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序

作者:辛瓜地考古論史

河姆渡遺址位于中國長江流域下遊地區,是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相對的另一條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主線。浙江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孫國平在《 “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序》一文中,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序,包括:一、東方概念的由來和界定;二、東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三、東方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四、東方文化的形成動因。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河姆渡遺址豬紋方形黑陶缽

一、“東方”概念的由來和界定

東方的概念很大,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理概念,它其實可以從兩個層面了解。一個是從地理學上了解,另一個是從文化曆史這個層面了解。是以東方的概念第一塊就是地理學的概念,指的是東亞和今天重點講述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第二塊是東方文化的概念,從文化層面上給大家介紹新石器時代早中期,距今1萬年到距今5000年前,浙江東北部地區以及上海、蘇南地區的文化發展情況。東方是西方人提的一個概念,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講,我們生活的地球在太陽系中旋轉,可以說是不分東西的,有個旋轉的方向而已。然而從地理學的角度,打開世界地圖大家會看到東西的差別,這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今天在座的各位處于上海市東北市區的東北部,那麼相對于浙江來說,上海在浙江的北方。從整個地球來講,歐洲人對世界的概念是不斷拓展的。在十五六世紀,東西方的概念慢慢的明确起來,對于當時的西方人來說,整個歐亞大陸的東部,特别是中國現在所在的範圍是東方,那麼東方的概念非常大。再回到人類誕生、拓展和擴散的過程,經過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幾百年的研究,才逐漸明晰人類遷徙的路線。人類從非洲起源,擴散到歐亞大陸以後,分出西方和東方兩塊人類文明的主要覆寫區,中國是東方這樣一個大的概念的主要範圍。上海所在地區是東方的核心,浙江處在上海的南側,經過幾十年的考古工作,對整個東方地區核心地塊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有了最完整的資料,是以今天我能夠坐在這裡給大家介紹點亮東方這樣一個題目,與我這30多年裡從事考古工作所發現的成果相關。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荷蘭人弗雷德裡克-德維特繪制的半球體地圖1660

在地理學上,把整個地球分成東西半球,歐亞大陸在東半球,以烏拉爾山脈為界分為歐洲和亞洲,從幾千年前至今,歐亞大陸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分布區。在史前時期,由西至東依次分布着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化、印度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化、中國兩河流域的東方文化,當然也許還包括東南亞、日本、北韓,但東方文化的主體肯定是在中國東部地區。剛才已經把東方的概念做了解題,現在經常提到的東方的概念也許有文化、政治、經濟這樣三個層面的含義,我們今天考古上需要關注的就是東方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文化。現在地球上的人類文明可以通過夜景來區分哪裡是經濟、文化發達的區域,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無疑是燈光最亮的地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狀?從我們考古人的角度去恢複,可以追溯到距今1萬年左右開始的東方文化的曆史過程。

南亞次大陸印度區域和中國的東部區域是現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兩個區域,也是史前文化最發達的兩個區域。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現在最發達的兩塊文明區域在1萬年前是什麼樣子,即回答以下三個問題:東方文化什麼時候開始比較明顯地發展起來的?東方文化又如何展現出這麼一個早期的發展過程?東方文化為什麼能夠發展起來?

二、 “東方”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今天講的東方的地理位置具體一點就是歐亞大陸的東部邊緣,也有遠東和華東這樣的一些提法,這些概念是通俗的表述,也有地理學的名稱。遠東地區不是一個嚴格的地理概念,在不同的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上海可以說是遠東地區的一個區域,也有長江下遊地區、太湖流域、蘇南地區、浙北地區這樣的意思。今天重點要介紹的區域是杭嘉湖地區、甯紹地區、舟山地區和金衢盆地,我個人了解這些地區都包括在東方大的地理概念裡面,是東方的一部分,或是東方的核心。更加具體一點就是利用我個人熟悉的考古材料來介紹浙江、上海和蘇南這麼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從地貌上來講有三點特殊性。第一點,這裡處在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地帶,浙江以南都是連綿的江南丘陵地區,有高高低低的丘陵和山地,往北是杭嘉湖平原和太湖平原,再往北是大片的長江中下遊平原,更往北是黃河下遊的淮河平原、華北平原。是以浙江北部,包括上海西邊這一塊處在地貌的過渡地帶,這是影響史前文化面貌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第二點,這裡是東方最核心的區域,處在海洋和陸地的交界地帶。第三點,這裡是南北交彙地帶,浙江、上海和蘇南處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又是南方地區的北方,是以這一區位特點決定了位于浙江、上海、蘇南這個長江下遊地區的史前文化具有過渡性特征和相容性特征。

