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對于女性來說,可謂是從女孩到女人的一次完美蛻變。隻有得知自己懷孕後,女人才會真正地成熟起來。而在懷孕的過程中,有的不僅僅是幸福和欣喜,有的時候,還需要孕婦自己面臨着很多的考驗和選擇。

孕期檢查顯示唐篩風險高,面對孩子的去留,孕婦陷入兩難
最近,寶媽群的一位媽媽在群裡求助:她在最近的産檢中,做唐篩顯示“高風險”,這可把自己吓壞了。她緊忙地去找醫生,希望醫生能給自己一個建議,孩子究竟是該留下還是放棄。
沒想到,醫生僅僅是給她講了一些大道理,對于孩子該留還是該放棄根本沒有答案,而是讓她自己做選擇。孕婦覺得很無助,專業的醫生都不知道孩子究竟是留還是不留,自己什麼都不懂,怎麼做選擇呢?
于是她就來群裡求助,看看有沒有和自己經曆相同的寶媽,她們最後都是如何選擇的。有的媽媽建議孕婦要放寬心,她有個朋友家的孩子也是高風險,不過最後生下的孩子好着呢,還考上了大學;
不過也有的媽媽建議孕婦要慎重,最好去做個羊水穿刺,進一步确診。
對于孕婦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寶寶能順利降生,不過在孕期,總會有孕婦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醫生可以幫忙解答,有些問題醫生也幫忙不了。尤其是在懷孕期間,這3個選擇孕婦需要自己面對。
孕婦在孕早期服用藥物,胎兒到底能不能要?
在懷孕早期,很多女性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懷孕了,于是會在不經意間吃了一些藥物。等意識到自己懷孕後便開始犯了難:藥物上寫着孕婦禁忌服用,是以找到醫生,希望醫生能給個建議。
但幾乎大部分醫生,都會和孕婦說明利弊關系,但不會給出答案,說得最多的就是讓孕婦自己考慮。
而且醫生有時候說話也會模棱兩可,從孕婦吃的藥物上來判斷,如果不是吃得過多,或者藥性不适太毒,其實醫生的意思都是希望孕婦能留下胎兒的。
但更多時候,孕婦自己本着優生優育的原則,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是以很多時候都會選擇放棄肚子裡的孩子。
其實,對于吃藥後的孩子還能不能要的問題,隻有兩種可能,一個就是受到藥物的影響,影響到胚胎,最後會自然流掉;另一種則是藥物對胚胎無影響,胚胎能正常發育。
是以,孕婦發現自己在懷孕期間服用了藥物,不妨多觀察,定期産檢,尤其是在14-20周之間的唐篩,還有孕22-26周的四維彩超進行排畸,如果發現有異常,可以及時終止妊娠。
孕中期唐氏篩查顯示高風險,胎兒要不要?
在孕中期,孕婦不能避免的一項産檢項目就是“唐氏篩查”。唐篩的檢查過程很簡單,就是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清,檢測其中的成分,再結合孕婦的各項條件,來計算出“唐氏兒”的危險系數。
通過唐氏篩查,大概可以檢測出80%的唐氏兒,不過在檢查的過程中,很多孕婦便面臨了唐氏風險系數較高,胎兒的去留問題,畢竟唐篩的風險高,意味着肚子裡的孩子将來是唐氏兒的幾率就大。
是以,很多孕婦也會向醫生尋求意見。不過醫生自然也不會給出準确的答案來決定孩子是留下還是放棄,隻要不是确定是唐氏兒,醫生也會讓孕婦和家屬自己做選擇。
能進一步确定唐篩結果,但有流産風險的羊水穿刺做不做?
如果孕婦的唐氏篩查風險較高,那麼醫生也會建議孕婦再做一個羊水穿刺,進一步确診。雖然羊水穿刺能進一步地确定肚子裡胎兒的健康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羊水穿刺也是有風險的。
羊水穿刺是一種“介入性檢查”,在做的過程中,可能引起胎兒流産,發生的機率在0.25%-0.5%,甚至還有誘發子宮收縮、宮腔内感染等問題。
雖然發生這樣的情況機率是很小的,但不容得寶寶出現任何意外的媽媽自然也是小心謹慎,是以對于究竟做不做羊水穿刺,也是舉棋不定。
對于孕婦來說,自然都想從醫生那裡知道明确答案,但這種選擇還真的不是旁人能幫助做的,即使是專業的醫生,隻要不是确定胎兒100%的有問題,一般都不會建議孕婦放棄孩子。
小島想說:
不得不承認,即使胎兒有1%的畸形率,一旦發生在孕婦身上,就會對這個家庭造成100%的傷害和痛苦。是以對于這類問題的選擇,還是需要孕婦自己來考慮,一旦決定後,就不能後悔,而是要全力面對,才會有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