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路、橋梁、隧道、涵洞施工必須要掌握的100條規範

作者:艾三維技術

1、城鎮道路路基填築中宜做成,一般土質填築橫坡宜為,透水性小的土類填築橫坡宜為。

道路、橋梁、隧道、涵洞施工必須要掌握的100條規範

2、砌體涵洞應在砌體砂漿強度達到 ,且預制蓋闆安裝後進行回填;現澆鋼筋混凝土涵洞, 其胸腔回填土宜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後進行,頂闆以上填土應在達到設計強度後進行。

3、城鎮道路石灰穩定土類材料宜在冬期開始前 完成施工,水泥穩定土類材料宜在冬期開始前 完成施工。

4、城鎮道路級配碎石壓實度,基層不得小于 ,底基層不得小于 。

5、城鎮道路填補舊瀝青路面,凹坑應按,每層最大厚度不宜超過。

6、城鎮道路瀝青混合料攪拌時間應經試拌确定,以瀝青均勻為度。

7、城鎮道路冷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結束後宜封閉交通2~6h,并應做好養護。開放交通初期車速不得超過,不得在其上刹車或掉頭。

8、城鎮道路瀝青貫入式面層與表面處置面層碾壓定形後,應通過有序開放交通,并控制車速碾壓成型。開放交通後發現泛油時,應處理。

9、城鎮道路水泥混凝土預制人行道砌塊的抗壓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設計未規定時,不宜低于30MPa。砌塊應表面平整、粗糙、紋路、棱角整齊,不得有蜂窩、露石、等現象;彩色道磚應色彩。

10、城鎮道路雨水支管與雨水口四周回填應密實。處于道路基層内的雨水支管應做 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達至設計強度 前不得放行交通。

11、圍堰頂宜高出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m。

12、沉井接高時,井頂露出水面不得小于,露出地面不得小于。

13、台背填土不得使用含雜質、腐殖物或凍土塊的土類,宜采用土。

14、城市橋梁工程預制台座應堅固,無,台座表面應光滑平整,在2m長度上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2mm,氣溫變化大時應設。

15、城市橋梁鋼-混凝土結合梁設施工支架時,必須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且完成後,方可卸落施工支架。

16、斜拉橋施工過程中,必須對主梁各個施工階段的拉索、主梁标高、塔梁以及索塔量等進行監測,并應及時将有關資料回報給設計機關,分析确定下一施工階段的拉索張拉量值和主梁線形、高程及索塔位移控制量值等,直至合龍。

17、懸索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對成橋結構及進行監控,確定符合設計要求。

18、城市橋梁橋面塗膜防水層的胎體材料,應順方向搭接,搭接寬度長邊不得小于50mm,短邊不得小于70mm,上下層胎體搭接縫應錯開幅寬。19、城市橋梁在移動模架上澆築時,模架長度必須滿足分段施工要求,分段澆築的工作縫,應設在點或其附近。

20、橋段兩側梁段懸臂施工應、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設計要求。懸臂澆築混凝土時,宜從懸臂開始,最後與前段混凝土連接配接。

21、橋梁伸縮裝置宜采用安裝,即先鋪橋面層,再切割預留槽安裝伸縮裝置。

22、橋面防水工程應根據橋梁的、所處地理位置 、環境、所在道路等級 、防水層使用劃分為兩個防水等級。

23、城市橋梁橋面當采用瀝青混凝土鋪裝面層時,防水層應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塗料等防水材料。當采用水泥混凝土鋪裝面層時,宜采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等防水,嚴禁采用卷材防水。

24、城市橋梁工程當進行橋面防水設計時,不宜将防水卷材和防水塗料使用。當橋面縱向或橫向坡度大于4%時,不宜采用防水層。

25、當橋面的平曲線半徑不于或等于60m時, 橋面防水宜采用防水。對防水等級為I級的橋梁,卷材防水層以上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厚度不應80㎜.

