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在世上生活着的人們往往對愛情有着十分美好的向往,古時候的小說中時常見到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片段,但是理想與現實終究不同,世間故事十有九悲,往往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在死前,杜十娘将自己畢生的積蓄投入滾滾的江水,一個愛恨分明、熱情純粹的女子形象瞬間留存在了人們的心中,變成了中國古代小說史上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角色。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時也?命也!

瓜州渡口,江水清寒,在江邊的小舟上,杜十娘對着二人怒目而視,其中一個是她已經私定終生的戀人李甲,還有一個穿着華麗的富家公子,今天他是杜十娘的“買家”,而這位賣家,正是杜十娘的心上人李甲。

而這筆買賣,正是李甲在頭一天與“買家”孫富談攏的,李甲害怕身無分文的自己回到家中會被父親責罵,而孫富剛好觊觎着杜十娘的美色,兩人一拍即合,即刻成交。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劇照

可憐此時的杜十娘,好不容易從青樓中贖回了自由身,她還在舟中傻傻地等待心上人的歸來,他們才剛來到這個地方,即将面對新的、未知的、卻充滿希望的生活,可當李甲回來時,帶來的卻是自己被賣了的消息。

杜十娘心灰意冷,她生于青樓,見慣了油嘴滑舌、刻薄寡恩之輩,原本以為挑中了溫柔老實的李甲,自己便能夠獲得愛情與尊重,她費盡辛苦獲得了自由身,好不容易能夠以一個正常女人的身份迎接生活,卻沒有想到,這個男人與外面那些負心漢也并無兩樣。

在他們的眼中,杜十娘始終是勾欄出生的妓女,一個青樓女子就是不配擁有人權的,是以被買賣也是毫不奇怪的,

孫富要買,李甲便賣,一紙契約就讓一個本就苦命的女子滑向命運的深淵。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在得知真相的這一刻,杜十娘終于感到了憤怒,但她還沒有立刻同李甲撕破臉皮,她隻是冷笑了一聲,“贊歎”了李甲的精打細算,并且假裝同意了李甲的要求。

四更時候,李甲還在呼呼大睡,杜十娘已經起身,她淡掃峨眉,輕點朱唇,拿出自己許久不穿的華貴衣裙,将自己裝扮的明媚照人:她知道她将要面臨什麼,她也做好了自己的選擇,一切隻等天明。

于是江邊圍觀的人群和其它船隻上看熱鬧的人們便看到了清晨的這一幕:她接過了孫富手中的銀子,清點了一番後便冷笑一聲,随後便讓一名家僮取出了一個描金的盒子。

杜十娘拿出鑰匙,緩緩打開手中的盒子,隻見盒子内還有成排的抽屜,十娘叫李甲抽出第一層來,隻見其中翠玉明珰、钗環琳琅,粗粗一看,便已值百金有餘。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李甲見狀,驚愕無比,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十娘便已經将這一抽屜的東西扔進了深不見底的江水,圍觀的人紛紛發出幾聲歎息,随後又是第二層、第三層……

每一層的寶物都要比之前的那一層貴重許多,等抽到第十層的時候,人們已經說不清楚這層抽屜裡的寶物到底值多少錢了。

但杜十娘對這些身外之物視若無睹,她在李甲的面前一層一層地抽出自己箱子裡面的寶物,随後将這些珍寶通通沉進了江水,這些寶物的價值遠遠大于了李甲賣她的價錢。

随後,杜十娘不管在場衆人的目光,也不管李甲臉上無比懊悔的神色,她推開這個懦弱的負心漢,大罵孫富不安好心,同時慷慨陳詞了一番,向着諸位見證者述說了自己的凄苦命運。

最後,在說完那句“妾不負郎君,郎君自負妾耳!”後,杜十娘抱着自己手中空空的寶箱撲通一聲跳入水中,人們急忙呼救,可是江水滔滔、深不見底,杜十娘的身影早就消失在了一望無際的碧波之中。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一代如花似玉的名姬,至此葬身魚腹!

