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作者:枕夢子

宦官,或者叫太監。本是在皇宮中負責宮廷雜事的奴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從原六國皇宮中挑選大量美女充實自己的後宮。龐大的後宮規模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手來管理。

但秦朝本身的宦官數量根本就不夠用,便将戰敗國的宦官也吸納進秦宮中來。宦官從這時開始才真正接觸到政治并逐漸掌握了極大的權力。從秦朝趙高修改遺囑逼死扶蘇扶持胡亥上位,到東漢十常侍亂政導緻漢室衰微黃巾軍起義。

宦官專政在曆史上屢見不鮮并且都讓國家持續走向衰敗。到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防止大明出現這類景象,便想方設法禁止宦官參政。

但到了明朝中後期宦官專政卻再次流行起來,是什麼讓宦官能再次掌握權力?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宦官(劇照)

朱棣重新重用宦官

在政治鬥争中,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任何人想要的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旦有了共同利益,那麼就要聯合對方擴大己方勝算。在這一點上宦官和明成祖朱棣的條件全部滿足。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不斷加強君主專制,早年間跟随他征戰的各個開國功臣大多都被他所誅殺。并且朱元璋為了保證大臣們對皇帝的忠誠,專門設立錦衣衛監視朝中大臣的日常生活。

在政治制度上為了徹底讓皇帝有絕對的話語權,朱元璋徹底廢除了丞相制度,任何政務全部上報給皇帝。憑借着冷酷而血腥的做法,朱元璋讓君主專制上升到新的高度。

将朝廷的潛在威脅全部打壓一遍之後,朱元璋将目光再次轉向宦官。之前曆朝曆代宦官專政的教訓還曆曆在目。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朱元璋

為了保證自己和子孫後代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朱元璋專門給宦官設立了多條限律。

首先就是規定宦官不能識字,不能接受任何文化教育。

其次就是宦官不能兼任大臣職務,自身的官位不得高于四品。最後還在宮殿門前樹立一塊大牌,上面寫着“宦官不得幹預政事,預者斬。”是以在明朝初期宦官勢力沒有任何氣色,但到了朱棣時期就不一樣了。

朱棣本是朱元璋的四兒子,按理說輪不到他當皇帝。但太子朱标去世得早,朱元璋就将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皇太孫朱允炆。而朱允炆上位之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這就直接觸碰了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的底線。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他發動了靖難之役,除開傳統意義上的政治盟友藩王之外,為了對抗削藩的大臣們他選擇拉攏同樣受到打壓的宦官,依靠他們來掌握朱允炆的各種情報消息。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朱元璋

在朱棣成功稱帝之後,他也對宦官的政治管控放松了許多。準許宦官可以幹預政事後也不再限制宦官識字,還專門開辦學校把那些聰明伶俐的小太監送進去學習。

而在管理制度上朱棣将本屬于吏部管理的宦官單獨劃分出來,設内廷司禮監專門管轄。

這讓本來是處于皇權和中央管轄的宦官跳了出來,不再受到朝廷管轄而僅僅聽命于皇帝一人。

這些措施都為之後明清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了巨大的伏筆,不過光這些還遠遠不夠宦官專政的資本。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朱棣

宦官掌控監管體系打壓文官

朱棣在登基之後,除開放寬對宦官的監管外。為了能夠對抗之前的朱允炆舊臣。他開始大量擴充宦官人數并啟用宦官為臣。而就民間和朝中對于他取得皇位的正統性以及下落不明的朱允炆,朱棣一直耿耿于懷。

要想解決這些政治問題,他需要一支新的特務機構專門處理這些問題。之前的錦衣衛雖然具有這方面的職能,但卻沒有滲透到普通百姓當中。朱棣需要一支覆寫全國的高效情報網,東廠由此誕生。

東廠在誕生之初便不同于錦衣衛,它的範圍覆寫到了整個明朝地域,最遠的分支甚至到了北韓半島。并且監管對方上至王公貴族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甚至連之前的錦衣衛都覆寫其中。

當東廠執行任務時,他們可以直接逮捕對象并送往監獄審訊,事先并不需要朝廷準許。将這樣一個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就沒有任何組織可以限制的機構交給了宦官,并且利用大量宦官來對抗朝廷大臣,很顯然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失衡。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劇照

