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作者:非正常曆史研究室

大陸的城市繁多,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很多地名都來源複雜,其中有軍事意義命名的比如武威市,山川命名的比如黃山市以及紀念人物而命名的比如中山市,而其中有一類大家容易忽略的命名方式,這就是皇帝年号命名。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始于漢武帝的年号

從漢武帝開創的年号紀年的方式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在衆多的皇帝中,留下了數以百計的年号,有的年号存在于史書中,而有的則以地名的方式延續下去,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年号和地名隻是偶然一樣,并不是皇帝禦賜的,這些年号和地名類似但是不是賜名的地方我會在後面給大家列出來。

建瓯縣

有人會好奇,建瓯?曆史上可沒有一個皇帝的年号是“建瓯”的,然而建瓯其實是兩個縣合并的,分别是建安縣和瓯甯縣(1913年建安縣和合并為建瓯縣),建安,喜歡三國的小夥伴肯定知道,這是漢獻帝劉協的年号。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今天的建瓯縣

建安元年(196年),在原先的福建閩中地區設立建安縣,後升建安郡,至此,建安的名字一直用到民國初年。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漢獻帝

登封市

可能建瓯縣大家覺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年号命名的地方,那麼登封市卻是實打實的以帝王年号命名的城市。其名字來源于武則天的年号萬歲登封。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今天的登封市

登封在唐朝的時候叫嵩陽縣,萬歲登封元年(696年),一代女皇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封祀嵩山,改嵩陽縣為登封縣,至此登封名字一直延續到今天。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一代女皇武則天

注:萬歲登封年号又叫萬歲通天

寶應縣

寶應縣位于今天的江蘇揚州地區,在唐朝的時候為安宜縣,唐肅宗上元三年(762年),當時的安宜縣境内獲得八個寶物,并且将其貢獻給朝廷,唐肅宗很高興,改年号為寶應,同時将安宜縣改名為寶應縣,後隸屬于揚州,直到今天。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寶應縣

永泰縣

永泰縣位于今天的福州市,早年隻是永泰鎮,在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析侯官縣西鄉、尤溪縣東鄉置永泰縣,以年号永泰為縣名,雅稱永陽。今天的永泰縣已經成為福州下屬縣,據說溫泉很有名,是福建省第一個“中國溫泉之鄉”。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永泰縣

興國縣

興國縣位于江西省,是贛州的下轄縣,早年為平陽縣,在唐朝的時候隸屬于贛縣的管轄,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将贛縣七鄉及廬陵、太和縣部分地區置縣,以年号命名,為興國縣,至此興國縣一直用到了現在。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興國縣

淳化縣

淳化縣同樣也是宋太宗的年号命名的,位于今天的陝西省鹹陽市境内,淳化縣曆史可以說非常悠久,早在上古時期就隸屬于上古九州的雍州地區,後成為周朝的王畿之地,後曆經變遷,在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雲陽縣北部的金龜、平泉、古鼎三鄉及山後的甘延、溫豐、威遠三鄉,于梨園鎮置淳化縣,以年号而名,屬耀州。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淳化縣

不過淳化縣後改為赤水縣, 直到解放後才改回來,目前為鹹陽市的管轄縣。

景德鎮

大名鼎鼎的景德鎮也是帝王年号命名的,景德鎮的陶瓷聞名于天下,而它的名字又來源于宋真宗的景德年号。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景德鎮

景德鎮始建于東晉時期,當初叫昌南,在漢朝的時候叫新平,唐朝時期改名為浮梁,後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以年号賜名“景德鎮”,隸屬于浮梁縣

民國時期浮梁縣遷至景德鎮因而建立了景德市,後景德鎮解放,從浮梁縣分出來,建立了今天的景德鎮市,原先的浮梁縣反而并給了景德鎮市。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宋真宗

祥符區

祥符區是今天的開封市的轄區,其名字也是來源于宋真宗(這父子皇帝老喜歡命名了)