三、東方文化起源與發展 ——從上山到跨湖橋(井頭山)再到河姆渡

這是今天給大家重點講的主要内容,第一塊繼續交代一下文化分布的空間和聚落環境,第二塊是生業經濟,第三塊是聚落形态,第四塊是手工業技術,最後是原始藝術遺存。年代架構為上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從距今1萬年左右到距今5000年左右。根據古人類學和舊石器考古的研究,中國舊石器時代最早的遺存大概是距今不到200萬年,這是一個學術界和舊石器考古界公認的年代資料,中國境内目前最早的元謀猿人比較确定的年代是180萬年。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上海和浙江這一帶,最早的舊石器遺存在浙江的西北地區。中國境内舊石器文化或者說是古人類的演變遷徙過程,大體上是從中國的西部往東部遷徙或者傳播,比較具體的過程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新石器早期階段,中國的新石器文化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闆塊,從南往北依次是珠江流域史前文化區,長江流域史前文化區,淮河和黃河流域史前文化區,遼河和東北地區史前文化區。不同的學者可能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主要為這四塊大的文化區。新石器中期階段,距今7000年到距今6000年前,在中國長江流域發現了一些類似于河姆渡遺址的史前遺址,數量并不算多,但足以反映長江流域的文化和社會發展狀況。

(一)文化分布空間與聚落環境

浙江北部以杭嘉湖平原為主,杭嘉湖平原西側有一個山地丘陵區與皖南丘陵相連,這塊地方經過我們最近十年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發現了一些舊石器文化的曠野型遺址,如安吉上馬坎遺址、長興七裡亭遺址、紫金山遺址,有的考古報告已經出版,有些還在編寫當中。可以确定浙江境内發現了距今100萬年到8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存,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最早的史前人類遺址就在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和長興一帶。東方文化最早的年代在距今100萬年左右。這裡給大家重點介紹浙江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階段的考古發現情況,來說明從上山到河姆渡文化時期,考古材料所展現的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過程。浙江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從1937年開始,到現在經過了八十年左右的時間。浙江的地域不太大,隻有10萬平方公裡。我們浙江考古人特别自豪的地方就是在這麼一個小範圍的地域裡邊發現了新石器早期至晚期連續的史前文化遺存。早期以上山文化為代表,年代為距今10000年到8000年。中期以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以及杭嘉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為代表,距今8000年到5300年。晚期以良渚文化為代表,距今5300年到4300年。我按照這樣的時間序列給大家具體做介紹。

年代最早的上山文化覆寫的核心區域是浙江的金衢盆地,大家知道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就在金衢盆地的中間,現在經濟比較發達,還是有很多的曆史積澱。跨湖橋文化比上山文化年代略晚一點,在很大地域上是重合的,也有一些不重合的地方。河姆渡文化的大緻分布區包括現在的甯紹地區東部、台州地區北部和舟山地區,這是我個人從事考古工作最多的區域。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區也是浙江史前文化的核心區,跟上海的距離更加接近,上海和浙江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都在同一個地理範圍裡面。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河姆渡文化區裡的材料,接下來就從上山文化開始介紹。

從2005年發現上山文化第一個遺址以後,通過調查和發掘已經發現了18處遺址,其中第一個是上山遺址,第二個是小黃山遺址,然後是龍遊荷花山遺址、仙居下湯遺址、峙山頭遺址,現在正在發掘義烏橋頭遺址,還有準備要發掘的永康湖西遺址,這些都是上山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上山文化是全國範圍内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發現最密集的一個考古學文化,有五六處遺址經過考古發掘。上山文化的分布地域,主要是金衢盆地,周圍有一些海拔幾百米的低山丘陵,環繞着一些小的盆地,現在看起來比較适合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的人生存,可以早到距今12000年到10000年,是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區域,也是研究中國稻作農業起源最重要的一個區域。通過中國南方地區湖南和江西的考古發現情況來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考古學文化很可能早至距今15000年前後,活動空間也是在盆地和盆地裡低矮的丘陵。上山文化就是處于這樣一個典型的環境中,金衢盆地的海拔高度為30米到50米,周圍還有一些小的盆地。上山文化的第一個遺址——上山遺址位于金衢盆地北側浦江的小盆地,周圍是海拔幾百米的山地和丘陵,中間有浦陽江支流流過,海拔在50米左右。小盆地非常适合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開展狩獵采集,早期農業基本上也是在這樣的小盆地裡開始發展起來的。小盆地是浙江的糧倉,金衢盆地是一個主要的區域,現今種植的農田基本上是水稻田,還有油菜和少量的麥。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上山遺址中發掘的炭化稻米

