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示意圖

但是,這架小飛機飛得不僅低而且快,人家可是以亞音速的速度在飛行。

是以,埃拉特号上的官兵眼睜睜看着這架小胖飛機突然又提高了高度,然後就呼嘯着俯沖下來!

炮手們當然沒有什麼事都不做,還是對着這架小飛機開了幾炮,然而為時已晚。

短短的幾秒鐘後。“轟”的一聲巨響。

一發冥河反艦飛彈擊中了埃拉特号的鍋爐艙,一分鐘之後,另一發飛彈擊中了埃拉特号的主 機艙。

這下,埃拉特号不止火光沖天,還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動力。

更糟糕的是,埃拉特号不僅船身開始傾斜,無線電裝置也遭到了毀壞,與基地徹底失去聯系了!

毫無動力的埃拉特号開始随着岸邊的洋流漂動,眼看就要向岸邊漂過去了。

這要是真的漂過去,就有擱淺的危險,到時候自家的軍艦來了,都不好救了。

船長趕緊下令抛錨,等待救援。

整整兩個小時,全艦官兵拼了老命地終于把船上的大火給撲滅了。幸運的是,無線電通訊裝置也搶修完畢,可以和基地聯系了!

奇怪的是,在這整整兩小時的時間内,埃及人既沒有再次發射飛彈,也沒有軍艦過來俘虜這些基本上失去抵抗能力的以色列官兵。

船上的以色列官兵漸漸燃起了對生還的渴望,如有可能,誰願意葬身在這茫茫的大海上啊。

就在這時候,又有一架小胖飛機飛了過來,以色列的官兵們絕望地看着它射中了埃拉特号的艦艉。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埃拉特号像是被人從艦艉跺了一腳一樣,艦艏朝上,慢慢直立起來,然後開始下沉。

這下子船上是不能再繼續呆下去了,船長下令:棄船!

官兵們紛紛穿着救生服跳海逃生,

正在這時,又一發飛彈呼嘯而來,就在救生艇的不遠處爆炸了。

埃拉特号上一共202名官兵,陣亡47人,受傷91人。

原來,埃及人以為埃拉特号已經被炸的不成樣子了,就等着埃拉特号自己沉入海底呢。

埃及塞得港内的軍民争相站在海岸一邊歡呼,一邊看“煙火”。

結果等了兩個小時竟然還在海面上漂着,幹脆,再送你一程吧,于是又發射了兩枚冥河反艦飛彈。

大衛之劍,迦伯列反艦飛彈以及瑟堡港偷艇記。

埃及人的蚊子級飛彈快艇,滿載排水量隻有75噸。

而以色列人的“中東第一艦”埃拉特号驅逐艦标準排水量就達到了1700多噸,是蚊子級飛彈快艇的二十多倍。

發生在中東的這次海戰,立刻震動了世界。

反艦飛彈早就有,是1943年,德國的轟炸機扔了一顆導引炸彈“Fritz X”把四萬多噸排水量的意大利旗艦羅馬号給炸沉了。

但是真正的指哪裡打哪裡來說,蘇聯研制的第一代飛彈P-1時偏差太大了,美國人一直把飛彈當個笑話看,典型的指哪裡堅決不打哪裡。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這一次,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巨艦大炮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各國對反艦飛彈的重視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這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可以重新定義海軍,至少是近海海軍的意義了。

當然,最疼的,領悟最深的,就是以色列人了。

當時埃拉特号為了規避埃及人有可能的打擊,以之字形的航迹巡航。并且,埃拉特号的船長已經發現了埃及人的那兩艘快艇,但是,他沒有放在心上。

沒想到就是這兩艘小小的快艇,把大大的驅逐艦打沉了。

人家埃及人的兩艘飛彈快艇可是毫發無傷啊。

這,丢人丢大發了。

最讓以色列軍方悔恨的是,他們自己也有反艦飛彈,不過還在研制當中。

六十年代初制定計劃,1962年,也就是蘇聯傳遞給埃及蚊子級飛彈快艇的時候,他們開始正式研制。

1965年,樣彈試驗。

1966年至1967年,進行全尺寸試驗彈飛行試驗。

結果,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海軍的驕傲埃拉特号就被樣子看起來笨笨的冥河反艦飛彈給揍沉了。

