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安 故事樹|我的爺爺齊白石

晚安 故事樹|我的爺爺齊白石

齊白石作品

曾佰龍

齊由來1934年出生于湘潭市白石故居“寄萍堂”老屋,是齊白石的第10孫。現任國際文人畫家總會常務理事、齊白石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美術館畫師。第3屆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舉辦前夕,我們拜訪了77歲的齊由來。齊由來深情地說:“我年輕的時候,先後3次去北京拜見祖父齊白石。這些往事曆曆在目,成為我心中最寶貴的東西。”

“你自己也要學畫畫”

1953年,19歲的齊由來第一次去北京拜見祖父齊白石。

齊由來到北京,跪着給祖父作揖。齊白石和藹地問道:“你是誰的孩子呀?”齊由來回答:“我是齊子如的孩子。”齊白石伸出雙手,将齊由來攬進懷裡。随後,齊白石便詢問家鄉的近況。

齊由來回憶道:“祖父見了我,不停地詢問鄰裡鄉親的情況。某某家有飯吃沒有?生活得怎樣?某某的身體還好嗎?言語中飽含了對故鄉親人的關切之情。我說是共産黨上司得好,大家都能吃飽飯。祖父聽後很高興。”

中午,齊由來與祖父一起吃飯。祖父的中午飯十分簡樸,隻有一碗面條,加了一個雞蛋。吃完飯,祖父問齊由來:“你怕是沒吃飽吧?”齊由來想,我這麼一個年輕人,吃3碗這樣的面都不夠,一碗哪夠呀。齊由來心裡這麼想,但嘴上卻說:“吃飽了,吃飽了。”齊白石心疼孫子,随即在衣服口袋裡摸出5元錢給齊由來,讓他再去買點吃的。

據說,那個年代,普通農民家結婚,男方給女方的彩禮錢才2元錢。齊由來笑着說:“當時,我拿着5元錢買了一臉盆餃子,自己先吃了一陣,才算把肚子填飽。剩下的餃子,一家人吃了一天都沒吃完。”

齊由來在北京住了20多天,準備回湘潭了。臨走時,齊白石送給齊由來兩幅畫和50元錢。一幅畫畫的是鴨子,另一幅畫畫的是壽桃。祖父叮囑齊由來:‘你爸爸媽媽都會畫畫,你自己也要學着畫畫’。”這句簡短的叮囑改變了齊由來的一生。從此,齊由來開始學習繪畫。

“不要死闆地模仿我”

1955年,齊由來的父親齊子如去世。齊子如是齊白石的第三個兒子,工筆草蟲堪稱一絕,深得齊白石喜愛。父畫花,子畫蟲,父子搭檔傳為畫壇佳話。

同年,齊由來帶着喪父之痛,再次進京看望祖父。齊白石見到齊由來說:“由伢子,你又來了啊!”齊由來并沒有把父親的死訊告訴祖父。因為周恩來總理叮囑過他們,為了不讓耄耋之年的齊白石過度傷心,不要将齊子如去世的消息告訴他。

齊白石看見齊由來的兄弟齊可來穿了一雙白色的鞋子,疑惑地問齊可來:“你為什麼要穿白色的鞋子啊?”齊可來撒了個謊:“鞋子壞了,用白布補的。”這才讓齊白石消除疑慮。齊白石接着又問:“齊子如怎麼這麼長時間沒來看我了?”齊由來安慰說:“父親一直很忙,經常出差到國外去。等父親不忙了,我再跟父親一起來看您。”

齊由來回憶說:“這次,我又在祖父家待了20多天。臨走時,祖父又給了我50元錢和兩幅畫,這兩幅畫畫的是梅花。祖父對我說:‘你自己要好好學畫畫,我活着能給你畫,死了就沒人給你畫了’。”齊由來答應祖父回去好好學習繪畫,并表示将臨摹這兩幅梅花畫作。齊白石特别叮囑說:“你不要死闆地模仿我,你自己要仔細地觀察梅花。”

“要靠你自己好好練習”

1957年,齊由來第三次進京拜望祖父。

這一次,齊由來帶了兩幅自己的畫作給祖父看。一幅畫的是紫藤蜜蜂,另一幅畫的是蝴蝶。畫中題字:“遊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齊白石端詳了許久,說:“要也要得。”聽到祖父的鼓勵,齊由來心裡特别高興。

齊由來回憶說:“第三次見到祖父,祖父也送了畫給我。這次送的畫,畫得非常簡單。畫中隻有一根棍子和一隻蜻蜓。畫完,祖父問我:‘由來,你自己能畫了嗎?’我回答說畫得還不好。”當時,齊白石叮囑:“你不勤奮練習畫畫的話,會後悔的。”過了一會兒,齊白石拉着齊由來的手說:“我現在隔天遠,隔地近了,今後要靠你自己好好練習了。”說完,齊白石随即起身來到畫桌前,像往常一樣作畫為齊由來示範,之後捉住齊由來的手一連畫了數幅。一邊畫,一邊告訴齊由來怎樣拿筆、運墨、設色。最後,齊白石說:“我把這幾幅畫都給你,你要用心記住今天我教你的這些。”

齊由來回憶到這裡,手有些顫抖,淚水濕潤了眼眶。齊由來激動地說:“我說要走了。祖父站起身,送了我很長一段路。臨别時,祖父看着我,眼裡含着淚水。”同年,齊白石離開了人世。

接受采訪後,齊由來走到畫桌旁,鎮定自如地鋪開宣紙,畫了起來。不一會兒,6隻蝦仿佛在紙上遊動。齊由來說:“我祖父畫的各種昆蟲,能夠以假亂真。有一次,我将祖父的蟲草畫放到地下。一隻雞跑了過來,居然啄食畫中的蟲子。”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這是文作者在地方報工作時采寫的一則新聞故事。該文首次發表在《湖南日報》2011年6月的文化版頭條。文作者當時筆觸雖然青澀,采訪卻是真誠細緻的,首次發掘出了齊白石鮮為人知的生活故事。後來,文作者還接到了電視劇《齊白石》編劇的電話,說要借鑒這則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