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作者:喜歡甜妹的豬腦子

前文回顧: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一期之掃地機器人什麼來路?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二期之它是如何後來居上,實作超越的?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三期這門生意,到底怎麼賺錢?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四期之技術,到底有沒有護城河?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五期之護城河到底如何?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六期就怕貨比貨?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七期之輕資産營運,怎麼做的?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石頭科技對上遊的話語權如何,不妨通過應付賬來看

2016年至218年,其應付賬款分别為1.06億元、2.78億元、4.04億元,占營業成本的比重為71.62%、31.70%、18.59%,其中201是怎麼、2018年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别為78.76天、56.46天。

對比同行業來看,這個話語權水準,算不算高: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IRobot——2016年至2018年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分别為4.67億元、7.6億元、9.38億元,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分别為19.72%、25.8%、25.44%,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别為65.90天、74.99天、82.90天,主要代工廠是港股建溢集團(kinyat),比較集中

科沃斯——2015年至2017年,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分别為8.26億元、10.23億元、10.86億元,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分别為44.88%、47.23%、37.63%,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别為123天、119天、106天,前五大供應商占比約為15%。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福瑪特——2015年至2017年,應付賬款分别為0.18億元、0.22億元、0.3億元,占營業成本的比重分别為34.62%、28.57%、52.63%,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别為81天、80天、165天,但2017年上升主要是建立工廠尚在磨合期,導緻産能不足,營收、成本下降,其中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額占比約為40%

對比下來,占用上遊資金最多的是科沃斯,其次是福瑪特、irobot,石頭科技與同行業相比,付款周期最短。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從上述資料來看,石頭科技對上遊(代工廠)的話語權仍然較弱,那麼,未來有沒有可能提升話語權?

綜合比對小米産業鍊幾家公司,發現:對上遊的話語權的差異,主要來自供應商集中度,石頭科技高度依賴第一大供應商,話語權較弱,是以,想要提升話語權,有兩條路。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1)分散采購——尋找其他可能的代工資源,但分散采購的風險較大,會犧牲規模經濟和供應鍊響應速度,以服裝行業為例,一線品牌為了優化供應鍊的反應速度,都在精簡供應商組合,比如阿迪達斯、耐克、優衣庫,是以,一些核心供應商是很難替代的(比如申洲國際),品牌商最終話語權的争奪,還是在于自身品牌實力強弱。

2)自建産能——自建産能意味着大額資本投入,門檻高,營運模式不易被模仿,有望産生規模效應。但是需要占用大量資金,機會成本太大,固定資産一旦轉産,産能利用不足會導緻損失。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從代工轉向自建産能+代工結合的案例,比較典型的是飛科電器,在管道調整、自建産能方面的布局,會影響短期業績增長。

以後,從企業經營角度,建議石頭科技這類依靠代工的公司,随時留意雙十一、過年前備貨問題,以及代工産能可能出現的瓶頸。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但是,注意,從其研發費用占比3%的水準來看,募集資金是否全部投入研發,存在疑問。

輕資産模式,很容易以後模仿、颠覆,因為缺乏壟斷性優勢,難以形成長期的競争優勢和投資價值,要想以輕資産模式持續營運,目标應該在于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典型的如蘋果、耐克、戴爾,将品牌作為優勢撬動更多資源。

掃地機器人領域分析第八期之話語權,到底如何提升?

那麼,接下來更深入的問題是:石頭科技在品牌護城河方面,能否彌補輕資産營運的風險?來看下一個環節——銷售。

預知後續,且聽下回分解

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