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作者:肺小魚老師

來源丨樹媽談

最近看了一個視訊,是北大畢業的3個同寝女生,十年後重聚聊天的視訊。

3個人隻是簡單的聊天,回顧了一下離開北大後這10年的經曆和心路曆程,就沖上了熱搜。

視訊一開始,她們先自曝了姓名、年齡和收入——

3個人,分别叫嘻嘻、佳佳、世中,都是三十二三歲的年紀。其中兩個女孩已婚已育,一個已婚未育。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她們銀行卡裡都有多少錢呢?

分别是:7位數,7位數,7位數。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7位數,也就是百萬起步。30歲,北大畢業,銀行卡裡趴着百萬以上的存款,側面說明了名校畢業和高收入是對等的。

可視訊裡展現的,又絕不僅僅隻是這些。3個人家常似的聊天裡透露出:

北大這個起點,除了帶給她們豐厚的經濟基礎,還有有趣的靈魂、輕盈自由的觀念,以及自由自在享用生命的狀态。

20多分鐘的視訊讓我們看到,3個女生,都活出了各自的精彩,視訊也清晰展示了:

上大學、考名校到底能帶給孩子什麼?這些東西,又怎樣影響着孩子的一生?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文憑給了孩子遊走職場的自由

和穩定的經濟來源

畢業10年,3個北大女生都做了什麼?

嘻嘻從北大畢業,去了香港念研究所學生。

中學時,她就早早就定下目标,想做記者。是以畢業後,她回北京加入了媒體行業。後來加入一家創業公司,一直做到現在。

6年來,嘻嘻在這家創業公司每年都做不同的事情,嘗試得越來越膽大,嘻嘻覺得很有意思。可以說她一直耕耘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越幹越有勁。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佳佳北大畢業就去了英國念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她留在了英國,加入了勞斯萊斯公司。

她的人生,是以階段性的興趣為導向的,是以她專門挑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做,去有意思的國家去生活。

在英國工作一段時間,佳佳去了德國;再後來,又去了日本的日産公司,

兩年後又回到歐洲;最後回到國内加入一個創業團隊,負責海外市場。

她的職場經曆,也是追随自己内心興趣愛好的過程。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世中呢,她北大畢業後留校讀博。但後來發現做學術不是自己真正所愛,就轉碩士畢業,進入了中國郵政總部。

在體制内工作幾年,她覺得創造性不能得到發展,就果斷辭職,加入一家創業團隊,後來又到到萬科做過幾年。

她本身學的是法律,做了幾年跟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後,世中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老本行,就作為創業團隊的一員,加入中微知著,做知識産權律師。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3個女生的職場經曆,要麼是早就立下志願,一直定位精準地耕耘在“對”的行業;要麼是兜兜轉轉,最終在30歲左右時,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你會發現,同樣是職場跳槽,同樣是探索人生更好的可能性,但她們的起點,一直不低:

香港讀研、加入創業公司;在勞斯萊斯任項目經理,跳槽日産;從中國郵政總部辭職,到萬科,到中微知著……

3個女生的職場軌迹也正說明了:一個有含金量的文憑,給孩子的首先是基本穩定的人生狀态,因為敲開職場的門并不太難,是以她們能有看得見的有保障的經濟基礎。

正是有了這些,她們才有了接下來追求更多元度生命豐富的可能性。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為成為自己而活的心靈自由

佳佳和世中從北大畢業後,其實是有點“輾轉”的。

但這種輾轉,不是被迫求生,而是她們一直在追尋内心的價值建構。

佳佳的職場生涯,行業跨度非常大:從一開始的航空制造業,到汽車行業,到後來的法律服務,最短的時候,她一份工作隻做半年。

從日本回到歐洲的那半年,她甚至去葡萄牙休假半年,看書,做視訊,買菜,做飯,散步,做翻譯的臨時工等等……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在很多人看來,頻繁換行業,對職場履曆沒有一點加成。而且,作為一個北大畢業生,你如果不做出點成績來,是有負人們的期望的。

但佳佳的北大生活讓她早早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我們看問題時,可以用經濟學家的視角、用政治的視角、甚至用哲學的視角去看。

所謂對錯,可能隻是視角的不同。人生也一樣,沒有真正的對錯。

北大給她的這種價值觀,讓她明白,自己的人生,不是以榮耀為目标的,而是以探索為導向的。

是以隻要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能滿足她吃飯、住房、旅行的需求,她就會去探索,甚至不惜換國家生活。

