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今年3月份,理想ONE公布了自家的銷量成績,一共是11034台,同比增長了125.2%,回顧前兩個月的銷量來看,理想ONE 1月和2月的銷量總和為20682輛,這樣看來,月銷萬輛對于理想ONE而言,是非常輕松的,但是你們知道嗎?理想ONE作為一款主流的增程式電動車,其實背後存在非常大的争議。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理想:争議雖大,但并不影響我的銷量

大衆中國CEO馮思翰就曾直言:“增程式電動是最糟糕的方案”。

其實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我們先來看增程式電動的運轉模式,以發動機發電,然後傳輸給電動機,讓電動機帶動車輪動起來,也就是說發動機并不會直接驅動車輪,而是隻為電動機發電,這樣講的話,你們是不是明白這增程式電動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當然,争議點也是從這裡産生的。

因為按照增程式電動的運轉模式來看,它是不會有續航焦慮的,雖然它也是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電,但是它不會依賴充電樁,畢竟隻要有油,發動機運轉起來之後就能夠給電動機電量,是以,續航短和充電慢根本難不倒它,那麼這是增程式電動的優點。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正如一句俗語所說:“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由發動機将能量傳遞給電動機,再由電動機驅動車輪,這裡本身就會有一部分能耗的損失,就像是明明兩個人都能直接對接的事情,卻交給了第三方代辦,是以多此一舉,而這也是馮思翰為何要說增程式電動是最槽糕的方案的原因。

是以,支援與反對增程式電動的朋友一直都是各執己見,而它的銷量之是以高(以理想ONE為例),就是因為買的人都是認可增程式電動的優點的,同時也正是因為理想ONE這高銷量,引來了一大波造車新勢力紛紛入局增程式電動,其中華為就是其一。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理想ONE“探市”成功,華為:這“局”能入!

有了理想ONE的引路,自然而然的,想要擠進增程式電動這個獨幕喜劇類的車企也逐漸多了起來,甚至連華為都按捺不住了。這不,最近聯合賽力斯推出了問界M5,還有天才李一男,也由電動小摩托市場轉戰進攻增程式電動,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商業界的大佬們都開始對增程式電動上心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不倫不類”的汽車品類突然之間就成為了業界的香饽饽呢?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首先,那當然是增程式電動的可操作性比較強,因為它的原理非常簡單,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幾乎不會遇到卡脖子的事情。另外,它的造車成本比較低,你比方說理想ONE身上的增程器,就是由國産的東安動力提供的,是以,增程式電動對于新入局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比較友好,而且增程式電動相較于混動與純電動市場而言,其競争壓力要小得多,這也難怪,連華為也敢放心大膽的入局。

不過有一點大家還是要知道的,那就是增程式電動的市場也是有一定的時限性的。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增程式電動“壽命”的長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純電動發展的速度

我們暫且抛開氫能源不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能源車型就是純電動與混動,還有增程式電動,其實如果要嚴格劃分的話,增程式電動其實和混動車型一樣,都是市場的一個過渡品,相較于純電動汽車而言,它們的“壽命”要短得多,一旦充電樁布局越來越完善,充電效率提上來之後,以“無限續航”為賣點的增程式電動到時候就隻有“涼涼”,增程式電動現在之是以“火爆”,那是因為純電動的缺點還未得到根本解決,是以,它目前還有一波紅利可吃。

理想ONE月銷過萬,帶動華為入局,增程式為何成為了香饽饽?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這個“紅利期”過去後,它就很有可能跌入谷底,不過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那就是目前誰也不能預料到這波“紅利期”會有多久,畢竟想要解決純電動的缺點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這也難怪會有這麼多“新人”紛紛入局增程式電動。

“圖檔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