26、城市橋梁工程橋面鋪裝防水系統應根據橋面鋪裝材料、防水等級及條件采取不同的構造形式。

27、城市橋梁工程當基層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以上時,方可進行防水層施工。基層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處理宜采用抛丸.基層表面的浮灰應清除幹淨,并不應有雜物 、油類物資、有機質等。

28、城市橋梁橋面卷材防水層鋪設前應先做好、轉角 、口等部位的局部處理,然後在進行大面積鋪設。

29、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塗料施工應先做好節點處理,然後再進行大面積塗布。轉角及立面應按設計要求做細部理,不得有消弱 、斷開、和堆積現象。

30、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水泥混凝土鋪裝及基層混凝土的結構縫内應清理幹淨,結構縫内應嵌填的密封材料.嵌填的密封材料應粘結、封閉,并應根據需要使用底塗。

31、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當防水材料為卷材及聚氨酯塗料時,基層混凝土的含水率應小于.當防水材料為聚合物改性瀝青塗料和聚合物水泥塗料時,基層混凝土的含水率應小于。

32、橋面防水層上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應與防水卷材的耐熱度相。卷材防水層上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應防水卷材的耐熱度,但同時應小于170℃;塗料防水層上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應防水塗料的耐熱度。

33、公路路基頂面表層的整修,應根據品質缺陷的具體情況采用合理的方案、工藝進行。補填的土層壓實厚度應不小于,壓實後表面應,不得松散、起皮。

34、公路路基試驗路段應選擇在地質條件、斷面型式等工程特點具有性的地段,路段長度不宜小于。

35、性質不同的填料,應。同一水準層路基的全寬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築。每種填料的填築層壓實後的連續厚度不宜小于。填築路床頂最後一層時,壓實後的厚度應不小于。

36、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路床頂面以下大于1.50m深度的下路堤土質路基壓實度不小于,二級公路不小于,三、四級公路不小于。

37、公路路基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後,應盡快進行;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标高以上預留至少厚的保護層。

38、公路路基爆破法開挖石方,應先查明空中纜線、地下管線的位置、開挖邊界線外可能受爆破影響的等,然後制定詳細的爆破技術安全方案。

39、公路路基棄土堆的幾何尺寸、應保證路基邊坡和棄土堆自身的穩定。棄土堆的邊坡不陡于,頂面向外設不小于2% 的橫坡,其内側高度不宜大于。

40、公路路基洩水孔應在管壁上交錯布置,間距不宜大于。滲溝頂标高應高于地下水位。管節宜用接頭連接配接。

41、公路路基填方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築,則先填路段,應按坡度分層留台階;如能交替填築,則應分層互相交替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

42、公路路基基坑回填必須在隐蔽工程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基坑回填應,分層厚度宜為。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采用小型夯實機具時,基坑回填的分層壓(夯)實厚度不宜大于,并應壓(夯)實到設計要求的壓實度。

43、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普通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得,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貯存時間不宜超過,SMA混合料隻限當天使用,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4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攤鋪機的收料鬥應塗刷薄層或防。

45、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攤鋪機應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下面層或基層宜采用鋼絲繩引導的控制方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攤鋪控制方式,中面層根據情況選用找平方式。

46、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碾壓時應将壓路機的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從碾壓,在超高路段則碾壓,在坡道上應将驅動輪從低處向高處碾壓。

47、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表面層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以下各層可采用自然碾壓的,瀝青層較厚時也可作。

48、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當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品質不宜小于,相鄰碾壓帶宜重疊後輪的寬度,并不應少于。

49、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後,方可開放交通。

5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瀝青表面處治可采用道路石油瀝青、、煤瀝青鋪築,瀝青标号應按規範相關規定選用。瀝青表面處治的集料最大粒徑應與處治層的厚度。

51、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石灰穩定土适用于各級公路的底基層,以及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但不得用做二級公路的基層和二級以下公路進階路面的基層。

5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水泥穩定土中碎石或礫石的壓碎值應符合下列要求: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基層不大于,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基層不大于。

