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皖北往事之婁莊中學國中時光(系列小說5)

作者:天下時代之聲
皖北往事之婁莊中學國中時光(系列小說5)

圖檔來自網絡

作者:趙汗青·劉欣華

汗青在婁莊中學讀書時,中學校長叫馬明義,40歲左右,汗青和他的兒子馬永是好朋友,馬永的小名也叫二毛。他的成績較好,汗青經常向他請教數學。好多年沒見了,據說現在在搞企業。

馬校長人顯得比較瘦,可能是個子高的原因,背有點微駝。他對學校各項工作抓得很嚴,老師和同學們對他都很敬畏。

一次,一隻瘋狗不知從什麼地方竄到婁莊街上來了,正往婁莊中學竄去。馬永的母親發現後,迅速跑向學校,邊跑邊喊:“同學們、老師們,快躲進房間裡,來瘋狗了!”老師和同學們聽到後,都躲了起來。隻有教導處蔣主任的兒子,沒有避開,被瘋狗咬了。後來,因醫治無效,不久就死了。蔣主任一家很悲痛,時間不長就調往固鎮縣一中,離開了這塊傷心之地。

當時,婁莊中學有位老師叫王建平,後來改名字叫王豐,才華橫溢,能文能武,汗青經常和他商讨詩詞歌賦。多年後,他調到了固鎮縣建行工作,上世紀90年代末,汗青還到固鎮縣建行找他喝過酒,喝了幾天後才離開。

當年教過汗青國中課的老師有:康文娟,代國文課。張華史,代數學課。宣祖華,代英語課。陳明英,代政治課。就記得這些老師了。初二時,張華史老師代數學課,汗青因為數學差,是他常批評的對象。他的兒子叫張光言,後來改名叫張浩丹,和汗青私交很好。一晃兒,也是幾十年沒見面了。

來到婁莊中學讀國中二年時,都已是上半學期快結束了,當時馬校長親自安排,把汗青插班在二(1)班。二(1)班是比較好的班,還有個尖子組,就是成績比較好的又坐在前班的學生。記憶中這個班同學中,有不少都是社直機關從業人員的子女,每半年,學校馬會計就給非農業戶口的學生發糧票。非農業戶口就是吃商品糧的,汗青剛來,也沒有享受到。不久,政策就取消了。

這個班,有個被張華史老師稱之為“伍湖四海”的5個學生,就是陳洪伍、胡靈、劉言海、陳德海、劉青海,文海。文海是個小名,大名叫徐崇軍,後來考上同濟大學了。“伍湖四海”中陳洪伍去世較早,因為交通事故。劉言海後來當兵到内蒙古吧,退伍分到固鎮縣郵電局了。劉青海後來進了工廠,是位工程師。陳德海好像大學畢業,成了法官。胡靈就不清楚了。男同學中還有傅勇,我們是父輩子交,兩代人都是同學。王維斌,後來改名叫王昆,大學畢業後配置設定當了老師,現在成了畫家。楊鳳悟,也是成了教師,當了國小校長。陳建,好像回合肥供電局工作了。張訓友,現在婁莊鎮政府工作。王建華,不清楚了。趙震,聽說是醫院院長。上學時給汗刻過一枚私章,那是汗青人生第一枚印章,直到2020年,第10次搬家才弄丢了。橫子,姓孫,大名忘了,合理,姓劉,大名忘了,都是第一代去福建打工者,估計現在已是億萬富翁了吧。邱生,不了解。邱生的哥哥叫邱平,1979年考上清華大學。

還有孫廣彥、孫廣輝兄弟;聽說都不在人世了。朱少波、朱少勇兄弟;好像在糧食系統工作。卓傳華、卓傳軍兄弟,當村支書去了。當然,還有汗青的二牛表哥,學名叫張俊,那時同學們都喊他二牛,給學校老師脫土坯壘牆蓋鍋屋,鍋屋就是廚房,他用一根粗樹枝子插在牆中間,竟然蒙混過關。似乎在一家企業,現在不知他幹什麼了。女同學中有楊華,後來考上了靈璧縣泗州戲劇團,還成了主角。後來轉行政了。範紅麗,現在在檢察院工作。姚月梅,聽說在縣供銷系統。顧秀,當年的鄰居,大汗青幾歲,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姜榮萍,聽說在煙草系統。陳燕萍,聽說在稅務系統。陳秋萍,似乎在糧食系統。還有一位同學姓王,結婚早,生了兩個孩子。汗青當副鄉長、武裝部長時,分管計劃生育工作,上任第一天就把他勸去做了絕育手術。其他的,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了。