世中也是,她博士讀到一半,覺得做學術不是自己最終的方向,就轉碩士畢業。

後來進入了中國郵政總部,覺得這份工作創造性差點,又果斷辭職。

她學的是法律,但做了好多年跟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後,又做回老本行,而她最初的同學,大多做到了合夥人、甚至是業内最高頂級律所的合夥人。

用世俗的眼光看上去,世中一直在兜圈子,可她卻覺得,不是直達目的地,才叫成功。

2個女生,不盲從,不被世俗脅迫,更不會輕易否定自己,懷揣名校文憑,身上有真正的本領,再加上自由的靈魂,幾個女生才能生活得這麼精彩。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這種獨立思考的精神,才是大學、名校給孩子的最大财富。

記得紀錄片《大學》的導演孫虹在談創作心得時說:

對很多人來說,大學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它會參與并塑造你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在大學裡遇到的老師、同學、遇到的機會、做過的思考,會影響你的一生。

從應試聯考走來的孩子,難免會覺得,對錯隻有一個标準,人生也總有固定标杆。

但大學會讓你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建構崇尚理性的價值觀,不盲從、也不畏難。

這種思維的建構,才是孩子們日後自由自在行走世界的勇氣,也是我們想讓孩子一定要上大學、考名校的最大原因吧。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永遠向上的精神

以及持續學習的能力

在聊天中,嘻嘻和世中兩次都提到了同一個觀點。

嘻嘻說:作為北大人,如果人生隻剩下北大這一件事可以說,那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世中則說:一直以來我對自己最大的一個要求就是——不能讓(北大)這個點成為人生的最高點。我不能一生都要沐浴在北大的光輝和隐蔽之下。我要做得更好,讓母校為我自豪。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聽上覺得好像有點凡爾賽,她們已經站在一個很高的起點了啊。

但很多名校,都是有自己的精神核心的,它會滋養孩子,讓孩子們做的更好、甚至一直追求自我超越。

清華大學曾出過一集紀錄片,裡面曾記錄了國學大師錢穆的女兒錢易。

她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80多歲時,還依然耕耘在一線,每次上課,都堅持全程站立。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幾十年來,錢易累計培養了31名碩士,47名博士。獲得的科技獎項也不計其數,1994年她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可即便成就斐然,錢易卻非常謙遜,人稱呼她“錢老”,她說:再加上一個字,叫我錢老師。

别人請她做講座,她婉拒,說如果真講,我需要系統的準備。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錢易老師的這種風骨,不是她一個人獨有的,而是整個清華大學的精神傳承。

清華大學開座談會,想讓院士們到80歲退休,但這些老院士都不太情願,他們想“活到老,教到老”,隻有活一天,就要發揮餘熱。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大學和名校裡,有着很多純粹的精神和情懷,更有源源不盡的精神源泉。

一個孩子能從名校裡得到的,絕不僅僅是知識、文憑,更多的,是這種精神火種的植入。

名校的文化氛圍、人文激勵會讓孩子自覺樹立——名校隻是你人生起點的觀念。

從名校習得的這種持續耕耘、不斷精進的勇氣,才是一個孩子一生奮進重要基礎。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堅實的終身友誼

3個女生同在一個寝室畢業,但10年來,除了重大人生決定,她們很少會主動聯系對方。

但隻要聯系,哪怕對方非常讓人驚訝的決定,她們也會馬上了解、并且支援。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就像嘻嘻說的:你知道,世界上有幾個人,她第一秒就懂你為什麼會做這個決定,是以你不用特别害怕。正是大學裡的朋友,支撐着我,一直在做驚悚的決定。

3個女生,每人身上都有一種讓人舒服的自洽,她們都高度接納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并且堅定無悔的踏上這條追求路。

她們如此獨立、清醒,不糾結,不彷徨,還因為在北大這種百年名校,很容易結交一群價值、志向相同的夥伴,這種終身友誼,讓她們不會孤單。

3個北大畢業生10年後現狀曝光:考上名校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大學是一個人重要價值觀的形成期,一起走過的同學、舍友,會非常了解你是怎麼成為你的。

在名校,因為文化的凝聚,孩子們的大人生觀會更加一緻,也更容易結交到高品質的人生夥伴。

這種友誼的支撐,會讓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笃定不迷茫。

在視訊裡,世中說過一段話:

考上北大前,我人生隻有一個目标:那就是考大學。

考上北大後,我踏上了一條建設自我的路,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相信自己所相信的,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北大讓我懂得: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大學,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如此的重要。

它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文憑,還有世界觀、價值觀的建構。并從方方面面,激勵孩子終身追求,成為一個精神富足的人。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好好讀書,這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