53、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當路肩用料與穩定土層用料不同時,應采取。路肩料層的壓實厚度應與穩定土層的壓實厚度。在路肩上,每隔應交錯開挖臨時洩水溝。

54、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攤鋪機後面應設專人消除現象。

5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在采用石灰土做基層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表面水透入,同時應經曆一個月以上的溫暖和熱的養生。作為瀝青路面的基層時,還應采取措施加強基層與面層的聯結。

56、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如石灰穩定土層上為薄瀝青面層,基層每邊應較面層寬以上。在基層全寬上噴灑透層瀝青或設下封層,瀝青面層邊緣向外側做成。

57、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當級配碎石用做二級和二級以下公路的基層時,其最大粒徑應控制在以内;當級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基層以及半剛性路面的中間層時,其最大粒徑宜控制在以下。

58、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級配碎石在同一料場供料的路段内,宜由到。卸料距離應嚴格掌握,避免料不夠或過多。未篩分碎石和石屑分别運送時,應先運送。

59、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判定路面結構層品質是否合格(即滿足要求)時,以長的路段為評定機關。采用大流水作業法施工時,也可以為評定機關。

6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養生溫度對水泥穩定土的強度有很明顯的影響。養生溫度越高,水泥穩定土的強度。

61、公路隧道雙向開挖接近貫通時,兩端施工應加強聯系,統一指揮。當兩開挖面間距離15~30m時,應改為開挖,并落實貫通面的安全措施,直到貫通為止。

62、采用公路隧道施工采用台階法施工時,下台階應在上台階噴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後開挖。

63、雙側壁導坑法左右導坑施工時,前後拉開距離不宜小于導坑與中間土體同時施工時,導坑應超前。

64、公路隧道施工出渣運輸,采用有軌式運輸時,洞外應根據需要設定調車、編組、、裝置整修等作業線路。

65、公路黃土隧道開挖施工中應嚴格遵循“”的施工原則。

66、公路隧道施工獨頭掘進長度超過150m時,必須采用通風。其通風方式應根據隧道長度、大小、施工方法、條件等綜合确定。

67、斜井開挖每一循環進尺應檢測其高程并控制井身坡度;每隔20~30m應複核。

68、路面工程水泥混凝土闆表面的和缺邊掉角等病害現象,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有上述缺陷的面積不得超過受檢面積的,其他公路不得超過。

69、仰拱的實測項目包括混凝土強度、厚度和鋼筋。

70、公路工程鋼支撐支護的實測項目包括安裝、保護層厚度、、安裝偏差和拼裝偏差。

70、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砂(碎石)樁成樁施工應選用适宜的樁尖結構,選用活瓣樁靴時,砂性土地基宜采用,黏性土地基宜采用。

71、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擠密樁成孔應根據設計要求、裝置、現場和周圍環境等情況,選用沉管、沖擊或夯擴等方法機械成孔。

72、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粉體噴射攪拌樁成樁過程中,應保證邊粉噴、邊連續作業。因故缺粉或停工時,第二次噴粉應重疊接樁,接樁重疊長度不應小于。

73、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樁闆結構根據連接配接方式、形式及的不同,分為非埋式、淺埋式及深埋式三種。

74、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基床以下路堤填築應按“”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每個區段的長度應更具使用機械的能力、數量确定,宜取200m以上或以構造物為界。

75、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路塹開挖施工中,位于岩石的走向、傾斜不利于邊坡穩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開挖應采取的措施,在設有支擋結構的地段,應采取短開挖或馬口開挖,并設臨時支護措施。

76、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路塹施工前應先做好塹頂、排水措施,塹頂為土質或軟弱夾層的岩石時,天溝應及時鋪砌或采取其他措施。

77、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過渡段路基填築宜與相鄰路基工程施工,相鄰路基預留台階高度應不小于工藝性試驗确定的分層厚度,并在銜接處采等加強碾壓措施。