上山文化之後的跨湖橋文化,特别是跨湖橋遺址,聚落分布的環境有一些變化,從上山文化的盆地、丘陵地區,慢慢地轉移到比較低矮的丘陵以及近海岸的河口灘塗地區。這是一個小的變化,到了河姆渡時期會有一個更大的變化。跨湖橋遺址在杭州市的東南方向,位于兩個小山丘環繞的小山谷裡的山麓坡地上,山谷海拔比較低,隻有五米左右。最新發現的餘姚井頭山遺址離田螺山遺址很近,距離河姆渡遺址也不遠,井頭山遺址的年代和跨湖橋遺址差不多,在距今8000年到7000年,當時古人類選擇的環境跟上山時期相比已經有了一定的變化,既選擇一些丘陵和低矮的盆地中心區,也開始選擇沿海地區海拔非常低的灘塗平原區。田螺山遺址是在灘塗平原區,井頭山遺址也在灘塗平原區,年代與跨湖橋遺址的測年資料是同時的。跨湖橋遺址和井頭山遺址這個階段,人們的活動空間已經比較大,分布到真正的沿海地區,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田螺山遺址和井頭山遺址的後面是一條東西向的公路,公路的北側就是四明山餘脈,南側山腳下的小盆地就是井頭山遺址和田螺山遺址所處的小地貌。井頭山海拔隻有70多米,南坡下有一個現今地表不能看到的地下的小山包,距地表大概六米以下,海拔-5米左右。井頭山遺址所依托的這個地下小山包,在8000年前是一個海邊小島,小島邊上當時有一個村莊,從出土遺存來看,這是真正依賴海産品作為生活資源的中國最早的沿海村落。這個遺址的發現非常特殊, 2013年,遺址所在地準備要建廠房,建廠房之前要做地質鑽孔,鑽孔取樣以後,一部分東西散落在地表,被一個放羊的老頭撿到,将一些貝殼、陶片、骨頭帶到我正在發掘的田螺山遺址的駐地,因為我一直關注河姆渡文化的來源問題,是以看到以後非常敏感。原來我也發表過幾篇文章,推測河姆渡文化前身的文化面貌。蔣樂平老師還有所裡的其他幾位老師跟我的判斷不一樣,他們認為河姆渡文化的前身是上山文化和跨湖橋文化。我個人一直認為河姆渡文化的來源肯定在當地,而不在内地,現在井頭山遺址的發現基本上證明了我的判斷。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井頭山遺址發掘現場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井頭山遺址考古出土的海産品

早期河姆渡文化的核心區在甯波和台州地區,更加具體的是以姚江流域為核心的地區,處在低海拔山麓坡地和灘塗平原的交接地帶。原來在河姆渡報告和遺址發掘之後的宣傳當中有個不太确切的說法,河姆渡遺址位于甯紹平原。現在看起來很多遺址不在平原上,而在四明山山脈和沿海灘塗的交接地帶,當時還沒有真正的甯紹平原。河姆渡文化經過發掘的河姆渡遺址、鲻山遺址、田螺山遺址、傅家山遺址,這四個距今7000年的早期遺址基本上都在山腳,而不在姚江河谷平原的中間,遺址的分布跟環境變化是緊密相關的。田螺山遺址依靠四明山餘脈,海拔幾十米到幾百米的小山丘,現今生長着大量的楊梅,優越的遺址環境孕育了非常發達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所在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當中環境多樣性最具優勢的地方。既有可以采集狩獵的山地丘陵,也有可以利用海産品的古海灣,還有小塊的灘塗平原,大量的水體包括河流、湖泊、溪流,它的環境多樣性是最好的,古代可能更加好。各種各樣的生活遺物在田螺山遺址和河姆渡遺址裡儲存的非常完整。河谷平原非常适合古代人和現代人生活,現在遺址的周圍是海拔比較低的水稻田,古代在河姆渡文化時期很多也是農田。田螺山遺址離現在的海岸30到40公裡,現在的海岸就是杭州灣,而當時的村落就在小海灣的邊上,現在所在的區域看起來是平原,在那個時候是一個比較小的海灣。到了距今5000年前後,甯紹平原才基本變成現在的樣子。田螺山遺址和河姆渡遺址原來就是離海邊比較近的村落,處于低海拔、地下水位高的埋藏環境,所謂的低海拔是現在的地表海拔為2米,而田螺山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文化層在海平面以下,長期浸泡于有一定鹽分的弱堿性地下水裡邊,是以有機質遺物儲存得非常好。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1973年河姆渡遺址第一次發掘現場