人們都說,杜十娘是因為被李甲抛棄,感到失望至極才選擇憤然投江,但是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杜十娘要保全自己的氣節,那身死就是她唯一的去處,她的沉江,更是一種在大環境下的無奈選擇……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生于紅塵、心向愛情的杜十娘

杜十娘沉江的選擇屬實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如果要搞清楚她的行為動機,還要從她的身世性情說起。

杜十娘出身青樓,人們每每提及青樓,心中都會浮現出一種燈紅酒綠、既繁華又混亂的印象,提起妓女,許多人還會露出一種意味深長又略帶鄙夷的表情,然而在古代,青樓常常是文人雅士彙集的地方,妓女之中,也有許多才情俱佳的女子。

杜十娘便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她在小說中出場的身份便是教坊司中的風塵女子,盡管小說中并沒有提到杜十娘的身世,但從她流落青樓的經曆來看,她的出身顯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杜十娘并不是她的名字,她本名杜薇,由于她在教坊司中排行第十,教坊司中的姐妹們便稱呼她為“十娘”,這個名字也就成為了她的花名。

孤苦無依,生如浮萍便是這個女子最好的寫照,但是杜十娘偏偏生的嬌豔風流,花容月貌,并且還頗富才情,這樣的條件自然引來了許多人的青睐,其中不乏文人雅士、王公貴族,從十三歲開始,杜十娘就過着被人追捧的生活,為她流連忘返、傾家蕩産的大有人在。

杜十娘明白歡場之間無真情,故而她一直過着流連花叢、遊戲人間的生活,但是在内心深處,她又十分向往一段美好的愛情。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她流落青樓實屬無奈,身在紅塵,她一面對男人感到失望,一面卻依舊對未來抱有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找到真正愛惜自己的人,能過上普通婦女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這時,李甲出現在了杜十娘的生活中,

李甲字幹先,是南京布政老爺的大兒子,

李甲自幼便在學校學習,但是未能登科及第,在與同鄉柳遇春同遊于教坊司的時候,見到了貌如天仙的杜十娘。

當時的李甲還是一個從來沒有與女孩接觸過的毛頭小子,他一見到杜十娘,便被她的容貌深深吸引,而杜十娘看到李甲長得清秀俊俏、對她無比體貼溫柔,行為作風也不似那些流連花叢的浪蕩公子,性格也十分溫厚老實,便也暗自傾心。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世間最難得的便是兩情相悅,杜十娘和李甲過上了一段蜜裡調油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長,二人很快就迎來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金錢。

身為富家公子,李甲一開始是并不缺錢的,在遇到了杜十娘過後,他也如同其他的公子王孫那般一擲千金,可是長此以往、李甲也沒有收入,他的錢袋子便漸漸地空虛了起來。

就這樣過去了一年,李甲的财物漸漸地匮乏了,鸨母見李甲出手也不似之前闊綽,态度上便漸漸地怠慢了起來,加之由于李甲經常纏着杜十娘,許多求見杜十娘的公子便被拒之門外,失去了杜十娘這顆搖錢樹,又加深了鸨母的不滿。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李甲和杜十娘兩個人都感到了莫大的壓力,一方面,盡管現在的李甲身無分文,但他的身份擺在那裡,鸨母雖有不滿,也不敢做的太過分,于是她便将這份不滿發洩在了杜十娘身上,每天杜十娘都會接到她的訓斥和辱罵。

在鸨母的眼中,杜十娘從來就不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她隻是自己手上的一個用來賺錢的工具,而現在這顆搖錢樹已經變成了賠錢貨,是以在她看來,杜十娘承受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而李甲的父親聽說李甲在外面的事情,感到非常生氣,屢屢寫信去訓斥李甲,讓李甲速速回家,接到父親書信的李甲感到非常害怕,但是他也放不下杜十娘,最後索性破罐子破摔,父親越訓斥他,他越不敢回家。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這個社會方方面面都在給二人施加壓力,但不管世道多麼艱難,杜十娘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愛情,她太想過上一個正常女人的生活了,鸨母的刁難沒有讓她退縮,反而讓她鼓起勇氣,最終用計謀糊弄了鸨母一把,贖回了自由身。

