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鎖丨孔明鎖也叫八卦鎖,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孔明根據八卦玄學的原理發明的一種智力玩具,曾廣泛流傳于民間。諸葛家族人在元末明初選址修建了諸葛八卦村,村中木匠從木結建構築中汲取靈感,利用榫卯結構制作了原始的孔明鎖。這種三維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齧合,十分巧妙。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配接支撐。看似簡單,其實内中奧妙無窮,不得要領,很難完成拼合。

匚諸葛後裔不一般
金華蘭溪有個諸葛八卦村,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格局按“八陣圖”樣式布列,且儲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内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
在諸葛八卦村一片粉牆黛瓦之間,一個大紅色的懸挂着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微縮模型格外顯眼。
那裡就是諸葛村裡最具特色的孔明鎖創意工坊。店主名叫諸葛文倉,是諸葛亮51代裔孫,孔明鎖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匚小小木塊大智慧
當我們走進店内,諸葛文倉正在埋頭打磨木條,這正是用來拼搭孔明鎖的原料。
他店裡出售的孔明鎖均由手工制作完成,木料則選用上了年頭的老香樟木。“老的香樟木料制作出來的孔明鎖不但不易走形,還能提神醒腦,防蟲防蛀,氣味也不會這麼刺鼻……”。
諸葛文倉的孔明鎖,不僅用料考究,連制作也頗費周章,制作每個孔明鎖的木料精度要求極高,手工誤差始終控制在0.1毫米内。
“比方1.3(厘米)的,就是1.3(厘米),最多不能少于1.29(厘米),不能大于1.31(厘米)的要求”。緊了放不進去,松了就容易掉下去,而諸葛文倉要求的是剛剛好,讓一塊木頭放上去不緊不松。
有人把孔明鎖稱作“中國的魔方”,但兩者根本無從比較。魔方誕生于1974年,而孔明鎖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國。諸葛文倉介紹,“裡面凸出來凹進去的地方,外表判斷不出來的,它這個難度比魔方難得多得多”。魔方可以通過表面來分析色塊位置、運動軌迹,而拆裝孔明鎖考驗的則是抽象立體思維。
傳統的六柱孔明鎖,以八卦圖形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基礎,每一卦又有8個變化,總計共64種不同的榫卯結構,等級越靠後就越難解開。
60多歲的諸葛文倉還自己親自經營淘寶店鋪。“如果有人拼裝不好,就可以通過這些管道找到我,我給他們發圖解和視訊教學”。
匚推陳出新名聲噪
2000年以前,諸葛八卦村做孔明鎖的還有三十多家,随着機械化加工的沖擊,流水線生産的孔明鎖産量高、價格低,純手工制作的孔明鎖市場規模越來越小,甚至到了人工制作工本都不夠的尴尬境地。而諸葛文倉則另辟蹊徑,在孔明鎖的創意上大作文章。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要數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孔明鎖,由118根木條拼搭而成,其巧妙的榫卯連接配接和構思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館”孔明鎖一炮走紅後,諸葛文倉從此名聲大噪。生意最好的時候,遊客甚至願意花三四個小時現場等鎖。随後,愛琢磨的諸葛文倉又相繼設計開發了明珠塔孔明鎖、鴛鴦鎖、鎖中鎖、藏寶鎖、四季發财鎖等一系列作品,已經面世,深受顧客歡迎。
在産品追求市場效益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孔明鎖已成為一種機械化的商品,而諸葛文倉卻依然坐在自己的作坊裡,安靜細膩地打磨着手中的木塊。匠人的執念,讓諸葛文倉不願放棄傳統手工藝最基本的特質,始終堅持純手工原創制作。
“我是真正的諸葛亮的後裔,為了我們祖輩的文化,我要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在諸葛文倉心裡,創新傳承孔明鎖是他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
為匠心營造的傳統手藝人
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