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市到底屬于誰?評《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

1961年,簡·雅各布斯寫下《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從此改變了世人對城市及城市生活的看法。她在書中深情描繪了紐約哈德遜街上鄰裡小商店主人們充滿人情味的“人行道芭蕾”,借此告訴大家,這才是城市生活應該有的樣子。

自從《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出版之後,簡·雅各布斯就被當成城市文明的“教母”而逐漸被“神格化”,她關于城市多樣性的主張被反複讨論,甚至有了一絲政治正确或者至少學術正确的意味。不同于一般傳記習慣性地誇大主角功績,《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以下簡稱《守衛生活》)尊重并挑明了那些批評與反對的聲音,并指出了簡·雅各布斯和規劃學術界關于城市問題的沖突點:在1950年代的美國,到底是選擇陽光明亮、空氣清新、綠地廣闊的郊區生活,還是選擇喧嚣驚奇、豐富混亂、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活?這個沖突的背後隐藏着一個更宏大的問題:城市到底屬于誰?

撰文|徐騰(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

城市到底屬于誰?評《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

《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作者:[美]羅伯特·卡尼格爾,譯者:林心如,版本:光啟書局|上海人民出版集團 2022年1月。

沖突與迷失:有了新的房子,卻失去了生活

提及對現代性的反思,卓别林的電影《摩登時代》是個經典的案例。現代化的基礎是機器化大生産,其本意是要解放人類生産力,但是影片中的勞工在流水線生産模式下,不但沒有被解放,反而是被機器奴役了。資本主義以機器的節奏控制社會,個人隻能服從并做出犧牲,要工作就沒生活,想生活就沒工作,這是現代性的典型特征。

我們的城市空間也經常遭遇這樣的沖突和迷失。20世紀上半葉,紐約東哈萊姆區計劃營建一個5萬人的新住宅區,代價是要拆掉1000間商店。城市專家簡·雅各布斯為此十分感念,她說:“一間超市足以取代鄰裡的三十家熟食店、水果攤、雜貨店和肉鋪……但是它無法取代三十個商店老闆,甚至連一個也難以取代。”人們有了新的房子,卻也一樣地失去了生活。

《摩登時代》上映于1936年2月25日,那一年簡·雅各布斯正好20歲,剛遷居到紐約還不到兩年,在接下來的32年裡,簡·雅各布斯一直生活在這裡。她完整地經曆了美國經濟大蕭條、二戰婦女職業解放和戰後城市更新,也即現代主義在美國興起的整個過程。1955年初,簡·雅各布斯正擔任《建築論壇》的編輯,在随着規劃師埃德蒙·培根參觀完費城更新改造的成果之後,她深刻意識到,現代主義大刀闊斧地建構出的戲劇性場面和壯麗景觀,都隻屬于狹隘的美學範疇。猶如機器對個人生活的摧毀一樣,當時盛行的現代城市規劃思路,将很多雜亂但充滿活力的城市片區定義為無可救藥的貧民窟,進而将它們整體清除。但是新的街區并沒有在犧牲舊事物之後獲益,反而是失去了城市最重要的東西——活力。

城市到底屬于誰?評《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

電影《摩登時代》劇照。

1956年,她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第一次完整闡述了自己從“人性尺度”出發所總結的現代都市運作法則,這次演講給學術界帶來極大的震撼,并讓她有機會将自己的思想集合成專著——《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她在書中深情描繪了紐約哈德遜街上鄰裡小商店主人們充滿人情味的“人行道芭蕾”,借此告訴大家,這才是城市生活應該有的樣子。這本書面世之後,簡·雅各布斯迅速成為了城市領域最負盛名的意見領袖。

人們崇拜簡·雅各布斯不畏強權的勇氣和充滿智識的言談,漸漸地,她成了一個符号、一種象征,更像是城市規劃專業必須記住的詞條。而真實的簡·雅各布斯并不具備任何令人引以為傲、足以提高公衆聲望的表面優勢,她不漂亮,也不愛打扮,45歲之前都沒有獲得任何重大的公衆肯定,為何會有這麼多人為她着迷?

功與過:從“神格”到“人格”的回歸

從曆史研究的角度來看,傳記通常不大是一種可靠的研究素材。因為傳記的一種主要寫法,就是将主角人生中一些偶然發生的事件刻意地串接起來,并借此書寫出上帝視角一樣的宿命感:“很多年前,這件事情就有了征兆!”《守衛生活》也難以免俗。書中提到簡·雅各布斯從小就是個“刺兒頭”,對整個學校歲月都充滿不信任和憎惡。退學後她立志成為一個作家,她着眼于稀奇古怪的細節,也願意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花費精力,力争讓每篇文章都傳達出逼真的街頭氣息。她喜愛曼哈頓之外、也是觀光地圖之外的謝裡登廣場,着迷于生活在所有的奮鬥、痛苦以及歡樂之中展開。她在二戰期間為戰時情報局工作,通過精巧的編輯手法來展示美國人的成就,又在冷戰時期為《亞美利加》雜志宣揚美國的生活方式。

