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作者:天啟元貞

從某種角度來說,馬其頓民族是歐洲各民族中最年輕的一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人們對“馬其頓人”還未予以承認。他們是1912年從土耳其人手中解放出來的斯拉夫人,從19 世紀最後三十年起,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就對這些人的歸屬問題開始了争執:他們到底是塞爾維亞人還是保加利亞人?直到1946年,南斯拉夫聯邦解決了這個問題。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馬其頓這個名字首先被4世紀的腓力二世所用,他就是馬其頓國王,他兒子就是後來的亞曆山大大帝。今天的北馬其頓其實不屬于馬其頓王國的一部分,西方人一般叫内馬其頓,不過這是地理意義上的。

7世紀開始,内馬其頓成為拜占廷和保加利亞争奪的焦點。奧赫裡德曾經是保加利亞第一王國的首都,東正教的中心,對斯拉夫人的宗教信仰意義非凡,而且對塞爾維亞人也是如此。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1000左右,拜占廷征服了保加利亞,但12世紀保加利亞又複國,史稱第二保加利亞王國。而這次,對手變成了塞爾維亞王國,一個于1346年由史蒂芬·杜尚建立的國家,定都斯科普裡(今北馬其頓首都)。就是從這時期起,無論是塞爾維亞還是保加利亞,都把這個内馬其頓地區的斯拉夫人看作自己國家的人。

14世紀80年代至1912年,奧斯曼土耳其占據了這裡,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才暫時放棄了這個念頭。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大保加利亞國構想

1870年以後,保加利亞率先覺醒。1878年,俄國曾迫使奧斯曼帝國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描繪了一個大保加利亞國的場景,其中就包括内馬其頓。然而,這個條約隻不過畫了一個虛幻的大餅,最終因為西方列強的反對而沒有付諸實施。但這成為保加利亞國土收複主義的架構,此後不斷策動内馬其頓地區回歸保加利亞。

先是1912~1913年兩次巴爾幹戰争,内馬其頓被塞爾維亞占據,保加利亞的設想落空。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接着,保加利亞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加入德國陣營,分别對塞爾維亞與南斯拉夫作戰,就為了内馬其頓。不過,起初順利,戰後都以失敗告終。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二戰中的北馬其頓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南斯拉夫王國中,内馬其頓沒有任何特殊地位。這個地方的人口在登記時被記入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人中。隻是以不承認内馬其頓人的不同,就是不想給保加利亞人任何借口。而保加利亞這邊一直不斷地支援和幫助内馬其頓的騷亂,直到20世紀末。

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1946年,南斯拉夫聯邦解決了這個問題:馬其頓人構成一個獨立的民族,馬其頓成為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南斯拉夫聯邦解體,經過全民公決,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成立。盡管公決過程遭到了阿爾巴尼亞的強烈反對,但結果還是通過了。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當然,希臘迅速作出反應,強烈反對歐共體承認馬其頓,它認為馬其頓沒有權利使用一個來自于希臘的名字。

1993年,馬其頓與希臘達成妥協,稱謂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得以順利加入聯合國。

但直到1996年,在馬其頓改變國旗的基礎上,希臘與馬其頓才互相承認。

2019年,為了獲得希臘支援而加入歐盟,馬其頓改名“北馬其頓共和國”。希臘勉強同意了這一做法。

但是,正當一切準備就緒,2020年作為歐盟成員國的保加利亞又不幹了,明确反對北馬其頓加入歐盟。

歐洲最年輕的民族:到底是保加利亞人還是塞爾維亞人?

北馬其頓面臨的問題一直都很複雜,它的官方語言馬其頓語——來源于斯科普裡南70公裡的普裡利普周圍的斯拉夫方言。雖然已經是一個“新民族”國家,不過北馬其頓并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

它包括大量講阿爾巴尼亞語的少數民族,這也是阿爾巴尼亞1991年反對其獨立的原因。另外,還有說土耳其語的居民。而且,在希臘的馬其頓地區還有已經希臘化的馬其頓(斯拉夫人)少數民族。

最後,保加利亞的北馬其頓執念很難說已經消失,畢竟有曆史淵源擺在那裡。

夾在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希臘之間,北馬其頓真的很糾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