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打勞工有多卷?這個問題被推上熱搜。
作者:心髒醫學科普
來源:哈特瑞姆心髒科普
白鹿視訊報道,據不完全統計經常加班的年輕人占比近8成,近日有人在北京晚歸的地鐵中找年輕人聊了聊為什麼加班?有人說上班開會,下班才能工作;有人說要為了房子、孩子努力;也有人覺得家裡一個人,不如在公司蹭點加班補貼...
在現在這個業績決定論的職場環境中,許多人或主動或被迫地天天黏在辦公室,其實加班猝死的不幸也經常見諸報端。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加班和生病之間到底有多大關系?
每天加班3小時,冠心病風險高1.6倍
一個來自英國的團隊随訪了6014名全職公務員,研究開始時,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沒有冠心病。
研究者調查了他們在平均11年的随訪期間發生冠心病猝死、心梗、心絞痛的情況。在排除了社會人口學因素的影響之後,他們發現,每天加班3~4小時會讓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提高1.6倍。
表面很健康的人,冠心病也許并不遠……
具體來說,已婚、夫妻同居、職業地位高的男性往往更容易成為下班不走的勞模。但奇怪的是,表面上看來,這些人往往活得更健康:
- 一般沒有糖尿病史
- 比不加班的人往往更注意吃水果、蔬菜等“健康食品”
- 更努力鍛煉
- 請病假也很少
然而這些“健康習慣”并沒有使他們遠離冠心病。
究其原因,這群人往往:
- 有吸煙、過量飲酒的惡習
- 而且他們睡眠不足
- 抑郁發生率以及在A型性格測試中得分都更高
-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較低
那麼究竟是什麼機制将加班和冠心病的發生聯系在了一起呢?
長時間處于“戰鬥狀态”!
研究者們發現,加班人群中的冠心病似乎并不是由傳統意義上的危險因素(如吸煙、血脂紊亂)導緻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血壓升高可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1. 高強度工作環境
由于長期處于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加班一族往往存在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即永遠保持着“戰鬥狀态”(fight),而“順其自然、無為而治”(flight)永遠是他們難以忍受的。交感激活無疑會升高血壓,抑制迷走神經,帶來種種“停不下來”的惡性循環。
2. 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态
這些人表面看上去能力超強、獨當一面,但卻在背後默默忍受着焦慮、抑郁的負面心理狀态折磨,并且好強的性格讓他們不願意選擇傾訴,導緻環境壓力在他們身上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根稻草出現時,心髒就可能會遭殃,甚至可能遭遇猝死。
9招“亡羊補牢”!
如果加班在所難免,下面這些減壓方式建議,也許會對您有所裨益:
1. 早餐
事實證明,吃早餐可以莫名地增加滿足感。
2. 午睡
午間睡一覺,哪怕十幾分鐘,下午會清清爽爽。
3. 工間休息
獎勵自己一個下午茶,離開工作一小會,也可以下樓走一圈。
4. 改善睡眠
換個舒服的床墊和枕頭,提高睡眠品質。
5. 放松
練練字、聽聽音樂、看看書,都能讓你的心離開這個喧嚣的世界,理順你對生活的思路。
6. 運動
休息的時候去專門運動一下,出出汗,雖然平時也很累,但是運動之後精神和心理都會好很多,而且睡眠也比較好
7. 少刷手機
除了看新聞,少上社交網絡,逛剁手平台。
8. 旅行(疫情後)
養成一點兒個人特殊癖好:比如有人會去個離得近的城市,找個不錯的酒店,睡睡覺,宅一宅,吃吃喝喝,因為不是熟悉的環境,是以壓力會一下小很多。當然,建議疫情後再行動。
9. 辭職
實在不行,就隻能“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要知道,離開也是重新開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