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作者:淺笑悅讀

俗話說,三條腿的蛤蟆難尋,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

這句話如果放到《山海經》裡,恐怕就不一定了。因為《山海經》會告訴你各種各樣的怪鳥異獸多得很。瞧!下面這些鳥就是的。

一、金烏

在中國古代神話裡,金烏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的一種長有三足的、會飛翔的神鳥,又叫三足金烏、三足烏。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根據古籍的記載,三足烏的說法有很多:

三足烏,就是太陽

從文獻記載來看,關于“烏”的記載,最早見于《山海經·大荒東經》中的“金烏負日”:

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

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旸/湯谷)有一棵樹,一個太陽落下,另一個太陽升起,都是由烏鴉背負着的。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一個太陽落下,另一個太陽升起,都是由烏鴉負着”,那總共有幾個太陽呢?

《山海經》中的《大荒東經》和《海外東經》記載: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故事說,在大荒中,有座山叫天台山,裡面有個羲和國,國内的人們都信奉着太陽之靈。其中有個女子叫羲和,她就是中國上古神話的太陽女神,生了十個孩子,也就是十個太陽。

東方海外的湯谷有一棵大樹,名叫“扶桑”,是以那地名也叫“扶桑”。這棵大樹有幾千丈高,十個太陽,就住在這棵大樹上。他們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吐出強烈的火焰。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每天早上,不論哪個太陽值班,都由他們的媽媽羲和駕着由六條龍拉着的龍車伴送。

從起點湯谷到終點蒙谷有十六個站,正好一天的路程。車到第十四站悲泉,太陽就得下車步行,媽媽羲和則駕着空車趕回湯谷,為伴送第二天值班的太陽去作準備。

每個值班的太陽離開扶桑登上龍車之前,羲和都要帶着孩子在東南海外的甘淵洗澡,把它洗得幹幹淨淨,明明亮亮。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如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十個太陽輪流值班,為大地送去溫暖與光明。直到有一天,十個太陽破壞了規則,都搶着上天。

于是天空中就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草枯土焦,炎熱無比。人們隻好白天躲在山洞裡,黑夜出來覓食。猛獸毒蟲借機殘食人們,人類瀕臨滅絕。

《錦繡萬花谷》引《山海經》:“堯時十日并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淮南子·本經訓》:“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

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消息傳到天上,帝堯就賜給羿一張紅色的弓、一袋白色的箭,叫他下凡到人間,懲治妖魔怪獸,同時也教訓教訓這些太陽兒子。

大羿不負衆望,接連除掉了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妖邪,并且将十個太陽射落九個。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但是當大羿想要射落最後一個太陽時,有感于天下不能沒有太陽,否則沒有白晝,萬物無法生長,是以留下了最後一個,這才有了今天的太陽。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由于這十個太陽的形象都是一隻蹲居在紅日中央的三足烏,周圍是金光閃爍的“紅光”,有時候人們就用“金烏”來代指太陽。

古代文獻對太陽中的三足烏也多有記述:

《論衡·說日》雲:“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

《太平禦覽》920卷引《春秋元命苞》曰:“陽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烏。”

《淮南子·精神訓》曰:“日中有跋烏。”東漢高誘注:“跋,猶蹲也,謂三足鳥。”

《後漢書·天文》注引張衡《靈憲》雲:“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像烏而有三趾。”

三足烏,是供西王母役使的神鳥

1700年前,西晉太康年間有一夥盜墓賊,他們發現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對其進行了盜墓。結果,他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奇的故事。

墓室中有一大批竹簡,戰國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張,是以人們都将文字記錄在竹簡上,并裝訂成冊。

這一大批竹簡中有一則小故事,記錄了周王朝早期周穆王的一段神奇之旅。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周穆王(約前1054年--前949年)姓姬,名滿。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

周穆王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最富于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傳說他活了一百零五歲。他年輕時就喜歡修煉成仙的道術,一心要學黃帝乘車馬遊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傳說他坐着八匹駿馬拉的車,一日能行三萬裡。記載周穆王西巡的曆史古籍《穆天子傳》中,也記載了這個神話。

