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媒體人:易建聯在首戰拉傷 沒人能躲過退役但決定權應在球員手中

媒體人:易建聯在首戰拉傷 沒人能躲過退役但決定權應在球員手中

直播吧4月17日訊 CBA半決賽,廣東總比分0-3遭到遼甯的淘汰。

剛剛,媒體人麥穗豐發表了一篇《為什麼要逼阿聯做決定》的文章,并在微網誌中寫道:“昨晚,廣東在加時大戰中1分惜敗遼甯,結束本賽季征程。易建聯僅得5分5籃闆,末節決戰時刻和加時賽都沒出戰,有人是以叫嚣‘易建聯退役’。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易建聯在系列賽首戰已經出現傷情,一直咬牙堅持。沒人能躲過退役那天,但最終決定權應該在球員自己手中。”

媒體人:易建聯在首戰拉傷 沒人能躲過退役但決定權應在球員手中

文章内如如下:

昨晚的CBA半決賽,廣東通過加時大戰,116比117不敵遼甯,總比分0比3被淘汰。

沒有多少人預料到,殘陣的廣東會在昨晚絕大多數的時間裡領先遼甯。預料不到這支球隊居然還可以跟遼甯打進加時賽。預料不到廣東最後仰仗的得分點是杜潤旺和徐傑。沒有辦法,周鵬、萊多、任駿飛、張皓嘉、張昊均出現在傷病名單上。湯傑抽筋,王薪凱也傷了。

易建聯呢?為什麼這個球隊的絕對領袖在決勝時刻和加時賽都坐在場下?為什麼全場比賽隻有5分和5個籃闆的貢獻?

媒體人:易建聯在首戰拉傷 沒人能躲過退役但決定權應在球員手中

可能還是沒有太多人知道,易建聯在帶傷堅持比賽。那就再說一遍。遼粵大戰首場對決,易建聯還能貢獻12分、9個籃闆和4次助攻,但出現了拉傷。傷情沒到直接無法上場的地步,但也真真切切地影響着易建聯的表現。

全隊正在困難期間,易建聯和廣東都沒有對外宣布這件事,盡全力維持軍心穩定,先把比賽打完。但球迷眼睛不瞎,看得出來易建聯的腳步越來越遲緩,爆發力越來越弱。

昨晚的比賽裡,易建聯的速度降到最低,甚至移動速度甚至不如蘇偉...這就是易建聯,一個默默将自己燃燒到最後一刻的球隊領袖。

實際上,這個單一的賽季就像是易建聯的生涯縮影:開局保持強勢,中段遭受困難并苦苦支撐,末段身體狀況出現問題,難以為繼。跟腱斷裂對職業球員而言是緻命打擊,很少有人能夠在這個級别傷勢的之後繼續保持頂尖水準。罕見的例子是杜蘭特,而強如科比也在斷了跟腱後無法再成為往昔的自己。

這賽季,廣東一直在努力保護易建聯。正常賽場均24分鐘,新秀賽季以來的CBA生涯最低。而易建聯在改變打法之後依舊保持着非常不錯的效率,用50.2%的命中率貢獻16.2分和8.6個籃闆,41.3%的三分球命中率是近4個賽季以來的最高值。

媒體人:易建聯在首戰拉傷 沒人能躲過退役但決定權應在球員手中

或許無法再承擔攻堅任務,或許無法再力挽狂瀾。但易建聯還能在防守端做出貢獻,用經驗和腳步守護禁區。

去年12月30日對陣吉林,易建聯在這個能憑7人輪換淘汰豪華陣容北京的球隊頭上拿到25分和16個籃闆。今年1月6日面對山西,易建聯又在這支淘汰龍獅并大戰遼甯的隊伍面前轟下23分和20個籃闆。

本賽季出戰的30場正常賽裡,易建聯還能拿下12次兩雙,多次送出暴扣。直到半決賽,他在球員生涯中數不清第幾次地受傷了。傷病确實是比賽的一部分,年齡增長帶來的競技狀态下滑也是自然規律。

但強調客觀事實,并非刻意渲染悲壯,隻是想對易建聯的實際情況做一個解釋。

廣東全隊的傷情,易建聯的個人情況,清清楚楚地擺在所有人面前。競技體育,不是也沒必要變成“比慘大會”。

當看到易建聯跟不上莫蘭德的腳步,當看到易建聯在籃下無法完成從前看起來非常輕松的進攻終結,當看到易建聯沒有辦法再現飛扣。

當失落的人不管不顧地叫嚣着“易建聯趕緊退役”時,有沒有想過,大家可能悄悄地被易建聯慣壞了?覺得易建聯永遠不會老?盡力的人,不應受到指責。

所有球員都躲不過退役的那一天,但最終的決定權應該在他們自己手中。隻要還在堅持,總有下一場比賽。

謝謝易建聯!

媒體人:易建聯在首戰拉傷 沒人能躲過退役但決定權應在球員手中

本賽季,易建聯為廣東隊出戰36場比賽,場均出場24.2分鐘,可以得到15.7分8.7籃闆1.1助攻。

(鬼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