78、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過渡段兩側及椎體填築填料分層厚度應按試驗段确定的厚度控制,使用小型壓實機械時壓實厚度不宜超過,使用重型壓實機械壓實時壓實厚度不宜超過。

79、高速鐵路路基有砟軌道路基工後沉降應符合下列規定:設計行車速度300km/h及以上路基工後沉降一般地段不應大于,橋台台尾過渡段不應大于,沉降速率不應大于。

80、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鑽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孔徑和,發現偏差時應進行糾偏。

81、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鑽孔中發生坍孔但不嚴重時,可采用加大泥漿比重、等措施後繼續鑽進;坍孔嚴重時,應回填。

82、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在有傾斜的岩層鑽進時,應采用鑽進,必要時應回填片石、卵石或沖平後再進行鑽進。

83、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鋼筋保護層宜使用,墊塊強度等級應不低于樁身混凝土強度。混凝土輪型墊塊宜縱向間距不大于,環向不少于,呈。

84、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經常測探孔内混凝土面高程,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埋深宜控制在2m~6m,最小埋深任何時候不得小于。當澆築速度較快、導管較堅固并有足夠的起重能力時,可适當加大,但不宜超過8m。

85、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岩溶地層鑽孔作業宜選用,溶洞注漿宜采用。

86、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采用間歇循環注漿方式時注漿材料宜采用,間歇循環注漿時間應不小于,使先注入的漿液初步達到膠結後再注漿。注漿完成後,應待注漿體達到設計強度可進行鑽孔。

87、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築島圍堰頂面應高出施工水位,圍堰面積應考慮鑽機及混凝土澆築裝置的布置需要,圍堰外形尺寸應考慮基礎施工期間河流斷面被壓縮後,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對圍堰、河床的沖刷及對通航、導流、農用排灌等的影響。

88、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鋼闆樁施工時,在同一個圍堰内宜采用同類型、的鋼闆樁。若采用不同鎖口鋼闆樁時,應加制聯接。

89、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鋼闆樁圍堰宜用作導向裝置。圓形鋼闆樁圍堰的插打順序宜從兩側對稱開始,。

90、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土、土袋圍堰填築時,均應自上遊開始至合龍。堰底内側坡腳距基坑頂緣距離應根據基坑開挖深度确定,但不應小于。

91、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沉樁順利可根據水流、地形、地質和樁架移動難易等因素确定。當樁基平面尺寸較大或樁距較小時,宜進行沉樁;在較松軟的土層中宜進行沉樁。

92、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底節沉井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方可拆除隔牆底面和刃腳斜面的模闆和支撐,沉井的直立側模當混凝土強度達到時即可拆除,但應防止沉井表面及棱角受損。

93、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沉井下沉過程特别是下沉初期,應随時調整。應根據土質、沉井大小和入土深度等因素,控制井孔内和井孔間的。

94、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預應力砼簡支梁橋位制梁采用移動模架首次教主梁體砼前應進行預壓,首次預壓荷載應為最大施工荷載的,再次安裝預壓荷載應為最大施工荷載的。

95、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挂籃設計總重應控制在連續梁設計要求的限重之内,當設計無要求時,挂籃設計總重與梁段砼重量的比值宜控制在。施工時挂籃總重量的變化,不應超過設計重量的,且挂籃總重不得超過設計限重。

96、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鋼桁梁支座安裝應以為準,以作為校核。

97、鐵路隧道開挖斷面應以襯砌設計為基準,考慮預留變形量、測量誤差和施工誤差等因素作适當加大。

98、鐵路隧道噴射混凝土支護中一次噴射混凝土的最大厚度,拱部不得超過,邊牆不得超過。

99、鐵路隧道噴射混凝土檢驗厚度方法是檢查控制噴層厚度的測量厚度。

100、鐵路隧道襯砌施工前應進行的測量。

文章内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關注“艾三維技術”微信公衆号,看直播!免費獲得BIM軟體7天免費試用和12個BIM軟體系列教程,還有精彩案例,BIM解決方案,定期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