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說起枕頭,很多人想必并不陌生,幾乎可以說是每個人安然入睡的必需品。枕頭的出現之早其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早在幾十萬年前就已經有枕頭的雛形,并逐漸在發展過程中凝聚着不同時代的智慧,更生動地承載着古人的文化理念。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在華夏五千年中,有一個關于枕頭的詞語可謂耳熟能詳,那就是“高枕無憂”。這個成語自然有它的現實依據,不僅說明古代的枕頭較高,而且承載着相應的社會文化。

那麼,為何不僅中國古人喜歡睡在高枕和硬枕上,連古代的西方人也喜歡呢?難道古代人真的比現代人更“頭鐵”嗎?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這就得先從枕頭的起源說起了。據記載,早在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0~30萬年)就已經出現枕頭的雛形。比如上個世紀,歐洲的一支考古隊就在法國的一處尼安德特人栖息過的洞穴遺址裡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骸骨,他的頭部就枕在了一塊打磨光滑的燧石中。

當然了,客觀地說,那個年代的枕頭還很粗糙,往往隻是早期人類随意收集的石頭、木棒或幹草。若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枕頭使用記錄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那時候,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古人們的枕頭就相對形成了固定樣式,往往是用石塊、獸骨先架起一定的高度,然後再用一塊平滑的石塊或木闆作為平面,至此枕頭也就形成了。他們之是以要睡高枕,其實是因為那時候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氣候還是較為濕潤的,蟲子之類的昆蟲不少,将脖子高高撐起,進而防止蟲子爬進自己的耳朵、鼻子和口中。

古埃及時期曾經出土了各種各樣的枕頭,比如由動物毛發、植被做成的軟質枕頭,也有用木塊、石頭做成的硬質枕頭。有趣的是,明明古埃及人也懂得柔軟的枕頭更适合睡眠,但卻還是堅持“明知山有虎”,硬是要選擇硬質枕頭。之是以如此,是因為古埃及人認為柔軟的枕頭會腐蝕自己的意志力,讓自己那“鋼鐵般”的意志力被魔鬼侵蝕。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不僅如此,古埃及人為了抵抗惡魔的侵襲,還會用“魔法對抗魔法”,比如在陪葬的時候會配備特制枕頭,比如在枕頭上刻上《死亡之書》,希望能夠讓自己在冥界暢通無阻,在重生時沒有惡魔的阻擾。

就連後來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也将軟枕頭視為軟弱的象征,直接下令除了孕婦以外的民間老百姓不得使用軟質枕頭。

當然了,要說枕頭文化的絢麗多彩,那還得數華夏文明。據曆史記載,枕頭這個詞語盡管是在三國時期由曹操率先提出來,但硬質枕頭的時間卻出現得相當早,應該在西周初年就已經有了,甚至在東晉奇書《拾遺錄》中記載着殷纣王有“玉虎枕”,上面還有題款“辛帝九年獻”。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不過,對于底層的老百姓而言,玉枕可是奢侈品,比如魏晉時期的古籍中記載了“燕人何福進有玉珍,價值銅錢14萬枚。那時候的老百姓最常用的是木枕,畢竟取材簡單,成本也低。不過,木枕也有木枕的壞處,木枕質地硬,且遇到汗液後容易吸收,又不容易散出,而且容易被汗漬侵蝕而變形腐爛。

要知道,“需求”可是第一生産力,木枕的缺點讓人們逐漸尋找到了它的替代品,那就是瓷枕,價格不貴卻又具有消暑功能,一舉成為那時候枕頭榜上的NO.1。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對于這種瓷枕,古人們可是給了不少好評,比如宋朝詩人就在《謝黃師是惠碧瓷枕》中寫道“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在古人的眼中,瓷枕還有着特殊的“理療功效”。在古代理論中認為頭部為人的陽氣聚集之地,不能過熱,需要陰涼,而瓷枕恰好就滿足了這種需求。比如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裡提到“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讀細書”。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到了明朝,瓷枕漸漸被淘汰,反而是由棉布、荞麥等做成的軟枕開始出現,成為了民間的主流。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的枕頭大多是玉石、瓷器之類的硬質枕頭,古人為何那麼“頭鐵”,壓根不怕硌得慌?

這其實有着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古人認為硬質的枕頭可以讓人睿智,不至于嗜睡,能夠保持清醒的思維。比如下圖的這個“唐綠釉警枕”。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二是古代的硬枕在使用時和如今往往不太一樣,是專門墊到脖子下面,而且做工考究之下往往能貼合使用者的頸椎弧度,能給頸椎提供支撐并幫助放松,倒頗有些如今“人體力學”的意味。

趣味曆史學:古人為何那麼頭鐵,非喜歡睡在硬枕上?背後大有講究

三是用于固定發型。衆所周知,古人們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以往往基本不剪頭發,有着令人羨慕的發量。那時候,他們往往将頭發盤成樣式多樣的發髻,這種發髻的整理往往耗時耗力,是以他們往往會在睡覺時用钗或簪固定發髻,而睡硬枕則可固定發髻。

其實,曆史并不枯燥,關鍵在于用趣味的視角看待每一樣的事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