從上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5000年的時間段中,史前文化選擇的環境經曆了一個從海拔比較高的丘陵台地到低海拔的山麓坡地和沿海灘塗平原的變化過程。

(二) 生業經濟(模式、手段)

生業經濟在提法上比較多,生業模式、生業手段都是差不多的意思。現在經常提的就是生業模式。具體内容包括兩大塊,一個是從采集經濟到農業經濟,第二個就是從漁獵到家畜飼養的變化。根據上山文化到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材料,給大家介紹生業模式的緩慢變化過程。上山遺址儲存環境與河姆渡遺址相差很大,基本沒有保留下來有機質遺物。這給我們判斷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的生業經濟帶來了比較大的制約,但還是保留了比較多的陶器和石器,讓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上山文化早期的生業手段,以采集為主,已經開始稻作農業。大口盆是上山文化的典型陶器,還有磨制的石磨盤和石磨具。通過大量的泥土淘洗,收集了少量的幾顆米粒。我們所裡做植物考古的鄭雲飛老師通過米粒的粒型變化以及植矽體形态的測量,認識到上山文化時期,浙江金衢盆地已經開始早期稻作栽培。加工工具有一些石磨盤、石磨具,還有土塘坑,這些土塘跟采集相關,磨盤跟早期糧食的加工相關,采集經濟在當時是一個主要的謀生手段,稻作經濟可能已經開始了,但是在食物結構中占據的份額還比較小,真正的比例現在還沒有一個确切的資料,這是有關稻作農業起源階段非常難得的遺存。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上山文化 磨盤、磨石邊長50厘米左右,厚約13厘米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上山文化 陶壺口徑6厘米,底徑6.5厘米,高17.5厘米

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上山遺址中水稻遺存很少,經過專家的研究,基本上可以确定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應該在距今12000年到11000年,這是目前在稻作研究領域裡比較公認的時間,以上山文化為代表的長江下遊地區是一個起源地。有了農業以後,人類文明才可以真正的加速度發展,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最主要的内容,為什麼能夠點亮東方?東方文化和東方文明能夠很快的發展起來,發展到現在的程度,跟農業的發展過程是緊密相關的。嵊州小黃山遺址的發現情況與上山遺址比較相似,但是發現的時間稍微晚了一兩年,是以沒有命名小黃山文化,有了上山遺址和小黃山遺址以後,就命名了上山文化。小黃山遺址也有反映采集經濟的石器,如一些帶凹槽的石球,專家們對這些石器的真正用途有不同的了解,但是一定跟當時的經濟手段相關,與采集或廣義的農業相關。上山文化的農業發展,是長江下遊地區最早的稻作農業的開始,也是東方文化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基礎能源。距今10000年左右開始稻作農業以後,從上山文化到跨湖橋文化,再到河姆渡文化,5000年中農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它的重要性也一步一步顯現出來。跨湖橋文化出土有比河姆渡文化更早的骨耜,稻谷的粒型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上山文化稻谷的粒型比較瘦長,接近于野生稻,到了跨湖橋文化時期,粒型變寬,經過人類的馴化和種植栽培,水稻的産量也逐漸增加。距今8000年前的井頭山遺址的陶支角中夾雜稻谷,也出土有反映當時采集經濟的桃核,可能是野生的,也有可能經過一定的人工幹預或培育。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跨湖橋遺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

河姆渡文化時期的稻作農業更加成熟發達,展現稻作農業生産力水準的一個主要标志就是生産工具,當時稻田裡主要的生産工具是骨質農具和木制工具,我和鄭雲飛老師一起複制的骨耜,在農田裡經過多次實驗,翻出效率非常高,跟現在的鐵鍬有一定的可比性。河姆渡遺址的發掘在上個世紀70年代引起很大的轟動,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豐富的稻谷遺存,完整的谷粒儲存的非常好。當時的轟動既有儲存較好的原因,也有河姆渡農業發展水準比較高的原因。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畫稻穗,這是研究稻作農業的重要證據,意味着當時稻谷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制作者傾注了個人感情将稻谷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内容刻畫在原始的陶器上面。還發現一些收割稻子的鐮刀,加工稻谷的木杵等。河姆渡、田螺山這些遺址裡發現稻作農業的各方面的遺存,非常确鑿的表明河姆渡文化時期稻作農業已經比較成熟。但是與采集和漁獵這兩類遺存做比較,稻作農業在當時經濟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沒有達到最主要的地位,稻米在距今7000到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時期還沒有真正成為主食,但是已經比較重要了。采集、漁獵和稻作經濟手段,在當時不相上下。我們在田螺山遺址的考古工作中專門做了水稻田的發掘,在田螺山遺址的南側和西側分布大片水稻田,水稻田剖面的第⑦層是距今大概6000到5500年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第⑨、⑩層是距今6000年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海相沉積層,因為海水短時間上升淹沒稻田,無法開展正常的稻作農業,第⑫層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從剖面上可以看到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到距今2000年左右的漢唐時期的地層,這是田螺山遺址中非常典型的剖面,生業經濟和環境變化以及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系非常清楚。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帶木柄的骨耜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的肩胛骨制成的,用以挖土。

