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峯的老婆張馨月又跟網友吵起來了,不過這次我挺她。
事情是這樣的,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曬出一家三口在公園遊玩的照片,照片中他們三人都戴好口罩,而且還在孩子的眼睛處放了個可愛的眼鏡圖案,本來是沒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就是有些網友嘴比較欠,說她女兒又瘦又小,頭發黃發量少,是不是沒養好,沒照顧好?還有一位網友還嘲諷說,從科學的角度,腦門大的原因主要與先天發育異常,遺傳因素有關。
這下張馨月就忍不住了,不僅公開了對方的個人資料(原來的截圖沒打碼),還根據資料顯示網友畢業的學校進行反擊,她追問道,那麼請問一下,您在清華大學讀的專業是什麼?
就算是一個普通的媽媽,看到别人這麼說自己的孩子,也會生氣,人家放家庭照上來,你喜歡就點個贊,不喜歡劃走就是了,幹嘛非要說這些話呢,何況那也隻是一個孩子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難道孩子頭發黃,發量稀少就一定是營養不良,家人沒照顧好嗎?那今天就來聊聊關于孩子頭發的那些事。
首先,說說關于孩子頭發的誤區
1、補鈣
很多人看到小孩頭發稀疏,發色黃就認定是營養不良,動不動就給孩子補鈣。
2、剃頭
另外,也有人覺得,孩子發量少,頭發黃,隻要多剃頭發,等長出來就好了。
這兩個都是很多家長會陷進的誤區,寶寶的發量和發色都是跟遺傳和自身生長發育速度有關。
其實隻要每天給他們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和充足的奶量,就不用擔心缺鈣的問題,至于剃光頭發,這也是一個不科學的做法。
孩子頭發的不同情況
1、枕秃
在寶寶2-3個月後,可能會出現枕秃的情況,這并不是因為孩子缺鈣,更不是他們有什麼病,大多數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時常左右轉頭,摩擦枕頭和床,加上頭部出汗比較多,才會導緻後腦勺的位置有一圈位置不長頭發。
等孩子逐漸長大,頭部和枕頭、床的接觸減少,那他們的頭發就會自然重新長出來,完全不用擔心。
2、發量少
很多孩子到了1歲左右,發量都還是很少,或者前面少,後面多,家長就會很擔心。
其實這大部分都是因為寶寶頭部毛囊發育時間不同導緻的,随着寶寶長大,他們的毛囊逐漸發育,情況就會有好轉,不用過分擔心。
3、一直不長頭發
有些家長幫寶寶剃光頭發,但他們的頭發一直不重新長出來就非常擔心,這主要是因為剃光之後寶寶毛囊刺激不均勻,影響了新頭發的生長速度。
就算要剃頭,也建議盡量留大概1厘米左右的長度,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寶寶的頭皮,别真的完全剃光光。
當然除了以上的原因外,也不排除寶寶會有病理性的原因,這個就需要家長及時注意,孩子除了脫發或者頭秃的情況外,有沒有其他異常情況,如果有就需要及時就醫。
想寶寶擁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平時該怎麼護理呢
如何護理寶寶的頭發
1、定期洗頭
寶寶頭部容易出汗,分泌油脂和滋生細菌,如果長期不洗頭,就會對他們的頭發生長發育有影響,是以定期幫寶寶洗頭是非常有必要的。
雖然很多孩子都不喜歡洗頭,每次洗頭都哭得死去活來,但為了他們的健康着想,建議要兩三天洗一次,如果是夏天,出汗比較多,可能頻率還要再高點。
另外洗頭的時候,也建議用适合的水溫,不要過冷更不要過熱,大概在30°左右就可以了。洗完頭也盡量避免用吹風機,因為過大的噪聲會對他們的聽力有影響,建議用毛巾擦幹即可。
2、定期理發
有些家長喜歡出去理發,也有的喜歡自己在家幫孩子剪頭發,無論哪一種都可以。對于正常寶寶來說,一般一個季度理一次就行,特别是夏天,如果寶寶頭發長,可能會因為出汗多,頭發不容易幹透導緻生病,是以定期剪發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建議夏天就勤些剪頭發,到了冬天就盡量減少次數,免得剪頭發的時候寶寶着涼感冒。
另外,記得剪頭發也不要完全剃光,留1厘米左右的長度,這樣能很好保護寶寶頭皮中的毛孔不受到損傷。
3、注意飲食
想讓寶寶的頭發烏黑亮澤,建議多吃紫菜、鯉魚、黑芝麻、黑米、黑豆等,這些食物都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對頭發稀少,發色偏黃的寶寶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食物,也可以在媽媽孕期的時候也吃起來,對沒出生的寶寶也同樣有幫助的。
4、充足睡眠
寶寶每天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這樣可以很好的促進他們頭發的生長。如果寶寶平時睡眠時長和睡眠品質不好,就要好好調整一下,不然不但會影響他們頭發發育,還會影響他們整體生長發育。
5、适當按摩
平時家長可以适當用手指幫寶寶按摩下頭發,有疏通經絡的作用,也可以促進寶寶頭發生長。
但記得千萬不要聽信一些謠言,用一些生姜或者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抹在寶寶頭發上,這樣不但不能幫助長發,還可能會讓寶寶的頭皮又紅又腫,而且有疼痛感,這樣更加得不償失。
總結
其實孩子頭發發量少,偏黃的情況,大部分都是暫時性的,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遺傳的因素,如果家長本身頭發也是偏黃,發量也不多,這樣就不要對孩子的頭發抱有太高期望。
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寶寶頭發的問題,千萬别因為别人的一句話,就覺得自己孩子營養不良,發育不好,這樣隻會讓自己陷入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