面對蘇聯對美國貧民窟的質疑,她開始深入關注美國的居住問題,并開始思考:到底真正的美好生活是什麼?離開《亞美利加》之後,她加盟了《建築論壇》,借助對城市這一題材的深度愛好,她開始質疑現行的規劃和建築實務,并最終寫出了《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這樣的傑作。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準備餐點、照顧小孩、組裝複活節提籃,還有打理花園之間撥空進行的,她寫的每一封信、錘煉出來的每一本書、在每一場公開集會上的發言,都發生在她身為女孩、女人、妻子和母親的生活背景下。簡·雅各布斯不是家庭主婦,但過的也不是男人的生活,她是截然不同的類型,應該被刮目相看。

城市到底屬于誰?評《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加]簡·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譯,譯林出版社,2020年7月。

不過,相比于一般傳記習慣性地誇大主角功績,《守衛生活》倒是專門辟出一個章節——“硬體的缺陷”,來讨論簡·雅各布斯在觀點上的過失。自從《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出版之後,簡·雅各布斯就被當成城市文明的“教母”而逐漸被“神格化”,她關于城市多樣性的主張被反複讨論,甚至有了一絲政治正确或者至少學術正确的意味。這本著作當然是簡·雅各布斯立下的一座不朽豐碑,但是不論多麼精彩,也終究隻能算是簡·雅各布斯的一家之言。是以難能可貴的是,在《守衛生活》中,作者羅伯特·卡尼格爾将相關人士對簡·雅各布斯的批評也一并收入,并給予了誠懇的讨論。

簡·雅各布斯最被诟病的是她觀點的狹隘,城市規劃師凱文·林奇将簡·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形容為“一本突出而扭曲的書”,且強烈要求“某種很局限的城市環境”。對于簡·雅各布斯過度強調建築物和街道之類的事物會形塑人的行為,社會學家赫伯特·甘斯認為,“簡·雅各布斯忽略了帶來生命力或者導緻枯燥的社會、文化和經濟因素,使她無視于城市問題更深層的根源”,并且“簡·雅各布斯以中産階級的身份,對以勞工階級為主的西村予以浪漫的投射,忽略了中低收入者生活中的黑暗面”。《美國規劃師協會期刊》的一篇評論文章更是指出:“她不接納不像她理想中的其他城市風格的存在,也不認同它們值得向往,因而落入她自己經常譴責的那種單一思考模式。”有時,簡·雅各布斯似乎太急于把傳統的學術或專業實踐一筆勾銷,視之為毫無價值或者更糟。正是通過對這些批評與反對聲音的尊重,《守衛生活》完成了簡·雅各布斯從“神格”到“人格”的回歸。

反思與追問:我們到底在為誰忙活?

《守衛生活》挑明了簡·雅各布斯和規劃學術界關于城市問題的沖突點:在1950年代的美國,到底是選擇陽光明亮、空氣清新、綠地廣闊的郊區生活,還是選擇喧嚣驚奇、豐富混亂、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活?這個沖突的背後隐藏着一個更宏大的問題:城市到底屬于誰?簡·雅各布斯堅決地站在了群眾的一邊,她努力為深深紮根于城市中的非主流生活方式建立正當性。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的世界并沒有按照雅各布斯的設想前進,單一意志力依舊是操控城市的主要力量。因為,早在工業革命時期,城市的底層邏輯就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工業革命之前的城市隻是一種政治性的聚居狀态,而工業革命之後的城市開始成為資本增值的工具。政治性聚居強調尊卑秩序。資本增值則十分強調周轉效率,人們被迫卷入一個龐大并抽象的現代化系統,甚至連政治領袖往往也無處可逃。我們到底在為誰忙活?這成了現代性更大的迷思。

城市到底屬于誰?評《守衛生活:簡·雅各布斯傳》

電影《大都會》劇照。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出版60年後,現代化借助網際網路這一新工具對城市生活的滲透已經越來越徹底。此時《守衛生活》付梓上新,無異于迷霧之中重新亮起了這盞朦胧的明燈。簡·雅各布斯最突出的貢獻,是改變了人們觀察城市的思維和政策,時至今日,觀察日常生活依舊是了解城市、反思城市的絕好路徑。簡·雅各布斯曾專門探讨街區的安全,強調人員的混雜能形成“安全之眼”。如果她還活着,看見滿大街的攝像頭,不知道會做何評價?而現代人在社交媒體上建構的新的公共生活,雅各布斯是否也會像對她那個時代的非虛拟社交一樣,饒有興趣呢?

作者|徐騰

編輯|青青子、羅東

校對|薛京甯

繼續閱讀