書中說周穆王曾坐八匹日行三萬裡的駿馬,西遊至昆侖山,遇到西王母,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這位貴客,臨别時二人以歌相贈。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因為西王母曾經設宴招待過周穆王,當年周穆王就曾看到西王母身邊除了有三青鳥之外,還有三足烏、九尾狐,它們和三青鳥一樣,都是西王母的使者。

在山東嘉祥洪山漢畫像石上,三足鳥和九尾狐還佩了劍,表明三足鳥是西王母的侍從或役禽。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而很多文獻資料記載,,主要是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的神鳥。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裡,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

郭璞 注:“三青鳥主為 西 王 母 取食者,别自栖息於此山也。”

《山海經·海内北經》記載:“(西王母)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司馬相如《大人賦》雲:“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正義說:“張雲,三足烏,青鳥也,主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墟之北。”

《古今圖書內建》引《括地志》說:“昆侖之弱水中,非乘龍不得至,有三足鳥,為西王母取食。”

《漢書·司馬相如傳》注引張揖曰:“三足烏,三足青鳥也,主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墟北。”

《史記·大宛列傳》索隐引《擴地志》說:“昆侖弱水,非乘龍不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

《博物志》記載:“漢武好仙道,西王母七月七日夜漏七刻乘雲車而至,南而東向,頭上載七種青氣,郁如雲,有青鳥如烏犬,使母旁。”

《藝文類聚》卷九十一引班固的《漢武故事》中,也提到:

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有頃,王母至,有二青鳥如烏,夾侍王母旁。

說的都是七夕這一天,忽然有青鳥飛到漢武帝的殿前。

漢武帝問東方朔,東方朔解釋說,這是西王母要來呀。不久,西王母就到了,有兩隻青鳥如同青鸾,左右随侍在西王母的身旁。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青鳥後來成為詩文中的信使,大多是從這個故事引申而來的。

魏晉時期,阮籍《詠懷 其二十五》“誰言不可見,青鳥明我心”這兩句,隐約有了信使之意;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 其五 》中“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青鳥已經有了信使的意思:早晨作為王母的信使出去送信,晚上回到山中,我想托這隻鳥向西王母帶個話.......

到了南北朝齊梁時期,很明顯就寫出了青鳥為信使。

沈約的《華陽先生登樓不複下贈呈詩》:銜書必青鳥,佳客信龍镳------傳書送信的是青鳥,載客而來的一定是龍镳(仙人的坐騎)。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到了唐朝以後,青鳥作為信使的用法更加普遍了:李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隐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但是,在以後的神話中,它逐漸演變成百鳥之王的鳳凰。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三足烏,是古代傳說中的祥瑞之鳥

也許我們很難想象,但事實是對于華夏先民來說,烏鳥是瑞鳥。

仰韶文化遺址中的烏鳥——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作為一種神鳥,三足烏的出現往往預示着大事的發生。

比如《史記》記載,周武王反抗商纣時,就有三足烏出現,顯示了吉兆。

之後很長時間,三足烏鳥都被視為祥瑞。《魏書》所記載的祥瑞中,單三足烏一種就有一二十條,而白烏、蒼烏也有不少。

這種說法,最早見于漢朝。

此後,多處典籍均有記載:

漢朝大儒學家董仲舒為了印證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曾經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述《尚書傳》的記載:

“周将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

也就是說,周朝在建立之前曾經有巨大的赤烏銜着種子聚集在周武王的屋上。這種吉祥之兆預示了周朝大興,是以人們也常說:“。”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尤其喜愛用祥瑞來作為國号。

他聽聞夏口出現黃龍、鳳凰,于是登基為帝,建元黃龍。後來會稽郡某地的禾穗長得格外茁壯,他便又改元嘉禾。

到了嘉禾七年(238)九月,孫權又因為見到殿前聚集赤烏而下诏道:“間者赤烏集於殿前,朕所親見,若神靈以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烏為元。”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二、瞿如(qú rú)

《山海經》記載三條腿的可不隻是金烏哦,還有禱過山上的瞿如。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說有一座山叫禱過山,山上盛産金屬礦石和玉石,山下更是壯觀,生活着許多兇猛的犀牛、水牛還有大象,隻看山下這些大個頭的動物就能估測出這座山的面積不小。

