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蜀人才譜系表”上
既有“眉山三蘇”
蘇洵、蘇轼、蘇轍
也有“銅山三蘇”
“銅山三蘇”是誰?
宋代四川首個狀元蘇易簡
書法家蘇舜元
詩人蘇舜欽
祖孫三人因其文學造詣而出名
但長久以來
蘇易簡祖孫三人的籍貫到底是哪裡
是梓州銅山(中江)
還是綿州鹽泉(綿陽)
衆說紛纭
目前
德陽、綿陽都有
“三蘇”相關的紀念、展陳場所
專家學者也争相發表文章
來論證“三蘇”的籍貫
近日,中江縣專門召開了一場“銅山三蘇”文化研究挖掘利用工作座談會,衆多文史專家齊聚一堂,論證“銅山三蘇”到底是哪裡人,并就中江如何用活“三蘇”文化資源,如何發揚“三蘇”文化及精神等,展開頭腦風暴、建言獻策。
在當天的座談會上,德陽市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姜詩、中江縣地域文化專家林長龍等多位文史專家表示,“三蘇”籍貫是梓州銅山(中江)有據可考,并一一列出相關文史資料當中的記載。
此外,中江現存“三蘇”相關的遺迹,有紀念蘇易簡修建的狀元橋、紀念蘇舜欽而建的蘇公筆。在中江縣廣福鎮的“玉江石刻群”當中,也有“蘇狀元”, 即蘇易簡的故宅相關記錄。
與會專家認為,曆史名人不僅有籍貫意義上的祖籍故裡,更有精神層面的文化故裡。對中江而言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深入挖掘保護“銅山三蘇”文化,繼承發揚好這筆精神遺産。
中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主席、縣社科聯主席龍清江表示,文化工作者已經撰寫了《蘇舜欽評傳》,創作了《風雨蘇舜欽》等歌曲,出版了相關的畫冊、文集,舉辦了一系列的沙龍,研究成果豐碩。德陽市文聯副主席馬聯松建議,還可以與“眉山三蘇”關聯舉辦書畫展,或圍繞“三蘇文化”開展相關文學創作等。
在場專家還提議,可以借鑒目前國内對于古文化的發揚思路,例如制作相關文創産品、修建“三蘇文化”長廊、“三蘇文化”主題公園、“三蘇”紀念館等;打造“銅山三蘇”文化節,推動“三蘇文化”進校園,開拓“三蘇文化”精品研學線路等,多管齊下講好“三蘇”故事。
據悉,下一步,中江将組建“銅山三蘇”文化研究挖掘利用工作專班,努力推動“銅山三蘇”文化挖掘保護宣傳利用工作,讓曆史文化底蘊“厚”起來,曆史文化名片“亮”起來,曆史文化資源“活”起來。
記者 | 王珊珊 劉俊宏 視訊 | 毛健
編輯 | 肖曦 責編 | 汪巧 值班副總編輯 | 唐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