祥符區在秦朝的時候為陳留縣和啟封縣,後陳留縣晉升為陳留郡,後為陳留國等等,雖然不斷更新和降級,但直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才确定名字為祥符縣,民國時期一度改名為開封縣,祥符這個名字一度消失,直到2014年撤開封縣設祥符區,祥符這個名字再度流傳。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祥符區

崇甯縣

崇甯縣這個名字現在大家可能聽不到了,因為成了今天著名的郫縣豆瓣醬的郫縣地區,早年的時候崇甯縣叫唐昌縣,宋徽宗崇甯元年(1102年),以宋徽宗新年号“崇甯”命名,改為崇甯縣,崇甯縣的名字一直用到了1958年。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如今的郫縣(郫都區)

1958年後崇甯縣并入郫縣,至此崇甯縣名字隻存在老一輩的記憶中了。

政和縣

和上面一樣,政和縣的名字也是來源于宋徽宗的年号,北宋時期的時候當地叫關隸縣,後在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以宋徽宗政和年号命名,改名為政和縣,後隸屬于建甯府。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政和縣

今天的政和縣已經成為福建省南平市的下轄縣了。

紹興市

說到紹興,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紹興黃酒了,當然也是魯迅的故鄉,然而紹興市的名字來源于宋高宗。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宋高宗

當時的紹興還叫越州,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駐越州,為了振興宋朝,以“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的意思,改年号為紹興,次年正式更換年号,并且将越州升為紹興府,直到清末的時候将下轄的山陰、會稽命為紹興縣。解放後建紹興市。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紹興市

嘉定區

嘉定是南宋時期才建立的,隋唐時期屬于昆山縣,直到宋甯宗嘉定十年(1217年)才建立嘉定縣,清初的時候,清軍攻破嘉定,進行屠殺,史稱“嘉定三屠”,雍正時期,境内劃分出寶山縣,一直到建國後都屬于江蘇省。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嘉定區

1958年由江蘇省劃給上海市;1992年撤縣建區,為今天的嘉定區。

寶慶縣

寶慶縣是今天的邵陽市的前身,早年為邵州,寶慶元年(1225年),宋理宗登基,用年号命名曾領防禦使的封地,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于此,民國時期改寶慶縣,直到1928年改為邵陽縣,至此寶慶作為地名消失,後邵陽縣晉升為邵陽市。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邵陽市

從南宋後,很少有地名是以皇帝的年号命名了,不過也有可能疏漏,大家可以在評論區告之一聲。

神似年号的地名

不過有一些地名雖然和年号一樣,但并不是以年号命名的,這類地名有以下地方:

大同

和梁武帝年号“大同”(535年-546年)名字一樣,大同作為縣名始于後唐莊宗三年(924年)

保定

和周武帝年号“保定”(561年-565年)名字一樣,保定作為地名始于元至正十二年(1275年),取永保安定之意。

鹹甯

和晉武帝司馬炎年号“鹹甯”(275年-280年)一樣,但鹹甯原名是永安縣,為避宋太祖永安陵諱,以《易·乾象》中“萬國鹹甯”改名為鹹甯縣

大慶

和西夏李元昊的年号“大慶”(1036年-1038年)一樣,其實大慶的建國後的1959年因發現石油而命名。

鹹豐

和清文宗年号鹹豐(1851年-1861年)一樣,不過這個名字比鹹豐帝還要早,在雍正年間以“鹹慶豐年”的意思取名為鹹豐,建鹹豐縣,和鹹豐帝沒有關系。

這些地名居然來自年号?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鹹豐帝

永嘉

永嘉作為年号,被晉懷帝(307年-313年)和後來的大理國的皇帝段譽所使用,但直到東晉晉明帝太甯元年(323年)才置永嘉郡。

會昌

會昌和唐武宗李炎的年号會昌(841年-846年)一樣,不過,會昌為縣名是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才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