田螺山西邊的水稻田田埂儲存非常好,距地表1米左右,稻田出土有很多陶片,在土壤裡淘洗出稻谷,小穗軸看得非常清楚。我們和英國倫敦大學的學者合寫的一篇從小穗軸判斷水稻馴化過程的文章,發表在《科學》2009年第3期。水稻田裡還淘洗出一些跟環境相關的雜草種子,地層中擷取到大量的碳化米粒,可以看到田螺山時期的稻谷比較飽滿,寬度越來越寬,是馴化和改良以後的結果。我們從田螺山和河姆渡遺址裡邊看到大量采集的陸地上的植物遺存,橡子坑數量非常多,大量的芡實、核桃仁、豆類、麻栎果和柿子核在田螺山遺址儲存得非常好。上山遺址裡看不到這樣的遺存,田螺山遺址裡面可以看到當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垃圾,如儲存比較完整的葫蘆,出土時皮的顔色還很鮮亮,還有茶樹根。日本東北大學做植物考古的鈴木先生對茶樹根做切片取樣,最早提出可能是茶樹根,我們進一步在他的基礎上做了很多研究,特别是茶氨酸的含量檢測,得到比較可靠的資料,距今6000年前中國南方地區開始人工栽培茶樹,是不是用于喝茶,現在還沒有一個結論。我專門到雲南西雙版納去看現代野生大茶樹的生長情況,也去看了雲南傣族的一些村寨,村莊的邊上種植茶樹,是以我相信當時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周圍種茶樹是完全有可能的。文獻上記載中國的綠茶起源于西周,西周大概距今3000多年,而田螺山的發現一下子往前推到距今6000年左右。田螺山遺址周圍的水體非常發達,大量的水生植物被采集,例如芡實,就是現在的雞頭米,現今蘇南地區生産的還很多,還有菱角,菱角和芡實是河姆渡時期采集的兩種主要的水生植物。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田螺山遺址現場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左為田螺山遺址出土的疑似為茶壺的“陶器”右為田螺山遺址出土的菱角

從上山到河姆渡時期是經濟手段從采集到稻作農業的變化過程,農業從起源、起步到發展,在經濟生活中逐漸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傳統的采集經濟變得次要,河姆渡文化時期采集經濟盡管不是那麼重要,但還是不可或缺的經濟手段之一,沒有被取代。稻作農業技術進步,高效農具逐漸普及,聚落外圍農田面積增加,田螺山周圍通過鑽探和發掘發現了100畝左右的水稻田,鄭雲飛老師估算當時的畝産量達到150斤,稻米的形态從比較纖細的接近野生稻的形态,逐漸馴化成粗壯形态。從上山到河姆渡時期同時也是生業經濟從漁獵到家畜飼養的變化過程。上山遺址中沒有儲存有機質遺存,漁獵的情況不清楚,到了跨湖橋文化時期,跨湖橋遺址裡收集到比較多的動物骨骼,有水牛的骨骼,也有大量的魚骨,還有鹿的骨骼,魚骨比較多一點。跨湖橋遺址相對于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魚類的數量和種類還是較少的。去年發掘井頭山遺址,中間地面已經距地表6米多深,上面全部是海相沉積,考古發掘在6米以下的平面上布探方進行正式發掘,海相淤泥下還有大概1到3米的淤泥層覆寫在文化層上。文化層分布在古海灣邊上的小山包的兩邊坡下,主體在東坡下。我們用60公分直徑的鑽機對文化層進行鑽探,提取堆積,發現有大量的貝殼,經過仔細分類,有牡蛎以及一些紅衣陶、黑皮陶和夾砂陶,還有動物骨骼、骨器、木器、桃核、狗的糞塊等,各種各樣的遺物數量非常多。上個世紀70年代發掘的河姆渡遺址,動物骨骼儲存的非常多,已經有很多研究成果,水牛的骨骼出土比較多,有學者經過對水牛頭骨的初步研究,認為水牛已經經過一定的人工馴養,但是骨骼還有一點野生的特征,跟稻米的馴化過程比較相似。這個觀點還有争議。河姆渡遺址包含的動物種類有61種,出土有豬的陶塑,刻在陶器上的豬的圖像,以及豬的下颚骨,完整的豬骨發現很少。魚類骨骼非常多,包括海魚和淡水魚。田螺山遺址出土鹿骨非常多,還有牛骨、鳥骨和龜甲,出土時幾乎跟新鮮的一樣。根據地層當中出土魚骨的情況,河姆渡人和田螺山人能夠捕獲幾百斤的海魚,加上井頭山遺址的發現,可以确定河姆渡遺址和井頭山遺址的古人是中國沿海地區非常善于利用海洋資源的最早的先民。我們對田螺山遺址的魚骨坑做了分類鑒定,海魚有鲸魚、鮪魚、石斑魚、鲨魚,淡水魚主要是鯉魚和鲫魚,還有黑魚、黃颡魚、甲魚。田螺山人和河姆渡人利用的漁業資源非常大,真正的魚米之鄉就是從河姆渡文化開始的。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田螺山遺址出土的鮪魚骨

