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的浪潮席卷而來,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作為軟實力和競争力重要展現的營商環境,日益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競争力。
善謀者勝,遠謀者興。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省委、省政府立足江西發展新方位、新階段,把握發展新态勢、新趨勢,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号發展工程”和營商環境優化更新“一号改革工程”,努力實作數字經濟大發展、營商環境大提升,為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作示範、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深入推進發展和改革雙“一号工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持續增強、品質效益不斷提高。
奮進在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春天裡,贛鄱大地處處湧動着春的氣息和奮鬥激情。
下好“先手棋”——以應勢而動的謀略深化雙“一号工程”,開辟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空間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經濟發展面臨複雜的環境,不确定性更大,風險和困難明顯增多。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有全局視野,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
虎年伊始,省委、省政府以“新春第一會”的形式,高規格召開全省深化發展和改革雙“一号工程”推進大會,吹響了強力推動數字經濟大發展、營商環境大提升的沖鋒号角。
把握大局才能應勢而動。省委、省政府把雙“一号工程”作為江西改革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引領性突破性的關鍵工作、頭等大事。
近年來,在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征途上,江西邁出了堅實步伐,經濟增速持續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經濟總量由全國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但放眼全國、環顧周邊,發展不足、總量不大的問題仍然突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江西蘊含着巨大發展潛力和優勢,也面臨着諸多嚴峻困難和挑戰。如何全力搶抓機遇,沉着應對挑戰,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塑造發展新優勢、開辟發展新境界?
推進雙“一号工程”,既是順應發展變化、胸懷大局的因勢而謀,也是立足江西發展實際的乘勢而上。
數字經濟是時代發展大潮中最具創新性和成長性的新經濟業态,是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引爆點。
南昌積極搶抓VR産業“風口”上的機遇,全力打造政策鍊、生态鍊、産業鍊、創新鍊、資金鍊“五鍊融合”的産業生态,發展趨勢不斷向好。據統計,全市現有VR及相關企業逾300家,2021年全市VR及相關企業營業收入超300億元。
近年來,我省強化頂層設計,圍繞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軟硬體協同發展的江西數字化優勢特色産業,數字經濟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數字産業競争力持續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2021年,電子資訊産業規模達6688億元,列全國第七位、中部地區第一位;物聯網、虛拟現實等正成為江西産業“新名片”。
營商環境是區域的基礎競争力,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金字招牌。在宜春經開區,一期投資達135億元的新型锂電池生産制造基地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是江西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我們投資的信心和紮根發展的決心。”
近年來,我省在營商環境方面,以“五型”政府建設為主抓手,在“放管服”改革、降成本、提效能等方面持續推出一系列有力舉措,累計為企業減負超8400億元,是全國減負成效最明顯的省份之一;“贛服通”和“365天不打烊”等經驗做法獲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推介,企業獲得感持續增強。
擁抱數字就是擁抱未來,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産力,雙“一号工程”正開辟江西高品質發展新空間。
跑出“加速度”——以隻争朝夕的勁頭狠抓落實落地,把雙“一号工程”的“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發展隻争朝夕,行動刻不容緩。
推進雙“一号工程”,是我省高品質發展的長遠之策、制勝之道,全省上下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擔當盡責、埋頭苦幹,全力以赴推動雙“一号工程”取得實質性突破。
如何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關鍵在于要跑出落實落地的“加速度”。
省發改委堅持把發展數字經濟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數字化改革思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動數字經濟與營商環境深度融合、系統內建,形成“1+1>2”的生動局面。
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21世界VR産業博覽會上,參觀者在體驗VR遊戲項目。史港澤攝
省工信廳出台《關于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号發展工程”的實施方案》,內建政策、集聚資源、集中要素,加快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到2025年,實作我省數字産業賽道能級躍遷,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10%以上,湧現出一批市場占有率全國排名前列的産業賽道。
在推動數字經濟“一号發展工程”領域,全省上下不斷強化賽道思維,堅持差異發展、融合協同,精準開展延鍊、補鍊、強鍊招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2月26日,我省與三六零安全科技公司在南昌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定。三六零公司将充分發揮專家、資料、技術等領域優勢,深度服務于我省的相關業務建設與發展中,共同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模式。
在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更新“一号改革工程”領域,各地各部門創新舉措不斷推出。贛州市迅速出台24項舉措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明确提出“市級做了的、縣級也要做到”;要求今年年底前市縣兩級同步完成“一網通辦”“市縣同權”“全産業一鍊辦”和工程項目“一站式內建”審批等改革任務,率先在全省推出一批“放管服”改革創新舉措,不少于12個評價名額進入全國标杆城市行列。
3月7日,作為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舉措,玉山縣企業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作,主要承擔企業訴求的受理、登記、轉辦(交辦)、督辦、跟蹤問效等相關工作,為企業提供全鍊條、全過程、全生命周期服務,使企業辦事能夠“找到人”、發展能夠“找到路”、維權能夠“找到家”。
幹出真實效——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狀态實幹笃行,全力以赴實作強勁開局
“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面對目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和發展任務,實幹是最有效的擔當。
春節前夕,省委、省政府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部署:春節期間,各地要加快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做到“重大項目不停工、重點企業不停産”。
用奮鬥書寫幸福的年味,贛鄱大地工業園區、廠礦工廠中的房間,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1月26日至2月6日,全省納入省級層面排程的不停工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40億元,不停産企業10千伏以上大工業用電同比增長16.2%,為實作全省經濟社會強勁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2月16日,省委、省政府舉行2022年省市縣三級關聯推進重大項目開工暨“項目大會戰”動員大會,釋放出“項目為王、唯此為大”的強烈信号。今年一季度全省計劃有2051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開工,總投資達1.2萬億元,涵蓋基礎設施、産業更新、公共服務、生态環保等各領域。
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同樣離不開項目支撐。今年我省将繼續強力實施“項目大會戰”,實施新基建項目約300個,總投資約2000億元,確定今年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實施數字經濟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約3000億元,確定今年完成投資700億元以上。
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更新“一号改革工程”,就要想企業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
針對廣大中小企業特别是服務業企業、個體工商戶受疫情沖擊,生産經營困難進一步加劇的現狀,省委、省政府高位部署、精準研判,迅速出台《關于有效應對疫情幫助中小企業纾困解難的若幹政策措施》。28條惠企暖企政策措施,真金白銀,幹貨十足,既考慮目前,也顧及長遠,給中小企業吃了定心丸。
一系列務實舉措,折射出“穩住、進好、調優”的經濟工作思路和努力頂住困難壓力、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果敢行動。
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着力穩投資、擴消費、促改革、優環境,全省經濟恢複基礎進一步鞏固。1至2月,我省主要經濟名額增速高于全國,實作“開門穩”,為一季度強勁開局提供了較強支撐——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比上年12月加快4.7個百分點;在“兩個不停”帶動下,“穩投資”工作成效顯著,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6.6%,高于全國4.4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5.8個百分點;服務業收入增長,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9.4%,高于全國5.8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
風正揚帆正當時,奮楫争先譜新篇江西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以率人之先、敢創一流的決心和氣魄深入推進雙“一号工程”在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大局中必将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