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大約在兩千多年前,在雲南昆明滇池地域有一個古王國——滇國。在他們結束以物換物的經濟模式後,急需“一般等價物”來成為交換的中介,由于海貝在内陸地區較為稀有,是以古滇國就采用海貝當做貨币來使用。

有錢的貴族們,為了儲存這些貝币,特意鑄造了能與之比對的青銅貯貝器。

到了東漢年間,古滇國滅亡,貴族們的财富和貯貝器一同埋入地下。直到上世紀50年代,在雲南晉甯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一批海貝和超過萬件的青銅器,貯貝器便是其中之一。

貯貝器的器蓋上往往都裝飾有立體的事物形象,内容題材十分多樣,人物生活、祭祀場景都會出現在貯貝器上,有的甚至多達一百多個人物,通過它們,我們才得以一窺兩千多年前古滇國的。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四牛鎏金騎士貯貝器

四牛鎏金騎士貯貝器是典型的束腰圓筒形的貯貝器,器腰兩側各裝飾一個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狀。

器物蓋上有四隻體格健碩的牛逆時針圍繞中心作奔跑狀,而中心有一個圓柱柄托盤,托盤上有一個騎着高頭大馬的騎士人物形象。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戰馬昂首挺立,馬尾揮灑上揚,口微張,目光銳利且炯視前方,在衆牛的環繞下,一位鎏金佩劍騎士突現眼前,他告訴世人:他是古滇國的一位重要人物,不是奴隸主,就是貴族。

四牛鎏金騎士貯貝器展現了古滇國青銅鑄造的超高技藝,成功入選了《國家寶藏》第二季。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八牛貯貝器

八牛貯貝器出土于雲南晉甯石寨山,出土時裡面裝有貝币,圓蓋上塑有八頭姿态各異的牛,器蓋上鑄有一頭大牛和七頭小牛。中間的大牛立于鼓型座上,長角彎延前聳,威武雄健。七隻小牛低首垂尾環繞在蓋沿。腰部是兩隻虎形耳,虎的造型威猛,虎視眈眈。周身有細緻的陰線刻劃紋飾。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上海博物館素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美譽,青銅器館尤負盛名,貯貝器是滇式青銅器中極具特色的一類标志性器物,若是沒有一件“貯貝器”,那對中國青銅器曆史發展的介紹是不完整。

于是在上個世紀,上海博物館新館建成後,雲南省博物館就将這件“八牛貯貝器”調撥給了上海博物館收藏。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

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描繪的是祭祀活動,祭柱即祭祖。在銅柱的右側豎立一綁着男子的木牌,還有執斧行刑者若幹人,銅柱後方或站或坐的吃瓜群衆。

蓋上鑄造立體群雕共有1碑、1表、2銅鼓、52人(男22人 、 女29人 、 幼童1人)、1豬、1犬、筐籃17、罐11、布帛5匹、紋錦1幅、雞1隻 、魚2條、薪當三捆, 以及主祭者乘坐的肩輿1部,施用于刑徒的栓桔、繩索,執法者佩戴的長劍、盾牌、盔甲等物。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塑造的形象具體,動作鮮明傳情, 整個場面布局井然有序,顯示出一種成熟的禮儀傳統。

貯貝器鑄造之初是用作儲存财寶,但它更像是一枚“時間膠囊”,通過它們我們就能穿越時空,一睹兩千年前古滇國人的生活場景。

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存錢罐“貯貝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