從上山文化到跨湖橋文化再到河姆渡文化,生業經濟的總體為采集、漁獵和稻作農業三大類,但不同階段的重要性和表現情況不太一樣。采集經濟從主要地位,慢慢變得次要。稻作農業的重要性從河姆渡早期到晚期有一個明顯的上升趨勢。漁獵經濟一直比較重要,但是也有波動。漁獵作為傳統的經濟手段之一,上山時期因為儲存的局限性無法判斷,到了跨湖橋、河姆渡時期從儲存下來豐富的動物遺骸來看,漁獵手段在當時還是非常重要的,跟稻作農業不相上下,而稻作農業在上山時期緩慢發展之後,漁獵手段到跨湖橋、河姆渡文化時期,重要性沒有明顯的減弱。具體一點,不同的動物考古學者根據對狗、豬、水牛、鹿的研究認為跨湖橋、河姆渡文化時期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家養或者馴化,可能出現畜力利用,有可能水稻田裡的耕田用牛,但還不是一個公認的結論,如果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三)聚落形态與社會發展、建築形态和建築技術、建築工具

發現上山文化小黃山遺址的建築遺迹在地勢比較高的黃土台上,很可能是地面式的,有柱坑,早期定居村落的房屋建築的主要材料是木材,更加具體的形狀結構看不到,上山時期建築遺迹中所擷取的資訊還是很有限的。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小黃山遺址發掘現場

跨湖橋文化跨湖橋遺址中出土少量的木構件,因為跨湖橋遺址在發掘時隻剩下遺址的邊緣,是以沒有發現真正跨湖橋時期的建築遺迹,隻能知道是木建構築,但是建築技術、形态都不太清楚。1973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之後,對中國長江流域史前建築有了突破性的認識,河姆渡遺址儲存着非常良好的大片幹欄式木建構築遺迹,從遺迹的分布情況來看,是以村落為單元的長排房,幹欄式建築的形态特征非常清楚,是國内儲存最好的幹欄式建築。複原的河姆渡時期幹欄式建築的長排房,每排長度20多米,進深10米,西北東南向為主。田螺山遺址裡儲存的建築遺迹也非常好,比河姆渡遺址儲存的更加清晰,中國南方地區傳統的木建構築的源頭目前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時期。田螺山遺址發掘區的聚落布局中有居住區,幹欄式建築的長排房、木構的寨牆以及架着一個獨木橋的小河道環繞着遺址,根據幹欄式建築的層位和木柱的分布情況可以判斷建築單元。村落中心還出土有15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子,跟同一時期黃河流域的姜寨遺址和半坡遺址的大房子在性質和功能上比較相似,可以說中國南方地區的禮儀建築在河姆渡文化時期開始出現,它不适用于日常居住,而是用于開會娛樂等功能。日常居住的長排房就在中心房屋的邊上,更大的範圍還沒有發掘,但這個村落的中心布局已經比較清楚。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河姆渡遺址幹欄式建築的遺迹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經考古學家考證并還原當時的建築結構

