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昨晚K哥在網上沖浪的時候刷到了這張圖檔,心态被驚到了!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不愧是奔馳,各種大V轉發,真舍得在營銷上花錢。

言歸正傳,我是被實測行程1008公裡,終點剩餘續航還有140公裡的超長續航表現驚到了。明明大夥兒還在用PPT互相攻擊,奔馳來了個實測!

這趟旅程從德國辛德芬根開始,途經瑞士和意大利,終點為法國卡西斯小鎮。中間包括高速公路、山路隧道等多種路況,全程1008公裡,曆時11小時32分鐘。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重點來了,平均能耗8.7千瓦時/百公裡!

咳咳。。。

下面進入質疑黨質疑環節

呐,凡是出現了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現象,都會出現質疑黨。

比如某某地出現了超高齡老人,質疑黨就會說一定是虛報了年齡,更離譜的直接說是女兒頂替了老人。。。

那K哥在鍵盤區也看到了質疑的聲音,咱一個一個看!(有些還挺搞笑的)

1、就這自行車胎換比亞迪也行吧?

咳咳,咱就說别什麼事都無情Q到比亞迪好吧,比亞迪也很牛逼的。

不過EQXX的車胎确實窄的離譜,寬度隻有185mm,尺寸卻有20英寸。

正面角度可能看不太出來,換個後45度就很明顯了,像極了老爺車鋼絲輪毂。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啊對對對,這還真被你們質疑到了,比亞迪要是換這胎續航一定更強。

窄胎更省能耗嘛,無論是電車還是油車,阻力小了做功也就更少了。奔馳這麼做無非是圍繞兩個字,“效率”。

雖然EQXX用了很多可以量産的技術,但它還是一台概念車。

既然是概念車,就可以在某些方面不受量産車的束縛。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量産要是用了這種窄胎,那就等着飙升的事故率吧,而這台車造出來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追求效率。

而且是強迫症那種,為了輕量化工程師都把結構件掏空了(仿生工程保證結構強度的前提下,按需用料),換個窄胎算什麼?

不就是每百公裡消耗一個試車員嘛!

2、别看路這麼遠,一路下坡路有什麼好說的?

這就有點東西了,從路線下手提出質疑,國中數學的變量都給你們學精了。

那質疑黨就說了啊,從海拔四百多米的地方出發,到幾乎是海平面高度的城市。來,我們一起唱,“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

針對這一點K哥查了查谷歌,其實最快的路線和奔馳選的路線相差很大,按最快路線走9小時30分鐘就能走完,其中不乏經過山區的高速公路。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但奔馳選了一條平原居多的路,唯一看似有海拔起伏的應該就是途經瑞士至米蘭的E35高速公路了,經過了阿爾卑斯山脈。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然後K哥切換了地形圖,好嘛,這條E35高速公路是建在山溝裡的。

海拔起伏是一定有的,但奔馳确實選了一條海拔起伏最不明顯的路,而且海拔落差差異明顯的路段較短。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不過負責任的說,全程溜坡這個說法明顯是不對的,整條路線确實是從高到低。

但算一算落差的話,1000公裡下降了250米,也就是每4公裡下降1米,這坡度就和你小區裡遛彎兒差不多,該費力還得費力。

隻不過這趟路你會全程走的很輕松,那對續航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

3、這風阻,這車重,換自行車續航能翻倍吧?

這位網友你好,你可以騎着自行車去試試,看看百公裡消耗幾個饅頭?

實驗室資料EQXX的風阻隻有0.17,搭載100度大電池包的情況下,車重隻有1750kg。作為對比,同樣100度的蔚來ET7車重2379kg。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先說風阻吧,目前風阻最低的幾款電動車,智己L7、奔馳EQS、Model S Plaid、Lucid Air,風阻系數在0.20-0.21Cd之間。他們和普通車撞風時的差別,就像是國家跳水隊和菲律賓炸水隊之間的差距。

而EQXX隻有誇張的0.17Cd,風阻系數越低,相對電耗也越低。

為了實作這一點,EQXX整台車都寫着空氣動力學,别看車頭看起來像比亞迪,但撞風面積比Smart還小。

尾部則采用了水滴型構造,這是降低風阻的最佳流線型,和大衆XL1如出一轍!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傳下去,奔馳抄了大衆~

車重這一塊兒,奔馳的偷輕簡直超出你想象,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地方都采用了輕量化設計。

比如最重要的電池,同樣100度大電池,EQXX的電池包體積隻有奔馳EQS的50%,品質比EQS輕了30%,實作了400Wh/L的功率體積密度。

車身部分結構應用了仿生工程部件,根據實際需要承壓的地方用料,不需要的地方直接掏空。不然你們數數,這台車的後車架和塔頂一共掏了幾個洞?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還有想不到的地方呢,奔馳和萊茵金屬公司合作,采用玻璃纖維彈簧,用來替代傳統的螺旋彈簧。

類似的偷輕技術在EQXX上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得看實際量産了多少。

确實這風阻、這車重對1000公裡+的續航影響很大,但這就是人家的技術啊,需要質疑嗎?人幹的就是千方百計提高效率的事兒。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ok,對EQXX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奔馳集合了各種先進技術,在條件最優的前提下搞出了一台續航1000公裡+的電動概念車。

雖然是概念車,但EQXX對我們的啟示很大。

因為EQXX是完全滿足上路條件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油泥模型和幾張PPT,所有的技術都對未來的量産車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EQXX本身的複古造型也很迷人不是嗎?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奧,對了,最後Q一下廣汽埃安,在得知消息後連夜趕制了一頁新的PPT。

"大意是奔馳你是很牛,但我才是行業先行者,你得往後排個輩兒!"

奔馳實測了一台續航超1000公裡的車,有人看不慣了?

先不說實測續航,這台車的裡程是靠堆電池容量堆出來的,千裡版電池容量144.4KWh,屬實是拿安卓續航向蘋果叫嚣了。

還愣着幹什麼?評論區吹起來啊!

下面是K哥撸過的車

無論是吐槽還是推薦

我們都坦率的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新關注的車友可以再翻翻看看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