瞿如鳥就生在這座山上。它的身體看起來有些像野鴨,但是它長着三隻腳,白色的頭和一張五官清晰的人臉。它之是以叫瞿如鳥是因為它叫聲的發音。它的鳴叫聲就像是在叫自己的名字“瞿如”一樣。

《山海經·南山經》載:“東五百裡,曰禱過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

有鳥焉,其狀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鳴自号也”。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不同的版本,對瞿如的記載略有出入:

晉·郭璞 《山海經圖贊·瞿如鳥》:"瞿如三手,厥狀似鵁。"

《山海經》郭璞注釋版中,把瞿如的三隻腳記載做了三隻手。而在很多版本中,瞿如的形象卻是兩隻腳之外多出了一隻人的手,非常奇怪。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現代人據考證說,外形像是野鴨子,叫聲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的瞿如就是鸨bǎo。)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鸨,水鳥名,鸨科,頭小頸長,鳥綱鸨科動物。中型和大型狩獵鳥類,與鶴形目的鶴和秧雞有親緣關系,比雁略大,背上有黃褐色和黑色斑紋。肉粗糙。形似雁而略大,常群栖草原地帶,足強健善奔馳。

“肅肅鸨羽,集于苞栩。”——《詩經·唐風·鸨羽》

[百度百科] 鸨有大鸨、小鸨之分,約23種,僅分布于非洲、南歐、亞洲、澳洲和新幾内亞部分地區。腿長,适于奔跑,不善于飛,而善于走。僅有3趾,缺後趾。體堅實,保持水準姿勢,頸直立,位于腿的前方,與其他大型走禽姿态相同。

三、酸與

酸與這隻怪鳥,和三足烏、瞿如一樣,也有三條腿。

但是,它還有六隻眼睛、四隻翅膀。并且,隻要它一出現,就預示着兇兆。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這隻名為酸與的怪鳥,被記載于《山海經》的《北山經》中:

意思是景山中栖息着一種鳥,名為酸與,它的身形像蛇,但是長着四隻翅膀,六隻眼睛、三條腿,發出的聲音好像在呼喊自己的名字。傳說它出現的地方,就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文中交代了酸與的生活場所:

王屋山東北三百裡處是教山,山上沒有一塊不同的石頭,滿山都是各種各樣的玉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玉山。

教水從山中發源,向西流入黃河。教水是一條時令河,冬季幹枯,隻有到了夏季汛期來了,才會有少量的流水,也可以說教水是一條幹河。教水的河道中有兩座小山,這兩座小山大小方圓各三百步,其中一座名為發丸山,山上盛産金屬礦石和玉石。

教山南三百裡處是景山。站在景山山頂,可以南望鹽販澤,北望少澤,山上長着茂密的雜草和藷藇,其中草多以秦椒最多;山的南坡盛産玉石,山的北坡盛産赭石。

相傳,酸與這隻怪鳥在最開始的的時候,是從來不會接觸人類的。但是後來和其他怪獸們一樣,也從深山中走出來,逐漸接近人類的生活圈。

說見了酸與,會有令人恐怖的事情發生。但究竟會有怎樣的禍事,并沒有相關文獻有交代。

清代吳任臣在近文堂圖本《增補繪像山海經廣注》中提到,酸與外形貌似翼龍,長着六目四翼三足,與山海經原文差異較大。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清代汪绂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的立雪齋印本《山海經存》中又說,酸與像飛行的恐龍一樣,長着六目四翼三足。此版跟山海經原文記載倒是較為符合。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人們見了酸與之後會不會驚恐,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吃了它的肉,倒是有人言之鑿鑿地說:吃了酸與的肉不會醉酒。

郭璞《圖樊》曰:“景山有鳥,禀形殊類。厥狀如蛇,腳三翼四,見則邑恐,食之不醉。”。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如果酸與真的存在,到如今可能會進化成什麼樣子了呢?

有人推測,《山海經》記載的六眼三腳怪鳥酸與,是三億年前的巨型蜻蜓。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也有人認為,很可能就是現在的秃鹫就是酸與進化而成的。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快看!這裡🈶️三條腳的鳥兒!金烏、瞿如和酸與……

你覺得呢?

歡迎評論點贊,更期待您的關注。

#以書之名##金粉社群##頭條自媒體學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