這教訓,太深刻了。

1969年,以色列淘汰了所有的老舊的驅逐艦,痛定思痛,全力加快迦伯列反艦飛彈的研發進度。

而且,根據中東地區各國的現狀,着力發展針對埃及這種蚊子級和黃蜂級的飛彈小快艇。

和冥河艦艦飛彈比起來,以色列人的迦伯列飛彈,就顯得秀氣多了。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迦伯列”MKⅢ反艦飛彈

全彈的重量,還比不過冥河彈頭的重量。

而且,一開始的時候,迦伯列飛彈設計的飛行高度是80-100米。基本沒有考慮過掠海飛行。

但是埃拉特号被擊沉之後,以色列人意識到,必須防備對方的雷達偵察設施。于是,直接把迦伯列飛彈的最低飛行高度設計為低于20米。

這樣的飛行高度,蚊子級飛彈快艇上的桅杆搜尋雷達幾乎不可能搜尋的到迦伯列飛彈的蹤迹。

迦伯列飛彈末段的飛行高度,可以達到驚人的2.5米,可以說,就是沖着蚊子級飛彈快艇去的。

有矛還得有盾,以色列人在飛彈艇上加裝了消極幹擾裝置,就是為了對付冥河艦艦飛彈的。因為以飛彈的裝藥量,拼裝甲的厚度,什麼時候是個頭?

必須以電子戰的形式,來讓對方的飛彈迷路,找不到北!

這在海戰史上,是劃時代的改變。

本來的計劃,以色列人是想把埃拉特号用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改裝一下,裝上12枚迦伯列1型艦艦飛彈。可惜被擊沉了。

不過埃拉特号的擊沉,也給了以色列人以啟發,為什麼我們不搞飛彈快艇呢?

他們看中了德國人的“美洲虎”級魚雷艇。

德國人因為二戰中的所作所為,挺想和以色列人搞好關系的。是以就痛痛快快答應了。

以色列人專程去了一趟德國的造船廠,提出了很詳細的要求。包括把原型141艇的木殼改為鋼殼。加裝聲呐裝置,甚至預留了安裝魚雷發射管的位置和接口。這感覺就是被打疼了,想一步到位,全面超過埃及人的快艇。

于是德國造船廠根據以色列人的要求,出了圖紙。這種艇比原來的141艇稍微大點,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50噸,并且留下了各種接口,友善以色列人未來把他改裝成多種用途的快艇。

德國的技術人員甚至覺得以色列人是想搞一艘小型驅逐艦。

以色列人對這型快艇非常滿意,取名“薩爾”級飛彈快艇。即希伯來語“暴風”的意思。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很不幸,正當以色列人等着德國人給他們建造夢寐以求的地中海定海神針的時候。消息走漏了。阿拉伯國家不願意了。紛紛反對,并放言要制裁德國人。

德國人撐不住勁了,把以色列人的訂單和圖紙都交給了法國人。順便修補一下德法關系。

法國諾曼底機械公司見獵心喜,又根據自己的經驗,把這型艦艇進行了改良,而且造價還能控制在520萬美元以下。

以色列人當然很高興,這麼好的東西,六艘哪夠,再來六艘!

于是皆大歡喜,法國人開工建造。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1968年,法國人已經造好全部12艘飛彈艇。正在這時,以色列在12月28日襲擊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機場。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一緻譴責。

1968年在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堅持下,法國退出北約。原因就是對美國人控制北約非常不滿,以色列作為美國人的小弟,戴高樂看以色列人更不順眼了,就想扣下全部的飛彈艇。

結果以色列人強行開走了七艘。戴高樂更生氣了。

法國人當即表示,剩下的五艘,不給了!并且挂牌出售!

以色列人當然不願意了,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沒辦法和法國人翻臉。

怎麼辦呢?