河姆渡文化時期田螺山遺址的幹欄式木建構築的營建技術,從早期階段第⑦、⑧層裡台樁式的營建方式,到挖坑備柱的方式,再到第三期挖坑墊木闆立柱的方式,到最後挖坑填埋紅燒土的立柱方式,四個發展階段非常清楚。⑥層下的平面上儲存有距今6500年前的柱網,比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排樁式的還要典型,跟現在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幹欄式建築布局相似。根據對柱坑的解剖,距今6000年前出現了墊闆上面立柱的技術,田螺山遺址的一個柱子下面墊了六層木闆。遺址中出土有直徑非常大的方形柱子,在6500年前利用這麼大的柱子,房屋的體量應該很大。還出土有一個三級台階的獨木梯、木槳以及通向外面水稻田的獨木橋。村莊邊上有埠頭和船,與廣西三江侗族馬鞍寨的村寨格局幾乎一模一樣的,現在少數民族的村寨可以說是河姆渡文化當時環境的活化石。田螺山遺址和河姆渡遺址儲存有榫卯結構的木構件、加工非常好的木樁、表面痕迹儲存清楚的船槳、石锛、挖孔的石鑿、裂解木材的石楔。營建幹欄式建築的石斧與現在的鐵斧在使用方式上很相似。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田螺山遺址中的柱坑與灰坑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隼牟結構

上山文化時期,單體木建構築已出現,地面式與幹欄式尚難以确定,木材加工尚無成套石器。跨湖橋文化時期,未發現清楚的木建構築遺迹,已出現斧、锛、鑿組合的石質加工工具。河姆渡文化時期,已出現典型的幹欄式木建構築,已出現單體組合建築,組合石器加工技術已漸趨熟練,成為中國傳統木建構築形式和技術的最重要源頭。

(四)其他手工業技術與産品

在跨湖橋時期有少量彩陶的出現,小黃山遺址裡跨湖橋文化風格的陶器與上山文化相比變化較大,井頭山遺址出土的陶片跟跨湖橋有相似也有不同。河姆渡時期的典型陶器是陶釜,是中國南方地區炊器文化的真正源頭。陶釜的種類非常多,成語中有釜底抽薪和破釜沉舟,釜的原型就來源于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酒器,可能是最早的酒器。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的陶釜與早期相比,器型有變化,也做了殘留物、容量等研究。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 鯔山遺址出土的河姆渡文化陶盉

長江下遊地區的玉器最早出現在跨湖橋遺址,出土有少量的玉璜,與中國東北地區的玉器差不多同時起源和發展,我更相信長江下遊地區的玉器是獨立起源的,繼而發展到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有一個自身的發展脈絡。田螺山遺址出土了一些早期玉器裝飾品和加工玉器的鑽孔工具。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田螺山遺址出土的玉珏

上山遺址中沒有木器,跨湖橋遺址發現了最早的獨木舟,當時主要為水路交通。到了河姆渡時期,田螺山遺址和河姆渡遺址中都出土有木槳,田螺山遺址出土了30多件木槳,反映當時的水陸交通非常發達。獨木舟一頭尖一頭方,非常符合後期造船的形式,甚至航空母艦也是這樣,如果離開地層,很難想象它是7000年前的遺物。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跨湖橋遺址獨木舟出土現場

紡織方面,當時的編制工具比較多,出土有梭形器、骨針,紡輪的數量和形态都非常多。根據我和澳洲國立大學研究紡織工具的學者分析,當時的河姆渡人用不同的紡輪紡織不同的原料,麻、絲以及其他的植物纖維作為不同的原料。根據紡織工具,推測當時人穿着麻布和絲質的衣服,但是沒有衣服儲存下來。

