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新聞」澳洲本周要聞回顧

作者:金頂置業

中國買家回歸澳洲房市,悉尼上北岸房産在華賣出$470萬,重新整理當地成交紀錄

《先驅者太陽報》4月1日報道稱,随着聯邦政府重開國境,富裕的中國買家重燃對于澳洲房産的興趣。近日在中國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上,悉尼上北岸的一幢聯排别墅(Townhouse)賣出470萬澳元的高價,打破了當地同類房産的成交紀錄。

報道稱,這幢位于Lindfield的聯排别墅是當天Wolseley Eight項目所有成交房産中,最貴的房産之一。Plus Agency的 Peter Li表示,今年大陸和香港的買家都更加積極,這可能源于限制令放寬和國際邊境的重新開放,“之前買家想要回歸市場,但邊境被關閉了”。

地産門戶網站Investorist釋出《2022年國際地産市場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亞洲買家在澳洲房地産市場的投入超過$26億,但占比僅為2%,與歐盟和日本買家相當。Investoris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n Ellis表示,由于澳洲仍被視為金融避風港,未來幾年投資者對澳洲地産市場的興趣将緩慢恢複。

Ellis表示:“我不認為(重新開放邊境)會立竿見影,入境人數也隻是在緩慢增加。地産投資者厭惡不确定性,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正進行戰争,而英國也深陷其中。這令亞洲買家望而卻步。但從國際角度來看,澳洲市場一直非常有吸引力。”

報道稱,過去6個月内,海外買家一直在緩慢回歸澳洲地産市場。去年11月,Plus Agency舉行了疫情後的首次銷售活動,推廣Lindfield一處名為Deluna Residences的豪華聯排别墅項目。該項目意外地在兩小時内售罄,最高成交價達$355萬。Ellis表示,有意在澳買房的亞洲買家中,約80%是為了将來移居該國。

「一周·新聞」澳洲本周要聞回顧

澳印簽署臨時自貿協定,增加出口多樣化

經過長達數年的談判,近期澳洲将與印度簽署一份臨時自貿協定。根據該協定,85%以上的澳洲商品進入印度市場時将被免征關稅。與此同時,96%的印度商品進入澳洲市場時也将免征關稅。

澳洲貿易部長Dan Tehan和印度貿易部長Piyush Goyal,将線上上完成簽約儀式。澳洲廣播公司報道稱,聯盟黨稱贊該協定是澳洲努力實作出口市場多樣化的重要一步。

澳洲總理莫裡森表示,作為澳洲的第七大貿易夥伴,澳印自貿協定的簽署将打開一個新興市場的大門。“該協定為澳洲農民、制造商以及生産商打開了一扇大門,這扇大門通往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印度有着14億的人口,消費潛力巨大,澳印自貿協定可以增強澳洲經濟,促進就業。”

《每日郵報》報道稱,目前澳印兩國的雙邊貿易總額超過了$240億,預計到2035年,澳洲對印出口總額将增至$450億。根據這份自貿協定,羊肉和羊毛産品的關稅将直接取消,而洋蔥、堅果和水果等産品的關稅将在未來7年内逐漸取消。

此外,煤炭和金屬礦石等商品的關稅也将取消,葡萄酒關稅将會降低。莫裡森表示,該協定對于塔州的龍蝦捕撈者,南澳的葡萄酒生産商,昆州的堅果種植者以及西澳礦企而言,都是個好消息。

澳印自貿協定的簽署還将讓旅遊和教育行業受益,兩國将互認專業資格、許可和注冊程式。此外,印度公民來澳打工度假的名額也将增加。澳洲貿易部長Dan Tehan表示,該協定的簽署将增強澳洲與印度的關系,為兩國的企業創造新的機會,同時為更加全面的自貿協定奠定基礎。

「一周·新聞」澳洲本周要聞回顧

出售一套房屋平均花費29天,墨爾本挂牌房屋數量增長全澳最快

據《時代報》報道,CoreLogic資料顯示現如今在墨爾本出售一套房屋需要花費平均29天,與去年同期相比,需要多花費3天。而出售一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平均要花費4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天。盡管如此,現在出售一套房屋也比疫情前要快。

與去年的這個時候相比,即遠端工作使買家急于尋找更大的帶有庭院的房子,墨爾本遠郊房屋的銷售時間出現了最大的增長。位于墨爾本東南遠郊的莫甯頓半島(Mornington Peninsula),平均售房時間延長了多達8天。

此外,CoreLogic的資料還顯示,墨爾本的挂牌房屋數量是所有首府城市中增長最快的,比5年平均水準高出7.2%。勞利斯說:“房東正在利用當下非常好的銷售條件,因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賣房)将更具挑戰性。它使房東有動力立即進入市場,而買家也獲得了一些讨價還價的機會。”

約阿尼迪斯夫妻(Rob and Georgia Yoannidis)正在出售位于Eltham的房子。這是一套精裝修的四房間,他們已經買了23年。約阿尼迪斯夫妻計劃帶着兩個孩子一起搬家到黃金海岸。兩人稱,與在市場上挂牌多長時間才能售出相比,他們更擔心出售的價格。但觀察市場動向的他們發現,房子售出的很快,“我們對門的鄰居在一周之内就把房子售出了。我們并不急于售房,如果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那就花費好了。”兩人稱。

「一周·新聞」澳洲本周要聞回顧

澳洲投入$2,300萬在本土生産“救命藥”,華人區将建研發中心

根據聯邦政府一項$2,300萬的撥款計劃,将在維州為患者生産治療癌症、腎病和其他疾病的定制救命藥。據《先驅太陽報》4月4日報道,莫裡森将于周一公布對Australian Precision Medicine Enterprise項目的這筆投資,以提升澳洲對新藥的自主生産能力。

他說:“在澳洲本土生産這些藥品意味着更安全,不受幹擾,更多的本土技術和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增強我們生産此類産品的能力,是我們實作更強大未來的計劃的關鍵。這場疫情向我們表明,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我們都更需要在本土就能獲得澳洲人所需要的東西,這個項目将有助于確定我們為患者提供關鍵的精準藥物。”

澳洲目前90%以上的藥品依靠進口。但投資7,120萬澳元的Australian Precision Medicine Enterprise項目将幫助鞏固澳洲精準醫療的發展。報道稱,Global Medical Solutions Australia公司将與Monash大學和Telix Pharmaceuticals制藥公司合作,在澳洲生産治療癌症、腎病和其他疾病的精準藥物。

根據莫裡森政府的現代制造業計劃(Modern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進行的這項投資,将幫助在墨爾本Clayton建立一個新的研發設施。該建築還将為合作研發活動提供專用區域,并為其它放射性藥物産品的臨床試驗和臨床使用提供場地。澳洲工業部長Angus Taylor表示,該項目将有助于開發目前澳洲沒有的技術和專業知識。他說:“通過将研發和精準藥物本地生産結合起來,我們正在增強我們的供應鍊彈性。”

該設施将直接支援42個工作崗位,并在供應鍊上再增加105個工作崗位。它還将在醫療領域創造出高技能的工作崗位,包括放射化學家、放射藥劑師和工程師,同時在未來15年為經濟帶來4.618億澳元的提振。

衛生部長 Greg Hunt表示,該項目将與Monash Biomedical Imaging Centre、National Synchrotron,以及Victorian Heart Hospital進行合作。

「一周·新聞」澳洲本周要聞回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