班主任是康文娟老師,她組織班級同學成立文藝演出隊,排練了一個三句半節目,讓汗青男扮女裝演江青。可能那時候的汗青瘦小,還有點黃頭發,女同學不願意演,就把汗青拉上去充數。

汗青那時年齡小,班裡有男女同學談戀愛,看不懂。人家寫情書還幼稚的替人家傳遞資訊。班主任在班會上明确訓示嚴禁談戀愛,要好好學習。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談戀愛的同學就暗中進行,據了解,有不少同學後來都“夫妻雙雙把家還了”。

汗青讀初三時,開始分進了初三(1)班,當看到班級裡都是初二(1)的尖子組成員都在,感覺自己學習成績比較差,怕跟不上讓老師“談話”同學笑話,就到初三(2)班上課。這個班學生平均成績比初三(1)班差一些,比初三(3)班成績好些。班主任是王化甲老師,代數學課。國文老師王懷芳,化學老師吳秀華,其他老師想不起來。

開始,汗青坐在前排,老是受到女同學的欺負,不是彈你的頭,就是在你的後背上塗墨水。打她吧?不紳士!估計也打不過她們。罵她吧?不文明!一生氣,跑到最後一排,和年齡大、個子高的王中朝同位,坐了半個學期。中朝愛打籃球,有時作業汗青偶爾幫他完成任務,他為了表示感謝,就買隻婁莊街陳明元“野馬肉”送給汗青吃。怎能自己吃呢?後排同學都來品嘗美味。“野馬肉”就是兔子肉,正宗野味,人間好食品。中朝後來去山東當兵,我們經常通信。也是幾十年沒見面,據說因病去世,可惜了。

這個班同學中還有陳廣哲,後來搞運輸,陳明豔,後來搞農業發展。王化宏後來進了糧食系統。趙振林,喝酒時戴手套,别人喝酒進肚子裡;他喝酒進手套,他這個秘密是汗青發現的,現在情況不清楚了。還有同學?隻有慢慢再想了。

班主任王化甲知人善任,安排汗青出黑闆報,粉筆字雖然寫得不咋樣,但内容挺豐富。把父親收藏由王力編輯的《古代漢語》内容,分批連載,有唐詩宋詞、散文随筆,特别是秦觀寫的一首連環詩,寫在校黑闆報上。這是一首隻用14個字“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可構成28個字的七絕。當時無人能解,也難倒了國文老師。後來,在下一期黑闆報上,又把答案寫上。順着讀倒着讀都是絕品,讓同學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漢語的無窮魅力。曬出來請大家品品: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初三(2)班班長叫餘光争,聽名字是個男孩,其實是個端莊大方的女孩,做事沉穩幹練,很有上司能力,學習成績也不錯。後來在婁莊鎮政府工作。還有一位體育班長,學名張訓飛,小名叫飛起,年齡大、個子大、力氣大、嗓門大,籃球打得挺好,就是成績不好。不過,管理班級,絕對讓班主任放心。他後來參加工作,有兩年還是汗青手下。幹工作有股子忽悠勁,能喝酒,喝個七兩八兩,開車不誤挂檔,中午喝酒,晚上還能連場。如今早過了知天命年紀,一頓七兩八兩,很正常。還有的同學後來都成了夫妻的;劉培民與張玲、吳安超與陳國秀等等。

這個班,好多同學的名字都忘了,令人遺憾。

這一屆婁莊中學國中部畢業時,三個班拍合影照,人很多,據說,是婁莊中學國中部空前絕後的多。就這樣,還有不少同學沒參加合影。

都說“一輩子同學三輩子親”,可汗青經曆坎坷太多,學習成績一般,工作能力有限,心地善良情商低,性格直爽怕人嫌,是以和同學們交往很少。讀高中也是這樣,各忙各事,各安各命。

後來,聽說康文娟老師回上海了。王化甲老師後來轉行政部門,還擔任過鎮委書記。吳秀華老師,也改行到縣國土局工作了。

下一章,就該回憶高中學習時光了。

作者簡介:

趙汗青:男、漢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進階記者、文史作家、文化學者、博士。曾任安徽經濟報宿州記者站站長、《時代·中國之聲》雜志副總編兼任宿州市白居易研究會會長。已出版20萬字軍事曆史小說《垓下之戰》等九部作品。現供職《中國網·韻動安徽》

劉欣華:女、漢族、安徽宿州人,祖籍蚌埠,英文翻譯、文化學者、博士。曾任某市中學校長、麓鹿出版社社長、鹽城規劃市政設計院安徽分院院長,宿州市白居易研究會專職會長。有千餘篇散文、随筆、遊記、譯文散見于海内外各媒體上。代表作有:秋風中的圓明園、愛上臨海、西塘·等那一籠煙雨等。現供職《中國網·韻動安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