(五)原始藝術與意識形态

從上山、跨湖橋到河姆渡時期,原始藝術發展的脈絡非常清晰。上山時期的陶器器型比較簡單,跨湖橋時期有了彩陶,到了河姆渡時期,陶器的器型和裝飾非常發達,經過了早中晚三個階段的變化。河姆渡文化的陶塑在造型藝術、雕刻藝術、色彩藝術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好。田螺山遺址的龜形刻紋陶比河姆渡遺址的還要先進,像連環畫一樣的動物紋樣,頂部做成龜背形,立體造型藝術和平面刻畫藝術結合在一起的陶器,在内容和題材方面都非常具有典型性。河姆渡時期骨質雕塑品也非常多,最著名的是用象牙做的一件雕塑,它背後蘊含的原始精神内涵非常豐富。田螺山遺址出土的骨質發髻刻畫得非常精美。河姆渡遺址出土有大家熟悉的木桶和木碗,田螺山遺址出土了30多件木桶,我認為木桶是中國南方地區最早的打擊樂器。木桶裡邊有木塞,表面塗有黑漆,木闆上雕刻大象的圖案。在河姆渡文化時期,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中還有比較多的大象,跟現在的西雙版納比較接近,到了西周時期大象才從長江下遊地區消失。大象的刻畫和玉琮的構圖有一定的相關性,還出土有刻畫犀牛圖案的木闆,可以肯定那個時候有大象和犀牛。田螺山遺址出土的非常特殊的一節木器,背面是弧形的,我認為它是木制的羽冠,是當時河姆渡文化的村落裡首領人物的标志性裝飾,頂部有五個孔,可以複原為插五根羽毛的羽冠。田螺山出土了30多件相似的蝶形木器,應該是當時舉行巫術活動或者祭祀活動的道具,上面有油漆,我推測可能是權杖頂部的裝飾,象征着一種權利,古埃及的圖案裡面也有類似的東西。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田螺山遺址 刻紋陶盉

孫國平:“點亮東方”——從上山到河姆渡的社會程式

▴田螺山遺址 刻紋骨笄獸骨雕刻,用于挽紮固定頭發,正面上部刻着平行線紋和蠶形紋飾

總體來說通過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的研究,對長江下遊地區的史前文化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從經濟手段,農業、手工業、采集、漁獵、飼養、建築加工制造,到生活、居住、飲食和紡織,以及交通、審美、精神信仰,這些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綜合的研究成果。東方文化的獨特性展現在,物質文化方面:1、創造了不同于中國北方地區的适應南方濕熱環境的幹欄式木建構築形式,以及以榫卯技術為核心的木材加工技藝;2、成熟的稻作農業與采集、漁獵經濟共存,成為最早的“魚米之鄉”;3、水路交通,制作舟船和木槳;4、發明水井;5、發明漆,制作漆木器;6、熟練應用木雕技術;7、開創和引領長江下遊地區玉文化;8、開創南方彩陶工藝技術。精神文化方面:以鳥崇拜為核心的自然崇拜;形成各種藝術門類(建築、陶藝、雕塑、音樂、繪畫)的重要源頭。真正的自然崇拜是在河姆渡文化時期才比較明顯的表現出來,形成了各個藝術門類的重要源頭,從建築到陶藝、雕塑、音樂、繪畫,都可以從河姆渡文化裡邊找到源頭。史前東方文化發展階段的孕育期是上山文化階段,成長期是跨湖橋文化階段,成熟期是河姆渡文化階段,發展期是良渚文化階段。

四、東方文化形成的動因

東方文化的形成動因首先是文化的生态環境,包括古氣候古地理,其次是與環境和生産力水準相适應的生産關系和生産體制。關于東方文化的生态環境有兩點内容,第一點是大家經常提到的北緯30度線,第二點是我個人第一次提出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地理十字交叉點。長江流域包括長江下遊地區是中國雨熱條件最好的區域,足以支撐史前文化達到中國史前文化的一個高峰。解讀浙江史前文化之間的互相關系,有内地和沿海兩個史前文化區。内地的史前文化區中上山文化是一個源頭,之後是跨湖橋文化,馬家浜文化之前的史前遺存還不太清楚;在沿海的史前文化區有下湯遺址和峙山頭遺址類似于上山文化,之後發展到井頭山遺址,再到河姆渡文化,它們是不是一個直接的繼承關系,還有待于考古研究。再強調一下史前時期東方文化獨特性的地理環境原因,是浙江二進制的地理結構,即地理十字交叉點,具有南北文化的過渡性和相容性、海陸文化的雙重性以及丘陵山地型文化和平原型文化的雙重性。浙江北部地區的史前文化在早期分布于浙江的内地,晚期在杭州灣以北分為杭嘉湖平原區和甯紹平原區,這樣兩個文化區是東方文化自成序列的最完整的史前文化區。以稻作農業為社會發展基礎的區域建立起來的生産關系和社會組織,難以形成有效覆寫和穩定控制較大區域的政治體制。曆史時期南北方政治中心的分異與史前文化的長江流域稻作農業社會和黃河流域旱作農業社會的不同背景相關。江南是東方文化的核心區,也是中國地域文化最優越的地方。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講,東方文化的主要源頭是10000年到6000年前浙江東北部地區的史前文化。現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下遊地區,在改革開放之後發展得非常好,如果回頭從考古學的角度去解讀10000年的曆史發展脈絡,10000年到500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鋪墊階段,我們現在的生活離不開古人打下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