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粵大戰風停雨歇,跌宕起伏之間,此前誰也未曾料到最後的勝負由23歲的張鎮麟和22歲的徐傑掌控,在沖鋒的路上,少年勇往直前。

49分鐘42秒,張鎮麟打滿整個下半場和加時賽,末節兩記三分讓遼甯從全場落後中完成反超,加時賽兩記三分逆轉鎖定勝局。33分9籃闆,這是張鎮麟季後賽生涯的最高分,而他正常賽生涯最高的46分也是對陣廣東,8記三分也如此般犀利。
杜鋒指導在生死戰以小搏大,廣東奇兵盡出,張鎮麟成為陣眼。
湯傑在比賽開始僅4分鐘便登場,這是他職業生涯第一次季後賽,此前數戰他從未登場。廣東在絕境之下另辟蹊徑,一改此前短輪換的束縛,湯傑登場死追郭艾倫,廣東收縮防守,遼甯反而不知所措。
此後登場的徐傑更是成為全場廣東小打大思路的堅定執行者,身高僅178CM,他是遼粵大戰中身材最瘦小的球員。廣東一度在場上排出了徐傑、湯傑、胡明軒、王薪凱、蘇偉的神奇陣容,用極緻的防守輪轉速度防守遼甯。
這樣的思路貫穿整場比賽,身高205CM的張鎮麟成為楊鳴指導應對變化的關鍵,第二節遼甯同樣變陣,讓張鎮麟從3号位頂到4号位,下半場還曾一度讓他和李曉旭一起鎮守内線。可遼甯的應對正中廣東下懷,拼速度,拼轉換,廣東占據上風。
張鎮麟已經是生涯第二年,他見識過廣東的轉換速度,也明白對手防守的弱點所在。末節的張鎮麟果斷在外線發炮,末節和加時賽,他一共出手了7次三分,加時賽全部3次出手竟然都是三分。
扣籃王張鎮麟不但身體天賦驚人,投射技巧也很出色。
當今聯賽天賦最為出衆的幾名球員之一,張鎮麟一進聯賽就被認為是中國男籃未來鋒線的代表,可新秀年他還在3-4号位搖擺,國家隊時經驗欠缺,表現不佳。這個賽季的他着力提升持球和防守能力,盡管他的投籃命中率比上賽季大為下降,隻有42.4%,但他在場的作用卻還要大于過去。
作為國家隊主教練的杜鋒指導在過去一年的執教中,非常希望能夠将廣東的打法移植到男籃,内線他擁有了周琦和胡金秋,兩人持續進步已經可與當年巅峰易建聯一較長短。後衛線上,他除了帶上廣東這幾位,也有遼甯後場雙星,唯獨鋒線實在難選。
杜指導算無遺策,生死戰完全打破了廣東的輪換,以極限的小陣容換取與遼甯對攻的機會。可最終,打碎廣東希望的,正是飛速成長的張鎮麟。他對于籃闆的沖擊力還是上賽季那樣強悍,陣地戰中,高大的三分射手也是廣東防守無法顧及的點,這一夜6記三分埋葬了廣東王朝最後的反撲。
張鎮麟的表現正是杜指導在國家隊期望看到的,堅決的三分出手,順暢的轉移球,積極的協防頂防,張鎮麟在場上好似無處不在,這份活力是遼粵大戰力量平衡的破壞者。過去的廣東有超強鋒線外援索尼-威姆斯,杜指導也很期待在國家隊能夠擁有同樣具有沖擊力球員。
在張鎮麟對面,更年輕的徐傑讓人眼前一亮。
廣東的攻防兩端的核心人物是趙睿,他全場出戰43分53秒,也是目前本土後衛中攻守最為平衡的球星。上賽季他在季後賽場均轟下20+,今年重返國家隊後表現非常亮眼,隻不過因為傷病在正常賽缺席了不少比賽,如今來看,他是易建聯和周鵬之後最好的領軍人物。
杜指導的無米之炊甚是悲壯,廣東的極限小陣容,甚至一度将趙睿放到籃下去護框,雖然讓遼甯措手不及,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趙睿在進攻端的體能也得不到保證,最後時刻他已經累得無力突破,于是,杜指導将機會給了徐傑。
在CBA半決賽的最後時刻,在聯賽頂級對決遼粵大戰的生死局,我們最終看到了打死都想不到的畫面:身高179CM的徐傑面對比他高30CM的大外援埃裡克-莫蘭德,堅決地在弧頂完成單打,突破,急停,中距離,手起刀落。
乍一看,像不像克裡斯-保羅在NBA這十幾年來做得事情,很多人以前一直以為徐傑最多也就是個CBA主力陣容輪換的水準,可這個賽季他場均12.1分2.5籃闆4.9助攻1.1搶斷,投籃命中率44.5%,甚至比張鎮麟還高那麼一點點。
如精靈般的徐傑,他是本季廣東最大的收獲,沒有之一。
趙睿的傷缺,胡明軒的低迷,最終成就的就是徐傑在一個賽季中的曆練,他每場出戰30.9分鐘,硬生生扛住了那些他曾經扛不住的回合。在單挑莫蘭德之前,他上一戰面對付豪,在左側拉開後清晰的橫移三分,同樣非常精彩。
季後賽的徐傑比正常賽更加出色,場均14.9分2.3籃闆2.6助攻1搶斷,投籃命中率升到了47.7%,三分命中率更是達到了44.4%。給他安排的單打并不是杜指導臨時起意,任何教練都不會用一個賽季的結束來做一場賭注,實際上徐傑今年完成了大量的小打大,這一招未來會是他生涯的常态。
遼粵大戰裡,周鵬摔傷後賽季提前結束,國家隊在賽季結束後不久就有繁重的比賽任務,張鎮麟用這一場勝利算是向杜指導證明了,他将是國家隊主力鋒線的不二人選。遼甯的核心仍然還是後場雙星,但或許等不了兩個賽季,他會是遼甯的頭号球星。
徐傑的競争要遠遠大過張鎮麟,在這之前,很多人說如果不是杜鋒指導做主教練,他不可能進國家隊。誠然,他的身體條件是國家隊裡最差的,可進國家隊一年後再來看看,如今的徐傑,頭腦冷靜清晰,空位三分準穩狠,小打大水準也經曆了考驗,他還不是國家隊首發後衛的水準,但大名單裡少不了他。
CBA的球員生态算不上好,競争遠遠比不上NBA那般激烈,但遼粵雙雄的内部競争從來都領先于其他球隊。老将負重前行時,年輕人不會趁機偷懶休息,他們會不停錘煉自己,直到接下那萬斤重擔。
廣東倒在沖鋒的路上甚是悲壯,但趙睿、胡明軒、徐傑的後背讓人心中踏實,遼甯再度通往總決賽,在張鎮麟的面龐裡你可以讀到,那才是冠軍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