杜十娘終于獲得了從出生起就一直沒有得到的自由,重獲自由的杜十娘終于對未來的生活有了盼頭,她終于不用再做鸨母的搖錢樹,毫無尊嚴的周旋在恩客們的身邊。

但是此時的她還不明白,從淪落風塵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已經是一盤死棋,她向這個不公的命運做出的掙紮,終究變成了命運開的一個玩笑。

李甲依舊懼怕着家中嚴厲的父親,最初來到瓜洲時,他帶着豐厚的盤纏,可現在不僅身無分文,自己還一事無成,思至此,李甲愈發不敢回去,加上杜十娘的身份擺在那裡,李甲也不敢帶她回去面見自己的父親。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錢成了李甲的心頭之患,最終就有了瓜洲上的一幕:孫富乘虛而入,在李甲面前進行了一番“權衡利弊”,最終用千金的價格讓李甲同意交出杜十娘。

此時的李甲根本沒想到,杜十娘已經為他準備了一份驚喜:臨行前,杜十娘和曾經一起生活的姐妹見了一面,臨行前教坊司中的姐妹将這個百寶箱交給了她,裡面是杜十娘曾經存放在她們那裡的所有積蓄,還有這些姐妹們出的一筆豐厚的“嫁妝”。

杜十娘原本打算,待李甲将她帶回家中,她便掏出價值萬金的百寶箱,讓李甲能在父親面前有個交代,但是她卻沒有想到,李甲僅僅為了一筆不算豐厚的錢财,便将她賣給了一個僅僅見過一面的陌生人。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杜十娘終于感到了絕望,此刻的她終于明白了人生的真相:

這個社會是階級分明的,從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沒有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在人們的眼中,她就是一個可以被随手倒賣的商品。

其實此刻杜十娘的絕望并不僅僅因為李甲背叛了她,她從小就嘗遍了人情冷暖,面對李甲的抛棄,她并沒有歇斯底裡,她更深層次的絕望來自于對自己的命運。

此刻的她終于明白,她永遠不可能過上真正自由的生活,不論她怎樣掙紮,也隻是從人生的一個囚籠走向另一個囚籠。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後人時常為杜十娘的選擇感到不值或不解,許多人覺得自己如果是杜十娘,那一定會帶着百寶箱遠走高飛,不管負心漢的死活,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往往忽略了杜十娘生活的時代,他們不明白的是,這個社會根本沒有為杜十娘提供這樣的選項。

在這樣的社會,錢财改變不了她的身份,也改變不了她的命運,即使李甲沒有做出這樣的事,她順利地跟着李甲回去了,此後依舊是過着寄人籬下、遭人歧視的生活。

她的錢财不僅不能幫到她分毫,此刻反而成了一種負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索性統統投入江中,斷了世人的念想。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活着的杜十娘隻有一個選擇:成為孫富的一房小妾,因為她的賣身契已經握在了别人手裡,于是她選擇了投江,

用這樣轟轟烈烈的方式告别了這個不公的世道。

昔有屈原沉汨羅江而死,今有杜十娘渡口跳江,雖然二者的身份和地位完全不同,但杜十娘的死因何嘗不是同屈原一樣?

他們都知道這個世道無法改變,對這個昏沉沉的世界感到了無奈。

在氣節和生存不能兩全的情況下,二人都選擇了前者,于是他們隻得走向死亡。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後記:杜十娘的悲劇是否會在當代重演?

杜十娘的故事已經畫上了句号,但從古到今,她的故事都在引起無數人的反思,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感悟和感想,但不論是何種感想,人們都在好奇一件事情:杜十娘的悲劇到今天是否還會重演?——答案是不會。

在此之後的女性在面臨命運的困局時,總算不用像杜十娘那般無奈地投江而死,并且她們的生活中也不隻有愛情,她們能夠走出家門,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找到人生的意義。

杜十娘死前怒扔百寶箱,并非因為李甲抛棄她,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參考文獻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國知網

《抗疫日記 | 支援湖北護士王玉佳:我不僅是護士,剃光頭發我更是堅強的戰士》;重慶晚報;2020年2月12日

《試析女性主義視角下杜十娘與簡·愛的結局迥異》;中國知網

《中國女性電影“出圈”》;中國新聞網;2021年12月30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