當初德國人為了幫助以色列人掩飾,在薩爾級飛彈艇上還設計了石油工程裝置,這時候起了大作用了。

以色列人在挪威注冊了一個空殼的石油公司,然後帶上五艘飛彈艇所需的滿員艇員,裝作石油公司的職員,浩浩蕩蕩去法國的瑟堡港買船去了。

1969年12月24日,平安夜。趁着法國人都去歡度平安夜了。以色列人開上自己的五艘飛彈艇,唱着歌回家去了。

反正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法國人這種事不止幹了這一次。後來的馬島海戰,英國人讓法國人把技術人員從阿根廷撤回來,法國人表面上痛快地答應了。實際上技術人員早就過去了。

很熱心地幫着阿根廷空軍解決好了法國人生産的超軍旗攻擊機和飛魚空艦飛彈的裝載問題。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結果,阿根廷人用這兩樣武器創造了空艦飛彈擊沉謝菲爾德号驅逐艦的曆史。

結果,飛魚空艦飛彈的法國公司坐地起價,大賺特賺。

且不說法國人是如何表面上痛心疾首,内心裡松了口氣,終于對阿拉伯國家有了交待。

以色列人那是舉國歡騰。

歡慶之後,以色列人趕緊把迦伯列飛彈和40毫米,76毫米火炮武裝到薩爾級飛彈艇上。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地中海定海神針在手,那就加緊訓練,等着報仇的機會吧。

以色列報埃拉特号被擊沉的一箭之仇,足足等了六年。

第四次中東戰争爆發之前,以色列人的12艘薩爾級,出了一艘是炮艇,其餘11艘都是加裝了迦伯列飛彈的十足的飛彈艇。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以色列為了收複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對以色列發動了突然襲擊,第四次中東戰争爆發。

以色列鬧這麼大動靜從法國偷回自家的飛彈艇,埃及人不可能不知道。是以,在紅海上布設了水雷,以限制以色列海軍的行動。

以色列未予理睬,把飛彈艇的主力,布置到了地中海。

以色列在紅海這邊的港口是埃拉特,在地中海的則是他們的第一大港口,海法。

當天晚間,以色列人的飛彈艇編隊從海法出發,準備偷襲叙利亞的海軍。

1967年,以色列軍艦在埃及海邊溜達,突然倆小胖飛機拖着火光飛來

以色列飛彈艇先後用艇上的火炮和飛彈消滅了叙利亞的魚雷艇和掃雷艇各一艘之後,終于遇到了叙利亞的三艘飛彈艇!

叙利亞人的飛彈艇也是蘇聯人援助的。

終于等到對決的機會了。

叙利亞人立刻向以色列人發射了多枚冥河反艦飛彈。

以色列人早有準備,向飛彈飛來的方向發射了七枚錫箔火箭彈。

火箭彈當空爆炸,形成了一片錫箔“雨霧”。

冥河反艦飛彈的制導雷達當場就迷糊了。這,咋全是目标呢?到底打哪個啊?

最終,冥河反艦飛彈無一命中目标。

迦伯列飛彈的射程比冥河飛彈短,隻有18千米,是以以色列人的飛彈艇立刻向叙利亞飛彈艇包抄了過去。

到了射程,立刻向正在準備逃跑的叙軍飛彈艇發射迦伯列飛彈。

叙軍的飛彈艇上可沒有電子幹擾裝置和武器。三艘叙軍飛彈艇先後沉沒。

10月7日零時許,以色列飛彈艇勝利返航海法港。

7号的夜間,以色列和埃及人的飛彈艇編隊在老地方,塞得港外相遇了。

6号夜間的一幕再次重演,三艘埃及飛彈艇中彈沉沒,隻有一艘飛彈艇逃回了塞得港。

接下來的幾天裡,

叙利亞共損失了七艘飛彈艇,一艘魚雷艇,一艘掃雷艇;埃及人損失了7艘魚雷艇;而以色列人隻損失了一艘飛彈艇!

以色列人終于報了六年前的一箭之仇!

第四次中東戰争,雙方算打了個平手,然而以色列人在這次戰争中對高科技手段的運用是一個閃光點。

當年的埃拉特号被擊沉,埃及人占了戰術和技術的突然性方面的優勢。

而第四次中東戰争,以色列卻站到了優勢這一邊。除了新的薩爾級飛彈艇在技術上的優勢。在陸地上的戰鬥,還通過美國人的衛星,發現了埃及軍隊在西奈半島上的防守漏洞,進而成功扭轉了一開始的敗局。

相比較而言,也許是因為埃及總統納賽爾在1970年去世,繼任的埃及總統薩達特沒能讓埃及從第三次中東戰争失敗的恥辱中振奮起來,而導緻埃及在軍事上沒有大的發展,墨守成規,輸掉了海戰,讓以色列報了一箭之仇。

正所謂兵無常陣水無常形。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