宦官在政治鬥争中往往可以取得優勢地位,而大臣們就顯得十分被動,處處被牽着鼻子走。

這時皇權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依靠皇權作為最進階别裁判者的角度調節雙方的平衡,宦官與大臣才能達成較為穩定的平衡,這個目的就是朱棣本身想要的效果,讓皇帝永遠有着選擇的權利。

但這個方法有很大的隐患,一旦皇權衰落,那麼擁有如此權力的東廠以及其背後的宦官就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制約。

雖然在明憲宗時期他設立西廠企圖制約東廠,但最終也僅僅是昙花一現,沒有取得絲毫用處。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明朝宦官

土木堡之變後重新制衡文官集團的需要

明朝是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峰的時期,但這并不代表君主就好過了。雖然皇帝将權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裡,但他每天要處理的政務也在海量的增加。皇帝也是人,面對海量的政務自然感覺力不從心。

從朱元璋廢掉丞相之後,他面對堆積如山的文書也犯了愁。不過他很快就想出了解決辦法。他從全國各地招募一些讀書人過來,專門組建成一個機構并在政務處理時為自己提供建議,這些人就是内閣的前身殿閣大學士。

之後的朱棣也順着這一思路走了下去,并将殿閣大學士進一步改進發展,演變為了内閣。

作為另一批接近皇帝與國家大事的部下,他們雖然沒有參與政事的權力,但卻可以通過建議間接影響國家決策的制定。而在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因為輕信當時總攬朝政的宦官王振禦駕親征。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内閣舊址

結果自己以及出征的武勳集團全數被瓦刺殲滅。王振死于亂軍之中,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刺所俘虜,這一系列突然的變故瞬間摧毀了宦官、皇權、群臣的政治平衡,對宦官集團造成了重大的打擊。

而失去最高裁判者的皇權之後,在整個朝廷當中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這時以于謙為首的文官集團通過扶持新皇上位以及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迅速将權力真空填補上,這樣造成了朝廷中文官獨大的政治失衡現象。

而于謙的力挽狂瀾也讓當時的社會中掀起了文風熱,大量書院的建立以及科舉被文官集團所把控讓文官集團就此急速擴充。内閣的權力也大大增加,已經可以直接幹涉皇帝的決策。

明英宗複辟之後,為了打壓内閣和文官集團,又開始重新啟用宦官來與文官集團抗争。本來皇權與内閣的鬥争是票拟權和批紅權的鬥争。即内閣在一些奏折中寫下自己的意見,叫做票拟。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宦官(劇照)

皇帝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決定采不采用這些意見,采用就在旁邊用紅筆标注,叫做批紅。

等到明朝中後期之後,皇帝普遍出現了怠政,甚至為了尋歡作樂直接讓旁邊的宦官替自己寫批紅,甚至在之後直接将奏折交予宦官,讓他們自己進行批閱修改。

而皇權的衰落,導緻的便是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的對立。就此宦官專政的局面徹底形成。

明朝宦官專政相比于其餘朝代更像是一種積累,在皇權與相權的不斷鬥争之中不斷積累。對于國家來說,朝廷權臣是自己人。但對于統治者來說,朝廷權臣卻是自己的勢力的外人。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明朝大臣

這時扶持國家的外人并将他轉變為統治者的自己人就是統治者維持自己統治的最佳方法。朱棣就是這樣打破了明初朱元璋設定的禁令,大量任用宦官打擊朱允炆舊部。

宦官的權力通過皇權得以與文官集團抗衡。而在土木堡之變後,皇權與宦官集團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情況又造就了文官集團的一家獨大,為了對抗文官集團皇帝隻得再次重用宦官集團。

宦官此時已經與皇權密不可分。而當明朝中後期皇權衰敗,宦官便趁此機會吸收了部分皇權的職能擴大自己的政治資本,以此來對抗文官集團。可以說明朝的宦官專政完全是君主專制達到新高峰之後由君主一手造成的。

明明禁止宦官專政,為什麼明朝宦官勢力這麼猖狂

明朝大臣

作為君主專制制度的産物,漫長的曆史早就已經表明宦官專政的不可避免。無論是外戚還是宦官亦或者權臣,本質上都是一種性質,都是為了替代皇權這一巨大權力真空所産生的。

這是人類政治組織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人類在對大型組織體系探索中所必須經曆的。

無數次的實踐已經證明,統治者的首要任務永遠都是確定自己的政治利益,即便它會毒害人民,但這也是人類在政治實踐中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